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承熹、王承勳輯

《惠直堂經驗方》~ 卷一 (7)

回本書目錄

卷一 (7)

1. 利生丸

茅蒼朮烏藥(二味俱米泔浸一宿曬乾),香附(一半童便浸炒一半米醋浸炒),藿香,純蘇葉厚朴(薑汁炒),陳皮青皮(醋炒),赤芍(酒炒),砂仁(去殼),小茴(微炒),木香草果(麵裹煨去殼各二兩),川芎(微炒),歸身(微炒),黃芩(微炒),枳殼(麩炒),白茯苓木通雞心檳榔(各一兩),粉甘草(五錢)

白話文:

茅蒼朮、烏藥(這兩種藥材都用米泔水浸泡一夜後曬乾),香附(一半用童便浸泡炒製,一半用米醋浸泡炒製),藿香、純蘇葉、厚朴(用薑汁炒製),陳皮、青皮(用醋炒製),赤芍(用酒炒製),砂仁(去殼),小茴香(略微炒製),木香、草果(麵粉包裹後煨烤,去掉殼,各兩),川芎(略微炒製),歸身(略微炒製),黃芩(略微炒製),枳殼(麩皮炒製),白茯苓、木通、雞心檳榔(各一),粉甘草(五錢)。

上藥不可烘。須日曬乾為末。陳早米糊為丸。每重一錢五分。亦須曬乾。不可見火。約干。藥每丸九分。每服一丸。心痛。燈心二分。姜一片。煎湯送下。肚痛。姜一片。搗碎入炒。鹽三分。開水沖服。胸腹膨脹。姜皮五分。大腹皮一錢。煎湯下。瘧疾。發日。用東向桃腦七個。

白話文:

上等的藥材不能烘乾,需要在太陽底下曬乾後研磨成粉末。陳年老米的糊汁做成丸劑,每個丸劑重一錢五分。也需要曬乾,不能見火,丸劑可以做成適當的數量。每個藥丸九分,每次服用一丸,可以治療心痛,將燈心二分,薑片一片,煎成湯汁送服。治療肚子疼,用薑片一片,搗碎後放入炒鍋中,加入鹽三分,用開水沖服就可以。治療胸腹脹滿,用姜皮五分,大腹皮一錢,煎成湯汁服用。治療瘧疾,在發作的日子,將朝東的桃樹的桃仁七個,研磨成粉末,用開水沖服即可。

姜一片。煎湯下。風痰喘嗽。蘇葉薄荷湯下。赤痢。白蜜二錢。米湯調下。白痢。紅糖二錢。薑汁一匙。同米湯調下。疝氣。小茴川楝湯下。隔食嘔酸。小兒痞積。薑湯下。血崩。惡露不淨。當歸一錢煎湯下。身面黃胖。濕痰流注。無名腫毒。俱陳酒下。

白話文:

  1. 姜一片,煎湯服用,可治療風痰喘嗽。蘇葉加薄荷,煎湯服用,可治療赤痢。

  2. 白蜜二錢,米湯調服,可治療白痢。紅糖二錢,薑汁一匙,同米湯調服,可治療疝氣。

  3. 小茴香、川楝子,煎湯服用,可治療隔食嘔酸、小兒痞積。

  4. 姜湯服用,可治療血崩、惡露不淨。當歸一錢,煎湯服用,可治療身面黃胖、濕痰流注、無名腫毒。

2. 烏金丸

木鱉子。不拘多少。以麻油煮。浮為度。以小麥麩炒去油氣。用磁鋒刮去毛皮。研為末。麵糊丸。綠豆大。每服三分。小兒一分。未服藥之先。去大小便。服藥後。蓋被出汗。不可見風。犯之寒戰。須嚼生薑解之。傷寒。蔥湯下。霍亂。藿香湯下。痰火。薑湯下。瘧疾。

白話文:

