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明醫彀》~ 卷之一 (4)
卷之一 (4)
1. 脾胃為主
雖有美饌靈藥,必賴脾胃運化。蓋脾胃一臟一腑屬土。《易》曰:至哉坤元,土為萬物之母。經曰: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蓋五臟各得受此精華,為精為血,分布脈絡,灌溉周身,皆仰賴脾胃司納穀味而成。
所以脾為倉廩之官,胃為水穀之海。胃主納受,脾司運化。胃不和則食不思,脾不和則食不化。故氣血、津液、百骸、臟腑各失榮養,百病滋起矣。雖然胃常有餘,脾常不足,脾尤重焉。故先哲云:治諸病以健脾為先,調一身以理脾為主。從來補虛皆重腎經,獨東垣云:補腎不如補脾。
白話文:
即使有美味佳餚和珍貴藥材,也必須依靠脾胃的運化才能吸收利用。因為脾胃分別屬於臟和腑,都屬土。《易經》說:「至哉坤元,土為萬物之母。」經書說:「飲入於胃,精氣遊走擴散,向上輸送到脾,脾氣散發精氣,向上歸於肺,調節水液,向下輸送到膀胱。水精四處散布,五條經脈共同運行,與四時、五臟、陰陽相合,維持著身體的正常運作。」這說明五臟都需要脾胃運化食物吸收精華,化為精血,沿著經脈流通全身,滋養四肢百骸,脾胃是人體營養吸收的根本。
因此脾臟是人體營養的倉庫,胃是水谷的海洋。胃負責接收食物,脾負責運化食物。胃不和則食欲不振,脾不和則食物無法消化吸收。所以氣血、津液、四肢百骸、臟腑都會失去營養,百病叢生。雖然胃常常有餘,但脾常常不足,脾尤為重要。古人說:「治百病以健脾為先,調一身以理脾為主。」一般都認為補虛要以補腎為主,但醫學家李東垣卻說:「補腎不如補脾。」
苟或飲食失節,寒溫失調,思慮過度,四肢勞極,皆傷脾之由也。夫脾居坤靜之德,而有乾健之運,健則能食而形體壯盛,傷則少食而肌肉消瘦。故節食、節勞以養脾也,悅心平怒,惜氣寡欲以養四臟也。養四臟,亦以助脾也。母子剋制,環相資養之功,知此則養生之道,思過半矣。
白話文:
如果飲食不節制,寒熱失衡,過度思慮,四肢勞累過度,這些都是傷脾的原因。脾臟處於坤位,具有靜止的特性,但也具有乾位健運的特性,健運則能飲食良好,身形強健,受傷則飲食減少,肌肉消瘦。因此,要節制飲食,節制勞作來養脾。保持心情愉快,心平氣和,減少慾望,以養護心、肝、肺、腎四臟。養護四臟,也能幫助脾臟。母子相互剋制,又相互滋養,懂得這個道理,就能掌握養生的方法,已經明白了一半了。
2. 大黃芒硝
謹按《神農本草經》大黃味苦寒,無毒。主調中化食,破積除痰,通利水穀,腸胃結熱,推陳致新,安和五臟。又按芒硝,味辛苦寒。主五臟積聚久熱,破留血,腹中痰實結搏,通經脈,利二便。古今通治傷寒有餘熱證。東垣賦云:大黃定禍亂而致太平,故名將軍。如傷寒熱邪傳陽明之本,陽邪傳入陰經,陽毒火極等證,用之則頃刻回生,舍之則死不逾日。如不能以脈理明辯者,可以舌色驗之。
如舌乾燥苔,唇焦口渴者,先宜白虎湯,重用錢塘硬石膏(研末)。如小便短赤,大便秘結,大熱大渴,不怕寒,反怕熱,揚手擲足,揭去衣被,大便下利,蒼黑穢水,名協熱自利,臍內梗硬作痛,乃腸中有燥屎,則大黃可用矣。渴極睛紅,苔黃煩躁,芒硝可用矣。如舌苔黑色如芒刺,芒硝、大黃可倍用矣。
