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志宏

《簡明醫彀》~ 卷之四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2)

1. 脫陽

此由斫喪過度,腎水虧竭,相火獨熾,不能攝精,易於傾泄。或吐瀉大病後;或傷寒證新瘥,交接狂縱,忽致脫絕。其證四肢厥冷,小腹急痛,外腎吊縮,短氣不續,冷汗神昏。急宜搗薑、蔥炒熨臍腹。煎獨參湯或五積散,或理中湯(方見中寒)。更以薑汁、好酒熱灌,依中寒門灸法。

白話文:

由於過度砍伐,導致腎水耗盡,相火獨自旺盛,無法控制精液,容易流失。或者在嚴重嘔吐和瀉下後;或者在傷寒症狀剛好,進行性行為時突然失去控制。這種病症表現為四肢冰涼,小腹緊繃疼痛,生殖器下垂收縮,呼吸急促,冷汗淋灕,意識混濁。緊急情況下,應使用薑和蔥炒製後敷在腹部。可以煎煮「獨參湯」或「五積散」,或「理中湯」(詳見中寒部分)。同時,用薑汁和好酒加熱灌服,並依照中寒門的灸療方法進行治療。

2. 勞瘵

(附:傳屍)

經曰:有所勞倦,形氣衰少,榖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氣熱,熱氣熏胸中故內熱。又曰:陰氣者,靜則神藏,躁則消亡。又曰:神靜則陰生,形役則陽亢,陰虛生內熱,陽虛生外寒。夫虛勞者,五勞、七傷、六極是也。五勞者,心勞則悸惕善忘,口舌生瘡;肝勞則面黑目昏,精神不守;脾勞則舌本若直,不得嚥唾;肺勞則短氣面浮,不聞香臭;腎勞則背難俯仰,餘瀝莖痛,囊濕生瘡,小腹滿急。

七傷者,大飽傷脾,脾傷善噫,倦臥面黃;大怒傷肝,肝傷失血,目暗不明;強力舉重,久坐濕地傷腎,腎傷少精,腰脊強痛,厥逆下冷;形寒飲冷傷肺,肺傷少氣,咳嗽鼻鳴;憂愁思慮傷心,心傷苦驚,怔忡健忘;風濕寒暑傷形,形傷則髮膚枯槁,恐懼不節傷志,志傷則恍惚不樂。

白話文:

人體勞累過度,就會氣血不足,飲食無法消化吸收,上焦不通暢,下脘阻塞,胃中火熱,熱氣上熏胸腔,所以才會內熱。陰氣要靜養才能收藏,躁動就會消散。神志安寧,陰氣就會滋生,身體勞碌,陽氣就會亢盛,陰虛則會產生內熱,陽虛則會產生外寒。虛勞是五勞、七傷、六極所造成的。五勞分別是心勞、肝勞、脾勞、肺勞、腎勞,分別會造成心悸、健忘、口瘡;面黑、目昏、精神渙散;舌苔白厚、吞嚥困難;氣短、面色浮腫、嗅覺失靈;腰背酸痛、小便異常、陰囊濕疹、小腹脹痛。七傷分別是大飽傷脾、大怒傷肝、強力舉重傷腎、形寒飲冷傷肺、憂愁思慮傷心、風濕寒暑傷形、恐懼不節傷志,分別會造成消化不良、面黃倦怠;失血、目眩;腰脊疼痛、下肢冰涼;氣短、咳嗽、鼻塞;心慌、驚恐、健忘;皮膚乾燥、精神萎靡;精神恍惚、情緒低落。

六極者,氣極令人內虛,五臟不足,不欲多言;血極令人無顏色,眉發落墜;筋極令人數轉筋,指爪甲痛,苦倦不能立久;骨極令人瘦削齒痛,手足煩疼,立不欲行;肌極令人羸疲無澤,不生肌肉;精極令人少氣,翕翕然內虛。感病之始必因形體虛弱,勞損心神。七情六慾,妄動陽火;房勞斫喪,致耗真陰。

或風寒瘧痢,咳嗽痰飲,日久變成。漸至朝涼夜熱,盜汗遺精,咯吐膿血,煩躁咽乾。病機不可勝言,無出陰虛陽盛,火邪燔灼,最宜絕欲藏言,澄心靜慮,內觀自養,乃得陽伏陰生。若至音啞肉削,女子血枯經閉,盧扁莫療。凡脈洪大者猶可治,細數急澀者難調,宜滋陰抑陽,壯水制火,養血益氣,和胃健脾。

