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承熹、王承勳輯
惠直堂經驗方
《惠直堂經驗方》由清代醫學家陶承熹撰寫,是一部以實用和經驗為主的醫學經典。全書匯集了治療常見病及急症的有效方劑,強調「簡便、驗證、可行」,適合廣泛的醫療需求。此書不僅在中醫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亦為後世提供了豐富的實踐參考。
一、書籍背景與編撰目的
《惠直堂經驗方》旨在濟世救人,特別是幫助基層醫療與普通百姓。陶承熹通過廣泛收集歷代名醫的經驗,結合個人臨床實踐,編纂了這部內容豐富、簡潔實用的醫書。序言中特別提到,「治病不可無方,而方不可不蓄之富」,反映了作者對醫學知識普及的重視。
二、內容結構與特色
-
全面覆蓋的疾病範疇
全書按病症分類,涵蓋內科、外科、婦科、小兒科及急症等領域。例如:- 通治門:記錄通用的方劑,如紫金錠、菩提丸,適用於瘟疫、痢疾、咳嗽等多種病症。
- 補虛門:專注於虛損調理,包括五勞七傷、精血不足等病症。
- 種子門:涉及不孕不育的治療方劑。
- 傷寒門與瘟疫門:提供對瘟疫、時疫及傷寒的治療方法。
-
方劑的實用性與簡便性
方劑多以常見藥材組成,製備方法簡單。例如:- 一粒金丹:適用於中風、痰厥等急症,強調迅速取效。
- 化滯丸:針對消化不良、積滯痞塊,簡單易製。
- 菩提丸:用於瘟疫、痢疾和霍亂,特別注重針對不同病機靈活加減。
-
對急症的處理
急症部分是本書的一大特色,涉及中風、瘟疫、蛇咬等多種情況。書中特別強調治療的時效性,如使用蒸臍法和混元丹等急救手段。
三、核心理念與醫學價值
-
辨證施治
書中強調根據病情進行辨證施治。例如:- 腹脹:寒性腹脹用附子湯,熱性腹脹則用黃連湯。
- 瘟疫:提出「傳染氣病」的理論,針對瘟疫初期進行干預。
-
藥物配伍與禁忌
本書詳細記載了藥物的性味與配伍禁忌。例如,指出茯苓與白蘞不可同用,防止相互作用引發副作用。 -
實用經驗的總結
全書方劑均基於作者或前人的實踐經驗,並附有詳細的使用說明,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四、代表性方劑解析
-
紫金錠
- 組成:雄黃、朱砂、山慈菇等。
- 功效:針對瘟疫、腫毒、蛇咬等急症,內服外用均有效。
- 應用:適用於急性瘟疫或毒物侵害。
-
菩提丸
- 組成:薄荷、香附、砂仁等。
- 功效:治療霍亂、痢疾及腹瀉。
- 應用:針對時疫流行的消化道疾病。
-
全鹿膏
- 組成:鹿肉、枸杞、核桃等。
- 功效:針對虛損勞熱、體弱多病,具有滋補強壯作用。
五、對現代醫學的啟示
-
基層醫療的應用
書中簡單易行的方劑,對於資源匱乏地區的基層醫療具有重要價值。 -
急救藥物的研發
書中急症處理方法,如紫金錠、一粒金丹等,為現代急救藥物的研發提供了寶貴參考。 -
傳染病防治的經驗
書中記載的瘟疫治療方案,啟發現代公共衛生與傳染病防控的研究。
總結
《惠直堂經驗方》以其簡便實用、範疇全面和經驗豐富的特點,在中醫經典中獨樹一幟。全書不僅總結了大量實用方劑,更傳遞了辨證施治的核心理念。作為基層醫療與家庭常備醫書的典範,它對現代中醫學研究和實踐仍具有重要價值。
序
卷一 (1)
卷一 (2)
卷一 (3)
卷一 (4)
卷一 (5)
卷一 (6)
卷一 (7)
卷一 (8)
卷一 (9)
卷一 (10)
卷一 (11)
卷一 (12)
卷一 (13)
卷一 (14)
卷一 (15)
卷一 (16)
卷一 (17)
卷一 (18)
卷一 (19)
卷一 (20)
卷一 (21)
卷一 (22)
卷一 (23)
卷一 (24)
卷一 (25)
卷一 (26)
卷一 (27)
卷一 (28)
卷一 (29)
卷一 (30)
卷一 (31)
卷一 (32)
卷一 (33)
卷一 (34)
卷一 (35)
卷二 (1)
卷二 (2)
卷二 (3)
卷二 (4)
卷二 (5)
卷二 (6)
卷二 (7)
卷二 (8)
卷二 (9)
卷二 (10)
卷二 (11)
卷二 (12)
卷二 (13)
卷二 (14)
卷二 (15)
卷二 (16)
卷二 (17)
卷二 (18)
卷二 (19)
卷二 (20)
卷二 (21)
卷二 (22)
卷二 (23)
卷二 (24)
卷二 (25)
卷二 (26)
卷二 (27)
卷二 (28)
卷二 (29)
卷二 (30)
卷二 (31)
卷三 (1)
卷三 (2)
卷三 (3)
卷三 (4)
卷三 (5)
卷二 (32)
卷三 (6)
卷二 (33)
卷三 (7)
卷三 (8)
卷三 (9)
卷三 (10)
卷一 (36)
卷三 (11)
卷三 (12)
卷三 (13)
卷三 (14)
卷三 (15)
卷一 (37)
卷三 (16)
卷三 (17)
卷三 (18)
卷三 (19)
卷三 (20)
卷三 (21)
卷三 (22)
卷三 (23)
卷三 (24)
卷三 (25)
卷三 (26)
卷二 (34)
卷三 (27)
卷三 (28)
卷三 (29)
卷三 (30)
卷三 (31)
卷三 (32)
卷四 (1)
卷四 (2)
卷四 (3)
卷一 (38)
卷四 (4)
卷四 (5)
卷四 (6)
卷四 (7)
卷四 (8)
卷四 (9)
卷四 (10)
卷四 (11)
卷四 (12)
卷四 (13)
卷二 (35)
卷四 (14)
卷四 (15)
卷三 (33)
卷四 (16)
卷四 (17)
卷四 (18)
卷四 (19)
卷四 (20)
卷四 (21)
卷四 (22)
卷四 (23)
卷四 (24)
卷四 (25)
卷四 (26)
卷四 (27)
卷四 (28)
卷四 (29)
卷四 (30)
卷四 (31)
附 (1)
附 (2)
附 (3)
附 (4)
卷四 (32)
附 (5)
附 (6)
附 (7)
附 (8)
附 (9)
附 (10)
附 (11)
附 (12)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