木鱉子。不論多少。用麻油煮。煮到木鱉子浮起來就可以了。用小麥麩炒去油氣。用磁鋒颳去木鱉子的毛皮。研磨成粉末。用麵粉糊做成丸子。像綠豆一樣大。每次服用三丸。小兒服用一丸。在服用藥物之前。先去大小便。服用藥物後。蓋被出汗。不要吹風。如果犯了寒戰。必須咀嚼生薑來化解。如果是傷寒。用蔥湯送服。如果是霍亂。用藿香湯送服。如果是痰火。用薑湯送服。如果是瘧疾。

桃枝湯下。火眼。菊花湯下。瘟疫。涼水下。流注。花粉湯下。白濁。胡椒湯下。紅痢。細茶下。白痢。薑湯下。吐血。京墨磨井水下。結胸。薑湯下。心痛。香附湯下。腫毒。雄黃湯下。便毒。蔥汁下。水瀉。神麴茶汁下。頭風。川芎湯下。嘔吐。

白話文:

  1. 桃枝湯(治療火眼):火眼可以使用桃枝湯治療。

  2. 菊花湯(治療瘟疫):瘟疫可以使用菊花湯治療。

  3. 涼水(治療流注):流注可以使用涼水治療。

  4. 花粉湯(治療白濁):白濁可以使用花粉湯治療。

  5. 胡椒湯(治療紅痢):紅痢可以使用胡椒湯治療。

  6. 細茶(治療白痢):白痢可以使用細茶治療。

  7. 薑湯(治療吐血):吐血可以使用薑湯治療。

  8. 京墨磨井水(治療結胸):結胸可以使用京墨研磨後,用井水送服治療。

  9. 香附湯(治療腫毒):腫毒可以使用香附湯治療。

  10. 雄黃湯(治療便毒):便毒可以使用雄黃湯治療。

  11. 蔥汁(治療水瀉):水瀉可以使用蔥汁治療。

  12. 神麴茶汁(治療頭風):頭風可以使用神麴茶汁治療。

  13. 川芎湯(治療嘔吐):嘔吐可以使用川芎湯治療。

薑湯下。血崩。紅花湯下。重舌。吹藥五釐。涼水嚥下。脅脹。陳皮湯下。食蠱。山楂麥芽湯下。食膈。陳曲麥芽。夜壺水煎湯下。鎖喉風。以火酒漱口。用藥摻之。疝氣。橘核大茴湯下。氣逆水蠱。芫花湯下。月經不調。紅花湯下。便血盜汗。黑豆湯下。

白話文:

  • 薑湯送服。血崩。紅花湯送服。重舌。吹藥五釐。涼水吞服。脇脹。陳皮湯送服。

  • 食物中毒。山楂麥芽湯送服。噎食。陳曲麥芽。夜壺水煎湯送服。

  • 急性喉炎。用米酒漱口。外用藥敷於患處。疝氣。橘核大茴湯送服。

  • 氣逆水蠱。芫花湯送服。月經不調。紅花湯送服。

  • 便血盜汗。黑豆湯送服。

,大便不通。枳殼湯下。翻胃膈食。棗子湯下。驅邪辟瘟。砂仁湯下。癧𤶱。楊梅酒下。胎衣不下。石灰打水澄清下。小便不通。檳榔湯下。喉痹。喉癬。吹藥五分。寒熱氣。火酒下。小兒驚風。硃砂金箔湯下。筋骨疼痛。黃芩或火酒下。

白話文:

  • 大便不通:服用枳殼湯。

  • 翻胃膈食:服用棗子湯。

  • 驅邪辟瘟:服用砂仁湯。

  • 癧𤶱:服用楊梅酒。

  • 胎衣不下:使用石灰打水澄清後服用。

  • 小便不通:服用檳榔湯。

  • 喉痹、喉癬:吹入藥物五分。

  • 寒熱氣:服用火酒。

  • 小兒驚風:服用硃砂金箔湯。

  • 筋骨疼痛:服用黃芩或火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