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明醫彀》~ 卷之四 (7)
卷之四 (7)
1. 腳汗
脾經濕熱內淫,手足心汗,至冬陽氣內伏,則汗愈多。
主方,白朮,蒼朮,茯苓,半夏,黃連,滑石(各一錢),羌活(七分),柴胡,升麻,甘草(各三分),燈心煎服。
簡便方,白礬、黃耆煎湯,頻洗。
又,牡蠣、陀僧、枯礬、黃丹,研,摻腳指縫中。
白話文:
脾經濕熱內積,導致手腳心出汗,到了冬天陽氣內藏,汗反而更多。治療可用白朮、蒼朮、茯苓、半夏、黃連、滑石各一錢,羌活七分,柴胡、升麻、甘草各三分,以燈心煎服。簡單方法是用白礬、黃耆煎湯頻頻洗患處。另外,可以用牡蠣、陀僧、枯礬、黃丹研磨成粉末,撒在腳趾縫中。
2. 痰飲
經曰:諸痙強直、積飲,皆屬於濕。稠濁者為痰,屬肺火;清稀者為飲,屬脾濕。論痰有五,曰:風、濕、食、火、酒是也。夫風痰者,形寒飲冷,外感內郁,清白多涎,或成癱瘓;濕痰者,生冷寒濕,停積不散,倦怠軟弱,或面、腹腫;食痰者,膏粱厚味,煎爆辛辣,重裀疊褥,多成癖塊;火痰者,諸經火炎,煎爍肺金,津液稠黏,有成癰痿;酒痰者,酷飲過縱,不得運導,次日猶嘔,傷肺成積。夫人之氣血流行無一息間斷,才有壅滯,鬱而為熱,痰遂生焉。
亦有因寒者,然而百病生於痰。如中風口噤,言謇流涎,不能行動,二便失常,眩運嘈雜,顛仆喪神等證、以至婦人白帶,小兒驚癇,周身諸疾,多因痰成。論飲有四,曰,痰、懸、溢、支是也。如人素肥今瘦,水走腸間,瀝瀝有聲,謂之痰飲;水流脅下,咳唾引痛,謂之懸飲;水入四肢,失汗身痛,謂之溢飲;咳逆形腫,短氣不臥,謂之支飲。諸飲因於酒後飲冷所致,脈滑大有痰;兩關大實,膈上有痰,宜吐。
白話文:
經書上說:所有抽筋僵硬、積聚的飲料,都屬於濕氣。稠濁的稱為痰,屬於肺火;清稀的稱為飲,屬於脾濕。痰有五種,分別是:風痰、濕痰、食痰、火痰、酒痰。
風痰是因為身體寒冷,外感內郁,分泌很多清白唾液,甚至會導致癱瘓;濕痰是因為生冷寒濕停積不散,導致倦怠軟弱,甚至面部或腹部腫脹;食痰是因為食用肥甘厚味、煎炸辛辣的食物,又經常臥床不起,導致痰積成塊;火痰是因為五臟火炎,灼傷肺金,津液變得稠黏,甚至會形成癰瘡或痿症;酒痰是因為過度飲酒,不能運化,第二天仍然嘔吐,損傷肺部,導致痰積。
人體的氣血流動一刻不停,一旦氣血壅滯,就會鬱積成熱,於是就產生了痰。
也有一些疾病是因寒而生,但根本原因都在於痰。比如中風口噤,言語不清,流口水,不能行動,大小便失常,頭暈目眩,嘈雜不安,跌倒昏迷等症狀,還有婦女白帶,小孩驚厥,全身各種疾病,大多是因痰而起。
飲也有四種,分別是:痰飲、懸飲、溢飲、支飲。比如人本來肥胖,現在變瘦了,水流入腸道,發出滴滴答答的聲音,稱為痰飲;水流入脅下,咳嗽或吐唾液都會引起疼痛,稱為懸飲;水流入四肢,出汗減少,身體疼痛,稱為溢飲;咳嗽氣喘,身體腫脹,呼吸短促,不能平躺,稱為支飲。
這些飲症大多是因為喝酒後喝冷水引起的,脈象滑大,有痰;手腕兩側的脈象強大,膈膜上積有痰,應該用藥物催吐。