白話文:
根據《神農本草經》記載,大黃味苦寒,無毒。主要功能是調和脾胃、化解食積、破除積聚、消除痰濕、通利水穀、治療腸胃積熱,促進新陳代謝,使五臟安和。另外,芒硝味辛苦寒,主治五臟積聚久熱、破除瘀血、治療腹中痰濕積聚、通利經脈、促進大小便通暢。古今醫家皆用其治療傷寒餘熱症。
東垣先生說:「大黃能平定禍亂,帶來太平,故名將軍。」例如,傷寒熱邪傳入陽明經,陽邪侵入陰經,陽毒火盛等病症,用大黃治療,可迅速回生,否則很快就會死亡。若無法以脈象辨別,可以用舌色來判斷。
舌頭乾燥、舌苔厚、嘴唇乾裂、口渴者,宜先服用白虎湯,重用石膏。若小便短赤,大便秘結,高燒口渴,不怕冷,反而怕熱,手舞足蹈,掀開衣服,大便稀溏,呈黑褐色穢水,稱為「協熱自利」,臍周硬結疼痛,表示腸道中有燥屎,則可以使用大黃。口渴眼紅,舌苔黃厚煩躁,則可以使用芒硝。若舌苔呈黑色如芒刺,則可將芒硝、大黃的用量加倍。
如舌燥,雖有白苔,大便下利清水,身無大熱,手足厥冷,脈沉細,名協寒自利,硝、黃不可用也。如舌苔黑色而濕滑,名臟結,有陽證變陰者,皆不可用也。如痢疾初起,或日數多猶有積滯不清,後重窘迫,非大黃不能通快。如頭大痛,目赤腫等證,非酒煮大黃不除。
凡實證涼藥不效者,可用數分,專在用之中病,誤則傷人,失用尤殺人,豈可畏如鴆毒,一例不用乎?今醫者逢迎病家,不用大黃,恐傷胃氣為談柄,病家敬其謹慎王道,屢有熱邪熾極,寧袖手坐視其斃,嗚呼痛哉!余曾見小兒患痘,大渴,失用石膏,胃爛潰穿胸背而死。見痢疾大熱,失用大黃,腰後腎俞枯涸成窟而死。
白話文:
如果病人舌頭乾燥,雖然有白苔,但大便稀薄如水,身體沒有明顯發熱,手腳冰冷,脈象沉細,這是寒氣入侵導致的腹瀉,硝石、黃連等藥物就不能使用。如果病人舌苔呈現黑色且濕潤光滑,稱為臟結,這是陽證轉為陰證的表現,也同樣不適合使用硝石、黃連。如果痢疾剛開始,或已經持續多日,但積滯未除,出現腹痛絞緊的症狀,就必須用大黃才能通暢。如果病人頭痛劇烈,眼睛紅腫等症狀,就必須用酒煮大黃才能消除。
總之,對於實證(實熱症狀),如果涼性藥物無效,可以使用少量的黃連,專門針對病症進行治療。但是使用錯誤會傷人,不使用就可能致命,怎麼能像害怕毒藥一樣完全不用呢?現在有些醫生迎合病人,害怕使用黃黃會傷胃,病人也敬佩他們的謹慎,結果熱邪嚴重時,醫生卻袖手旁觀,眼睜睜看着病人死去,真是令人痛心!我曾經見過小孩患天花,口渴得厲害,卻沒有使用石膏,結果胃部潰爛穿透胸背而死。還見過痢疾病人發燒,卻沒有使用大黃,結果腰部腎俞部位枯竭成洞而死。
失用硝、黃所致,如此甚多。如明醫視病的確,用之無不起死回生。歷代名師治法方中多用。今以硝、黃奏奇功者,豈勝枚舉,姑舉一案例之。
附紀:如鹽官沈觀察弟天谷公,應試南都,與選貢劉芑源公同日患痢。沈憶宏曾語,初感即用大黃等,一劑獲瘳。劉延醫不肯用,沈亟往告,醫用熟大黃丸一錢,藥中仍加白朮、山藥,失於通導,竟至不起。又石膏者,傷寒等證神藥,醫有絕不用者,惜哉!
