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鑰匙
JIN YAO SHI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濟陽綱目》卷一○六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寒 (0.21)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金鑰匙」方劑中包含硃砂,主要考量其鎮心安神之效。硃砂性寒,入心經,具有鎮驚安神、清熱解毒之功。對於心神不寧、失眠多夢、驚悸不安等症狀,硃砂可起到安神定志、消除煩躁的作用。
此外,硃砂還具有較強的抗炎、鎮痛作用,能有效緩解一些炎症反應和疼痛。然而,硃砂為重金屬,使用需謹慎,需遵醫囑,切勿自行服用。
中藥方劑「金鑰匙」中含有「硼砂」的成分,其主要原因如下:
- 消炎殺菌:硼砂具有消炎殺菌的功效,可以有效抑制細菌和真菌的生長,對於治療一些由細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例如皮膚感染、口腔潰瘍等,有一定的效果。
- 潤滑消腫:硼砂還具有一定的潤滑消腫作用,可以緩解一些炎症引起的疼痛和腫脹,並促進傷口癒合。
然而,硼砂的毒性不容忽視,長期使用或過量使用會導致中毒,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使用「金鑰匙」或其他含有硼砂的中藥方劑時,需謹慎使用,並遵醫囑服用,不可自行配藥或過量使用。
金鑰匙方劑中加入白礬,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燥濕止癢:白礬性寒燥,能有效抑制濕邪,並止癢止痛。金鑰匙方劑常用於治療濕疹、蕁麻疹等皮膚病,白礬能去除濕熱,緩解皮膚瘙癢和炎症。
- 收斂固澀:白礬具有收斂作用,能收斂皮膚組織,止血止癢。對於金鑰匙治療的濕疹、潰瘍等病症,白礬能促進傷口癒合,防止感染。
此外,白礬還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配合其他藥材能更好地達到治療目的。
中藥方劑「金鑰匙」中含有「膽礬」,其原因如下:
- 清熱解毒: 膽礬性寒,味苦澀,入肝、胃經,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金鑰匙方劑多用於治療濕熱引起的皮膚病,如濕疹、皮炎、瘡瘍等,膽礬可起到清熱解毒、止癢消腫的作用。
- 收斂生肌: 膽礬具有收斂生肌的作用,可促進傷口癒合,加速皮膚再生。金鑰匙方劑中加入膽礬,可幫助治療皮膚病,加速傷口癒合,達到快速止癢、修復損傷的效果。
中藥方劑「金鑰匙」的組成中,包含熊膽,其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解毒: 熊膽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熱毒熾盛所致的各種疾病,例如咽喉腫痛、疔瘡腫毒等。
- 鎮痛止痙: 熊膽中含有膽酸等成分,具有鎮痛止痙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癲癇、抽搐、痙攣等疾病。
然而,近年來隨著動物保護意識的提升,以及熊膽來源的倫理爭議,許多中藥方劑已逐漸摒棄使用熊膽,改用其他替代藥材,例如牛黃、膽南星等,達到相似的療效。
「金鑰匙」方劑中含有芒硝,其作用主要有二:
- 瀉下通便: 芒硝性寒,味苦鹹,入大腸經,能瀉熱通便,適用於熱結便祕、腸燥便祕等症。
- 消腫止痛: 芒硝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能有效緩解因熱毒積聚引起的腫痛,如熱毒瘡瘍、乳癰等。
因此,金鑰匙方劑中加入芒硝,旨在通過瀉下通便和消腫止痛,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金鑰匙方劑中含有冰片,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冰片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有效緩解因熱毒引起的咽喉腫痛、牙齦腫痛等症狀,配合金鑰匙方劑中其他清熱解毒藥物,能更有效地消炎止痛。
- 開竅醒神,止痛止癢: 冰片具有開竅醒神、止痛止癢的功效,可有效緩解因熱毒引起的頭昏腦脹、耳鳴目眩等症狀,同時也能緩解皮膚瘙癢、疼痛等不適。
因此,冰片在金鑰匙方劑中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開竅醒神、止痛止癢等多重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金鑰匙」方劑中含有麝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開竅醒神: 麝香性溫,味辛,入心、脾經,具有開竅醒神、通經活絡、止痛消腫的功效。對於神志昏迷、驚厥抽搐、心痛、中風昏迷等症狀,麝香可通過開竅醒神,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腦部供血,起到急救作用。
