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承熹、王承勳輯

《惠直堂經驗方》~ 卷一 (11)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1)

1. 人馬平安散

硃砂,枯礬,硼砂(另研),火砂(另研各二錢),雄黃(五分),冰片(三釐),麝香(二釐),赤金(二十張)

上藥為細末。貯磁瓶內。勿令泄氣。男左女右。用骨簪點入大眼角胬肉上。或用鼻吸上亦可。牲口並用。孕婦忌點。治四時感冒。傷寒時氣。瘴氣瘟疫。霍亂痧脹。水瀉瘧痢。小兒驚風。及驢馬。騾牛。瘟氣草結等症。大能發汗散邪。

白話文:

將硃砂、枯礬、硼砂(另外研磨)、火砂(另外研磨,各取二錢),雄黃(五分)、冰片(三釐)、麝香(二釐)、赤金(二十張)。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放入瓷瓶中儲存,注意不要讓藥氣洩漏。使用時,男性點在左眼內眥的贅生肉上,女性點在右眼,也可以用鼻子吸入。牲畜也可以使用。孕婦忌用。可以治療四季感冒、傷寒時疫、瘴氣瘟疫、霍亂痧脹、水瀉瘧疾、小兒驚風,以及驢馬騾牛的瘟疫草結等病症。此藥具有極佳的發汗散邪功效。

2. 夏枯扶桑丸

(治一切瘡瘍並內傷陰虛癆瘵咳嗽痰喘血症諸病)

金銀純花(二斤),百合(一斤),真阿膠(八兩炒),川貝母(去心八兩為末)

用夏枯草、桑葉、各二十斤。熬汁煎膏。搗丸重三錢。

肺痿肺癰。百合湯下。心顫。硃砂麥冬湯下。久嗽。五味湯下。腸癰乳癰。帶殼栝蔞仁湯下。肝中少血。煩躁不寧。白芍地骨皮湯下。癧𤶱。雄黃衝開水下。疔瘡。醋磨敷患處。仍用引經藥服之。陰瘡不可言者。痛癢難當。車前子牡蠣粉煎湯下。目疾亦可用引而治。此方力量甚大。治病甚多。略舉幾件。其餘可隨症用引。

白話文:

(此藥丸可治療各種瘡瘍腫痛,以及因內傷導致的陰虛勞損、肺結核咳嗽、痰多氣喘、咯血等各種疾病)

使用金銀花(二斤,這裡指花的重量),百合(一斤),真阿膠(炒過,八兩),川貝母(去除心部,磨成粉末,八兩)。

用夏枯草、桑葉,各二十斤,熬煮成藥汁,再將藥汁煎煮濃縮成膏狀。將膏狀物搗成藥丸,每顆重三錢。

對於肺痿、肺癰等肺部疾病,可以用百合湯送服藥丸。若是心悸、心慌,則用硃砂麥冬湯送服。長期咳嗽的,則用五味子湯送服。腸癰、乳癰等症狀,則用帶殼栝樓仁湯送服。若是肝血不足,導致煩躁不安,則用白芍地骨皮湯送服。對於瘰癧(淋巴結核),則用雄黃沖開水送服。若有疔瘡,則用醋磨藥丸敷在患處,並搭配引經藥服用。若是難以啟齒的陰部瘡瘍,導致疼痛難耐,則用車前子牡蠣粉煎湯送服。眼睛疾病也可以用引經藥來治療。這個藥方藥力很強,可以治療很多疾病,這裡僅列舉一些,其他的可以根據不同症狀搭配不同的引經藥來服用。

3. 補虛門

4. 三才葆真丸

背陰草(即豨薟草五月五日六月六日七月七日不見日色處用竹刀去根一尺割採嫩尖葉陰乾每用老酒白蜜拌勻九蒸九陰乾取淨末一斤),白蒺藜(去刺用食乳嬰兒童便浸三日清水淘淨陰乾再浸再淘三次陰乾取淨末十六兩),天冬,熟地,人參(各八兩),黃耆,茯神,棗仁,枸杞,牛膝,杜仲,續斷,五加皮,山藥,山萸,白朮,菟絲,沉香,硃砂,南星,沙苑,半夏,鹿茸,虎脛(各四兩),乳香,沒藥,黃芩,山楂,龍骨,地龍,土鱉,甜瓜子,骨碎補肉桂,附子,炙甘草(各二兩)

共為末。煉蜜為丸。如梧子大。老酒鹽湯任下。凡五癆七傷。左癱右瘓。服之無不神效。

白話文:

將背陰草(也就是豨薟草,在農曆五月五日、六月六日、七月七日,選取不見陽光的地方,用竹刀去除根部一尺,割取嫩尖葉,陰乾。每次使用時,用老酒和白蜜攪拌均勻,蒸九次再陰乾,取乾淨的粉末一斤),白蒺藜(去除刺,用喝母乳的嬰兒的尿液浸泡三天,用清水淘洗乾淨陰乾,再浸泡再淘洗三次陰乾,取乾淨的粉末十六兩),天門冬、熟地黃、人參(各八兩),黃耆、茯神、酸棗仁、枸杞子、牛膝、杜仲、續斷、五加皮、山藥、山茱萸、白朮、菟絲子、沉香、硃砂、天南星、沙苑子、半夏、鹿茸、虎脛骨(各四兩),乳香、沒藥、黃芩、山楂、龍骨、地龍、土鱉蟲、甜瓜子、骨碎補、肉桂、附子、炙甘草(各二兩),

一起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像梧桐子那麼大。可以用老酒或鹽水送服。凡是五勞七傷、左半身癱瘓、右半身癱瘓,服用後沒有不見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