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塵丹

天塵丹

TIAN CHEN D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偏熱 (1.88)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9%
肝經 17%
胃經 17%
脾經 11%
肺經 11%
腎經 11%
心經
肝經
胃經
脾經
肺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天塵丹中加入雄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驅蟲殺菌:雄黃性溫,味辛,具有較強的殺蟲、解毒作用。古人認為,其能驅除體內外各種蟲邪,並能治療濕熱、風濕等症。因此,在治療由蟲積、濕熱等引起的疾病時,常會加入雄黃。
  2. 化瘀止痛:雄黃亦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古人認為,其能促進血液循環,消除瘀血,從而達到止痛的效果。因此,在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時,亦會加入雄黃。

天塵丹方中包含硃砂,其原因主要有二:

一、 鎮心安神:硃砂性寒,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清熱解毒之效,可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驚悸不安等症狀。在方劑中,硃砂可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到安神定志的效果。

二、 化痰止咳:硃砂亦有化痰止咳之效,可用於治療痰熱咳嗽、胸悶氣喘等症狀。在某些天塵丹配方中,硃砂可能被用來輔助其他藥材,達到止咳化痰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天塵丹]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疬瘡初起」,疬瘡為中醫古稱,泛指結核性潰瘍(如瘰疬)或頑固性皮膚瘡瘍,特點為局部腫硬、潰後難癒。方中以「初起」為關鍵,提示重在截斷病勢,防其蔓延。

組成與邏輯推理

  1. 頭垢(擇婦人者)2錢

    • 頭垢為人體代謝穢濁之物,傳統取「以濁攻濁」之效。選婦人者,或因古醫家認為其性陰柔,與瘡瘍濕熱穢毒相應。
    • 《本草綱目》載頭垢可治「淋病、濕熱毒瘡」,推測其具消散局部鬱熱、軟堅化濁作用,或能刺激瘡毒外透。
  2. 雄黃2錢

    • 雄黃辛溫燥烈,為傳統解毒殺蟲要藥,尤擅治癰疽疔瘡。《醫林纂要》言其「劫痰解毒,去瘀血,殺百蟲」。
    • 此處用於直接攻伐瘡毒,抑制局部邪毒蔓延,兼有燥濕之效,針對瘡瘍濕熱黏滯特性。
  3. 朱砂5分

    • 朱砂性微寒,重鎮安神且解毒,《本經》謂其「主身體五臟百病,養精神,安魂魄,益氣明目,殺精魅邪惡鬼」。
    • 此方用量輕於雄黃,可能取其鎮靜安神以助正氣內守,同時微寒之性緩和雄黃溫燥,避免過耗陰血。

配伍與治療原理

  • 攻毒為先,濁邪外透:雄黃主力攻毒,頭垢助其開泄浊邪,朱砂協調藥性,形成「破結—透毒—安正」結構。
  • 酒送服助藥勢:酒性辛散,既可增強雄黃走竄之力,亦能助頭垢穢濁之品開散瘡毒郁結。
  • 分次服用的用意:先半量試探病勢,7日觀察反應,體現「中病即止」原則,避免峻藥傷正。

潛在效能推論
此方可能通過以下途徑起效:

  1. 局部抗菌消炎:雄黃含砷,對結核桿菌或化膿性病菌有抑制作用;頭垢或含免疫因子,刺激局部反應。
  2. 調整病理代謝:朱砂鎮靜減輕瘡瘍疼痛,頭垢穢濁成分或可改變病灶微環境,促膿潰散。

方劑特點
屬「穢濁攻毒法」範疇,以異類相制、毒藥截瘡為思路,反映古代對頑瘡「以毒引毒」的治療智慧。然其藥材特殊(如頭垢),今人需審慎考證其科學內涵。

傳統服藥法


頭垢(擇婦人者)2錢,雄黃2錢,朱砂5分。
均打作18丸。
先服一半,酒送下。7日退光,不愈再服,完則定好。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天塵丹, 出處:《解圍元薮》卷四。 組成:頭垢(擇婦人者)2錢,雄黃2錢,朱砂5分。 主治:癧瘡初起。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