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明醫彀
明代醫家孫志宏所著的《簡明醫彀》,是一部集大成的綜合性醫書,刊於崇禎二年(1629年)。此書全書共八卷,不僅涵蓋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等廣泛的臨床醫學領域,更在卷首收錄了作者及其先輩、友人的醫學要言、心法及對藥物、診治的獨到見解,其名「簡明醫彀」二字,便已點出本書的核心精神:內容簡要清晰,直指病機藥理,如射箭中的,精準有效。
從諸位序言與作者自序中,可見孫志宏的醫學淵源深厚,非一時之功。其家世錢塘,父桂嚴公便是嘉靖、隆慶年間以醫術聞名者,孫氏幼承庭訓,後更專心於醫道,歷五十餘載。他並非閉門造車,而是廣泛涉獵古今醫籍,親身驗證心得,並結合其父輩所傳承的經驗,最終輯成此書。書中提到孫氏早年業制舉,後轉攻醫學,足見其兼具儒者背景。題辭中浩然公更讚譽其為「醫而儒者也,亦醫而佛者也」,因孫氏對佛典亦有深入研究,甚至著有《佛法指掌》。這種醫、儒、佛兼修的背景,賦予了《簡明醫彀》獨特的氣質。其醫學思想不僅是技藝層面的追求,更融入了儒家的「民物胞與,痌瘝乃身」(視民物如手足,視疾苦為己受)之仁愛精神,以及佛家的慈悲度世情懷。這使得他治病救人,絕非僅憑理論或經驗,而是懷抱著不忍欺世誤人的虔誠與謹慎,正如自序中所言,視人疾「懍懍,勿敢憑臆,勿敢徇俗,壹摹古人成法」,並將救世之懇衷體現於字裡行間。
《簡明醫彀》的結構安排,體現了作者由宏觀至微觀、由原則至具體的編寫思路。卷首的「要言一十六則」,是全書的精華所在,包含了修德、尊生、慎疾等醫學倫理與養生理念,以及製藥、煎藥、服藥的關鍵經驗,可謂醫者與病者皆需知曉的根本原則。這些要言不僅是技術層面的指導,更是對醫學本質的深刻理解,例如強調「醫學要以人為本」,根據個體差異制定方案,並關注患者的精神狀態。這種以人為核心的整體觀,貫穿全書,也體現了作者的醫德修養。
隨後的內科雜病佔據了卷一至卷五的篇幅,這反映了內科疾病在臨床中的主體地位。《簡明醫彀》在論述疾病時,注重「溯致病所繇,與其同異」,即追溯病因病機,並辨析證候的差異,而非僅僅羅列方藥。這使得讀者能更深入地理解疾病的本質,而非死記硬背藥方。書中收錄了感冒、發熱、咳嗽、嘔吐、腹瀉、便秘、黃疸、水腫、癰腫、瘰癧等常見及多發病證,兼及五官、口齒病證,內容可謂相當廣泛。
卷六至卷八則分別針對幼科、婦科、外科這三個特殊領域進行闡述。幼科(兒科)和婦科因其生理特點的差異,歷來是中醫的獨立分支,《簡明醫彀》將其單列,表明作者對這些領域的重視。外科病證的收錄,則使其作為綜合性醫書的體系更加完整。在這些專科內容的處理上,書中強調「述證簡要而方治詳備」,即對疾病證候的描述力求簡明扼要,但提供的治療方藥則十分詳盡。這種編排方式,對於臨床醫生而言,既便於快速定位疾病,又能獲得充足的治療選擇。而且,書中主方後往往附有「成方」及「簡效方」,這些都是經過長期臨床實踐檢驗的成熟方劑或簡易有效的驗方,極具實用價值。作者在自序中強調其方藥「確有徵信」,「未經信驗」者不錄,這凸顯了本書重視療效、講求實踐的特點。
《簡明醫彀》的書名「簡明醫彀」深具含義,並非單純標榜其內容的易懂。多位序言作者都提到了「彀」字與射箭的關聯。在題辭中,浩然公將「醫之中病」比作「射之中的」,認為醫學若不能「入彀」(達到目標,即治癒疾病),則如射箭不中,縱有高超技藝亦枉然。而《簡明醫彀》之簡明,恰是為了實現「入彀」。作者孫志宏在自序中解釋,書中內容「備而不冗,約而不漏,義類淺顯,人人可解,若射必有彀,故命曰《簡明醫彀》」。這意味著,本書的「簡明」並非淺薄或遺漏,而是做到了內容全面但不冗餘,簡要卻不遺漏重點,理論淺顯易懂,使人能迅速掌握要領,直達病機藥理的核心,如同射箭瞄準目標,能夠精準命中。這種將深奧的醫理化繁為簡,旨在提高診治的有效性,是本書最為突出的特色。
《簡明醫彀》的寫作目的,如作者自序所言,是為了弘揚聖賢的德業,徹悟性命的奧秘。更實際的考量,則如其父所願,編纂一本「博於約」的醫書,不僅供醫者參考,更能讓「遊宦行商及僻居貧窶,倉卒感疾,延醫不給,顛連罔措者」,在沒有醫生時也能依書尋求解救之法,「坐收良醫之功」。這也印證了序言中吳仲偉的評價,認為此書「若專為貧愚倉皇時設」,但其內容精闢,即使「大富貴聰明極閒暇時亦復用之不盡」。這種普世的關懷和實用主義的編纂宗旨,使得本書具有廣泛的讀者基礎和持久的生命力。它不僅是一部專業的醫學著作,更是一部可供普通人參考的健康寶典,是「天涯遊旅之寶函」,亦是「家居衛生之靈銓」。
此外,《簡明醫彀》的編纂過程也值得稱道。孫志宏耗時多年,廣泛搜集古今群書,並結合自己的臨床實踐,反覆演繹比較,才最終定稿。他強調「程古而不私創,博採而不隅執」,既遵循古代醫學的原則和經驗,又勇於採集新的驗證有效的內容,並在載籍之外有所證悟時,「公諸世,毋敢私秘」。這種嚴謹求實、不囿於一家一說、勇於分享的精神,體現了一位傑出醫家的風範。書中對古代典籍的融會貫通,對臨床經驗的篩選提煉,使得本書成為一座連接古代醫學智慧與當時臨床實踐的橋樑。
總體而言,《簡明醫彀》是一部具有多重價值的醫學著作。從學術上看,它是明代後期綜合性醫書的代表之一,總結了當時中醫各科的證治經驗,並在理論闡述上力求簡明扼要,體現了當時醫學發展的特色。從實用上看,它收錄了大量經過驗證的方藥,且編排清晰,易於查閱和使用,無論對於專業醫者還是普通讀者,都提供了寶貴的參考。從思想上看,它承載了作者及其家族世代的醫學倫理和人文關懷,將治病救人與修身立德、普世慈悲相結合,展現了中醫不僅僅是醫術,更是一種修為。其「簡明」的特點降低了學習門檻,「入彀」的追求則直指臨床療效,這種理論與實踐、簡明與精要的結合,正是《簡明醫彀》得以流傳並產生深遠影響的關鍵所在。書中「醫學要以人為本」的思想,對後世醫學的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導向作用,強調個體化治療和身心兼顧,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這部典籍的價值,不僅在於其豐富的醫學內容,更在於其所蘊含的醫學智慧、實用精神和人文關懷。現存的多種明刻本和現代鉛印本,都證明了這部書在歷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持續的學術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