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轉丹

QI ZHUAN D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7

寒性指數

11

熱/寒比例

(2.46)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0%
脾經 18%
肺經 14%
胃經 12%
腎經 11%
心經 10%
大腸經 8%
膀胱經 3%
肝經
脾經
肺經
胃經
腎經
心經
大腸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七轉丹方中含有巴豆,其原因主要為以下兩點:

  1. 峻下逐瘀: 巴豆性峻烈,為瀉下藥之猛劑,具有強力瀉下通便、消腫散結的作用。在七轉丹中,巴豆配合其他藥物,可強力驅除體內積滯、瘀血,達到治療頑固性疾病的效果。
  2. 引藥入深: 巴豆性熱而燥,能引導其他藥物深入病竈,增強藥效。在七轉丹中,巴豆可作為引經藥,將其他藥材的功效引導至病變部位,發揮更強的治療作用。

然而,巴豆毒性較大,需嚴格控制用量,並在醫師指導下使用,以避免發生不良反應。

七轉丹中包含麝香,乃因其具有以下兩項重要作用:

  1. 開竅醒神: 麝香氣味芳香,能開竅醒神,對於昏迷、神志不清等症狀有顯著療效。七轉丹常用於治療中風、昏迷、癲癇等症,麝香的開竅作用可助藥力直達病竈,迅速改善症狀。
  2. 活血化瘀: 麝香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供應。七轉丹中其他藥材如川芎、赤芍等亦具活血作用,麝香可增強其效力,共同達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效果。

中藥方劑「七轉丹」的組成中,包含白礬是因為白礬具有清熱燥濕的作用。白礬能夠有效清除體內的濕熱,改善由濕熱引起的各種病症。其主要作用是清熱燥濕,幫助方劑改善相關症狀。白礬的使用能夠增強方劑的療效,使其在清熱燥濕方面效果更加顯著。

七轉丹方劑中包含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疏散風寒,通竅止痛:白芷性溫,味辛,入肺、胃經,具有疏散風寒、通竅止痛的功效。七轉丹用於治療風寒襲肺,鼻塞流涕,頭痛齒痛等症,白芷可助於疏散風寒,通利鼻竅,緩解疼痛。
  2. 消腫止痛,生肌斂瘡:白芷還具有消腫止痛、生肌斂瘡的功效。七轉丹中加入白芷,可促進傷口癒合,減輕疼痛,並有助於肌膚再生。

七轉丹方中含有硫磺,主要原因如下:

  1. 溫陽散寒: 硫磺性溫,具有溫陽散寒之效,可驅散體內寒邪,改善因寒邪入侵而引起的疾病,如風寒感冒、脾胃虛寒等。
  2. 殺蟲止癢: 硫磺性燥,具有殺蟲止癢之效,可治療皮膚病如疥瘡、濕疹、瘡瘍等,因其毒性較強,需謹慎使用,並搭配其他藥物以減輕其毒副作用。

七轉丹方中的硫磺需經過嚴格的炮製處理,以降低其毒性,並提高其藥效。在使用七轉丹時,應遵醫囑,不可自行服用。

中藥方劑「七轉丹」的組成中,包含雄黃是因為雄黃具有強效的解毒作用。雄黃能夠有效清除體內的毒素,對於由毒素引起的各種病症有顯著效果。其主要作用是解毒散結,幫助方劑改善毒素相關症狀。雄黃的加入能夠增強方劑的療效,使其對解毒方面的效果更加明顯。

七轉丹方劑中包含肉桂,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助陽,回陽救逆: 肉桂性熱,味辛甘,入心、腎、脾經。其溫陽助陽之力強,可溫通經脈,回陽救逆,對於陽氣虛衰、寒凝血瘀、脈微欲絕等症狀有顯著療效。七轉丹作為溫補強壯之劑,肉桂的加入有助於增強藥效,促進陽氣生發,改善虛寒體質。
  2. 散寒止痛,溫經止血: 肉桂亦具有散寒止痛、溫經止血之效。對於寒凝血瘀所致的腹痛、腰痛、經寒不調等症,肉桂能溫經散寒,活血止痛。七轉丹中肉桂的加入,能協同其他藥物,起到溫經散寒、活血化瘀的作用,改善氣血運行,緩解疼痛。