白話文:

六極與虛弱

六極,指的是人體氣血筋骨肌精六種精華衰竭的極端狀態。

  • 氣極:會讓人感到內虛,五臟功能不足,不想多說話。
  • 血極:會讓人面色蒼白,眉毛頭髮脫落。
  • 筋極:會讓人經常抽筋,手指指甲疼痛,感到疲倦,無法久站。
  • 骨極:會讓人身材消瘦,牙齒疼痛,手腳酸痛,不想走路。
  • 肌極:會讓人虛弱無力,皮膚失去光澤,無法長肉。
  • 精極:會讓人呼吸短促,體內空虛無力。

人體在生病初期,往往是因為身體虛弱,心神勞損所致。七情六慾的妄動,會消耗陽氣;房事過度,則會損傷真陰。

病症與治療

久病不愈,可能會導致風寒瘧痢、咳嗽痰飲等症狀。隨著時間推移,病症會逐漸加重,出現朝涼夜熱、盜汗遺精、咳吐膿血、煩躁咽乾等症狀。

病機複雜難言,但大多屬於陰虛陽盛,火邪燔灼之症。此時應該絕慾靜心,避免妄言妄動,專心靜思,內觀調養,讓陽氣潛伏,陰氣滋長。

若病情嚴重,導致音啞肉削,女子血枯經閉,即使是神醫盧扁也無力回天。

一般來說,脈象洪大者,尚可治療;但脈象細數急澀者,則難以調治。治療方法應以滋陰抑陽、壯水制火、養血益氣、和胃健脾為主。

藥忌寒涼,食戒生冷。

主方,當歸,白芍,生地,天冬,麥冬,黃柏(鹽炒),知母(生),白朮,陳皮(等分),甘草(減半),加薑、棗煎,入竹瀝、童便各半盞,薑汁二匙服。

夜熱加骨皮、秦艽;晝熱加丹皮;血痰加天冬、紫菀、阿膠;肺火,玄參、片芩、枇杷葉、石膏;腎虛,山萸、枸杞;胸滿加枳殼、桔梗;腰痛膝軟加牛膝、杜仲、破故紙、石斛、山藥;泄瀉加蓮肉、扁豆、山藥、苡仁;小便不利,石蓮、車前、滑石;咽痛,甘草、桔梗、山豆根;音不出,訶子(浸軟,蜜煮,噙)。加減法與虛損參用。

白話文:

藥物忌諱寒涼,飲食要戒除生冷。

方劑用當歸、白芍、生地、天冬、麥冬、黃柏(鹽炒)、知母(生)、白朮、陳皮(等分),甘草(減半),再加入生薑、大棗煎煮,之後加入竹瀝和童便各半盞,薑汁兩匙服用。

夜間發熱加骨皮、秦艽;白天發熱加丹皮;血痰加天冬、紫菀、阿膠;肺火加玄參、片芩、枇杷葉、石膏;腎虛加山萸肉、枸杞;胸滿加枳殼、桔梗;腰痛膝軟加牛膝、杜仲、破故紙、石斛、山藥;泄瀉加蓮肉、扁豆、山藥、薏苡仁;小便不利加石蓮、車前子、滑石;咽痛加甘草、桔梗、山豆根;聲音嘶啞,訶子(浸軟,蜜煮,含服)。可根據實際情況加減用藥,並配合治療虛損的藥物使用。

抑陽丸,虛勞初甚,形肉未脫,最宜退熱為急務。雖有泄瀉等證,皆由熱致,熱除瀉止。若病者遷延,藥力怠緩,其熱晝夜煎熬,故血涸水枯,津液干竭,真陰頓絕,內熱愈熾,何異烈焰!肺金受害尤劇,痰涎壅盛,喉音漸啞,肌肉瘦削,必不起矣。熱退止服。

人中黃,人中白(研細),鱉甲(童便或醋炙,研極細)。青蒿(秋冬用子),當歸(各二兩),麥門冬,地骨皮(各兩半)

白話文:

抑陽丸的功效與組成

抑陽丸 主要用於治療虛勞初期,患者身體尚未過於消瘦的狀態。此時,退熱是首要任務。即使患者出現腹瀉等症狀,也是由於內熱導致,熱退之後腹瀉自然會停止。

如果患者病情遷延,藥物療效緩慢,內熱就會持續煎熬,導致血液乾涸,津液枯竭,真陰完全耗損,內熱更加熾盛,如同烈焰焚燒。肺部受到損害最為嚴重,痰液壅塞,聲音變得嘶啞,肌肉消瘦,最終難以挽回。

