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瘰丹

FU LUO D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10

熱/寒比例

偏熱 (1.60)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5%
肝經 22%
脾經 16%
肺經 12%
腎經 9%
胃經 9%
大腸經 3%
心經
肝經
脾經
肺經
腎經
胃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敷瘰丹方劑中包含乳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乳香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瘰癧多因氣血瘀滯、痰濕凝聚而生,乳香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消散瘀血,從而減輕腫痛。
  2. 殺菌止癢,促進癒合:乳香具有殺菌止癢的作用,可抑制細菌感染,預防感染加重。同時,乳香能促進肉芽組織生長,加速傷口癒合,有助於瘰癧的消退。

敷瘰丹中包含沒藥,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1. 消腫止痛: 沒藥性溫,味苦辛,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對於瘰癧引起的腫塊疼痛,能有效消散腫脹,緩解疼痛。
  2. 生肌斂瘡: 沒藥能促進局部組織再生,有助於潰瘍、傷口癒合。瘰癧常伴有破潰,沒藥能促進傷口收斂,加速癒合。

因此,敷瘰丹中加入沒藥,有助於治療瘰癧,達到消腫止痛、生肌斂瘡的效果。

敷瘰丹中加入血竭,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

血竭性溫,味苦甘,入心、肝、脾經。其活血化瘀作用,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組織營養,有利於消散瘰癧的腫塊;其消腫止痛作用,則可減輕疼痛,加速組織修復。

此外,血竭還有止血生肌的作用,能促進創口癒合,預防感染。因此,在敷瘰丹中加入血竭,可起到多重功效,有效治療瘰癧。

敷瘰丹方劑中加入麝香,乃因其具有以下特性:

1. 開竅透骨: 麝香性溫,氣味芳香,能通經絡,開竅散結,有助於疏通瘰癧局部氣血循環,消散瘀滯。

2. 活血化瘀: 麝香能活血化瘀,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組織營養,有助於消除瘰癧的腫痛。

3. 解毒消腫: 麝香具有解毒消腫之效,能抑制炎症反應,減輕瘰癧的紅腫熱痛。

因此,敷瘰丹方劑中加入麝香,能發揮其開竅透骨、活血化瘀、解毒消腫的作用,促進瘰癧的消散。

敷瘰丹中包含硃砂,主要原因有二:

  1. 解毒消腫:硃砂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痛的功效,對於瘰癧(淋巴結結核)引起的腫痛,能起到消腫散結的作用。
  2. 活血化瘀:硃砂亦能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有利於清除組織內積聚的毒素,加速病竈癒合。

雖然硃砂具有藥用價值,但其含有汞元素,長期或過量使用會對人體造成損害。因此,敷瘰丹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不可自行配製或服用。

敷瘰丹方劑中包含孩兒茶,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

孩兒茶味苦性寒,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尤其對於瘰癧等痰火凝聚所致的疾病有較好的療效。瘰癧是由於痰火凝結於頸部淋巴結所致,孩兒茶可以清熱解毒,化痰散結,從而達到治療瘰癧的目的。

此外,孩兒茶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營養供應,進一步促進瘰癧的消散。

敷瘰丹方劑中加入龍骨,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收斂生肌:龍骨性寒,味甘鹹,入肝、腎經,具有收斂止血、生肌斂瘡的功效。瘰癧多屬痰火凝結,外敷龍骨可以收斂潰瘍,促進肉芽組織生長,加速傷口癒合。
  2. 清熱解毒:龍骨亦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與其他清熱解毒藥物協同作用,清散痰火,消腫止痛,緩解瘰癧的症狀。

總之,龍骨在敷瘰丹中起著收斂生肌、清熱解毒的雙重作用,有助於治療瘰癧。

敷瘰丹方劑中加入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散結消腫:白芷性溫,味辛,入肺、胃經,具有散風寒、通鼻竅、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瘰癧這種由風寒、痰濕等因素導致的淋巴結腫大,白芷能有效散結消腫,促進痰濁排出。
  2. 引藥入絡:白芷氣味芳香,能引導其他藥物深入經絡,並發揮其藥效。與其他藥物配合使用,能更好地治療瘰癧,達到散結消腫、止痛生肌的效果。

