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黃朱砂方

雄黃朱砂方

XIONG HUANG ZHU SHA F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8

熱/寒比例

偏寒 (0.61)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8%
脾經 18%
肺經 18%
胃經 18%
心經 18%
腎經 9%
肝經
脾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雄黃硃砂方中包含雄黃,主要是因為雄黃具有以下兩個作用:

  1. 解毒殺蟲: 雄黃性溫,味辛,具有解毒殺蟲之功效。古人認為其能驅邪辟疫,解毒攻毒,常用於治療蛇蟲咬傷、皮膚病、瘡瘍腫毒等。
  2. 鎮靜安神: 雄黃入心經,具有鎮靜安神之效。古人認為其能安神定志,驅除邪氣,常用於治療心神不寧、驚悸失眠等症。

因此,雄黃在雄黃硃砂方中,主要發揮解毒殺蟲和鎮靜安神的作用,與硃砂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雄黃硃砂方中包含硃砂,乃因其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鎮靜安神、清熱解毒之效。

硃砂可鎮心安神,治療心神不寧、驚悸失眠等症狀;亦可清熱解毒,用於治療熱毒攻心、神昏譫語等。

此外,硃砂還具有活血化瘀之效,可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

因此,雄黃硃砂方中加入硃砂,旨在發揮其鎮靜安神、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等功效,以達到治療疾病之目的。

「雄黃硃砂方」中加入「常山」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1. 相輔相成,增強療效:常山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截瘧止痢之效。與雄黃、硃砂等藥物搭配使用,可加強其清熱解毒、鎮驚安神的作用,對於熱毒熾盛、神志昏迷、驚厥抽搐等症狀,能起到更有效的治療作用。
  2. 制約毒性,提高安全性:雄黃和硃砂性燥烈,具有一定的毒性。常山的寒性可以有效地制約其毒性,避免藥物過於燥烈,對人體造成損害。同時,常山還可以起到引導藥力下行的作用,將藥效引導至病竈部位,提高治療效率。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雄黃朱砂方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劑主治「沙虱毒、溪毒」,此類病症多見於古代山林溪澗環境,因接觸毒蟲(如沙虱)或水毒(溪水中潛藏之致病因素)所致,症狀可能包含皮膚瘡瘍、瘙癢腫痛,甚或局部潰爛感染。雄黃、朱砂、常山三藥均具解毒殺蟲之效,尤其針對濕熱蟲毒引發的外瘡,直接外敷可發揮局部抗菌、消炎、止癢作用。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分析:

  1. 雄黃:辛溫有毒,傳統用於燥濕殺蟲、解毒辟穢。其硫化物成分(As₂S₂)對多種皮膚寄生蟲、真菌有抑制作用,能直接破壞毒蟲或微生物滋生的環境,緩解瘡毒。
  2. 朱砂:甘微寒有毒,主含硫化汞(HgS),古代認為能「鎮驚安神、解毒」,外用可收斂瘡口,抑制局部炎症,與雄黃協同增強殺蟲解毒之力。
  3. 常山:苦辛寒,傳統內服截瘧,外用則取其清熱解毒、散結消腫之效。其生物鹼成分(如常山碱)可能通過抑制病原體活性,減輕毒熱鬱結所致的皮膚腫痛。

配伍思路與原理推測:

  • 解毒協同:雄黃、朱砂均為礦物藥,毒性與解毒效能並存,古人以毒攻毒,針對蟲毒、濕毒造成的皮膚病變,直接外敷以毒制毒。
  • 時令與製法深意:選「五月五日」(端午)製作,因古人視此時節陽氣極盛,蟲毒活躍,藥材在此時採製或能藉天時增強辟邪效果;童便可能取其清熱降火或作為溶媒助藥性滲透。
  • 局部作用為主:三藥搗合外敷,集中作用於患處,避免內服毒性風險,透過快速殺蟲、乾燥瘡面、緩解腫痛,符合古代對外瘡「毒聚於表」的治療邏輯。

總結:此方以礦物藥為主,體現古人「以毒攻毒」的外治理念,針對蟲毒、濕熱瘡瘍,透過強效解毒成分直接作用患處,符合當時對「沙虱、溪毒」的病因認知與用藥經驗。

傳統服藥法


雄黃、朱砂、常山各等分。
上於5月5日使童便搗合之,取敷瘡上。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不宜長期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雄黃朱砂方, 出處:《千金翼》卷二十。 組成:雄黃、朱砂、常山各等分。 主治:沙虱毒,溪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