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天竺黃餅子方劑中含有天南星,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天南星 性溫,味辛,有祛風痰、止痙攣、消腫止痛之功效。其所含的生物鹼能夠有效穿透血腦屏障,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起到鎮靜止痙的作用。對於痰濁阻滯、氣機不暢所致的咳嗽、哮喘、癲癇等症狀,天南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 天竺黃 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化痰散結的功效,與天南星搭配使用,可以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天南星的燥性與天竺黃的清熱作用相結合,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發展,避免燥熱傷陰。
總之,天南星在“天竺黃餅子”方劑中的加入,是基於其獨特的藥性,並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以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天竺黃餅子中加入薄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暑: 薄荷性涼,味辛,具有清熱解暑、疏風散熱的功效。天竺黃本身也具有一定清熱作用,兩者相配,可增強清熱解暑之力,適用於暑熱所致的口渴、煩躁、頭昏等症狀。
- 醒脾開胃: 薄荷芳香濃鬱,能開胃消食,促進消化。天竺黃則能清熱利濕,兩者配合,可有效改善暑濕所致的食慾不振、胃口下降等問題。
天竺黃餅子方劑中含有天竹黃,其主要原因有二:
-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天竹黃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可有效治療熱毒熾盛、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疾病,如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吐血、衄血等。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天竹黃亦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能有效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瘀血、筋骨疼痛等病症。
因此,天竺黃在「天竺黃餅子」方劑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起到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等功效,有效治療相關病症。
天竺黃餅子方劑中加入硃砂,主要基於其鎮心安神之效。
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清熱解毒之功效。方劑中使用硃砂,主要針對心神不寧、失眠多夢、驚悸不安等症狀。其鎮心安神之效能,能平息心火,安撫心神,進而改善失眠、心悸等症狀。
此外,硃砂還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作用,對於因熱毒引起的煩躁不安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療效。因此,天竺黃餅子方劑中加入硃砂,可以有效地改善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起到鎮心安神的作用。
天竺黃餅子方劑中加入冰片,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冰片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有效緩解天竺黃所帶來的熱毒,並降低其對身體的刺激性。
- 通竅開竅,醒神止痛: 冰片具有通竅開竅、醒神止痛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減輕疼痛和炎症反應,並有助於藥物成分更好地滲透到病竈部位。
總之,冰片的加入可以有效提升天竺黃餅子的藥效,使其更好地發揮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
天竺黃餅子方劑中加入茯苓,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利濕,寧心安神: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心、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的功效。天竺黃性寒,善於清熱解毒,但脾虛濕盛者服用易傷脾胃。茯苓的加入可以健脾利濕,加強天竺黃清熱解毒之效,避免其傷脾胃,同時亦可寧心安神,緩解天竺黃可能引起的煩躁不安。
- 配伍增效,協調藥性:茯苓與天竺黃配伍,可以增強藥效,協調藥性。茯苓的利濕作用可以幫助天竺黃更好地發揮清熱解毒的功效,而茯苓的寧心安神功效可以緩解天竺黃可能引起的副作用。
天竺黃餅子中加入甘草,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緩和藥性、調和諸藥的作用。天竺黃性寒,甘草可緩解其寒性,避免對脾胃造成損傷,更利於藥性發揮。
- 增強療效: 甘草本身具有清熱解毒、補脾益氣的功效,與天竺黃搭配可增強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提升藥效。
因此,甘草在該方劑中起到調和藥性、增強療效的重要作用,使其更安全有效地發揮藥效。
天竺黃餅子方劑中加入天花粉,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 清熱瀉火:天花粉味甘性寒,具有清熱瀉火、生津止渴的功效,可有效緩解因熱毒上炎導致的口渴、咽痛、尿赤等症狀,與天竺黃餅子的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功效相輔相成。
- 利水消腫:天花粉還具有利水消腫的作用,可促進體內水分代謝,減少水腫,對於因濕熱阻滯所致的浮腫、小便不利等症狀也有較好的緩解效果,與天竺黃餅子的利水滲濕功效相得益彰。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天竺黃餅子」主治功效分析
依據《濟陽綱目》記載,「天竺黃餅子」主治「一切痰嗽,上焦有熱,心神不安」。 綜合分析方劑組成及古籍記載,可歸納其治療原理如下:
1. 清熱化痰,止咳平喘:
- 天竹黃、天花粉: 皆具清熱之效,其中天竹黃偏重清熱燥濕,且能生津潤肺;天花粉則能清熱生津,兩者合用,可清解上焦熱邪,潤肺化痰。
- 膽南星: 具有化痰散結之功,能針對痰涎壅盛之證,疏通氣機,化解痰涎。
- 薄荷: 疏風散熱,利咽止咳,可協助清解上焦熱邪,緩解咽喉不適。
- 硃砂: 具有鎮心安神、平喘定咳之效,可針對熱邪擾心,導致的痰喘咳嗽。
2. 鎮心安神,寧靜心神:
- 硃砂: 除了平喘定咳,其鎮心安神之效,可針對熱邪擾心所致的心神不寧,安定心神,有助於改善睡眠。
- 冰片: 開竅醒腦,可疏通氣機,輔助硃砂安神之效。
- 茯苓: 健脾益氣,可寧心安神,透過健脾,使氣血生化有源,濡養心神,達到安定心神的效果。
3. 調和諸藥,緩急止痛:
- 甘草: 調和諸藥,緩和藥性,並具有緩急止痛之功,可減輕咳嗽時引起的咽喉不適。
綜合分析:
「天竺黃餅子」以清熱化痰為主要治療方向,針對上焦熱盛,痰涎壅盛,引發的咳嗽、心神不安等症狀。方中清熱藥物如天竹黃、天花粉、薄荷等,能清解上焦熱邪;化痰藥物如膽南星等,能化解痰涎;安神藥物如硃砂、茯苓、冰片等,能鎮心安神。各藥協同作用,達到清熱化痰、鎮心安神、止咳平喘之效。本方劑型為餅子,含化服用,能使藥力緩慢釋放,更適合於緩解慢性或反覆發作的咳嗽。方中以生地黃汁與煉蜜和藥製成,亦有潤燥生津之意,可增加潤肺止咳之效。
傳統服藥法
牛膽南星3錢,薄荷葉2錢,天竺黃2錢,朱砂2錢,片腦3分,茯苓1錢,甘草1錢,天花粉1錢。
上為細末,煉蜜入生地黃汁和藥作餅子。
每用1餅,食後、臨睡噙化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清熱化痰、安神定志的作用,適用於一切痰嗽,上焦有熱,心神不寧。但本方含有硃砂,有毒,使用時應注意用量。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天竺黃餅子, 出處:《袖珍方》卷一。 組成:牛膽南星3錢,薄荷葉2錢,天竺黃2錢,朱砂2錢,片腦3分,茯苓1錢,甘草1錢,天花粉1錢。 主治:一切痰嗽,上焦有熱,心神不寧。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