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活命湯中包含人參,主要原因有二:
- 補氣固本:人參性溫,味甘,歸脾、肺、心經,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等功效。活命湯主要用於救治危重病人,其症狀多爲氣血虧虛,臟腑虛弱,神志不清。人參可補氣益血,增強體質,為救治危重病人提供必要能量。
- 扶正祛邪:人參具有扶正祛邪的作用,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抵抗病邪入侵。活命湯在救治危重病人時,需同時扶正祛邪,以增強病人抵抗力,促進其康復。
活命湯中包含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回陽救逆:附子性溫熱,能回陽救逆,溫煦心陽,適用於亡陽證,如四肢厥冷、脈微欲絕等。活命湯主要用於治療寒凝心脈、氣血瘀滯導致的猝死或危重病症,附子可溫通心脈,改善心臟功能,有助於回陽救逆,挽救生命。
- 溫腎助陽:附子具有溫腎助陽的功效,可溫煦腎陽,改善腎臟功能。活命湯中常配合其他溫腎補腎藥物,共同起到溫腎助陽,改善腎功能,進而恢復元氣的效果。
附子的應用需謹慎,需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活命湯中包含乾薑,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溫中散寒: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回陽救逆的作用。活命湯主治亡陽證,患者常伴有四肢厥冷、面色蒼白、脈微欲絕等症狀,乾薑可以溫暖脾胃,驅散寒邪,改善寒性體質。
- 助陽氣:乾薑可溫陽氣,有助於恢復患者的陽氣,提升機體抵抗力,配合其他藥材,更好地達到回陽救逆的效果。
總而言之,乾薑在活命湯中起到溫中散寒、助陽氣的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活命湯中添加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解毒的功效。活命湯方劑中,部分藥材性味偏寒或燥熱,甘草可以中和藥性,避免藥性過於強烈,減輕對人體的刺激。
- 增強療效: 甘草能益氣補中,緩解脾胃虛弱,增強人體抵抗力。活命湯用於治療外感風寒、咳嗽、氣喘等疾病,甘草的補益作用可以促進患者體力恢復,提高治療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活命湯繁體中文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活命湯主治「暴吐欲絕」,即突發性劇烈嘔吐,以至氣液耗傷、元氣欲脫的危重證候。此症多因胃氣暴逆、中陽衰敗,甚則累及腎陽,導致陰陽氣血驟脱。方中以溫補固脫為核心,峻補元氣、回陽救逆,佐以和中止嘔,使嘔吐漸平,氣液得存。
二、組成邏輯及治療原理
人參(1-3錢)
- 為君藥,大補元氣、固脱生津。針對暴吐後氣隨液脱,急需補氣以攝納陰液,並提振臟腑功能。
炙甘草(1錢)
- 甘溫益氣,助人參補脾和中,緩急調藥。與人參協同穩固中焦,緩解嘔吐後胃氣虛弱。
制附子(1錢)
- 溫腎回陽,救逆散寒。暴吐若兼四肢厥冷、脈微欲絕,屬陽氣衰微,附子能峻補命門之火,助人參回陽固脫。
炮姜(1錢)
- 溫中止血,降逆止嘔。炮姜性守,善溫脾胃之陽,散寒止嘔,與附子共逐中下二焦之陰寒。
炒陳米(1撮)
- 和胃護津,緩解嘔吐對胃黏膜的刺激。炒後更具收澀之性,輔助止瀉、定吐,並滋養胃陰。
配伍邏輯:
全方以「補氣回陽」為主軸,人參與附子相配(參附湯架構)峻補元陽;炮姜佐附子溫裡,炙甘草調和諸藥;炒陳米為藥引,兼顧護胃。此組合適用於「寒嘔暴脱」之證,透過溫補固脫,使陽回嘔止。
三、推論潛在功效
若從組成延伸,此方可能適用於:
- 陽虛寒盛所致的急性胃腸功能衰竭(如食物中毒後虛脱)。
- 氣隨津脱的脱水性休克早期(需結合脈證)。
- 久病或誤治後中焦虛寒的頑固性嘔吐。
原理:暴吐傷津耗氣,陽隨陰脱。方中溫補兼施,既救逆又顧護胃氣,符合「急則治標」原則,適用於純虛或虛寒夾實(寒邪上逆)之暴吐。
傳統服藥法
人參1錢或3錢,炙甘草1錢,制附子1錢,炮薑1錢。
加炒陳米1撮,水煎濃,徐徐飲之,隨吐隨飲。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活命湯具有大補元氣、回陽救逆的作用,因此不宜長期服用。如果有高血壓、心臟病等疾病的患者,在服用活命湯之前,應該先諮詢醫生的意見。
相同名稱方劑
活命湯, 出處:《雜症會心錄》卷上。 組成:人參1錢或3錢,炙甘草1錢,制附子1錢,炮薑1錢。 主治:暴吐欲絕。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