眼胞及眼下黑者亦痰。肝脈濡散,弦而浮滑,飲證。治痰清肺利氣,治飲實脾燥濕。
主方(二陳湯),陳皮,半夏(各三錢),茯苓(二錢),甘草(一錢),姜三、棗一煎。
順氣加枳殼、桔梗。火盛,芩、連、梔子。清肺,桑皮、杏仁。熱痰,天粉、青黛、玄明粉。老痰,貝母、海石、栝蔞。虛痰,參、術。痰在脅下,白芥子。痰在四肢經絡,竹瀝,薑汁(實人,荊瀝。),風痰,天麻、白附、膽星。濕痰,蒼、白朮。積痰,香附、楂、曲、芽。
白話文:
眼睛周围和眼下方发黑,也是痰湿的表现。肝经脉濡湿散乱,脉象弦紧而浮滑,是饮证。治疗痰湿需要清肺利气,治疗饮证需要健脾燥湿。
主要方剂是二陈汤,包括陈皮、半夏(各三钱)、茯苓(二钱)、甘草(一钱),生姜三片、大枣一枚,水煎服。
如果需要顺气,可以加枳壳、桔梗。如果火盛,可以加黄芩、黄连、栀子。如果需要清肺,可以加桑白皮、杏仁。如果是热痰,可以加天花粉、青黛、玄明粉。如果是老痰,可以加贝母、海石、栝楼。如果是虚痰,可以加人参、白术。如果痰在胁下,可以加白芥子。如果痰在四肢经络,可以加竹沥、生姜汁(如果是实证,可用荆沥)。如果是风痰,可以加天麻、白附子、胆星。如果是湿痰,可以加苍术、白术。如果是积痰,可以加香附、山楂、神曲、麦芽。
酒痰,葛根、砂仁、烏梅。結核在咽,海石、芒硝。寒痰,官桂、乾薑。濕痰流注腫,殼、蒼、羌、防、酒芩、香附、木香、紅花、竹、姜。停痰流飲,南星、香附、青皮、木香、蒼、蔞實。諸飲,旋花、白朮、豬、澤、肉桂。
導痰湯,治痰多氣滯。
白話文:
酒痰可用葛根、砂仁、烏梅治療;咽喉結核可用海石、芒硝治療;寒痰可用官桂、乾薑治療;濕痰流注腫脹,可用貝殼、蒼朮、羌活、防風、酒芩、香附、木香、紅花、竹茹、生薑治療;停痰流飲可用南星、香附、青皮、木香、蒼朮、蔞實治療;各種水腫可用旋花、白朮、豬苓、澤瀉、肉桂治療。導痰湯用於治療痰多氣滯。
主方加南星、枳實。
溫膽湯,寧神、豁痰、止嘔。
主方加竹茹、枳實。
蠲痰疏氣湯,一切痰疾及肺氣壅塞,日服此湯,夜服滾痰丸。
前胡(素多鬱怒,先用柴胡數服),半夏(各二錢),人參(虛者用,痰火忌),枯芩,陳皮,南星,枳殼,紫蘇,薄荷葉,厚朴,羌活,甘草(各五分)加姜五片,水煎服。中風,加獨活。無熱去黃芩。
白話文:
藥方中添加南星和枳實,屬於溫膽湯的範疇,可以寧神、豁痰、止嘔。另外,也可以添加竹茹和枳實,屬於蠲痰疏氣湯的範疇,適合治療一切痰疾及肺氣壅塞。白天服用蠲痰疏氣湯,晚上服用滾痰丸。藥方中包含前胡、半夏、人參、枯芩、陳皮、南星、枳殼、紫蘇、薄荷葉、厚朴、羌活、甘草,加入姜片煎服。如果中風,可以添加獨活。如果沒有熱症,可以去掉黃芩。
滾痰丸,治痰因火炎,肺金受克,煎熬津液而成,晝夜吐咯不已。一切實熱,咳嗽痰多及顛狂、癱瘓、風毒腮頤腫硬,頸項結核,遍身走痛,頭疼牙痛,噎氣吞酸,胸痞氣塊,涎飲翻胃,怔忡驚悸,陰陽關格,久痰喘嗽,喉閉天麻,結核瘰癧,女人經閉,小兒嗽熱,痰喘驚癇,功難盡述。中風後言謇肢痿,奇病皆治。泄瀉、孕婦勿服。
