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螺散
QING LUO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外科方外奇方》卷四
熱性指數
1
寒性指數
15
熱/寒比例
極寒 (0.07)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8%
肺經 28%
脾經 14%
心經 14%
膀胱經 14%
胃經
肺經
脾經
心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青螺散中包含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有調和諸藥、緩解藥性偏激的作用。青螺散中可能包含一些性寒或性燥的藥材,甘草的加入可以中和其偏性,使藥效更平和,避免副作用。
- 增強療效: 甘草本身也具備一些藥效,如補脾益氣、緩解咳嗽等。在青螺散中,甘草可以增強其他藥材的功效,起到協同作用,提高療效。
青螺散中包含滑石,主要原因有二:
- 清熱利濕:滑石性寒,入肺、膀胱經,具有清熱利濕、化痰止咳、解毒生津之效。青螺散多用於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的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小便不利等症,滑石可清熱利濕,化解濕熱,改善上述症狀。
- 利尿排石:滑石性滑,可利尿排石,有助於將體內積聚的濕熱毒素排出體外,減輕炎症反應。同時,滑石也可緩解泌尿系統的炎症,改善小便不利等症狀,提升療效。
總之,滑石在青螺散中發揮着清熱利濕、利尿排石的作用,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共同達到治療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青螺散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腳痔、腳疰」,屬中醫外科範疇。
- 腳痔:泛指足部瘡瘍腫痛,或類似痔瘡的腫物,可能因濕熱下注、毒邪蘊結所致,症見局部紅腫、潰爛或滲液。
- 腳疰:「疰」有久病纏綿、邪毒潛伏之意,可能指足部慢性潰瘍、濕疹或寄生蟲感染,表現為瘙癢、潰瘍流膿、反覆不癒。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真銅青(銅綠)
- 性味與功效:酸澀微寒,有毒,外用能殺蟲解毒、收濕斂瘡。
- 作用:針對濕熱毒邪,可腐蝕瘡面壞死組織,抑制細菌或寄生蟲,適用於潰爛流膿之症。古籍載其治「惡瘡、疳瘡、金瘡」(《本草綱目》)。
2. 六一散(滑石六份、甘草一份)
- 性味與功效:甘淡寒,清暑利濕,為清熱滲濕基礎方。
- 作用:
- 滑石:清熱收濕,外用可吸附瘡面滲液,保持乾燥。
- 甘草:緩和藥性,解毒斂瘡。
3. 配伍邏輯
- 協同效應:
- 銅青以毒攻毒,直擊濕熱毒邪;六一散清濕熱並保護瘡面,減緩銅青刺激性。
- 一「攻」一「和」,既殺蟲解毒,又避免過度傷正,符合中醫「祛邪不傷膚」的外治原則。
- 劑型設計:
細末外摻,直接作用病灶,適合滲液多的潰瘍或濕瘡,通過乾燥瘡面、抑菌消炎促進癒合。
三、推論可能功效延伸
- 抗菌消炎:銅青的銅離子具抑菌作用;滑石吸附滲液,減少感染環境。
- 收濕生肌:針對慢性潰瘍、濕疹滲出,幫助瘡口收斂。
- 緩解癢痛:甘草緩解刺激,滑石清涼感可減輕不適。
此方體現中醫外治「清濕熱、解蟲毒」的思路,以局部用藥針對足部濕毒瘡瘍,藥簡力專。
傳統服藥法
真銅青、六一散各等分。
上為細末。
摻。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青螺散, 出處:《外科方外奇方》卷四。 組成:真銅青、六一散各等分。 主治:腳痔、腳疰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