黑牛髓煎

黑牛髓煎

HEI NIU SUI JI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31

熱/寒比例

極寒 (0.03)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33%
肝經 33%
肺經 33%
心經
肝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黑牛髓煎方劑中包含生地黃,主要原因如下:

  1. 滋陰涼血: 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涼血、養血生津之功效。黑牛髓本身性溫,可補腎益髓,但容易燥熱。生地黃可起到平衡其燥性,防止藥性過於偏熱,並滋養陰血,使藥效更平和。
  2. 配伍增效: 生地黃與黑牛髓搭配,可有效改善因腎陰虛所導致的腰膝痠軟、頭昏耳鳴、失眠多夢等症狀。生地黃能滋陰補血,黑牛髓能補腎益髓,兩者相輔相成,協同作用,使治療效果更佳。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黑牛髓煎主治「腎虛弱,骨傷敗,瘦弱無力」,此證屬中醫「腎精虧虛」範疇。

  • 腎虛弱:中醫認為腎主藏精,主骨生髓。腎虛則精氣不足,故見體弱、機能衰退。
  • 骨傷敗:腎精虧虛則骨髓不充,骨骼失養,易致骨骼脆弱或損傷難癒。
  • 瘦弱無力:精血同源,腎精不足則氣血化生無力,肌肉失養,故形體消瘦、乏力。

此方以「填精益髓」為核心,適用於腎精虧損所致的形體羸弱、骨骼不健等虛損之證。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黑牛髓(半斤)

  • 性味歸經:甘、溫,入腎經。
  • 作用
    • 《本草綱目》載牛髓能「潤肺补肾,填精益髓」。
    • 為動物髓類藥物,中醫取「以髓補髓」之象,直接滋養骨髓,強健筋骨。

2. 生地黃汁(半斤)

  • 性味歸經:甘、苦、寒,入心、肝、腎經。
  • 作用
    • 《神農本草經》言其「主折趺絕筋,傷中,逐血痹,填骨髓」。
    • 滋陰補血,清熱生津,與牛髓配伍,既制牛髓之溫性,又能助其滋養腎陰、化生精血。

3. 白沙蜜(半斤,煉去蠟)

  • 性味歸經:甘、平,入脾、肺、大腸經。
  • 作用
    • 《本草備要》稱蜂蜜能「補中益氣,潤燥解毒」。
    • 作為賦形劑和解藥,緩和藥性,同時補益脾胃,助後天氣血生化以充養先天腎精。

配伍邏輯與治療原理

  1. 填精補髓
    • 牛髓為主藥,直補骨髓;生地黃輔助滋陰填精,二者相須為用,針對「腎精虧虛」本質。
  2. 滋陰潤燥
    • 生地黃清熱生津,平衡牛髓溫性,避免燥熱傷陰,適用於虛損兼見陰液不足者。
  3. 脾胃同調
    • 蜂蜜健脾益氣,促進中焦運化,使精微物質得以吸收,間接補養腎精,體現「先天後天互濟」之理。

煎服法意義

  • 酒服:酒性溫通,可助藥力直達下焦腎經,增強補益效果。
  • 空腹服:利於藥物吸收,專注補益下焦。

此方體現中醫「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的治療思想,通過血肉有情之品(牛髓)與滋陰藥物(生地黃)結合,補而不燥,針對虛損性疾病標本兼顧。

傳統服藥法


黑牛髓半斤,生地黃汁半斤,白沙蜜半斤(煉去蠟)。
上和勻,煎成膏。
空心酒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慢性腎衰竭

相同名稱方劑


黑牛髓煎, 出處:《飲膳正要》卷二。 組成:黑牛髓半斤,生地黃汁半斤,白沙蜜半斤(煉去蠟)。 主治:腎虛弱,骨傷敗,瘦弱無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