- 活血化瘀: 麝香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對於跌打損傷、骨折、瘀血腫痛等症狀,麝香可起到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加速傷口癒合。
主治功效
金鑰匙方劑主治功效分析
金鑰匙方劑,主要應用於治療喉閉、纏喉風等症狀,表現為痰涎壅塞、口噤不開、湯水難下等。從古文記載來看,其功效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多篇文獻指出,金鑰匙可用於治療咽喉腫痛、乳蛾等症,並常與荊防敗毒散等方劑合用,說明其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例如:
- 《立齋外科發揮》:「常治此證,輕則荊防敗毒散、吹喉散,重則用金鑰匙,及刺患處,出血最效,否則不救。」
- 《外科理例》:「治此。輕則荊防敗毒散、吹喉散、重則用金鑰匙。及刺患處出血最效。」
- 《醫學原理》:「治風熱喉痹。用白殭蠶驅風,焰硝、硼砂清熱豁痰,片腦開關通竅。」
2. 豁痰利咽,開竅通閉
金鑰匙方劑的主要功效之一是豁痰利咽,開竅通閉。多篇文獻記載其能「吐出痰涎」、「痰涎即出」,使「氣得通即蘇」,說明其能迅速緩解痰涎壅塞導致的呼吸困難。例如:
- 《瘍醫大全》:「金鑰匙,纏喉風喉閉,痰涎壅塞,口噤不開,湯水不下。」
- 《外科十法》:「治喉閉、纏喉風、痰涎壅塞、口噤不開,湯水難下。」
- 《立齋外科發揮》:「若腫閉及壅塞者,死在反掌之間,宜用金鑰匙吹患處,吐出痰涎,氣得通即蘇。」
- 《外科理例》:「若吐後仍閉。乃是惡血或膿毒。須急針患處。否則不治。」
3. 針藥並用,急救要方
多篇文獻強調,金鑰匙常與針刺療法配合使用,特別是在病情危急時,針刺患處放血,配合金鑰匙吹喉,可以達到更好的療效。這體現了中醫「急則治其標」的治療原則。例如:
- 《立齋外科發揮》:「重則用金鑰匙,及刺患處,出血最效,否則不救。」
- 《外科理例》:「一人喉閉。腫痛寒熱。脈洪數。此少陰心火。少陽相火。二臟為病。其症最惡。惟刺患處出血為上。彼畏針。以涼膈散(二六)服之。藥從鼻出。急乃願針。則牙關已緊。遂刺少商二穴。以手勒出黑血。口即開。仍刺喉間。治以前藥。及金鑰匙(四八)吹之頓退。」
- 《續名醫類案》:「一患者其氣已絕,心頭尚溫,急針患處,出黑血即蘇。」
治療原理分析
綜合上述分析,金鑰匙方劑治療喉閉、纏喉風的原理可以概括為:
- 清熱解毒藥物 (硨砂、白礬、熊膽):這些藥物能夠清除體內的熱毒,減輕炎症反應,緩解咽喉腫痛。
- 消炎止癢、利尿通淋藥物 (硼砂):硼砂可以減輕局部炎症和瘙癢,並有助於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減輕腫脹。
- 活血散瘀、祛風除濕藥物 (膽礬):膽礬有助於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消散瘀血,並能祛除風濕,緩解疼痛。
- 潤燥滑腸、消腫排膿藥物 (芒硝):芒硝可以軟化痰涎,使其易於排出,並有助於消除腫脹和排膿。
- 開竅醒腦、清心定驚藥物 (冰片):冰片具有開竅醒腦的作用,可以幫助患者恢復意識,並能清心定驚,緩解緊急情況下的精神緊張。
- 行氣活血、闢穀提神藥物 (麝香):麝香可以行氣活血,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並能提神醒腦,有助於恢復體力。
- 祛痰和助排的輔助作用:方中多味藥物具有祛痰作用,如白礬、芒硝等,且多採用吹喉的方式給藥,這些措施都有助於痰涎的排出。
- 針刺放血的協同作用:針刺放血可以迅速排出局部的瘀血和毒素,與金鑰匙的清熱解毒、豁痰利咽功效相輔相成,達到急救的目的。
綜上所述,金鑰匙方劑通過多種藥物的配伍,發揮清熱解毒、消腫止痛、豁痰利咽、開竅通閉等功效,並常與針刺療法配合使用,以達到迅速緩解喉閉、纏喉風等危急病症的目的。
傳統服藥法
焰消一兩五錢 硼砂五錢 腦子一字 白僵蠶1錢 雄黃2錢上藥各為細末,和勻。
以竹管吹患處,痰涎即出。如痰雖出,咽喉仍不消,急針患處,去惡血。
(《外科正宗》卷二)。本方加枯礬、劈炒,名「紅藥」(見《理瀹》)。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金鑰匙有毒,不宜長期服用。
- 金鑰匙不宜與其他中藥同時服用,以免發生藥物相互作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服用金鑰匙。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金鑰匙, 出處:《濟陽綱目》卷一○六。 組成:朱砂3分2厘,硼砂1分2厘,枯礬1分6厘,膽礬1分6厘,熊膽1分,焰消1分,片腦1分,麝香少許。 主治:喉閉喉風,痰涎壅塞。
金鑰匙, 出處:《外科發揮》卷六。 組成:焰消1兩5錢,硼砂5錢,腦子1字,白僵蠶1錢,雄黃2錢主治:喉閉,纏喉風,痰涎壅塞盛者,水漿難下。 。 主治:喉閉,纏喉風,痰涎壅塞盛者,水漿難下。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