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龍硼散中含有白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收斂止瀉: 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收斂止瀉、燥濕止癢的作用。龍硼散用於治療泄瀉、痢疾等症,白礬可收斂腸道,減少分泌物,有助於止瀉止痢。
- 清熱解毒: 白礬亦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功效,可用於治療熱毒所致的瘡瘍、口瘡等。龍硼散中加入白礬,可以增強其清熱解毒之效,有助於治療多種熱毒病症。
龍硼散中加入冰片,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冰片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能有效緩解因熱毒引起的各種炎症和疼痛。龍硼散主要針對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熱毒症狀,冰片的加入能增強其清熱解毒的效果。
- 開竅醒神: 冰片芳香通竅,能開竅醒神,對因熱毒上擾導致的昏迷、神志不清等症狀有良好的緩解作用。龍硼散中加入冰片,能提升藥效,更有效地治療熱毒引起的相關病症。
龍硼散中加入芒硝,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瀉火,消腫止痛: 芒硝性寒,味苦鹹,入肝、胃、大腸經,具有清熱瀉火、消腫止痛之效。可針對因熱毒壅盛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等症狀,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
- 引藥入肝,促進藥效: 芒硝味鹹,性寒,善於引藥入肝,可以促進其他藥物更好地發揮其作用。龍硼散中其他藥物如硼砂、雄黃等,本身也具有清熱解毒之效,芒硝的加入可以幫助這些藥物更快速有效地發揮療效。
龍硼散方劑中含有硼砂,其作用主要有二:
- 清熱解毒:硼砂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熱毒熾盛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目赤腫痛等症狀。
- 消腫止痛:硼砂能消散腫塊,止痛止癢,對於外傷感染引起的紅腫熱痛,以及無名腫毒等病症,具有良好的消腫止痛作用。
因此,龍硼散中加入硼砂,能有效發揮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治療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龍硼散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龍硼散記載主治「麻疹後口瘡」,即麻疹病程後期或痊癒後,因熱毒未清、陰液耗傷,導致口腔黏膜潰瘍、紅腫疼痛的症狀。麻疹屬中醫「溫病」範疇,熱毒易上攻口咽,加之病後氣陰兩虛,黏膜修復能力下降,形成口瘡。此方以外用吹藥直達患處,以清熱解毒、斂瘡生肌為主,符合中醫「局部邪盛,外治優先」的原則。
二、組成與邏輯推理
牡黃牛屎尖(煅)
- 傳統認知:牛屎尖(牛糞結塊尖端)經煅燒後,性味苦鹹涼,傳統用於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煅製後質地輕浮,利於外敷吸收,且減其穢濁之性。
- 推測作用:可能含礦物質及炭化物,能吸附黏膜滲出物,輕微收斂瘡面。
明礬(5分)
- 傳統認知:酸澀寒,具解毒殺蟲、燥濕止癢、斂瘡止血之效。外用可收縮黏膜血管,減少潰瘍滲出。
- 推測作用:硫酸鉀鋁的收斂性,形成蛋白保護膜,抑制局部細菌生長。
冰片(1分5釐)
- 傳統認知:辛涼走竄,清热解毒、防腐生肌,能透達黏膜深層,緩解疼痛。
- 推測作用:促進藥物滲透,局部麻醉及輕微抗炎,改善灼熱感。
朴硝(1錢)
- 傳統認知:咸苦寒,軟堅散結、清熱消腫,外用可消散黏膜充血腫脹。
- 推測作用:硫酸鈉的高滲作用,減輕組織水腫,稀釋炎性分泌物。
硼砂(2錢,君藥)
- 傳統認知:甘鹹涼,清熱化痰、防腐生肌,為咽喉口瘡要藥,能溶解黏膜黏液。
- 推測作用:四硼酸鈉的弱鹼性,中和口腔酸性環境,抑制微生物繁殖。
三、治療原理與配伍邏輯
- 清熱解毒為主:硼砂、明礬、朴硝協同清解熱毒,針對麻疹餘熱上攻之病機。
- 斂瘡生肌為輔:煅牛屎尖、明礬收濕斂瘡,冰片促進修復,兼顧黏膜損傷。
- 局部物理作用:藥物粉末吸附滲液,高滲環境減輕腫脹,硼砂溶解覆蓋瘡面形成保護層。
四、整體評價
此方結合礦物藥(礬、硝、硼)與動物藥(牛屎),以「清解—收斂—止痛」為軸,符合中醫外治「祛腐生新」思路,尤其適用於熱毒型口瘡。其配伍簡練,藥性偏寒,適於實熱證,若屬虛火或脾胃虛寒者恐非所宜。
傳統服藥法
牡黃牛屎尖(煅),明礬5分,冰片1分5釐,朴硝1錢,硼砂2錢。
上為末。
以鵝管盛末,吹患處。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龍硼散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不宜長期使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龍硼散, 出處:《麻科活人》卷四。 組成:牡黃牛屎尖(煅),明礬5分,冰片1分5厘,朴消1錢,硼砂2錢。 主治:麻疹後口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