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承熹、王承勳輯

《惠直堂經驗方》~ 卷二 (18)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8)

1. 補腎磁石丸

磁石(二兩煅醋淬七次水飛淨),菟絲子(二兩酒製),北五味(五錢),建石斛(一兩),枸杞子(一兩米泔浸一日夜去泔人乳拌曬),熟地(一兩五錢),車前(一兩酒炒),覆盆子(一兩酒炒)楮實子(一兩),肉蓯蓉(一兩酒洗去鱗腸),沉香(五錢),青鹽(五錢),槐子(五錢)

白話文:

磁石(二兩,煅燒後用醋淬七次,再用水飛淨)

菟絲子(二兩,用酒製過)

北五味(五錢)

建石斛(一兩)

枸杞子(一兩,先用米泔水浸泡一日一夜,再取出晾乾,然後用人乳拌勻,最後曬乾)

熟地(一兩五錢)

車前(一兩,用酒炒過)

覆盆子(一兩,用酒炒過)

楮實子(一兩)

肉蓯蓉(一兩,用酒洗淨,去除鱗片和腸臟)

沉香(五錢)

青鹽(五錢)

槐子(五錢)

上為末。煉蜜為丸。每早空心服三錢。鹽湯送下。此方專治腎氣不足。瞳神昏暗。漸成內瘴。切戒鬱怒。始得有效。

白話文:

打磨成粉末,再用蜂蜜將藥粉做成藥丸。每天早上空腹服用一點五公克,用鹽水送服。這個方子專治腎氣不足、瞳孔昏暗、漸漸形成內傷的疾病。要特別注意戒除鬱悶、憤怒的情緒,纔能有效。

2. 還睛補肝丸

專治羞明多淚。翳膜侵珠。時歇時作。久病不痊。久久服之。永不再發。

白話文:

專門治療畏光和多淚的症狀。對於眼睛翳膜侵犯眼球,病情時好時壞,長期不愈的情況,長期服用此藥可以根治,不再復發。

白芍(酒炒),熟地,當歸(酒洗),天冬,五味子,炙甘,白朮,白茯苓,官桂,車前子(微炒),白菊花,青葙子,元參(各二兩),川芎,羌活(去蘆),防風(去蘆),人參,骨皮,黃芩(酒炒),柴胡,細辛,決明子,苦參(各一兩),黃連(薑汁炒五錢)

上共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三錢。臨睡白湯下。

白話文:

白芍(用酒炒過):2 兩

熟地:2 兩

當歸(用酒洗過):2 兩

天冬:2 兩

五味子:2 兩

炙甘草:2 兩

白朮:2 兩

白茯苓:2 兩

官桂:2 兩

車前子(稍炒過):2 兩

白菊花:2 兩

青葙子:2 兩

元參:各2 兩

川芎:1 兩

羌活(去掉蘆根):1 兩

防風(去掉蘆根):1 兩

人參:1 兩

骨皮:1 兩

黃芩(用酒炒過):1 兩

柴胡:1 兩

細辛:1 兩

決明子:1 兩

苦參:1 兩

黃連(用薑汁炒過):5 錢

3. 勝金散

治眼流冷淚。烏珠痛及羞明怕日。

夏枯草,香附末,夏桑葉

上藥等分為末。每服三錢。麥冬湯下。

白話文:

  • 夏枯草:

  • 藥材名稱:夏枯草

  • 功效:清熱祛暑、利尿除濕、明目退翳

  • 適用症狀:暑熱傷津、口乾舌燥、小便黃赤、尿少、目赤腫痛、翳膜遮睛等

  • 香附末:

  • 藥材名稱:香附

  • 功效:理氣解鬱、調經止痛、消腫散結

  • 適用症狀:肝氣鬱結、月經不調、痛經、乳房脹痛、卵巢囊腫、子宮肌瘤等

  • 夏桑葉:

  • 藥材名稱:夏桑葉

  • 功效:清熱明目、涼血止血、生津止渴

  • 適用症狀:目赤腫痛、視物模糊、出血、口乾舌燥、煩躁不安等

4. 草香散

治目疼。至夜則甚。或點苦寒反重者。亦治肝虛冷淚。怕日羞明等症。

白話文:

治療眼睛疼痛,到了晚上更加嚴重的情況。也適用於使用苦寒藥物點眼後症狀反而加重的患者。還可以治療肝虛導致的眼淚多、怕光和視物不清等症狀。

夏枯草(四兩),香附子(四兩),甘草(八錢)

上共為末。清湯下一錢五分。

白話文:

夏枯草(240 克),香附子(240 克),甘草(48 克)

5. 蟬花無比丸

治大人小兒。遠近風眼氣眼。瞼上風疹痛。癢。翳膜侵睛。頭風牽搐。兩目漸小。眼眶赤爛。或白睛帶青。黑珠帶白。黑白之間。赤環如帶。謂之抱輪紅瘴。視物如霧。睛白高低。或口乾舌苦。淚多羞澀。及小兒痘疹眼病並效。

白話文:

治療所有人的遠近風眼、氣眼、眼皮上的風疹痛、眼皮癢、翳膜侵犯眼睛、頭痛牽引導致眼睛抽搐、兩眼漸漸變小、眼眶發紅或腐爛,或白色眼睛帶青,黑色瞳孔帶白,黑白之間有像腰帶一樣的紅色環,稱為抱輪紅瘴,看東西像霧一般,眼睛白色高低不平。或者口乾舌苦,愛流淚,羞澀。以及小兒痘疹引起的眼病,都可有效治療。

蟬蛻(一兩去土翅足微炒),蛇蛻(六錢微炒),羌活,當歸,川芎,防風,白茯苓(研末水飛)炙甘草,石決明(東流水浸一宿鹽水微炒各四兩),赤芍藥(十三兩),山梔子(炒黑二兩),白蒺藜(米拌炒黃去刺米不用半斤),黃芩,甘菊花(各三兩),蒼朮(米泔浸半日曬乾用芝麻一斤拌炒去辣味淨十五兩去芝麻),生地,熟地,香附,草決明,夏枯草(各四兩)

上為末。蒸餅糊丸。晚食後睡時。清茶下二錢。忌發風之物。

白話文:

蟬蛻(一兩,去除雜質,炒至微熱),蛇蛻(六錢,炒至微熱),羌活,當歸,川芎,防風,白茯苓(研成細末,加水浸泡,過濾出液汁),炙甘草,石決明(用東流水浸泡一夜,加鹽水炒至微熱,各四兩),赤芍藥(十三兩),山梔子(炒至發黑,二兩),白蒺藜(用米拌炒至金黃色,去除刺和米,不要米,半斤),黃芩,甘菊花(各三兩),蒼朮(用米湯浸泡半日,曬乾後與芝麻一斤拌炒,去除辣味,淨重十五兩,除去芝麻),生地,熟地,香附,草決明,夏枯草(各四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