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承熹、王承勳輯

《惠直堂經驗方》~ 卷三 (23)

回本書目錄

卷三 (23)

1. 疥瘡百效方

石膏(生一兩),硫黃(一錢),枯礬(五分)

共為末。豬油調擦之。

2. 蛤石輕黃散

蛤粉(一兩),生石膏(一兩),輕粉(五錢),黃柏(五錢)

白話文:

  • 蛤粉(6克):具有清熱化痰、涼血止血的功效。

  • 生石膏(6克):具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的功效。

  • 輕粉(3克):具有清熱化痰、涼血止血的功效。

  • 黃柏(3克):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共為末。濕疥摻之。乾疥用熟豬油檳榔至淡紅色。調敷。如癢少加枯礬。

白話文:

把藥研磨成粉末,濕疥瘡可以用藥粉治療。乾疥瘡用熟豬油研磨檳榔果至淡紅色。調製後敷患處。如果搔癢嚴重可以少加一些枯礬粉末。

3. 合掌丸

大楓子(四十九粒去殼),樟冰,花椒檳榔(各三錢),枯礬(二錢),雄黃(二錢),水銀(一錢)

白話文:

  • 大楓子:49 顆,去殼

  • 樟冰:3錢

  • 花椒:3錢

  • 檳榔:3錢

  • 枯礬:2 錢

  • 雄黃:2 錢

  • 水銀:1錢

先將楓子水銀同研至不見星。再研油核桃數枚令爛。入前藥搗丸如龍眼大。日則手搓鼻聞。並擦患處。夜則合於掌中而睡。不過數日必愈。

白話文:

  1. 首先將楓子與水銀一起研磨,直到水銀完全消失不見。

  2. 再將油核桃研磨成泥狀。

  3. 將研磨好的楓子和油核桃混合在一起,搗成丸劑,大小如龍眼。

  4. 白天時,將丸劑放在手心搓揉,並用鼻子聞。同時,將丸劑擦在患處。

  5. 晚上時,將丸劑放在掌心中,然後入睡。

  6. 通常數日後,病情就會痊癒。

4. 禿瘡方

蛇床子煎湯洗三五次。腥淨為度。後用黃柏一兩枯礬三錢為末。麻油調塗。

白話文:

將蛇牀子煎成湯汁,清洗患處三到五次,直到魚腥臭味消失即可。之後使用一兩黃柏和三錢枯礬磨成粉末,用麻油調和塗抹在患處。

5. 癩瘡方

豬腳合黑者為佳。不拘多少。每一個內入生梔子一個。白礬少許。火煅存性。研末。芝麻油調搽。四五次即愈。

白話文:

豬腳以肥黑者為佳。不拘有多少,每一個豬腳內都放一個生的梔子。白礬少量,放在火裡面煅燒,留有原性。將白礬研磨成末,再用芝麻油調和,塗在患處。塗四到五次即能痊癒。

6. 鬎鬁頭瘡方

紅棗煮熟去皮核。加輕粉樟冰搗爛。厚敷頭上。戴氈帽。三日後去帽。瘡自愈。

又鬎鬁方

獨核肥皂(去核),填入沙糖一匙。巴豆二粒。扎定鹽泥包。煅存性為末。加檳榔輕粉各七分。研勻。香油和。擦頭上。先用灰汁洗頭。溫水再洗。拭乾搽藥。一宿換藥。次日又換。數日即愈。不必再洗。

白話文:

將肥皂去核,並加入一匙糖和兩粒巴豆,之後用鹽泥包起來,並煅燒成粉末。加入七分的檳榔和輕粉,研磨均勻後,再加入香油混合。將藥物擦在頭上,並先用灰汁洗頭,再用溫水清洗。擦乾後再塗抹藥物。一晚後更換藥物,並在第二天再次更換。重複數天即可痊癒,不需要再清洗。

7. 痔漏神方

忌姜椒辛熱。煎炒炙爆酒醴。及一切發風之物。愈後忌房勞一百二十日。永不復發矣。

蕪荑仁,雷丸當歸龜板(酒炙),鱉甲(各一錢炙),蟬蛻蠶蛻(各八分),枳殼大黃(各五分),烏梅(一個),角刺(二十個銼同黃蠟一錢炒蠟盡),竹葉(七片)

白話文:

蕪荑仁、雷丸、當歸、龜板(以酒炙烤)、鱉甲(各一錢重,先炙烤過)、蟬蛻、蠶蛻(各八分重)、枳殼、大黃(各五分重)、烏梅(一個)、角刺(二十個,銼碎後與一錢重的黃蠟一起炒,直到蠟融化完畢)、竹葉(七片)。

上藥。用黃酒碗半煎七分。空心溫服。以干豬肉壓之。服至八日後。漏管蟲根俱出。減去角刺蟬蛻。另用雞肫皮包龍骨五分。赤石脂五分。入豬蹄甲殼內。炭火煅過。去甲殼皮不用。將龍骨石脂入藥內。照前煎服。五七次除根。

白話文:

將上等藥材用半碗黃酒煎至七分。空腹時溫服。以乾豬肉壓住。服用八天後,肉刺和蟲根都會排出。去掉角刺蟬蛻。另用雞肫皮包好五分的龍骨和五分的赤石脂,放入豬蹄甲殼內。用炭火煅燒過。去除甲殼和皮,不用。將龍骨石脂放入藥中。按照前面的方法煎服。服五次或七次即可除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