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青霜散中加入雞內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消積化滯: 雞內金性味甘平,入脾胃經,具有消食化積、健脾開胃之功效。青霜散治療的是喉嚨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而這些症狀往往與脾胃積熱、食積不化有關。雞內金可以幫助化解積滯,改善脾胃功能,從而達到治療喉嚨腫痛的目的。
- 清熱解毒: 雞內金亦有清熱解毒之效。青霜散中加入雞內金,不僅有助於消積化滯,更能配合其他藥材清熱解毒,更全面地治療喉嚨腫痛等症狀。
青霜散中包含膽礬,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項作用:
一、殺菌消炎:膽礬性寒,味苦澀,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殺蟲之效。對於皮膚病引起的紅腫熱痛、糜爛潰瘍等症狀,膽礬可以起到消炎止癢、殺菌止痛的作用。
二、收斂止血:膽礬具有收斂作用,可使患處組織收縮,減少分泌物,並加速傷口癒合。對於潰瘍出血、外傷出血等情況,膽礬可以起到止血止痛的作用。
因此,青霜散中加入膽礬,旨在利用其殺菌消炎、收斂止血的功效,達到治療皮膚病的目的。
青霜散中加入白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 燥濕止癢: 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收斂燥濕、止癢消腫的功效。對於濕疹、皮炎等皮膚病引起的瘙癢,白礬可以有效地抑制病菌滋生,乾燥濕氣,減輕瘙癢症狀。
二、 殺菌消毒: 白礬具有殺菌消毒的作用,能夠抑制真菌、細菌等病原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對於一些由細菌感染引起的皮膚病,白礬可以起到消炎殺菌的作用,促進傷口癒合。
青霜散中包含山豆根,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山豆根性寒,味苦,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其對於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癰腫瘡毒等症狀都有顯著的療效。
青霜散主要用於治療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而山豆根的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功效恰好可以針對這些症狀,因此被納入方劑中,以增強其療效。
青霜散中包含芒硝,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芒硝性寒,味鹹,入肝、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青霜散主要用於治療熱毒瘡瘍,芒硝能清熱解毒,消散局部熱毒,並能消腫止痛,緩解瘡瘍的疼痛和炎症。
- 引藥下行,促進排膿:芒硝味鹹,性寒,能引藥下行,並能促進膿液排出。青霜散中往往配伍其他清熱解毒藥物,芒硝能引導這些藥物下行至病竈,並能促進膿液排出,加速瘡瘍的癒合。
青霜散中包含硃砂,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 清熱解毒,鎮心安神: 硃砂性寒,入心經,具有清熱解毒、鎮心安神之效。青霜散常用於治療熱毒熾盛、神志不清、驚癇抽搐等症,而硃砂的加入能有效緩解熱毒對心神的損傷,起到清熱解毒、鎮靜安神的作用。
二、 外用止癢,消腫止痛: 硃砂亦具有外用止癢、消腫止痛的功效。青霜散中加入硃砂,可增強其外用治療皮疹、溼疹等皮膚病的效果,減輕患者的瘙癢和疼痛。
青霜散中添加冰片,主要有兩大原因:
一、清熱解毒:冰片性涼,能清熱解毒,且具有芳香開竅之效。對於外感熱毒所致的瘡瘍、腫痛,可起到清熱消腫、止痛止癢的作用。
二、止痛止癢:冰片能直接作用於皮膚,具有止痛止癢的功效。對於瘡瘍、濕疹等皮膚病引起的疼痛、瘙癢,能起到緩解作用。
此外,冰片能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藥物更好地滲透至患處,發揮藥效。因此,青霜散中加入冰片,既能清熱解毒,又能止痛止癢,可有效治療皮膚病。
主治功效
青霜散主治功效分析
《醫門補要》記載,青霜散主治「鼻孔腫痛,生小紅瘡,此為鼻疳者。或先由鼻串爛,唇口漸爛通喉者。或止喉爛,為喉疳者。」。此段古文清楚表明,青霜散的主要應用場景為鼻疳及喉疳,也就是鼻部與咽喉區域的潰爛、腫痛等炎症反應。
治療原理分析:
從藥物組成來看,青霜散的治療機理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方中含有山豆根、膽礬、白礬、冰片等多味藥物。山豆根具有清熱解毒、抗病毒抗菌的作用,能夠針對感染引起的炎症發揮治療效果。膽礬、白礬則具備清熱燥濕、解毒殺蟲、收斂生肌之效,有助於清除局部熱毒,收斂潰爛面,促進傷口癒合。冰片能開竅醒腦,清心除煩,且有止痛消腫之功,可緩解局部疼痛不適。
化濕止爛: 鼻疳、喉疳等病症往往伴隨濕邪,白礬、膽礬等具有燥濕之效,能使局部濕邪祛除,改善潰爛環境。
化腐生肌: 白礬具有收斂生肌的作用,能促進瘡面癒合,加速組織修復。 雞內金可以健胃,協助身體營養吸收,以利病體恢復。
改善局部循環: 冰片具有開竅醒腦之功,同時有活血、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的作用,有助於藥物吸收和病灶修復。
其他輔助作用: 芒硝潤腸通便,雖與主治無直接關聯,但可能在清泄體內毒素方面起輔助作用,硨砂安神定志、鎮驚祛痰,可能是針對部分病情可能伴有的精神症狀而設。
綜合來看,青霜散針對鼻疳、喉疳等瘡瘍病症,主要通過清熱解毒、燥濕斂瘡、消腫止痛、促進生肌等作用,達到治療效果。 古文亦提到,可「加升藥擂勻」使用,升藥(汞製劑)有較強的攻毒、消腫、止痛作用,可加強方劑療效。但需注意,升藥毒性較強,使用時需謹慎。 青霜散可「外摻遇仙丹」,亦可外敷膏藥,配合?服仙遺糧散,說明此方劑多為外用,?服輔助。
古文提及「或止由上唇,外邊先爛腐後,便豁嘴串鼻者,不治。」,暗示此類病程較長的嚴重病症,青霜散可能療效不佳,這也提醒我們對病程較長、較複雜的疾病,需要考慮其他治療方案。
總結: 青霜散主要針對鼻疳、喉疳等瘡瘍類疾病,通過清熱解毒、燥濕斂瘡、消腫止痛、促進生肌等多重作用,達到治療目的。
傳統服藥法
雞內金(炙)1錢,膽礬1錢,白礬1錢,山豆根1錢,樸消1錢,辰砂1錢片,腦3分。
上為細末。
吹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用於咽喉腫痛、舌腫痛等症。但本方性寒,體質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青霜散, 出處:《喉科紫珍集》卷下。 組成:雞內金(炙)1錢,膽礬1錢,白礬1錢,山豆根1錢,朴消1錢,辰砂1錢,片腦3分。 主治:咽喉諸症,舌腫痛。
青霜散, 出處:《青囊立效秘方》卷一。 組成:川柏1錢5分,山豆根1錢,青黛6分,射乾1錢,蘆薈1錢,真川連1錢(曬,研),元明粉2錢,月石2錢,蘇薄荷葉2錢,僵蠶1錢5分,細辛1錢,雞內金1錢,白芷1錢,冰片5分。 主治:一切喉症,口舌諸瘡,並因風熱而起的頸項浮腫、時毒等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