白話文:
很多疾病都是因為不恰當地使用硝石和黃連導致的。但如果明醫診斷準確,用藥得當,往往能起死回生。歷代名醫的治療方法中,也經常使用這兩種藥物。如今硝石和黃連能發揮奇效的例子不勝枚舉,這裡只舉一個例子:
鹽官沈觀察的弟弟天谷公,去南都參加考試,和選貢劉芑源公同一天患上了痢疾。沈天谷記得宏曾說,他一開始就用大黃等藥,一劑藥就治好了。劉芑源的醫生卻不肯用大黃,沈天谷急急忙忙去告訴他,醫生才用了一錢熟大黃丸,藥中還加了白朮和山藥,結果沒有通導,最終不治身亡。再說石膏,它是治療傷寒等病症的神藥,有些醫生卻完全不用,實在可惜!
3. 人參附子
謹按《神農本草經》人參味甘,氣微寒,無毒。主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附子味辛甘,氣大熱,有大毒。主風寒咳逆邪氣,溫中,破堅積聚,血瘕,寒濕踒躄,拘攣膝痛,不能行步。入補劑宜熟,溫散寒氣宜生。人參補臟腑元氣,附子益臟腑真陽,火衰陽弱,非此不能回生。
如久病氣血虛憊,一切虛損,人參可用。如命門火熄,中氣日損,一切虛寒,附子可用。先哲用補劑,必加附子數分,以壯參、耆之功力,追復散失之元陽。參、附之助,豈小補哉!凡有尫羸虛冷之象,亟宜用矣。倘有如瘧邪未散之類,醫家常執正氣足而邪自避之語,專用補法,猶如閉門逐盜,盜從何出?且邪得補而愈盛,反助其邪,為害匪細。此所謂損不足而益有餘。
白話文:
根據《神農本草經》,人參味甘性寒,無毒,能補五臟、安神定魂、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附子味辛甘性熱,有大毒,主治風寒咳嗽、逆邪氣、溫中、破堅積聚、血瘕、寒濕痺痛、拘攣膝痛、不能行走。用於補劑時宜熟用,溫散寒氣則宜生用。人參補益臟腑元氣,附子益補臟腑真陽,火衰陽弱,非人參附子不可救治。
若久病氣血虛弱,一切虛損,可用人參。若命門火熄,中氣衰損,一切虛寒,可用附子。古人用補劑時,必加少量附子,以增強人參、黃耆的功效,使散失的元陽得以恢復。人參、附子相輔相成,其補益之功不可小覷!凡是體虛乏力、畏寒怕冷,都應及時服用人參附子。但若如瘧疾邪氣未散之類,醫家常說正氣充足,邪氣自會消退,若只用補法,猶如關門驅賊,賊從何處出來?而且邪氣得到補益反而更加強盛,反而助長了邪氣,危害甚大。這就是所謂的“損不足而益有餘”。
如肺熱還傷肺,參亦不可概用。近醫遇富貴人,輒慮其虛,不問病之虛實,一例從補,亦致失誤。此與當用不用者,等於亡羊,皆由不能洞矚病情故耳。
白話文:
如果肺部有熱氣還傷害到肺部,人參也不能一概使用。近年來的醫者遇到富裕尊貴的人,總是擔心他們虛弱,不問疾病是虛是實,一律從補,也會導致錯誤。這與應該用卻不用的情形一樣,就像失去羊羣,都是因為無法徹底觀察病情所致。
4. 三法神功
張子和治病,不離汗、吐、下三法,本療暴病,而久病亦可以奏捷。暴病者,如傷寒冒邪者,汗之;及大頭瘟面腫脹,並熱為寒包,喘急難眠,諸風濕證,一汗可安。癰毒初起,經曰:汗之則瘡已。此皆邪隨汗解也。如食積痰滯者,吐之。及喉風、乳蛾,而頭面頸項大腫,點水不入,音聲不出,命懸須臾,慎勿刺破,破者多立斃,惟一吐,則腫消索食。並乾霍亂、絞腸沙類,皆賴吐全。
經曰:木鬱達之是也。如里邪實熱者,下之,及頭目周身火熱熾盛,皆可下之。痢疾腹痛等證,下之即暢。經曰:痛隨利減,脹以利寬是也。久病者,如風寒久伏肌髓,微熱惡風,或累月痎瘧,諸寒濕腫脹,皆可汗之。年遠厲風,大汗驅之。如積月關格或小便癃閉等患;或伏痰滯氣,時痛時脹,懨懨數年,不能發越,百藥無功,一吐可愈。如痢證始初失下,大痛口渴,肛門腫閉,小便不通,粒米不進,氣息機微,一下霍然。
