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承熹、王承勳輯

《惠直堂經驗方》~ 序

回本書目錄

1.

昔倉公挾方術周行天下。歷久而術益工,方益多。是知治病不可無方,而方尤不可不蓄之富也。予髫年,先大夫之任蠡吾,適民苦疫病。先大夫出篋中所藏輯效方三帙,命從兄慕莊按方製藥,詳病施治,無不應手而愈。丐藥者如趨市,民賴存活,不可數計。予益信醫之不可無方也,如是夫。

越數年歸里,復得外祖大來李公生平所集驗方若干卷,一見欣然,如獲奇珍。厥後每於見聞之餘,偶得一方,輒錄而藏焉。人或秘不與,亦必多方購求,務期必得。如是者幾二十年,而方略備。往往集同志者修合施捨,以為快。歲甲寅,客東粵,以所攜膏丹藥濟人,屢獲奇效。王子殷玉見是書,

即欲梓之以公世。予因擇其藥味和平用有成驗者九百餘方,分為四十七門,名之曰經驗方。又取怪症、急救、救荒三門,附於卷末,以備採用。名之曰備急方。共四卷,計方一千有奇。參考究訂,凡五閱月書始成。而王子已仙逝矣。其友孫子聚五,好義樂施,篤於交情,慨然欲竟其志,

因為捐貲以付剞劂焉。籲!是書也,先外祖暨先大夫集之數十年之前,而予復蒐羅博採,歷舉而試之,至數十年之久。時時以有志未逮為憂。今孫子乃能相與有成,俾閱是書者,遇病了然,不啻取懷而予。寧非予與孫子之所大快耶?雖然,病有虛實陰陽,方有溫涼補瀉,故病不一方,

方必對病。古人因病立方,今人以方湊病。苟不詳審病情,揣摩方詣,而概而用之,倘有弗驗,必咎立方之未善,是有方反不若無方矣。豈予集方之心,並孫子鐫方之心哉?所望於用方之君子,為之神明變化於其間也可。

雍正十二年歲次甲寅冬至日會稽青山學士陶承熹題於樂昌客館。

白話文:

從前倉公帶著他的醫術周遊天下,時間越久,醫術越精湛,所用的藥方也越多。這說明了治病不能沒有藥方,而藥方更需要豐富的儲備。我小時候,父親擔任蠡吾的官職時,正好當地人民飽受瘟疫之苦。父親拿出他收藏在箱子裡的《輯效方》三冊,命我的堂兄慕莊按照藥方配製藥物,詳細了解病情,施以治療,沒有不藥到病除的。前來求藥的人像趕集一樣,許多人因此得以活命,無法計算。我更加相信行醫不能沒有藥方,就是這個道理。

過了幾年回到家鄉,又得到外祖父大來李公一生所收集的驗方數卷,我一看就非常高興,覺得好像得到了稀世珍寶。此後,每當在見聞之中,偶然得到一個藥方,就立刻記錄下來收藏。有人不肯給,也一定想盡辦法購買,務必得到才罷休。像這樣過了將近二十年,藥方才算大致完備。我常常會找志同道合的人一起配製藥物,分發給需要的人,覺得非常快樂。甲寅年,我客居廣東,用隨身攜帶的膏藥丹藥救濟民眾,屢屢獲得奇效。王子殷玉看到這本書,就想把它刊印出來公諸於世。我因此選擇其中藥性平和、使用後有顯著療效的九百多個藥方,分為四十七個類別,命名為《經驗方》。又將怪病、急救、救荒三個類別,附在書的末尾,以便採用,命名為《備急方》。總共四卷,藥方有一千多個。經過參考考訂,大約花了五個月的時間才完成這本書。但是王子已經去世了。他的朋友孫子聚五,為人仗義疏財、重視情誼,慨然想完成他的遺願,於是捐出資金來付梓印刷。

唉!這本書,是外祖父和父親在幾十年前收集的,而我又廣泛搜集,經過多次驗證,經歷了幾十年之久。我常常因為自己的志向未能實現而感到憂慮。如今孫子竟然能夠協助我完成,讓閱讀這本書的人,遇到疾病就能清楚了解,就像從口袋裡取出東西一樣簡單。這難道不是我和孫子都感到非常快樂的事情嗎?雖然如此,疾病有虛實陰陽之分,藥方有溫涼補瀉之別,所以疾病不會只有一種情況,藥方也必須對應病情。古人根據疾病來制定藥方,現代人卻用藥方來湊疾病。如果不能詳細了解病情,仔細揣摩藥方的用意,而一概使用,萬一沒有效果,必定會責怪藥方不好,這樣有藥方反而不如沒有藥方了。這難道是我收集藥方的心意,和孫子雕版印刷的心意嗎?我所期望的,是用藥的君子,能夠在這個過程中靈活運用、變化應用。

雍正十二年歲次甲寅冬至日,會稽青山學士陶承熹在樂昌客館題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