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鮮生地露方劑中包含鮮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涼血,滋陰生津:鮮生地黃性寒涼,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滋陰生津之效。其涼血作用可緩解熱症引起的血熱妄行,滋陰作用則可改善因陰虛火旺所致的口渴、燥熱等症狀。
- 藥性更強,功效更顯:鮮生地黃較生地黃藥性更強,藥效更顯著。其涼血、滋陰功效更勝一籌,適用於熱症較重或症狀較為急迫的患者。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鮮生地露方劑分析
1.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鮮生地露主治「吐血、鼻血」,為古代常用於血證的涼血止血方劑。
- 吐血:指上消化道或呼吸道出血,中醫辨證多屬「血熱妄行」或「陰虛火旺」,血不循經而外溢。
- 鼻血(衄血):多因肺胃熱盛或肝火上炎,迫血上行,發為鼻衄。
此方以鮮生地為君藥,取其性味甘寒,入心、肝、腎經,功效重點在於「養陰清血」,透過滋陰降火、涼血止血,針對熱迫血行的病機。
2.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單藥組成:鮮生地
- 性味歸經:甘、苦、寒,歸心、肝、腎經。
- 核心功效:
- 涼血止血:生地寒性清熱,直接針對血熱妄行之出血。
- 養陰生津:滋腎陰、清虛火,改善陰虛內熱導致的血不歸經。
- 鮮品特性:
鮮生地較乾地黃(乾生地)更擅清熱生津,涼血力強而滋膩性減,適合急性出血伴熱象者。
(2) 製法邏輯:蒸餾取露
- 蒸餾法:透過水蒸氣蒸餾提取揮發性成分,得「露劑」性質輕清,易於吸收。
- 優點:
- 適合熱證出血,因露劑性輕上行,能清上焦(肺胃)熱邪。
- 避免生地煎煮後的厚膩滯胃之弊,尤適虛不受補者。
- 優點:
- 劑量換算:鮮生地1斤製露2斤(古代1斤約16兩),每次服用4兩露(含原藥約2兩),劑量溫和。
(3) 治療原理
- 清熱涼血:鮮生地寒性直折火熱,抑制血分熱盛導致的出血。
- 養陰固本:滋腎水以制火,從根本調整陰虛火旺體質,減少復發。
- 輕清上達:露劑形式使藥效趨向頭面上焦,對鼻衄、肺胃熱盛之吐血更為精準。
3. 臨牀應用延伸
此方雖簡,但體現中醫「熱者寒之」「急則治標」的思路,適用於:
- 急性輕度出血:如肺結核咯血、胃潰瘍出血(需辨證為熱證)。
- 陰虛血熱體質:長期熬夜、虛火偏旺者的預防性調理。
- 搭配運用:可配合側柏葉、白茅根增強止血,或加麥冬、玄參強化養陰。
此方重視「鮮品」與「劑型」的選擇,反映出古代對藥材炮製與臨牀適應的精細拿捏。
傳統服藥法
鮮生地1斤。
養陰清血。
用蒸氣蒸溜法,每斤吊成露2斤。
每用4兩,隔水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胃腸出血吐血
相同名稱方劑
鮮生地露, 出處:《中藥成方配本》。 組成:鮮生地1斤。 主治:養陰清血。主治:吐血,鼻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