大黃(錦紋者,切好酒拌,飯上九蒸,曬),黃芩(枯片者,去腐,竹瀝制佳。各八兩)。礞石(硝煅金色,水飛,重研一兩),沉香(紫色,上火成油珠真,五錢)
白話文:
滾痰丸主治因火熱導致肺金受損,津液被煎熬而出現日夜不停地咳嗽吐痰。它還能治療各種實熱症狀,例如咳嗽痰多、神志不清、肢體麻痺、風毒引起的腮幫子腫硬、脖子淋巴結腫大、全身疼痛、頭痛牙痛、吞咽困難、胸悶氣短、流口水、嘔吐、心慌、精神恍惚、久咳喘息、喉嚨堵塞、瘰癧、女性月經不調、小兒發熱咳嗽、哮喘、驚厥等,功效十分廣泛。中風後言語不清、肢體無力,以及其他奇特的疾病也能治療。但泄瀉和孕婦忌服。藥方包含大黃(錦紋者,切好酒拌,飯上九蒸,曬乾)、黃芩(枯片者,去腐爛部分,用竹瀝泡製最佳,各八兩)、礞石(硝石煅成金黃色,水飛,重研一兩)、沉香(紫色,上火燒至出現油珠為真,五錢)。
俱為末,水疊丸如芥子大,每服實人一錢,虛、老五、七分,小兒二分。晚飯後茶湯一口,送過咽喉,即便仰臥,使藥攻喉間之痰,從上而下。次早去,多減服。痰不下,加服。素多痰而大便不潤者,每晚服三分,永無中風諸患。拌蜜含化尤妙。
三花神祐丸,治一切濕熱沉積,痰飲氣滯,變生諸病。或風熱燥郁,肢體麻痹,走注痛腫,風痰喘嗽,氣血不通,水鼓、脹滿痞塞,大便不利。
黑牽牛(取頭末,二兩),大黃(生,研,一兩),芫花(醋拌炒),大戟(紅芽者,取皮另研),甘遂(研末。各五錢),輕粉(一錢),和勻,水法丸芥子大,每服一分,早、午、晚各一服。大便利,日一服。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用水混合製成藥丸,大小如芥子般。成人每次服用一錢,虛弱、年老者服用五到七分,小兒服用二分。晚飯後用茶湯送服,吞入咽喉後立即仰臥,讓藥物攻破喉嚨中的痰,從上往下排出。第二天早上起床後,若痰量減少,就減少藥量。如果痰沒有排出,就再加服藥。平時痰多且大便乾燥者,每晚服用三分,可以永遠避免中風等疾病。用蜂蜜拌勻含服效果更佳。
三花神祐丸,可治療各種濕熱積聚、痰飲氣滯、導致的各種疾病,例如風熱燥郁、四肢麻痺、疼痛腫脹、風痰喘嗽、氣血不通、水腫、腹脹、痞塞、便秘等。
取黑牽牛頭部的細末二兩,生大黃研磨成粉一兩,用醋拌炒芫花,取紅芽大戟的皮研磨成粉,甘遂研磨成粉,各五錢,輕粉一錢,混合均勻,用水製成芥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分,早、午、晚各服用一次。大便通暢後,每天服用一次。
此攻結破飲瞑眩之藥,用合宜必得中病。惟要量虛實,能推陳致新,順三焦,調五臟神品。嬰兒腹脹便閉,每服三釐。
牛黃豁痰丸,治中風顛狂,驚癇僵仆,不省人事。痰涎壅盛,牙關緊急。男婦老幼一切痰盛喘滿,危篤者多服。痰下即安,痰不下難治。
膽星,天竺黃,熟大黃,黃芩(枯。各五錢),貝母,黑醜(頭末),玄明粉,白附子,天麻(各三錢),雄黃,硃砂,礞石(俱水飛。各錢半),沉香(真者,一錢),牛黃(真陝西者,五分),麝香(三分),冰片(二分)
白話文:
這味藥專治積聚、水腫、昏迷等症狀,只要用得合適,就能治好病。但需根據病人虛實情況,靈活運用,疏通三焦,調節五臟,才算得上是上等藥品。嬰兒腹脹便秘,每次服用三釐即可。
牛黃豁痰丸用於治療中風昏迷、驚癇抽搐、不省人事,痰涎壅塞,牙關緊閉等症狀。男女老少,凡是痰盛喘滿,危重病患,都可服用。痰液排出,病症即可缓解,痰液不排,则难以治愈。
膽星、天竺黄、熟大黄、黄芩(晒干,各五钱)、贝母、黑丑(头部末端)、玄明粉、白附子、天麻(各三钱)、雄黄、硃砂、礞石(用水研磨,各一钱半)、沉香(真沉香,一钱)、牛黄(真陝西牛黄,五分)、麝香(三分)、冰片(二分)。
各研極細末,稱配勻,蜜丸彈大,金箔為衣,每服一丸。小兒量,用竹瀝入姜自然汁一匙調,或金銀煎湯,或燈心薑湯化下。
丹溪化痰丸,治上焦痰火壅盛,咳嗽煩熱,胸滿氣急。
陳皮,半夏,枳實(各六兩),茯苓,黃芩(枯),黃連,南星(各五兩),栝蔞仁,杏仁,天粉,前胡(各四兩),甘草(二兩)
上為末,竹瀝、薑汁或水疊丸,綠豆大,每二錢,食後白湯送下。
白話文:
丹溪化痰丸
組成與用法:
將所有藥材研磨成極細粉末,稱重配比均勻,製成蜜丸,大小如彈珠,用金箔包裹。每次服用一丸。
兒童服用時,可用竹瀝加入生薑汁一匙調服,或用金銀煎湯、燈心薑湯送服。
主治:
治療上焦痰火壅盛,出現咳嗽、煩熱、胸悶氣急等症狀。
藥材配伍:
陳皮、半夏、枳實(各六兩),茯苓、黃芩(枯)、黃連、南星(各五兩),栝蔞仁、杏仁、天粉、前胡(各四兩),甘草(二兩)。
製法: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竹瀝、薑汁或水製成丸劑,大小如綠豆,每次服用二錢,飯後用白湯送服。
加味潤下丸,治濕熱痰涎久積。丸服法與化痰丸同。
橘紅(八兩,食鹽五錢,水調拌,過夜曬),南星(制),半夏,黃芩(枯),黃連(各一兩)
石膏丸,治久、近痰火,效。
軟石膏(一斤,火煅紅,火⿰⺼⿱𡗗頁入無灰白酒、米泔、水各一碗內,如此三次),土山藥(如手者,濕紙裹,煨熟,曬燥,四兩),蚌殼(火煅,二兩)
白話文:
「加味潤下丸」用於治療濕熱痰涎久積,服用方法與化痰丸相同。藥方為:橘紅(八兩,加食鹽五錢,用水調拌,放置一夜後曬乾),南星(炮製),半夏,黃芩(枯燥的),黃連(各一兩)。
「石膏丸」用於治療久痰火或新發生的痰火,效果顯著。藥方為:軟石膏(一斤,用火煅燒至紅,再放入白酒、米泔、水各一碗中,如此反覆三次),土山藥(如手掌大小,用濕紙包裹,煨熟後曬乾,四兩),蚌殼(用火煅燒,二兩)。
俱研極細,水疊丸或末服,早、晚大麥湯下,或蜜和丸噙。
醫林蠲痰丸,治風痰、冬月冷痰,安神定志。
半夏(泡七次,六兩),南星(泡,三兩),明礬(另研,兩半),辰砂(五錢為衣),薑汁糊丸,百丸薑湯下。
五飲丸,治一切停痰留飲,理脾順氣,消食寬胸。
青皮,陳皮,茯苓,枳實,白礬(各一兩),白朮,半夏,南星(俱制),皂莢,生薑(各二兩,搗),香附,蘇子,山楂(肉),神麯(各半兩)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用清水製成丸藥或直接服用藥粉,早晚用大麥湯送服,也可以用蜂蜜調成丸藥含服。