七轉丹中含有硃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鎮心安神: 硃砂性寒,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之效。七轉丹常用於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驚悸不安等症狀,硃砂的鎮心作用可以緩解患者的焦慮和不安,起到安神定志的效果。

2. 解毒散瘀: 硃砂也具有解毒散瘀的作用。七轉丹中常加入其他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藥材,與硃砂配合使用,可以增強其解毒散瘀的效果,幫助患者恢復健康。

七轉丹中加入青黛,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

青黛源自蓼藍等植物,其性寒涼,味苦,能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並有消腫止痛的功效。七轉丹本身是一味解毒消腫、活血化瘀的方劑,而青黛的加入則可加強其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效果,對於熱毒熾盛、血熱妄行、瘀血阻滯等症狀,可起到更顯著的治療作用。例如,青黛可以有效地緩解熱毒引起的皮膚炎症、瘡瘍腫毒等,同時也能止血止痛,促進傷口癒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七轉丹」主治功效分析

七轉丹主要用於治療以下病症:

  1. 蟲積、蟲蠱:

    • 《雜病廣要》記載「治蟲盅並蟲積」。
    • 《良朋彙集經驗神方》指出「專治水蠱膨脹,五膈噎食,心腹脹滿,五積六聚等症」。
  2. 瘧疾:

    • 《簡明醫彀》指出「連日發宜」。

治療原理分析

七轉丹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中醫的「攻下」、「溫陽」、「清熱解毒」等法則:

  1. 驅蟲消積: 方中多味藥材具有驅蟲消積的功效。如《雜病廣要》提到的「神仙七轉丹」組成中,使君子、錫灰皆為驅蟲要藥。而巴豆具有強烈的瀉下作用,可以排除體內積滯和蟲體;硫磺、雄黃也有殺蟲之效。

  2. 溫陽散寒: 肉桂溫腎助陽,補火生土,可溫陽散寒;硫磺可驅寒暖胃。這些溫陽藥物針對體內寒邪積聚導致的病症有一定作用。

  3. 行氣消脹: 木香、檳榔等藥可行氣導滯,消脹除滿,可緩解因蟲積、氣滯導致的腹脹、噎食等症狀。

  4. 清熱解毒: 硃砂、青黛有清熱解毒之效,針對熱邪導致的病症有一定作用。如《簡明醫彀》中提到「瘴瘧,乃山嵐氣蒸,嶺南燥濕不常,人患血乘上焦迷悶,發有啞者,此實熱所致。」而雄黃也有解熱鎮痙、抗病毒殺菌的作用。

  5. 開竅活血: 麝香開竅醒神、活血止痛,可能有助於緩解部分病症帶來的疼痛和昏迷症狀。

綜合分析

七轉丹是一劑峻猛的攻下劑,以驅蟲消積為主,輔以溫陽散寒、行氣消脹、清熱解毒等作用。其主要針對蟲積、蟲蠱、瘧疾等病症,特別是因蟲積導致的腹脹、噎食等症狀。然而,由於方中含有多味有毒性的藥物,其具體藥效和安全性仍需進一步研究。

傳統服藥法


木香、檳榔、大黃、使君子、錫灰、白豆蔻、雷丸各等分。
水2鐘,連須蔥白5根,煎8分,夏、秋、春大露1宿,次日五鼓重湯煮熱溫服;冬月煎出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較強的發汗解表作用,服用後可能會出現出汗、頭暈、心悸等副作用,因此孕婦、小孩、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瘧疾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腹部腫大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七轉丹, 出處:《良朋匯集》卷二。 組成:木香、檳榔、大黃、使君子、錫灰、白豆蔻、雷丸各等分。 主治:水蠱膨脹,五膈噎食,心腹脹滿,五積六聚。

七轉丹, 出處:《簡明醫彀》卷二。 組成:巴豆肉(研)5錢,麝香5分,白礬5錢,白芷2錢,硫黃,雄黃5錢,官桂5錢,朱砂1錢,青黛5錢,黑附3錢。 主治:瘧疾連日發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