當熱退之後方可服用抑陽丸。

組成:

  • 人中黃
  • 人中白(研磨成細粉)
  • 鱉甲(用童便或醋浸泡後,研磨成極細粉)
  • 青蒿(秋冬季節使用種子)
  • 當歸(各二兩)
  • 麥門冬
  • 地骨皮(各兩半)

上為末,豬膽十個,取汁和水疊丸綠豆大,每服百丸,,白湯送下,日三服。鱉甲同龜甲煎膠,入豬膽和丸尤妙。

黃耆益損湯,男、婦、童男、女諸虛不足,五勞七勞,骨蒸盜汗,咽乾痰嗽,咯吐血絲,寒熱頰赤,神昏不食。服熱藥煩躁、沖滿;寒藥膈塞、腹痛。

黃耆,人參,石斛,白朮,當歸,茯苓,川芎,白芍,熟地,山藥,丹皮,麥冬(各六分),木香(另磨),肉桂,甘草(各二分),五味子(五粒)

白話文:

取十個豬膽,榨取汁液,加入清水,搓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一百粒,用白湯送服,一天服用三次。鱉甲和龜甲一起熬製成膠,加入豬膽和丸子效果更佳。黃耆益損湯適用於男女老少各種虛弱不足,包括勞累过度、骨蒸盜汗、咽喉乾燥、痰咳、咯血、寒热交替、面頰发红、神志昏迷、食欲不振等症状。服用温热药物会感到烦躁、胸闷,服用寒凉药物会感到胸膈壅塞、腹痛。配方包括黃耆、人參、石斛、白朮、當歸、茯苓、川芎、白芍、熟地、山藥、丹皮、麥冬(各六分)、木香(另磨)、肉桂、甘草(各二分)、五味子(五粒)。

上咀,水盞半,姜三片,棗一枚,小麥五十粒,烏梅一個,煎七分服。

鱉甲散,虛勞客熱,肌肉消瘦,煩熱心悸,盜汗食少,多渴嗽血。

鱉甲,黃耆,青蒿(淨葉),知母,秦艽,紫菀,地骨皮,銀柴胡,懷生地,赤芍藥,桔梗,甘草(等分)

上加枇杷葉(三片,去毛),水煎服。虛加人參、天門冬、五味、茯苓。

白話文:

用半盞水,加入三片薑、一顆棗、五十粒小麥、一個烏梅,煎煮至七分滿,服用。

鱉甲散適用於虛勞、客熱、肌肉消瘦、煩熱心悸、盜汗食少、口渴、咳血等症狀。

藥材包括:鱉甲、黃耆、青蒿(淨葉)、知母、秦艽、紫菀、地骨皮、銀柴胡、懷生地、赤芍、桔梗、甘草(等分),並加入三片枇杷葉(去毛),水煎服。虛弱者可加人參、天門冬、五味子、茯苓。

太平丸,治陰虛咳嗽,吐嘔咯血,骨蒸虛勞諸證(白湯調服亦可)。

天門冬,麥門冬,知母,貝母,冬花,杏仁(各二兩),生地黃,熟地,當歸,黃連,阿膠(各兩半),蒲黃(炒黑),京墨(火煅),桔梗,薄荷(各一兩),麝香(不用亦可)

為末,蜜和丸龍眼大,噙化服。

犀角丸,治骨蒸勞熱等證效。

白話文:

太平丸能治陰虛咳嗽、吐嘔咯血、骨蒸虛勞等症狀,用白湯調服也行。藥方包含天門冬、麥門冬、知母、貝母、冬花、杏仁(各二兩)、生地黃、熟地、當歸、黃連、阿膠(各兩半)、蒲黃(炒黑)、京墨(火煅)、桔梗、薄荷(各一兩)、麝香(不用亦可)。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調和成龍眼大小的丸子,含服即可。犀角丸則能治療骨蒸勞熱等症狀。

犀角屑,鱉甲(打),枳殼,黃連(各一兩),龍膽草,貝母,升麻(各三錢),烏梅肉(三兩),秦艽(二兩),軟柴胡(一兩五錢)