醫林蠲痰丸,用於治療風痰、冬月冷痰,並能安神定志。
半夏(泡水七次,取六兩),南星(泡水,取三兩),明礬(另行研磨,取兩半),辰砂(五錢,用作藥丸外衣),用薑汁糊製成丸藥,每次服用百丸,用薑湯送服。
五飲丸,用於治療一切停痰留飲,理脾順氣,消食寬胸。
青皮、陳皮、茯苓、枳實、白礬(各一兩),白朮、半夏、南星(都需經過炮製),皂莢、生薑(各二兩,搗碎),香附、蘇子、山楂肉、神麯(各半兩)。
上末,竹瀝、薑汁糊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臨睡白湯下。
稀涎散,痰在膈上,喉如拽鋸,中風口噤,乳蛾、喉風,並宜吐愈。
瓜蒂散,甚者用之。女人宜束定兩乳(二方並見中風)。
礬蜜湯,白礬(一錢),水一碗,煮十沸,入蜜小半杯,溫服。未吐,再飲熟水即吐。
簡便方,風痰。
殭蠶七條,洗、炒為末,薑汁一匙,溫水調下。
又,蚶殼或蛤蚌殼煅,研細,栝蔞黃熟者,搗餅曬為末,每一錢蜜湯調下。
白話文:
上一次服用藥物後,將竹瀝和薑汁混合成糊狀,製成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七十丸,睡前用白湯送服。
稀涎散適合治療痰停於膈上,喉嚨感覺像被鋸子拉扯,中風口噤,乳蛾、喉風等症狀,都能藉由吐出痰液而痊癒。
瓜蒂散適用於病情嚴重的患者。婦女服用時,需要將乳房固定住。
礬蜜湯使用白礬一錢,水一碗,煮沸十次,加入蜜糖半杯,溫熱服用。若沒有吐出痰液,可以再喝一些溫水,就會吐出。
這是簡便方,適用於風痰引起的症狀。
將七條殭蠶洗淨、炒至研磨成粉末,加入一匙薑汁,用溫水調和後服用。
另外,可以將蚶殼或蛤蚌殼煅燒後研磨成粉末,與成熟的栝蔞黃搗碎成餅狀,曬乾後研磨成粉末,每次取一錢用蜜湯調和服用。
寒痰噁心:蓽茇或胡椒末,每五分薑湯下,吐涎水清痰,赤石脂研服。
痰飲昏眩:吳茱萸(泡),白茯苓等分為末,蜜丸白湯下。
痰厥氣絕:古塔上陳石灰(兩許),水煎滾,去水。用清水一碗,煎滾,澄取汁,灌下。
痰盛喘急:好牛黃(一分),貝母(一錢),研勻,白湯下。單服貝母亦可。
頸項痰核:五倍子,南星,大黃,朴硝為末,醋,蜜調圍,日久者亦消。
白話文:
如果感到寒痰作嘔,可以服用蓽茇或胡椒末,每次五分,用薑湯送服,能有效地吐出清痰;也可以研磨赤石脂服用。
若因痰飲而頭昏眼花,可以用吳茱萸泡製,與白茯苓等量研磨成粉末,製成蜜丸,用白湯送服。
若痰厥氣絕,可以將古塔上陳石灰取適量,用清水煎滾,去除水後,再用清水一碗煎滾,取澄清的汁液灌下。
痰盛喘急時,可用好牛黃一分,貝母一錢,研磨均匀,用白湯送服,單獨服用貝母也有效果。
頸項出現痰核,可以將五倍子、南星、大黃、朴硝研磨成粉末,用醋和蜜調成糊狀敷在患處,久病也能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