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四逆湯

FU LING SI NI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傷寒雜病論

熱性指數

36

寒性指數

3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4%
脾經 24%
肺經 20%
腎經 15%
胃經 9%
肝經 5%
心經
脾經
肺經
腎經
胃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2

方劑組成解釋

茯苓四逆湯中包含茯苓,主要原因在於:

  1. 利水滲濕: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利水滲濕之效,可祛除體內寒濕,改善四肢厥冷、腹痛腹瀉等症狀。四逆湯本為溫陽救逆之劑,但寒濕阻滯則難以溫陽達表,茯苓的利水滲濕作用可為溫陽開路,助其發揮療效。
  2. 健脾益氣:茯苓具有健脾益氣之效,可增強脾胃功能,提高機體抵抗力,有助於患者恢復元氣。四逆湯多用於陽氣虛衰、氣血不足者,茯苓的健脾益氣作用可為溫陽固本,使療效更持久。

茯苓四逆湯中加入人參,主要是因為人參具有補氣固脫、益氣復脈的功效,能改善因陽氣不足、氣血虧虛導致的四肢厥逆、脈微欲絕等症狀。

茯苓四逆湯以溫腎陽、回陽救逆為主要功效,但同時也要顧及脾胃,人參能補益脾氣,使脾胃運化功能正常,有利於藥物吸收和運化,更好地發揮回陽救逆的功效。此外,人參還能與茯苓、甘草等藥物相配伍,起到協同作用,增強藥效,使治療效果更佳。

茯苓四逆湯中加入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溫陽救逆:附子為溫熱藥,具有溫陽補火、回陽救逆之功,可溫暖脾腎陽氣,振奮心陽,對於四肢厥冷、脈微欲絕等寒邪入陽之證,可起到溫陽散寒、回陽救逆的作用。

二、配伍協調:附子性熱,配伍茯苓性平、甘淡,可起到緩和附子之性,避免其過於燥熱,同時亦可增強茯苓利水滲濕之力,共奏溫陽利水、回陽救逆之效。

茯苓四逆湯中包含甘草,主要原因有二:

一、調和藥性,緩解寒性: 茯苓四逆湯主治脾腎陽虛、四肢厥寒、面色蒼白等症狀,藥性偏寒。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寒性的作用,可避免藥物過於寒涼,減少對脾胃的刺激,使其更易於被人體吸收。

二、補脾益氣,增強藥效: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緩解疲乏的作用,可增強茯苓四逆湯中其他藥物的效力,促進藥物對身體的療效。

茯苓四逆湯中加入乾薑,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散寒:本方主要治療陽虛寒凝之證,如四肢厥冷、腹痛、嘔吐等。乾薑辛溫,入脾胃經,可溫中散寒,振奮陽氣,有助於改善患者畏寒肢冷的症狀。
  2. 助茯苓利水:茯苓性甘淡平,善於利水滲濕,但其利水之力偏於滲泄,而乾薑辛溫,可助茯苓利水之功,促使水溼從脾胃宣泄出去,有利於消除水腫,改善患者腹痛、嘔吐等症狀。

總之,乾薑的加入既能溫陽散寒,又能助茯苓利水,使方中藥力相輔相成,更能有效治療陽虛寒凝之證。

主治功效


茯苓四逆湯,中醫方劑之一,組成包括茯苓、人參、附子、甘草、乾薑五味藥,具有溫陽益氣、活血化瘀、利水消腫之功效,主治四逆證,症見手足厥冷、脈微細、面色蒼白、自汗不止、四肢不溫等。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茯苓可以促進小便的生成和排出,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適用於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等症。茯苓還可以祛風除濕,適用於風濕痹痛、關節炎、水腫等症。茯苓還可以安胎,適用於孕婦水腫、先兆流產等症。茯苓還可以健脾胃,適用於脾虛諸證,虛弱、食少納呆、倦怠乏力等症。茯苓還可以補血,適用於氣血兩虛、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茯苓還可以安神,適用於失眠、多夢等症。

人參,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人參味甘,性微溫,歸脾、肺經,具有生津止渴、補血、健脾胃等功效。

附子,性大熱,味辛,歸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附子能溫暖身體,促進血循,增強心臟功能,加速新陳代謝,排毒。此外,附子能補腎陽、益火消陰,治療腎陽虛寒性陽痿宮冷、腰膝冷痛、夜尿頻多等症。另外,附子還能活絡止痛,治療寒邪內侵之胃腹疼痛、洩瀉,以及寒濕阻絡之痹痛。

甘草,性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感冒、腹痛、腰痛、脾胃寒證、消化不良、腹瀉、吐血、便血、崩漏、經血不調、痛經、月經過多、咳嗽氣喘痰多清稀等病症。乾薑不僅具有藥用價值,還可以作為日常食品添加,具有促進消化、增強食慾、消炎止痛、促進血液循環等作用。

總之,茯苓四逆湯由茯苓、人參、附子、甘草、乾薑五味藥組成,具有溫陽益氣、活血化瘀、利水消腫之功效,主治四逆證,症見手足厥冷、脈微細、面色蒼白、自汗不止、四肢不溫等。

傳統服藥法


茯苓4兩,人參1兩,附子1枚(生用,去皮,破八片),甘草2兩(炙),乾薑1兩半。回陽益陰。上藥以水5升,煮取3升,去滓,溫服7合,日2次。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茯苓四逆湯, 出處:《傷寒論》。 組成:茯苓4兩,人參1兩,附子1枚(生用,去皮,破8片),甘草2兩(炙),乾薑1兩半。 主治:回陽益陰。主治: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