上末,烏梅蒸,搗入豬膽汁(二合),煉蜜和搗,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不時米湯下。忌豬肉、莧。

坎離膏,治勞瘵發熱,陰虛火動,咳嗽吐衄,咳、咯血,喘急盜汗。

黃柏(炒),知母(各四兩),生地黃,熟地黃,天冬,麥冬(各二兩),杏仁(淨,研,七錢),胡桃肉(去衣),蜂蜜(各四兩)

白話文:

犀角粉、鱉甲(打碎)、枳實、黃連(各一兩),龍膽草、貝母、升麻(各三錢),烏梅肉(三兩),秦艽、軟柴胡(各一兩五錢)。

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再用烏梅蒸煮,與豬膽汁(二合)混合,加入煉製的蜂蜜一同研磨,做成如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粒,可於飯後用米湯送服。應避免食用豬肉及莧菜。

「坎離膏」,用於治療因勞累導致的發熱、陰虛火旺引起的咳嗽、吐血、咳血、呼吸急促、夜間盜汗等症狀。

使用材料:炒黃柏、知母(各四兩)、生地黃、熟地黃、天冬、麥冬(各二兩)、淨杏仁(研磨,七錢)、胡桃肉(去皮)、蜂蜜(各四兩)。

先將柏、知,童便八碗,添側柏葉(二兩),煎四碗,去渣;次將二冬、地入汁,添水二碗,煎二碗;將眾渣搗細,水二碗,煎一碗,共三碗;杏、桃搗如泥,同蜜入汁,慢火熬成膏。瓷器盛貯,坐水內一日出火毒。每服數匙,扁柏湯下。

生津止嗽膏,雪梨汁(十鍾),藕汁,鮮地黃汁,茅根汁(各五鍾),麥門冬汁,蘿蔔汁(各二鍾半),濾淨,入新砂鍋煎減半,入白蜜(八兩),飴糖(四兩),薑汁(少許)。有血加扁柏(入童便搗,)韭汁、茜根汁各半鍾熬膏,每半鍾溫服。

白話文:

首先,將側柏葉加入童尿八碗,煎煮至四碗,去除藥渣。接著,將生地黃、麥門冬加水二碗,煎煮至二碗。再將所有藥渣搗碎,加水二碗,煎煮成一碗,共計三碗。最後,將杏仁、桃仁搗成泥狀,加入蜂蜜,以慢火熬製成膏狀,裝入瓷器中,放入水中一天,去除火毒。每次服用數匙,佐以扁柏湯服用。

生津止嗽膏則需準備雪梨汁、藕汁、鮮地黃汁、茅根汁、麥門冬汁、蘿蔔汁,濾淨後放入新砂鍋煎煮至減半,再加入白蜜、飴糖、薑汁。若有血症,則需加入扁柏(加入童尿搗碎)、韭汁、茜根汁,各半碗熬製成膏狀,每次溫服半碗。

簡便方,除骨蒸,祛鬼氣。童便五碗,青蒿汁五碗,砂鍋煎至三碗,濾淨,慢火熬至二碗;入豬膽汁三枚,煎至半碗許,入甘草末,搗千下,丸如桐子大,每五十丸,空心米湯下。

又,童便二鍾,無灰酒一鍾,新瓷器盛,入豬腰子一對,重湯煮過夜。五更,腰、汁同食,多乃效。煮雞子亦可。

又,胡黃連末(一錢),蜜湯下。或羚羊角末(一錢),溫水下。

又,生地黃汁一斤,蜜四兩熬稠,頻服。或苦參末(一兩),芒硝(三錢),蜜丸湯下。

白話文:

這方子主治骨蒸潮熱、虛寒發熱、夜間盜汗等症狀。可以用童尿和青蒿汁煎成湯,再加入豬膽汁熬製成丸藥服用。也可以用童尿和無灰酒煮豬腰子,或用童尿煮雞蛋,清晨空腹食用。另外,可以用胡黃連末或羚羊角末泡水喝,或者用生地黃汁和蜂蜜熬稠服用。也可以用苦參末和芒硝製成蜜丸服用。

虛勞不眠,酸棗仁(一兩,炒、研),水二盞,絞汁,地黃汁一合,米(二合)煮粥食。

白話文:

對於虛弱導致失眠的情況,可以使用酸棗仁(一兩,炒後研磨)。取兩杯水,榨出其汁液,加入一合的地黃汁,再與二合的大米一起煮成粥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