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信雄丹是一種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含有砒霜(Arsenicum Album),這在中醫藥中是相對罕見的情況。砒霜雖然被視為有毒物質,但在適當劑量下,它也具備特定的藥理作用。中醫理論認為,砒霜有清熱解毒、化瘀止痛的功效,尤其對一些難治性疾病(如某些類風濕病和皮膚病)具有一定療效。
使用砒霜的原因主要來自於中醫對疾病的辨證施治原則,它涉及到對疾病的病因、病機和患者體質的綜合分析。在中醫理論中,某些疾病的治療需要使用具有強烈效能的藥物,以達到調理身體和改善病情的目的。因此,在信雄丹中加入砒霜,可能是基於其獨特的療效和對特定病症的治療需求。然而,由於砒霜的毒性,使用時必須非常謹慎,以避免產生不良反應。
信雄丹方劑中含有雄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解毒殺蟲: 雄黃性溫,味辛,具有較強的殺蟲解毒功效,可有效驅除體內外寄生蟲,如蛔蟲、蟯蟲等。古人認為,一些疾病是由蟲邪入侵所致,而雄黃可以起到驅除蟲邪的作用,故而被納入信雄丹方劑。
- 外用治療: 雄黃除了內服,也常被用於外用治療,例如治療皮膚病、瘡瘍等。在信雄丹方劑中,雄黃可能被用於治療與蟲邪相關的皮膚病,例如疥瘡、濕疹等。
信雄丹中包含硃砂,主要是因其鎮心安神、解毒止痛的功效。
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解毒止痛的作用。臨牀多用於治療心悸、失眠、癲癇、驚癇、口瘡、喉痺、癰腫等病症。
古人認為硃砂具有辟邪、鎮邪的作用,認為其能驅除惡鬼,安定心神。因此,信雄丹中加入硃砂,不僅是爲了治療疾病,還具有一定的心理暗示作用,可以使患者心神安定,增強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信雄丹方劑主治功效分析
信雄丹,由砒霜、雄黃、紅硃砂三味藥物組成,根據《惠直堂經驗方》記載,主治瘧疾,尤其針對四日瘧療效顯著。其治療原理,可從各藥材的特性及配伍關係來分析:
一、藥物功效分析:
砒霜 (三氧化二砷): 方中以砒霜為君藥,其性劇毒,具有殺蟲破癥消癰之效。古方中強調需經煅燒處理,去除部分毒性,以降低其毒性風險,並強化其殺蟲功效。在治療瘧疾方面,砒霜可能作用於瘧原蟲,抑制其生長繁殖。但其毒性極強,用量必須嚴格控制,此方劑的使用已完全不符合現代醫學安全標準。
雄黃 (二硫化二砷): 雄黃為臣藥,具有解毒殺蟲、祛風止痛的功效。它可以輔助砒霜殺蟲,並減輕砒霜的毒性。同時,雄黃的祛風止痛作用,可能有助於緩解瘧疾發作時所引起的寒熱、頭痛等症狀。
紅硃砂 (硫化汞): 硃砂為佐藥,具有清熱解毒、安神定驚的作用。它可以起到一定的解毒作用,減輕砒霜和雄黃的毒副作用,並有助於緩解瘧疾發作時伴隨的精神症狀,如煩躁不安等。此外,《惠直堂經驗方》中特別提到硃砂需經水飛過,製成硃砂衣,再用作丸藥外衣,此製劑方法或能進一步降低其毒性,並提高藥物穩定性。
二、配伍關係與治療原理:
信雄丹三藥合用,藥性峻猛,針對瘧疾,其治療原理大致如下:
殺蟲為主: 砒霜為主要殺蟲藥物,雄黃輔助殺蟲並減輕砒霜毒性。直接殺滅瘧原蟲是此方劑的核心機制。
解毒兼顧: 雄黃和硃砂均具有解毒作用,以降低砒霜的毒性,提高用藥安全性。但即便如此,方劑毒性仍極高。
緩解症狀: 雄黃和硃砂還具有祛風止痛、清熱解毒、安神定驚等功效,能緩解瘧疾發作時伴隨的諸多症狀,從而達到治癒的目的。
三、劑型與服法:
古方中明確記載,藥物需研磨成細末,以七家糉尖為丸,硃砂為衣,並規定了嚴格的服藥時間、服藥方法及禁忌事項,這些細節都反映了古代醫師對於藥物劑型及服法的重視,也間接體現了對於藥物毒性的謹慎考量。 然而,即使有這些嚴格的規定,也無法完全消除砒霜的巨大毒性風險。
結論:
信雄丹方劑以其峻猛的藥性,在治療瘧疾,尤其是四日瘧方面,據稱曾取得一定療效。然而,方劑中含有劇毒的砒霜,其安全性極低,現代醫學已不再使用此方。 本分析僅從古代文獻的角度,探討其可能的治療原理,不應作為現代臨牀治療的參考依據。 任何藥物使用都應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傳統服藥法
白砒2錢(須放瓦上火煅,出煙盡,否則極毒殺人),明雄黃8錢,朱砂(水飛過,為衣)。
上為細末,端午午時,用七家粽尖為丸,如綠豆大,朱砂為衣。
大人5丸,小兒3丸,於發時早半日以無根水送服。
忌茶水半日。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為毒性較強的中藥方劑,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信雄丹, 出處:《惠直堂方》卷一。 組成:白砒2錢(須放瓦上火煅,出煙盡,否則極毒殺人),明雄黃8錢,朱砂(水飛過,爲衣)。 主治:瘧疾,四日瘧。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