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承熹、王承勳輯

《惠直堂經驗方》~ 卷四 (26)

回本書目錄

卷四 (26)

1. 制鹿角霜法

鹿角斷二寸。長流水浸三日。刷去垢。每角(一斤)用楮實子(一兩)桑白皮(一兩)同入鐵鍋煎三晝夜。魚眼湯火慢滾。不可斷火。常添熱水。勿令水乾角露。至期取起。去外黑皮切薄片。曬乾為末。即成好霜矣。其汁再熬濃汁。仍作膠用。

白話文:

將新鹿角切斷成二寸長,放在長流水中浸泡三天,刷去污垢。每斤鹿角配一兩楮實子和一兩桑白皮,一起放入鐵鍋中煎煮三天三夜。加入魚眼湯,保持火候微弱的滾動,不能斷火。隨時補充熱水,不要讓水乾涸露出鹿角。到了時間後取出鹿角,去掉外面的黑色外皮,切成薄片,曬乾後磨成粉末,就成了上等的鹿角霜。熬煮出來的汁液繼續熬煮濃縮,可以當作膠來使用。

2. 制膽星法

天南星(不拘多少為末)冬月用黃牛膽汁數個。拌如糊。仍入膽皮內。掛當風處陰乾。取出為末。又用牛膽照前拌掛。如此九次聽用。

白話文:

天南星(不拘多少磨成末)在冬季用黃牛膽汁,多個膽汁混合。拌均勻成糊狀。再裝入膽皮內。懸掛在通風處陰乾。取出磨成粉末。再用牛膽按照之前的方法混合晾曬。如此反覆九次,即可使用。

3. 制黃耆法

黃耆(一斤)洗去泥砂。切片曬乾。另用防風(三兩)煎汁二宮碗。又煎二汁一碗。又煎三汁半碗。將前汁和勻。用一碗拌黃耆令透。微火炒極干。又用汁一碗拌透。又炒極干。又汁一碗拌透。又炒半乾。再用五味子(六錢)捶碎煎汁三次。約共半宮碗。入黃耆拌透。微火炒乾。任用此藥。可代人參。每用三錢。可代參一錢。用治氣虛中滿等症。甚效。

白話文:

嫩黃耆(一斤)要清洗乾淨,切成片狀,之後曬乾。另外加入防風(三兩)煎出兩碗藥汁。再煎出第二碗藥汁,第三次煎出半碗藥汁。將前三次的藥汁混合均勻。用一碗藥汁拌勻黃耆,用小火炒到極乾。再用一碗藥汁拌勻,再炒到極乾。再用一碗藥汁拌勻,這次炒到半乾。之後加入五味子(六錢)搗碎,煎出三次藥汁,約莫半碗藥汁。將藥汁加入黃耆中拌勻,再用小火炒乾。這個藥可以代替人參。每次用三錢,可以代替一錢人參。用來治療氣虛、腹脹等症狀。非常有效。

4. 制白朮法

雞腿冬朮去蘆洗淨。用白布一層鋪甑底。將新黃土打碎。如指大。鋪布上一層。再蓋布一層。入白朮一層。又蓋布一層。再入黃土一層。又蓋布一層。又入白朮一層。如此層層間隔。文武火蒸五炷香為度。取出曬一日。又用水略潤。照前換土蒸曬。如是九次。白朮全無辛燥之性。甘美異常。亦可代參。

白話文:

  1. 將雞腿冬朮去蘆洗淨。
  1. 用白布一層鋪在蒸籠的底部。

  2. 將新黃土打碎,大小如手指。

  3. 在白布上鋪一層黃土。

  4. 再蓋一層布。

  5. 放入白朮一層。

  6. 再蓋一層布。

  7. 再放入一層黃土。

  8. 再蓋一層布。

  9. 再放入白朮一層。

  10. 如此層層間隔,交替鋪放。

  11. 用文武火蒸五炷香的時間。

  12. 取出白朮曬一天。

  13. 再用水略微潤濕。

  14. 按照前面的步驟更換黃土並蒸曬。

  15. 重複九次。

  16. 白朮完全沒有辛燥的性質,甘美異常。

  17. 也可以代替人參使用。

5. 又荷葉蒸白朮法

白朮切片。用荷葉煎湯拌透。外用荷葉包裹。入甑蒸三炷香。取出曬乾。又拌又蒸又曬。如是五七次或九次。貯用。氣味清香甘美。亦可代參。

白話文:

將白朮切成片狀。用荷葉煮成湯,將白朮片浸泡在湯中至完全浸透。用荷葉將白朮片包裹起來。放入蒸籠中,蒸三炷香的時間。取出後曬乾。重複浸泡、蒸煮和曬乾的步驟。如此反覆五次、七次或九次。備用。氣味清香甘甜。也可替代人參。

6. 制甘草法

大粉甘草。刮去粗皮。略捶損蜜塗炙乾。又塗又炙。以透為度。切片入藥用。

7. 制秋石法

秋月取童便。每缸用石膏(七錢),桑條攪澄。傾去上面青液。澄去下面滓穢。如此二三次。又入秋露水攪澄一次。又用新磚數塊。磨光洗淨。曬乾。浸入便內。三日取起曬乾。上起白霜。掃下即秋石也。又浸又曬。較前更多。其掃下秋石。再研入罐鐵盞蓋定。鹽泥固濟。升打三香。升起盞上者名秋冰。味淡而香。乃秋石之精英也。

白話文:

取童便於秋月。每缸內要放入石膏(七錢),用桑條攪拌,使其澄清。把上面的青液傾倒掉,下面沉澱的雜質也澄清過濾掉。重複這種步驟兩、三次。再加入秋天的露水,攪拌澄清一次。然後放入磨光洗淨、曬乾的幾塊新磚。浸泡在童便中三天,取出晾乾。上面會形成白霜,把白霜掃下來,就是秋石。再把童便和秋石浸泡、曬乾。這樣的步驟操作數次,就會得到更多的秋石。把掃下來的秋石再次研磨,放進罐子或鐵盞中,蓋好蓋子,用鹽泥密封。升起三香,用香火燻烤罐子,冒出的煙凝固在盞子上,就叫做秋冰。秋冰味道清淡而香,是秋石中最精華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