白話文:
張子和治病,不離汗、吐、下三法,本療暴病,而久病亦可以奏捷。
張子和治病,不脫離汗、吐、下這三種方法,原本是治療急病的,但對於久病也同樣可以奏效。
暴病者,如傷寒冒邪者,汗之;及大頭瘟面腫脹,並熱為寒包,喘急難眠,諸風濕證,一汗可安。
對於急病,例如傷寒感冒,可以透過發汗來治療;還有像大頭瘟、面部腫脹、發熱卻感到寒冷、呼吸急促、難以入眠、各種風濕病症,只要出汗就可以改善。
癰毒初起,經曰:汗之則瘡已。此皆邪氣隨汗解也。
經書上說:「出汗就能讓瘡瘍痊癒。」這是因為邪氣隨著汗液排出體外。
如食積痰滯者,吐之。及喉風、乳蛾,而頭面頸項大腫,點水不入,音聲不出,命懸須臾,慎勿刺破,破者多立斃,惟一吐,則腫消索食。並乾霍亂、絞腸沙類,皆賴吐全。
如果出現食物積滯、痰液停滯,就要用催吐的方法治療;還有像喉風、乳蛾,導致頭面頸項腫脹,無法喝水,說不出話,性命危在旦夕。切勿刺破,刺破了大多會立刻死亡,唯有催吐,才能消腫,恢復食慾。像乾霍亂、絞腸沙等疾病,也需要依靠催吐來痊癒。
經曰:木鬱達之是也。
經書上說:「讓鬱結之氣疏通,這是正確的。」
如里邪實熱者,下之,及頭目周身火熱熾盛,皆可下之。痢疾腹痛等證,下之即暢。經曰:痛隨利減,脹以利寬是也。
如果內部邪氣實熱,就要用瀉下法治療;還有頭目全身發熱,都可使用瀉下法。痢疾、腹痛等症狀,瀉下就能通暢。經書上說:「疼痛隨著排泄減少,脹滿隨著排泄緩解。」
久病者,如風寒久伏肌髓,微熱惡風,或累月痎瘧,諸寒濕腫脹,皆可汗之。年遠厲風,大汗驅之。
對於久病,例如風寒長期蘊藏在肌膚骨髓,出現低燒怕風,或者多年患有瘧疾,各種寒濕引起的腫脹,都可以用發汗法治療。年久患上厲風,用大汗來驅散它。
如積月關格或小便癃閉等患;或伏痰滯氣,時痛時脹,懨懨數年,不能發越,百藥無功,一吐可愈。
如果出現長期的關格不通,或者小便閉塞,或者痰氣阻滯,時而疼痛,時而脹滿,已經持續多年,身體虛弱,各種藥物都無效,用催吐的方法就可以治癒。
如痢證始初失下,大痛口渴,肛門腫閉,小便不通,粒米不進,氣息機微,一下霍然。
如果痢疾初期沒有排泄,出現劇烈疼痛、口渴、肛門腫脹、小便不通、無法進食、呼吸微弱,只要瀉下一次,就能立刻好轉。
至於氣結痰凝,蓄血留積,必以攻下,推陳致新是也。可見此三法之妙,毋論暴病,即久病亦甚神。又毋論少壯,即衰老亦多奏功。今人能以此治暴病,而不敢用諸久病。又並遇暴病而謬慮虛弱,疑畏不用,以致病邪深入,漸不可救。雖然病屬有餘。極至困篤,用可立起;病屬不足亦難行之,最宜詳審。
白話文:
至於氣體阻塞、痰液凝結,以及瘀血積聚,就必須使用攻下法,將陳舊之物推陳出新。可見這三種方法的妙處,不論是急性的疾病,還是久病,都非常有效。而且不論是年輕人,還是老人,也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現今人們懂得用這三種方法治療急病,卻不敢用於久病。而且遇到急病,就過分擔心患者虛弱,疑慮重重,不敢使用,導致病邪深入,逐漸難以挽回。雖然這些病屬於陽盛實證,即使病情嚴重到危及生命,用這三種方法也可以迅速治癒;但如果患者屬於陰虛不足,就難以施行,需要仔細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