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武侯平安散

諸葛武侯平安散

ZHU GE WU HOU PING AN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20

熱/寒比例

偏寒 (0.5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8%
心經 18%
脾經 17%
肝經 14%
胃經 11%
腎經 10%
三焦經 3%
小腸經 3%
大腸經 3%
肺經
心經
脾經
肝經
胃經
腎經
三焦經
小腸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諸葛武侯平安散中包含硃砂,主要是基於其 鎮心安神 的功效。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鎮驚安神、清熱解毒之效。在古代,人們認為心主神志,心火過旺或心神不安,容易導致驚悸、失眠、心煩意亂等症狀。硃砂可以鎮定心神,平息內熱,達到安神定志的效果。

此外,硃砂還具有一定的 解毒 功效,可以用於治療一些由毒素引起的疾病。不過,硃砂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時需謹慎,需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諸葛武侯平安散中包含麝香,其主要原因為:

  1. 開竅醒神: 麝香性溫,味辛,入心、脾、肝經,具有開竅醒神、活血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神昏、中風、跌打損傷等症。古人認爲,麝香能通達氣血,使人神志清明,故將其列入平安散中,以增強其安神定志之效。
  2. 辟邪驅瘟: 古人認為麝香具有辟邪驅瘟的功效,能防止疫病傳染。平安散作爲預防瘟疫的方劑,加入麝香,旨在藉助其特殊香氣,驅散瘴氣,保護人體健康。

諸葛武侯平安散中包含冰片,主要原因有二:

一、 清熱解毒:冰片性寒,味辛,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平安散為治療熱毒瘡瘍的方劑,冰片可有效清除熱毒,促進傷口癒合。

二、 透皮止痛:冰片具有芳香走竄、透皮止痛的特性,能迅速穿透皮膚,直達病竈,緩解瘡瘍的疼痛,並抑制細菌感染。

諸葛武侯平安散中加入雄黃,主要原因如下:

  1. 解毒驅邪:雄黃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解毒、殺蟲、燥濕、止痛等功效。古人認為,雄黃能驅除瘴氣、瘟疫等邪氣,保護人體健康。
  2. 鎮靜安神:雄黃亦可鎮靜安神,有助於改善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古人認為,平安散的藥效能使人心安神寧,平安無事。

因此,諸葛武侯平安散中加入雄黃,是基於古人對其解毒驅邪、鎮靜安神的藥理認識,旨在保平安、驅病邪。

諸葛武侯平安散中含有硼砂,主要原因有二:

一、清熱解毒:硼砂性寒,味甘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古代醫家常以其治療外感熱病、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

二、收斂止癢:硼砂還具有收斂止癢的功效,可以用於治療皮膚濕疹、皮炎、瘡瘍等疾病。在平安散中,硼砂可以起到輔助清熱解毒,同時收斂止癢,緩解外感所致的皮膚不適。

諸葛武侯平安散中加入芒硝,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藥性:

  1. 瀉熱解毒:芒硝性寒,味苦鹹,入大腸經,具有瀉熱解毒、通便排毒的功效。平安散為治療熱毒蘊結、瘡瘍腫痛等症的方劑,芒硝可以清熱解毒,促進瘡瘍排膿,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2. 引藥下行:芒硝具有引藥下行的作用,可以將其他藥物引導至下焦,加強藥效的發揮。平安散中其他藥物如金銀花、連翹等,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芒硝可以引導這些藥物下行,促進其更好地發揮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諸葛武侯平安散」主治 乾霍亂(攪腸痧)烏痧脹,其核心病機為 氣機閉塞、邪毒壅滯,導致:

  1. 「欲吐不得,欲瀉不能」:中焦氣機逆亂,升降失司,濁陰不降而格拒於內。
  2. 「遍體紫黑」:痧毒內攻,血絡瘀阻,氣血窒塞,顯於外則見膚色紫暗。
    此症發病急驟(「變在須臾」),故需速開竅閉、解毒辟穢。原書治法先以 鹽湯探吐四陳湯 內服,旨在湧吐痰涎、通降胃氣;外用本方點眼角,則借助局部吸收,直達病所。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此方以 「芳香開竅、解毒辟穢」 為主軸,配伍嚴謹:

  1. 麝香、冰片

    • 辛香走竄,通行十二經,開竅醒神,破閉解結。
    • 冰片性涼,兼能清熱止痛;麝香活血散瘀,針對「紫黑」痧毒。
  2. 雄黃、朱砂

    • 雄黃燥濕殺蟲、解毒辟瘟,為古代治痧脹要藥。
    • 朱砂鎮心安神,兼清心火,防痧毒內攻神明。
  3. 硼砂、白消(即芒硝)

    • 硼砂清熱化痰,防腐消腫,助黏膜吸收藥力。
    • 芒硝軟堅瀉下,通過眼部給藥,間接引邪下行。

外用點眼之妙

  • 「大眼角內」(睛明穴附近)為足太陽膀胱經起點,經脈循行連結周身,藥物可速入血絡,開泄閉鬱。
  • 避免內服傷正(乾霍亂忌妄攻下),以 「從外治內」 之法,直驅痧毒。

組方核心

全方以 「香藥通竅 + 金石鎮解 + 滲利引邪」 為架構,針對「痧脹」氣血壅滯、毒邪內閉的病機,體現「急症外治」的傳統思路。

傳統服藥法


朱砂2錢,麝香5釐,冰片5釐,明雄黃5分,硼砂5分,白消2分。
上研極細末,用小瓷罐收貯。
每用清水,以骨簪點2-3釐在大眼角內,如點眼藥法。
點後,忌熱茶、飲食半日。
原書治上症,先急用燒鹽和陰陽水吐之,或用四陳湯服之,外用本方點眼角。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諸葛武侯平安散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上吐下瀉霍亂細菌性食物中毒

相同名稱方劑


諸葛武侯平安散, 出處:《醫學心悟》卷三。 組成:朱砂2錢,麝香5厘,冰片5厘,明雄黃5分,硼砂5分,白消2分。 主治:乾霍亂,欲吐不得,欲瀉不能,變在須臾,名攪腸痧;或遍體紫黑,名烏痧脹。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