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志宏

《簡明醫彀》~ 卷之六 (8)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 (8)

1. 牙疳

走馬牙疳者,多因氣虛受邪,及有宿滯不去,積濕成熱,氣蒸斷齒。或食甜、酸、咸、膩;或瘡疹餘毒不散,致牙焦黑爛。有潰穿腮頰傷人者,治宜內服主方蘆薈丸,外以敷藥細末,淡鹽湯絞口淨,敷。

主方(蘆薈丸),蘆薈,龍膽草,使君子(去殼),麥芽(炒),檳榔,黃連(酒炒),蕪荑(炒取仁),人參,木香(各二錢),胡黃連(五錢),上為末,豬膽汁調糊丸如黍米大,每服六十丸,空心米湯下。

敷方,雞肫內黃皮(陰乾為末,二錢),白芷末(一錢),銅青(二分),麝香(四釐)敷患處。

又方,雞肫皮(燈上燒存性,研細),入黃柏末、枯礬、麝香少許,和勻,米泔攪,淨口敷之。

又,青黛,黃柏,五倍,枯礬(等分),上為末,米泔攪口,淨敷。

又,橡斗殼二個,盛鹽對合,炭火煅透,放地上冷,研細,入麝少許,米泔攪,淨敷。

白話文:

【牙周病】

患有快速惡化的牙周病,通常是因為身體氣血虛弱,受到邪氣侵襲,或是體內有長期累積的毒素未能排出,導致濕氣聚集轉化成熱毒,使得牙齒被腐蝕。可能因為過度攝取甜食、酸味食物、鹹食或油膩食物,也可能因為疾病後期的餘毒未能完全消散,致使牙齒呈現焦黑並開始腐爛。有些情況甚至會讓腮幫子穿孔,對身體造成進一步傷害。治療時,應內服主方蘆薈丸,並外用敷藥細末,先用淡鹽水漱口清潔,再進行敷藥。

主方(蘆薈丸)的成分包括蘆薈、龍膽草、去殼的使君子、炒過的麥芽、檳榔、酒炒的黃連、炒過取仁的蕪荑、人參、木香各二錢,以及五錢的胡黃連。將這些材料磨成粉末,以豬膽汁調和製成大小如黍米的丸狀,每次服用六十粒,空腹時以米湯送服。

_敷藥_的配方之一是:將雞胗內的黃色膜陰乾後研磨成末,用量約二錢,加上一錢的白芷粉、二分的銅青和四釐的麝香,直接敷在患處。

另一個敷藥配方是:將雞胗皮在燈火上燒至碳化,研磨細碎後加入少量的黃柏粉、枯礬和麝香,混合均勻,以米泔水攪拌後,清潔口腔後進行敷藥。

還有一個配方是:取兩個橡樹果殼,裝滿鹽巴後對半合上,用炭火煅燒至完全透徹,放在地上待其冷卻後,研磨成細末,加入少量麝香,以米泔水攪拌,清潔口腔後進行敷藥。

2. 脾胃

小兒臟腑怯弱,乳食過度,則脾胃受傷,疾病生焉。面黃肌瘦,肚大青筋,嘔吐瀉泄,腹痛積滯,皆所不免也。其脈關部弦數,治宜補脾益胃,消食化積。脾胃以消為補,在小兒尤宜用之,以助消導之力。

主方,白朮(一錢),茯苓(七分),陳皮(六分),山楂(一錢),神麯(五分),麥芽(炒,研,六分),上水煎服。或為末,蜜丸彈大,每服一丸,米湯化下。

腹痛加木香、砂仁、厚朴。虛加人參、黃耆、甘草,去楂、曲、芽,少加陳皮。虛冷加乾薑(炮)瀉加豬苓、澤瀉,甚加肉果(麵煨)嘔加半夏、藿香。脹加香附、腹皮。積塊加三稜、蓬朮、檳榔。熱加黃連。濕加蒼朮。

白話文:

【脾胃】

小孩的內臟和器官比較脆弱,如果飲食過量,特別是奶類和食物,就會導致脾胃受損,隨之而來的就是各種疾病。孩子可能會出現面色萎黃、肌肉消瘦、腹部膨大且可見青色血管、以及嘔吐、腹瀉等症狀,還可能有腹痛和消化不良的情況。他們的脈象通常在關部會呈現出弦數的特徵。治療方面,應當注重補充脾胃,促進消化和吸收。對於脾胃而言,促進消化就是一種補充,這對小孩來說尤其重要,可以增強他們的消化能力。

主要的治療方子如下:使用白朮一錢、茯苓七分、陳皮六分、山楂一錢、神麯五分、炒過的麥芽研碎後六分,將這些藥材用水煎煮服用。或者將它們研磨成粉末,加入蜂蜜製成丸狀,每次服用一顆,用米湯送服。

