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直堂經驗方》~ 卷一 (17)
卷一 (17)
1. 旱蓮膏
旱蓮草。二十斤。搗汁濾過。沙鍋內熬成膏。入蜜少許收貯。早晚水酒任下二三錢。虛寒者。加薑汁少許。同煎更好。能烏須黑髮。益腎。止吐血瀉血。療痔病及血痢。通小腸。明目固齒。滋陰補血。大有奇效。
白話文:
旱蓮草,二十斤,搗碎後過濾出汁液。用沙鍋熬成膏狀,加入少量蜂蜜備用。早晚以水或酒送服二到三錢。對於體質虛寒者,可以加入少量薑汁,一起煎服效果更佳。此方可使鬚髮烏黑,益腎固精,止吐血、瀉血,治療痔瘡、血痢,通小腸,明目固齒,滋陰補血,療效顯著。
2. 秘傳豆黃丸
治濕痹膝痛。五臟不足。脾胃氣結積滯。久服壯氣力。
潤肌膚。填骨髓。補虛損。開胃進食。令人肥健。黑豆一斗浸透。甑上蒸熟鋪席上。用荷葉或蒿。覆如造醬法。七日黃透。取出曬乾。去黃為末。入煉豬油為丸。或加蜜少許。每服百丸神驗。
白話文:
滋潤皮膚,充實骨髓,補益虛勞損傷,開胃進食,讓人體態肥碩健壯。使用一斗黑豆浸透,放入甑上蒸熟,並將其鋪開在席子上。使用荷葉或蒿草覆蓋,按照製作醬的方法進行。經過七天,黑豆就會發黃,取出後曬乾。將黃色去除,磨成粉末,融入豬油煉製成丸劑,還可以加入少量蜂蜜。每次服用一百粒,效果顯著。
3. 長生酒
清心神。生精血。益氣力。壯下元。
枸杞,茯神,生地,熟地,萸肉,牛膝,遠志,五加皮,石菖蒲,地骨皮(各六錢)放絹袋內。用好酒浸十四日。每早服二三杯。忌蘿蔔並銅鐵器。大有補益。
白話文:
枸杞、茯神、生地、熟地、萸肉、牛膝、遠志、五加皮、石菖蒲、地骨皮(各六錢),放入絹袋中。用好酒浸泡十四天。每天早上服用二三杯。忌食蘿蔔並不能用銅鐵器。服用後有很大的補益效果。
4. 水火既濟丹
養心血。益心氣。滋腎水。
茯苓(四兩),山藥,柏子仁(去油各三兩),歸身(酒洗),生地(酒洗),五味,圓眼肉(搗膏)枸杞(鹽炒),秋石,麥冬(去心),蓮肉(去心),元參(各二兩),丹參(一兩五錢)
白話文:
養心血,增強心的功能。滋補腎臟的陰液。
茯苓(四兩),山藥,柏子仁(去除油脂各三兩),當歸身(用酒清洗),生地黃(用酒清洗),五味子,桂圓肉(搗成膏狀),枸杞(用鹽炒過),秋石,麥門冬(去除中心部分),蓮子肉(去除中心部分),玄參(各二兩),丹參(一兩五錢)。
共為末。用蘆根搗汁。打芡實粉糊為丸。桐子大。每服一錢。漸加至二錢。早晚白湯送下。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加入蘆根汁液混合,再加入芡實粉糊,做出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天服用一錢重,逐漸增加到兩錢重,早上和晚上用白開水送服。
5. 六神粥
治精血不足。神氣虛弱。益脾健胃。
芡實肉(三斤),米仁(炒),粟米(炒),白糯米(炒各三斤),蓮肉(去皮心炒一斤),山藥(炒一斤),茯苓(四兩)
共為末。每日煮粥服。
白話文:
芡實肉(三斤),米仁(炒熟),粟米(炒熟),白糯米(炒熟各三斤),蓮肉(去掉外皮和蓮子心,炒熟一斤),山藥(炒熟一斤),茯苓(四兩)
6. 健脾方
陳米鍋焦(二斤),腿術(麩炒三兩),白芍(醋炒三兩),干佛手(八錢)
共為末。加白糖開水調服。
白話文:
陳米鍋焦(二斤):
一種由陳米製成的鍋巴,重量為二斤。
腿術(麩炒三兩): 一種以麩皮炒製而成的小點心,重量為三兩。
白芍(醋炒三兩): 一種以白芍藥炒製而成的藥材,重量為三兩。
幹佛手(八錢): 一種以佛手柑製成的乾果,重量為八錢。
先天大造丸,一七十老人傳云。服後須白再黑。齒落重生。七旬之外。並不畏冷。筋骨強健。真仙方也。
白話文:
先天大造丸,是一位七十歲的老人家傳授的藥方。服用了之後,須發會先變白再變黑。掉落的牙齒會重新長出來。就算超過七十歲,也不怕寒冷。筋骨強健。這真是神仙的方子啊!
棉花子(十二兩青鹽酒拌浸一宿去殼炒黃色),杜仲(八兩青鹽酒拌浸一宿炒斷絲),芡實(蒸)茯苓,薏苡仁(微炒各四兩),破故紙(五兩青鹽酒浸炒),山藥(四兩炒),枸杞子(炒五兩)虎骨(酥炙二兩),金釵石斛(八兩熬膏)
b. 杜仲:將8兩的杜仲與青鹽酒混合浸泡一夜,炒至斷絲。
c. 芡實:將芡實蒸熟。
d. 茯苓:使用4兩的茯苓。
e. 薏苡仁:將4兩的薏苡仁微炒。
f. 破故紙:將5兩的破故紙與青鹽酒混合浸泡,然後炒熟。
g. 山藥:將4兩的山藥炒熟。
h. 枸杞子:將5兩的枸杞子炒熟。
i. 虎骨:將2兩的虎骨酥炙。
j. 金釵石斛:熬煮8兩的金釵石斛成膏狀
上藥研末。煉蜜同膏為丸。如桐子大。空心鹽湯下四錢。漸加至五錢。
白話文:
將棉花子(12兩,先用青鹽酒浸泡一宿去殼,再炒至黃色)、杜仲(8兩,與青鹽酒混合浸泡一夜,炒至斷絲)、芡實(蒸熟)、茯苓(4兩)、薏苡仁(微炒4兩)、破故紙(5兩,與青鹽酒浸泡後炒熟)、山藥(4兩,炒熟)、枸杞子(5兩,炒熟)、虎骨(2兩,酥炙)、金釵石斛(8兩,熬煮成膏狀)一起研磨成粉,然後與蜜混合成膏,做成像梧桐子一樣大小的丸子,空腹用鹽湯下服,初始用4錢,逐漸增加到5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