因此,白芷在敷瘰丹方劑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既能直接治療瘰癧,又能輔助其他藥物發揮功效,是方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敷瘰丹方劑中包含百草霜,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百草霜性寒,味苦,入肺、脾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瘰癧多因痰火凝結、氣血瘀滯所致,百草霜可清熱解毒,化痰散結,從根本上治療瘰癧。
  2. 外用殺菌,促進癒合: 百草霜外用可殺菌消炎,促進傷口癒合,有助於清除感染源,避免傷口惡化。瘰癧常伴有潰瘍或膿液,百草霜可抑制細菌生長,促進傷口癒合,防止感染。

敷瘰丹中包含雄黃,主要是因其具有以下兩點功效:

一、解毒消腫:雄黃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解毒消腫、殺蟲止癢之效。對於瘰癧的病竈,雄黃能直接作用於病變部位,起到消炎解毒、散結消腫的作用。

二、殺菌止癢:雄黃具有較強的殺菌作用,能抑制細菌、真菌的生長繁殖,對於瘰癧所伴隨的瘙癢症狀,雄黃也能起到止癢的作用。

因此,敷瘰丹中加入雄黃,可有效控制瘰癧的病情發展,並減輕患者的痛苦。

主治功效


敷瘰丹方劑主治功效分析

《類證治裁》所載敷瘰丹方,由乳香、沒藥、血竭、麝香、辰砂(紅砂)、兒茶(嗒兒茶)、龍骨、白芷、甲片(應為貝母,古方中常有此類簡稱或誤記)、百草霜、雄黃、鯉魚膽等藥組成,共研末外敷,主治瘰癧初起,寒邪入侵,局部拘急腫痛之證。其治療原理,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一、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方中乳香、沒藥、血竭皆為活血化瘀要藥,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血液供應,消除瘀血阻滯,從而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麝香雖以開竅醒腦為主,但亦具活血通經之功,能加強活血化瘀之效。

二、清熱解毒,散結消腫: 紅砂(辰砂)、兒茶(嗒兒茶)、百草霜、雄黃皆具清熱解毒之功,能清除因寒邪入侵所致的局部熱毒,抑制腫脹反應。 白芷亦具散風除濕、解毒之效,有助於消除外邪,促進局部組織的修復。

三、鎮靜安神,緩解疼痛: 龍骨具有平肝安神、鎮靜作用,能緩解因腫痛引起的局部不適感,改善患者精神狀態。 鯉魚膽性味苦寒,亦有清熱解毒之效,或可輔助消腫止痛。 麝香的開竅醒腦功效亦可間接緩解疼痛。

四、整體治療策略: 此方劑並非單純的消炎止痛,而是針對瘰癧初起,寒邪內伏,氣血凝滯的病機,採取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鎮靜安神的整體治療策略。通過多種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消腫散結,緩解疼痛的目的。 其中,活血化瘀藥物針對病竈,清熱解毒藥物清除邪氣,鎮靜安神藥物緩解症狀,形成一個完整的治療體系。 貝母的加入,可能起到了軟堅散結的作用,更全面地解決瘰癧的病理過程。

綜上所述,敷瘰丹方以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鎮靜安神為主要治療原則,通過多種藥物協同作用,有效治療瘰癧初起的寒邪侵襲所致的拘急腫痛。 方中各藥物互相配伍,發揮各自的功效,共同達到治療目的。 其治療原理體現了中醫整體觀和辨證論治的思想。

傳統服藥法


乳香、沒藥、血謁、麝香、辰砂、兒茶、龍骨、白芷、甲片、百草霜、雄黃、鯉魚膽各等分。
研,敷,外用膏貼。內服立效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手指緊繃難以伸直四肢筋肉筋攣僵硬

相同名稱方劑


敷瘰丹, 出處:《類證治裁》卷八。 組成:乳香、沒藥、血谒、麝香、辰砂、兒茶、龍骨、白芷、甲片、百草霜、雄黃、鯉魚膽各等分。 主治:瘰癧。初起寒烯,拘急腫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