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效咽喉散

立效咽喉散

LI XIAO YAN HOU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26

熱/寒比例

(0.27)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0%
肺經 17%
肝經 13%
脾經 10%
心經 8%
大腸經 8%
腎經 7%
小腸經 7%
三焦經 4%
膀胱經 2%
胃經
肺經
肝經
脾經
心經
大腸經
腎經
小腸經
三焦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立效咽喉散中使用芒硝,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1. 消腫止痛: 芒硝性寒,味鹹,入肝、胃經,具有瀉火解毒、消腫止痛之效。咽喉腫痛,多因熱毒蘊結所致,芒硝可清熱解毒,消散腫脹,緩解疼痛。
  2. 引藥入喉: 芒硝性滑,可引藥入喉,增強藥效。在立效咽喉散中,芒硝能將其他藥物更好地引至咽喉部位,發揮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

綜上所述,芒硝在立效咽喉散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其消腫止痛和引藥入喉的功效,使其成爲治療咽喉腫痛的常用藥。

立效咽喉散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各種咽喉不適的症狀,如咽喉炎、扁桃腺炎等。方劑中的雄黃,具有重要的藥理作用。

首先,雄黃是礦物藥材,主要成分為硫化砷,具有消炎、殺菌的特性,能有效對抗咽喉部位的感染。它能殺滅病原微生物,減少咽喉炎症,促進傷口癒合。其次,雄黃在中醫理論中被視為一種毒藥,能驅邪去毒,通過其強烈的活性,對於咽喉部的腫脹和紅腫有良好的緩解效果。

另外,雄黃還能降低咽喉部的痛感,讓患者感受到較為明顯的舒緩作用。因此,將雄黃納入立效咽喉散中,能夠增強方劑的整體療效,為患者提供迅速而顯著的症狀緩解,這也是它在傳統中藥方劑中得到廣泛應用的原因之一。然而,由於雄黃具有毒性,必須謹慎使用,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服用,以確保安全。

立效咽喉散中加入硼砂,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1. 清熱解毒:硼砂性寒,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能有效消炎止痛,緩解咽喉腫痛、聲嘶等症狀。
  2. 收斂生肌:硼砂亦有收斂生肌的作用,能加速咽喉黏膜的修復,促進潰瘍癒合,減輕咽喉部的炎症反應。

然而,硼砂具有一定的毒性,應嚴格控制用量,並遵醫囑服用,避免長期使用。

立效咽喉散中加入白僵蠶,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化痰止咳的功效。

白僵蠶性寒,味辛,歸肺經,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止咳、消腫散結的功效。對於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痰多咳嗽等症狀,白僵蠶能有效緩解。

此外,白僵蠶還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能抑制病菌繁殖,減輕炎症反應。因此,在立效咽喉散中加入白僵蠶,能更有效地緩解咽喉不適,達到快速治療的效果。

立效咽喉散中添加冰片,主要是利用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冰片性涼,具有開竅醒神的作用,能快速穿透咽喉黏膜,達到清熱解毒的效果。此外,冰片還具有消腫止痛的功效,能緩解咽喉腫痛、灼熱等不適。

在立效咽喉散中,冰片與其他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中藥材配伍,共同發揮治療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狀的作用,達到迅速止痛、消腫、清熱的功效。

立效咽喉散中加入山豆根,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藥效。

山豆根味苦寒,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能有效抑制細菌生長,對咽喉腫痛、聲嘶失音、口舌生瘡等症狀具有顯著療效。

在立效咽喉散中,山豆根與其他藥材配伍,如金銀花、板藍根等,共同發揮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的作用,有效緩解咽喉炎症,達到治療目的。

立效咽喉散中包含雞內金,主要原因如下:

  1. 消積化滯,開胃消食: 雞內金性味甘平,入脾胃經,具有消食積、化癥結、開胃進食之功效。咽喉炎症常伴隨食積、消化不良,雞內金能促進消化,減輕咽喉腫痛。
  2. 清熱解毒,利咽止痛: 雞內金亦具清熱解毒之效,可消解咽喉部位的熱毒,緩解咽喉腫痛、口乾舌燥等症狀。

因此,雞內金在立效咽喉散中能起到消食化滯、清熱解毒、利咽止痛的多重作用,促進咽喉炎症的康復。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立效咽喉散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記載主治「一切喉證」,泛指中醫喉科範圍內的多種病症,如喉風、喉痹、乳蛾(扁桃體腫痛)、喉癰(化膿性感染)、喉喑(聲音嘶啞)等。古代醫家認為此類病症多因「風熱上攻」「火毒蘊結」或「痰瘀阻滯」所致,症見咽喉腫痛、吞嚥困難、聲音不出,甚則呼吸窒塞。本方以「吹喉」外用直達病所,具清熱解毒、消腫止痛、豁痰開閉之效,適用於急性喉證的緊急處理。

方劑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君藥:火硝、硼砂

    • 火硝(硝酸鉀)性味辛鹹寒,能「破結散瘀、消腫利咽」,其滲透力強,可迅速軟化局部痰瘀結聚。
    • 硼砂甘涼,為喉科要藥,長於「清熱化痰、防腐生肌」,與火硝協同強化清熱消腫之效。
  2. 臣藥:雄黃、山豆根

    • 雄黃辛溫有毒,具「解毒殺蟲、燥湿祛痰」之功,外用可抑殺咽喉部瘡毒。
    • 山豆根苦寒,專清「肺胃火毒」,針對喉證熱毒熾盛之核心病機。
  3. 佐使藥:僵蠶、冰片、雞內金

    • 僵蠶咸辛平,能「祛風化痰、散結止痛」,尤擅緩解喉嚨痙攣與阻塞感。
    • 冰片辛香走竄,可「開竅醒神、涼散郁火」,助藥力滲透黏膜,速效止痛。
    • 雞內金(此處用意特殊)非傳統消食之用,而是取其「化堅積」特性,輔助消散喉間腫硬。

配伍邏輯
全方以「峻藥輕投」為原則,利用礦物藥(火硝、硼砂、雄黃)的峻烈之性,搭配動物藥(僵蠶)與植物藥(山豆根)的協同作用,形成「清熱毒、化痰瘀、通閉塞」的複合療效。冰片為引經藥,穿透黏膜促使諸藥直達病位;雞內金微妙地強化消積散結之力,體現「咽喉閉塞當從瘀論治」的古代思路。

科學角度的可能作用機制

  • 抗炎抑菌:硼砂、雄黃、山豆根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等常見咽喉致病菌有抑制效果。
  • 局部麻醉:冰片與火硝可降低黏膜敏感度,緩解疼痛。
  • 物理性排痰:火硝的高滲透壓作用,促使組織液滲出,稀釋痰涎以利排出。

此方體現中醫「急症外治」的智慧,通過局部用藥迅速控制症狀,為內服藥爭取時間,符合「治標為先」的喉科急救原則。

傳統服藥法


火硝1兩5錢, 明雄黃2錢, 硼砂5錢, 僵蠶3錢, 冰片3分, 山豆根5錢, 雞內金2錢。
上為細末,用瓷瓶貯。
臨時關開,吹患處。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立效咽喉散, 出處:《喉科紫珍集》補遺。 組成:火消1兩5錢,明雄黃2錢,硼砂5錢,僵蠶3錢,冰片3分,山豆根5錢,雞內金2錢。 主治:一切喉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