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功效
傳統服藥法
人參1兩,制附子2錢,乾薑(炒黃)2錢,炙甘草1-2錢,烏梅5分或1錢(酌其味之微甚,隨病人之意而用之)。
上為末,和勻,用水拌濕,蒸一飯頃,取起烘乾,再為末。
每服1-2錢,溫湯調下。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人參、附子、乾薑、烏梅、甘草組成。人參、附子、乾薑溫補脾腎,烏梅澀腸止瀉,甘草調和諸藥。本方具有溫補脾腎、固澀止瀉的功效,適用於脾腎虛寒滑脫之甚,或泄痢不能止,或氣虛下陷,二陰血脫不能禁者。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性溫熱,陰虛火旺者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慢性腎衰竭嗜眠症(嗜睡症)
相同名稱方劑
四維散, 出處:《景岳全書》卷五十一。 組成:人參1兩,制附子2錢,乾薑(炒黃)2錢,炙甘草1-2錢,烏梅5分或1錢(酌其味之微甚,随病人之意而用之)。 主治:脾腎虛寒滑脫之甚,或泄痢不能止,或氣虛下陷,二陰血脫不能禁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