如果孩子有腹痛,可以在方子中加入木香、砂仁和厚朴。如果是脾胃虛弱,可以加入人參、黃耆和甘草,同時去掉山楂、神麯和麥芽,稍微添加一些陳皮。若屬虛寒型,則應加入炮製過的乾薑。若是腹瀉,則應加入豬苓和澤瀉,嚴重時可再加入麵裹的肉果。如果孩子有嘔吐的問題,則應加入半夏和藿香。對於脹氣,則應加入香附和腹皮。若腹部有硬塊,則應加入三稜、蓬朮和檳榔。如果屬於熱性問題,則應加入黃連。若是濕氣重,則應加入蒼朮。

3. 疳疾

小兒油膩生冷,乳食太過,則脾胃不能運行,疳疾之證成矣。或因缺乳,飲食太早而成。則腹大青筋,大便溏泄,小便白色,上熱口臭,發豎毛焦,四肢瘦怯。甚而項小腳弱,目澀白膜,耳鼻生瘡,尤有丁奚、哺露、無辜等疳,皆由微漸而起。治宜消積、除熱、理脾。

主方,胡黃連,川黃連,山楂,麥芽,神麯,三稜,蓬朮,青皮,陳皮,檳榔(各五錢),木香,蘆薈(二錢),使君子(五錢),上為細末,煉蜜丸如彈大。每服一丸,空心米湯化下。

熱退去胡連,瀉加肉果。服至病去七分即止,另以後方服。

白朮(二兩),白茯苓,懷山藥,山楂,神麯,麥芽(各一兩),黃連(五錢),龍膽草(五錢)

虛加人參(五錢)制服法同。

白話文:

[疳疾]

孩童若常食用油膩及生冷食物,或是飲食過量,會導致脾胃機能受損,無法正常運作,進而形成疳疾。有時也可能是因為母乳不足,過早引入其他食物所導致。患上疳疾的孩童,腹部會異常膨大且可見青色血管,大便稀軟不成形,小便顏色偏白,口腔易上火並伴有口臭,頭髮乾枯易斷,四肢瘦弱無力。嚴重時,脖子變得細小,雙腿無力,眼睛乾澀且有白膜覆蓋,耳朵和鼻子可能長瘡,更有其他如丁奚、哺露、無辜等不同類型的疳疾,這些都是從輕微症狀逐漸惡化而來。治療應注重消除積食、清熱解毒、調理脾胃。

主要處方:使用胡黃連、川黃連、山楂、麥芽、神麯、三稜、蓬朮、青皮、陳皮、檳榔(各五錢)、木香、蘆薈(二錢)、使君子(五錢),磨成細粉後,加入煉製蜂蜜揉成彈珠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一顆,應在空腹時用米湯送服。

若發燒減退可去掉胡黃連,如有腹瀉則加入肉果。當病情好轉七成,應停止此藥,改用以下處方。

白朮(二兩)、白茯苓、懷山藥、山楂、神麯、麥芽(各一兩)、黃連(五錢)、龍膽草(五錢)

若患者體虛,則應加入人參(五錢)。製備與服用方法相同。

4. 嘔吐

嘔者有聲,吐者有物。凡乳食不宜過飽,飽則傷胃。有感外邪而成者,熱吐則頭額溫,嘔黃涎,唇乾口渴,五心煩熱,小便赤色,多是得於暑月,其脈洪數。冷吐則清涎夾乳,小便清長,面色㿠白,得於冒寒;或乳母當風乳兒,飲之則冷氣入胃而作,其脈沉遲。有因痰吐,必夾痰涎;因食吐,必夾食。治宜隨證用藥。

主方,半夏,陳皮,茯苓,厚朴,藿香,蒼朮,山楂,麥芽,神麯,加生薑煎,入薑汁服。

寒吐,木香、砂仁,甚加丁香、白蔻。熱吐,黃連(姜炒),乾葛、竹茹、枇杷葉。痰加南星、枳實。虛加人參、白朮。夏月,香薷、扁豆。

白話文:

[嘔吐]

嘔吐的情況,有聲音的是嘔,有物質吐出的是吐。凡是奶類和食物都不應過量食用,吃得過飽會傷害胃部。有的是因感受外來的邪氣導致,熱性嘔吐則會有額頭溫熱,吐出黃色的唾液,嘴脣乾燥口渴,手心腳心胸部煩熱,小便顏色赤紅,多數是在夏季受熱引起的,其脈象爲洪大而數。冷性嘔吐則會吐出清澈的唾液夾雜著奶水,小便清長,面色蒼白,是因爲受寒所致;或者母親在風中哺乳嬰兒,嬰兒喝下後冷氣進入胃部引發,其脈象爲沉遲。有的是因爲痰溼引發的嘔吐,必定會夾雜痰液;因爲飲食不當引發的嘔吐,必定會夾雜未消化的食物。治療時應根據症狀使用藥物。

主要處方,半夏,陳皮,茯苓,厚朴,藿香,蒼朮,山楂,麥芽,神曲,加入生薑煎煮,服用時加入薑汁。

對於寒性嘔吐,可以使用木香、砂仁,嚴重的可以再加入丁香、白蔻。熱性嘔吐,可以使用黃連(姜炒)、幹葛、竹茹、枇杷葉。痰溼引發的嘔吐可加入南星、枳實。體質虛弱的可加入人參、白朮。在夏季,可使用香薷、扁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