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散

ZI SHA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8

寒性指數

23

熱/寒比例

(0.35)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1%
肝經 17%
肺經 14%
心經 10%
腎經 10%
三焦經 6%
胃經 6%
小腸經 6%
大腸經 6%
脾經
肝經
肺經
心經
腎經
三焦經
胃經
小腸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紫砂散中含有芒硝,主要原因如下:

  1. 瀉下通便:芒硝性寒,味苦鹹,入大腸經,具有瀉下通便的功效。紫砂散中加入芒硝,可有效清除腸道積熱,緩解便祕。
  2. 清熱解毒:芒硝亦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熱毒壅盛、咽喉腫痛等症。紫砂散中加入芒硝,可起到清熱解毒的作用,緩解炎症反應。

紫砂散中添加紫荊皮,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一、通便止痛:紫荊皮性寒,味苦,入肝、脾經,具有潤腸通便、止痛消腫的功效。對於因腸燥便祕、濕熱內蘊所致的腹痛、腹脹、大便不通等症,紫荊皮可有效緩解。

二、活血化瘀:紫荊皮亦具活血化瘀之效,對於瘀血阻滯所致的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亦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故紫砂散中加入紫荊皮,可促進腸道蠕動,緩解便祕,並同時兼具活血化瘀之功效,有助於整體療效的提升。

紫砂散中包含硃砂,其主要原因在於硃砂的鎮靜安神功效。

硃砂性寒,味甘,歸心經,具有鎮心安神、清熱解毒之效。其含硫化汞,具有鎮靜作用,可有效抑制神經系統興奮,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驚悸不安等症狀。

此外,硃砂還有解毒作用,能清熱解毒,治療熱病神昏、瘡瘍腫毒等。因此,紫砂散中加入硃砂,可以起到鎮靜安神、清熱解毒的功效。

紫砂散中加入冰片,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冰片性涼,味辛,入心、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能有效抑制細菌感染,減輕炎症反應。紫砂散多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口舌生瘡等症,冰片能有效控制病情發展,促進傷口癒合。

二、 通竅開竅,涼血止血:冰片具有芳香開竅的功效,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緩解局部組織充血,並具有涼血止血的功效。對於一些熱毒壅盛,導致血瘀不通的瘡瘍,冰片能起到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的作用,促進傷口癒合。

紫砂散中加入麝香,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開竅醒神,活血通絡:麝香性溫,味辛,入心、脾、肝經。其氣味芳香濃烈,具有開竅醒神、活血通絡的功效。對於風寒濕邪阻滯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的疼痛麻木,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2. 增強藥效,促進吸收:麝香氣味濃鬱,能穿透肌膚,促進其他藥物的吸收,增強藥效。在紫砂散中,麝香的加入能更好地發揮其他藥材的功效,提高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紫砂散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白喉全生集》李紀方所載,紫砂散主治:一切喉痛,單雙蛾子,牙痛。

治療原理分析:

紫砂散由芒硝、紫荊皮、硃砂、冰片、麝香五味藥組成,其治療喉痛、蛾子、牙痛的原理,可從各藥的功效及配伍關係來分析: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方中芒硝、冰片均具清熱解毒之效。芒硝可通便瀉火,消腫散結;冰片清熱解暑,開竅醒腦,兩者合用可直清上焦郁熱,迅速緩解咽喉腫痛。
  2. 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紫荊皮活血化瘀,止痛利尿。喉痛、蛾子、牙痛常伴有局部紅腫熱痛,此乃氣血瘀滯所致,紫荊皮活血化瘀,可疏通經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從而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3. 鎮靜安神、殺菌消毒: 硃砂鎮靜安神,殺菌消毒,對於因熱毒上攻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腔潰瘍有良好的治療作用。特別是對於蛾子(即扁桃體炎),硃砂的殺菌消毒作用可有效抑制病原體,促進炎症消退。
  4. 開竅醒神、引藥上行: 麝香具有開竅醒神、通經活絡的作用。在本方中,麝香不僅能增強諸藥的療效,更能引藥上行,使藥力直達病所,提高治療效果。

總結:

紫砂散以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為主要治療原則,配以活血化瘀、鎮靜安神之品,針對喉痛、蛾子、牙痛等上焦熱毒證候,通過清上焦之熱,解毒消腫,活血止痛,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故可治療一切喉痛、單雙蛾子、牙痛等症。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紫砂散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陰。
  • 紫砂散不宜與溫熱性藥物同用,以免相克。
  • 紫砂散不宜與寒涼性藥物同用,以免相乘。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紫砂散, 出處:《急救經驗良方》。 組成:明月石1兩,淨牙消5錢,紫荊皮5分,飛朱砂5分,大梅片5分,當門子1分(揀淨毛)。 主治:一切喉痛,單雙蛾子,牙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