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明醫彀》~ 卷之三 (7)
卷之三 (7)
1. 翻胃
簡便方,平胃散(依方製成)。薑汁、紅棗丸,鹽湯下;或姜,棗同研服。
又六一散,生薑自然汁澄下稠者(糖果店柞薑絲最多),和丸綠豆大,湯下。
又,白粱米汁(二合),生薑汁(一合),和服。
又,乾柿餅燒灰(一錢),酒下。
又,米粉搜和成劑,丸如桐子大,煮熟,點鹽少許,空心和汁吞。
又,大附子(一個),薑汁一碗浸透煮乾,母丁香(十個),共為末,以少許安掌中,不時舐服。
又,蚯蚓屎(一兩),木香(五錢),共為末,神麯糊為丸,陳皮,薑湯送下。
白話文:
簡易療法
用平胃散這個藥方照著配製。或者用薑汁、紅棗做成藥丸,用鹽水送服;也可以將生薑和紅棗一起研磨成粉末服用。
另外,可以用六一散,加上用生薑自然榨取的濃稠汁液(糖果店製作薑絲時剩下的薑汁最多),將它們混合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用水送服。
還有,可以用白粱米汁(兩合),加上生薑汁(一合),混合後服用。
此外,將乾柿餅燒成灰(一錢),用酒送服。
再有,將米粉和成麵糊,做成桐子大小的藥丸,煮熟後加入少許鹽,在空腹時用湯汁送服。
再者,取一個大附子,用一碗薑汁浸透煮乾,再加上母丁香(十個),一起磨成粉末,每次取少許放在手掌中,不時舔食服用。
最後,可以用蚯蚓屎(一兩),加上木香(五錢),一起磨成粉末,用神麯糊做成藥丸,用陳皮、薑湯送服。
2. 痞滿
經曰:太陰所至,為積飲痞膈。痞,不通之謂。精神榮衛,氣血津液,出入流行之紋理,悶密而為痞也。有傷寒下早,邪氣攻上而痞者;有雜病下多亡陰,血虛而痞者;有中氣虛弱,不能運化精微而痞者;有飲食、痰積窒塞而痞者;有濕熱太甚而痞者。蓋痞與脹不同,脹滿則內空虛而外有形,痞滿則內悶實而外無狀,脈宜浮滑,忌短澀。
治宜察其虛實而行攻補,實人略與疏通,隨宜調補,不可專於通利,暫得寬舒,再作益甚。
主方,陳皮,半夏,茯苓,枳實,黃連(姜炒),厚朴(姜炒。各八分),草豆蔻,木香,益智,青皮,柴胡(各五分),乾薑,吳茱萸(各三分)上水煎服。
脾虛無血加當歸、芍藥、川芎、白朮;郁加香附、神麯;中氣虛痞加人參、白朮、蒼朮;痰積加貝母、山楂、麥芽;濕熱加酒炒黃芩、梔子、蒼朮;肥人濕痰,半夏、茯苓、蒼朮、滑石;瘦人,枳實、黃連、芍藥、升麻;痰挾血成窠囊,桃仁、紅花、香附、大黃、鬱金。
黃連消痞丸,治心下痞滿,小便不利有熱者。
黃連(炒,兩半),黃芩(炒),乾薑(各三錢),茯苓,白朮(炒),甘草(炙),厚朴(制),豬苓(各五錢),枳實(一兩),陳皮(七錢五分),澤瀉,薑黃(各三錢半),砂仁(三錢五分),半夏(制,一兩三錢)
上為末,蒸餅,丸桐子大,每服百丸,白湯送下。
開結枳實丸(一名木香利膈丸),治濕痰留滯,胸膈痞悶,時作鳴聲。
枳實(炒),白朮,半夏(制),南星(泡),枯礬,大黃,青皮,木香(各五錢),牽牛(頭末,二兩),皂角(炙,去皮弦子),旋覆花(各一兩)
上為末,麵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五丸,米飲下。
香砂枳實丸,治痞。
保和丸(並見飲食。)
簡便方,痰食積痞。
半夏為末,薑汁和作餅子,用濕紙包,慢火煨香,熟水二鍾,餅一個,鹽五分,煎至一鍾服。
又,涼物過飽,不消,遂成痞。用馬牙硝一兩,以陳年吳茱萸半升,煮濃汁入硝,乘熱服。良久未轉更服。
又,用枳實麩炒為末,每服二錢,清粥湯送下。
又,卒得胸痛,薤根搗自然汁飲。薑、蔥熨(法見傷寒。)
白話文:
[病症:痞滿]
經典醫書中寫到:當太陰之氣到來時,會形成積飲、痞膈等症狀。所謂痞,就是指的不通暢。我們身體中的精神、營養、衛氣、血液、津液等物質在體內循環流動的紋理,若這些被封閉壓抑,就會產生痞滿的情況。有因感冒過早服用下藥,導致邪氣上攻而引起的痞滿;有因雜病過度服用下藥,導致陰氣損失、血液虛弱而引起的痞滿;有因中氣虛弱,無法有效運化精華而引發的痞滿;有因飲食過量、痰濕積聚阻塞而造成的痞滿;也有因濕熱過盛而引發的痞滿。痞滿與脹滿不同,脹滿是內裡空虛但外表可見形狀,而痞滿是內裡悶塞但外表無明顯形狀,脈象應呈現浮滑,需忌諱短澀。
治療時應根據患者虛實情況選擇攻補,對實證患者可稍微疏通,適度調補,不可一味追求通利,否則短期看似寬舒,但後果可能更嚴重。
主方包括:陳皮、半夏、茯苓、枳實、黃連(炒)、厚朴(炒)、草豆蔻、木香、益智、青皮、柴胡、乾薑、吳茱萸等,水煎服。
若是脾虛無血,可加入當歸、芍藥、川芎、白朮;若是鬱結,可加入香附、神麯;若是中氣虛弱引發的痞滿,可加入人參、白朮、蒼朮;若是痰積,可加入貝母、山楂、麥芽;若是濕熱,可加入酒炒黃芩、梔子、蒼朮;對於肥胖者濕痰,可用半夏、茯苓、蒼朮、滑石;對於瘦弱者,可用枳實、黃連、芍藥、升麻;對於痰血混合形成的窠囊,可用桃仁、紅花、香附、大黃、鬱金。
黃連消痞丸,用於治療心下痞滿,小便不利且有熱感的狀況。
開結枳實丸(亦稱木香利膈丸),用於治療濕痰滯留,胸膈痞悶,時常發出鳴聲。
香砂枳實丸,用於治療痞滿。
保和丸,此方亦可見於飲食相關的治療。
簡便方,針對痰食積痞的情況。
另有一方,適用於過量食用冷物,導致消化不良,進而形成痞滿。使用馬牙硝一兩,搭配陳年吳茱萸半升,煮濃汁後加入硝,趁熱服用。若效果不佳,可再次服用。
另有快速處理胸痛的方子,取薤根搗碎取汁飲用。另外,也可使用薑、蔥進行熨燙(詳細方法請參考傷寒相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