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直堂經驗方》~ 卷二 (15)
卷二 (15)
1. 白濁方
黃柏為末。雞子清為丸。每服三錢。肉桂湯送下。三四服即效。
又方
白話文:
將黃柏研磨成粉末,然後用雞蛋清將其搓成小丸子。每次服用三錢,用肉桂湯送服。服用三四次就會見效。
2. 石蓮子
茯神(各三錢)
上為末。清晨用黃酒沖服三錢。睡片時。二服即止。三四服斷根。
白話文:
茯神(各三錢)
上面的材料研磨成粉末。清晨用黃酒沖服三錢。服用後稍微休息一下。服用兩次就能見效。服用三四次可以根治。
3. 白濁莖痛方
韭菜子(五錢),車前子(三錢)
白酒煎。露一宿。空心熱服。
白話文:
韭菜子(五錢),車前子(三錢)
用白酒煎煮。放置一晚。隔天早上空腹時熱服。
4. 散精湯
治行房忍精。致成白濁。便短刺痛。或大便後急等症。
劉寄奴(一兩),車前(五錢),黃柏(五分),白朮(一兩)
水煎服。一劑即愈。
白話文:
-
劉寄奴(50 公克)
-
車前(25 公克)
-
黃柏(2.5 公克)
-
白朮(50 公克)
5. 玄車丹
治血淋。
玄參(一兩),車前子(一兩)
水煎服。二劑愈。
白話文:
治療血淋的方子如下:
玄參(30克),車前子(30克)
用水煎煮後服用。服用兩劑即可痊癒。
6. 化石湯
治砂石淋。
熟地(一兩),茯苓,玄參,萸肉(各五錢),米仁,麥冬,澤瀉(各二錢五分)
水煎服。五劑輕。十劑愈。二十劑全愈。
白話文:
熟地(6克),茯苓、玄參、萸肉(各3克),米仁、麥冬、澤瀉(各1.5克)
7. 禹治湯
治濕熱下注成淋。
白朮,茯苓,米仁(各五錢),車前子(一錢五分)
上水煎服。至重者十劑必愈。
白話文:
白朮(5錢)、茯苓(5錢)、米仁(5錢)、車前子(1.5錢)
8. 秋石丸
治真元不足。下焦虛冷。白濁便數。凝白如油。光彩不定。澄下如糊如膏。及諸淋症。
白話文:
治療真元不足和下焦虛冷的病症,症狀包括尿液渾濁且頻繁,尿色白如油脂,光澤不穩定,沈澱物質地像糊或膏一樣,以及其他各種淋症。
秋石(人中白代亦可),鹿角膠(豆粉炒成珠),桑螵蛸(炙各二兩),白茯苓(四兩)
白話文:
-
秋石(或者可以用人中白代替)
-
鹿角膠(將豆粉炒成珠)
-
桑螵蛸(炙烤後,各兩)
-
白茯苓(四兩)
為末。米糊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虛者人參湯下。或麥冬湯下。
白話文:
研成細末。用米糊做成丸劑,像梧桐子那麼大。每次服用七十丸。體虛的人用人參湯送服。也可以用麥冬湯送服。
9. 螵蛸丸
治諸淋。
桑螵蛸(微炒一兩),菟絲子(酒煮一兩),澤瀉(五錢)
上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米湯下。
白話文:
一兩桑螵蛸(稍微烤過),一兩菟絲子(用酒煮過),五錢澤瀉
10. 淋症方
石葦(一錢),萆薢(一錢),石蓮肉(一錢),山慈菇(二錢),杏仁(八分),生甘草(三分),川連(五分),葶藶子(二錢)
水煎服愈。
白話文:
石葦(一錢):又稱三稜,性微寒,味苦。有清熱解毒、利尿通淋的功效。
萆薢(一錢):又名兔兒風、旱芹。性寒、味辛。有疏風解表、清熱解毒、通經活絡的功效。
石蓮肉(一錢):又名石蓮子、仙女。性寒,味苦。有清熱解暑、涼血止血的功效。
山慈菇(二錢):又名天花粉、野葛。性微寒,味甘。有清熱解毒、利尿通淋、消腫止痛的功效。
杏仁(八分):性溫,味苦。有祛痰止咳、潤腸通便、滑腸潤燥的功效。
生甘草(三分):性甘,味甜。有清熱解毒、止咳化痰、調和諸藥的功效。
川連(五分):又名連翹、山丹皮。性微寒,味苦。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利尿通淋的功效。
葶藶子(二錢):性味苦寒。有清熱化痰、利尿消腫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