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志宏

《簡明醫彀》~ 卷之一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4)

1. 戒溺女歌

(東越藥園道人撰)

乾坤六子女,並重無偏倚。人生子女同,骨肉均一體。皆是天所命,胡為獨不舉。我聞人溺水,慘狀不可睨。力掙不能免,石人亦汗泚。蓋念斯痛苦,而忍加吾女。痛苦親不顧,女子默自茹。莫謂女無知,但口不能語,性靈已具備,貌與親宛似。生我者何人?父母天地比。殺我者何人?即我父母是。

借問何為然,不過為貧耳。貧窮本前定,殺女不可抵。親未成富翁,女已作怨鬼。女有女之福,不待親分與。女若命好時,助親增福祉;女或命薄時,夭傷自遄己。何如全我慈,目前且完聚。幼女衣食需,相挨費幾許。稍長學女工,綠窗其蔬水。嫁不責聘儀,荊布亦非恥。況殺自己女,實殺他家婦,他家也溺女,汝婦在何處。

世間男人多,無妻者屢屢,殺女女益少,天地喜不喜?禽魚猶放生,蟲蟻亦赦死。我女反殺之,殘忍一至此。豈無有王法,豈無有天理?王法或可逃,天理暗報汝。現世及來世,罪譴誰能避。嗟哉溺女者,不仁又不智,請君聽此歌,相傳相勸諭。

白話文:

[戒溺女歌]

(由東越藥園道人所寫)

天地之間的六子女,應當同等重要,無有偏私。生兒育女,他們都是我們的血脈,都是一樣重要的。每個孩子都是上天賜予的生命,為什麼我們偏偏不珍惜女兒呢?我聽到有人溺水的慘狀,那種情景令人不忍直視。在水中掙扎卻無法自救,就算是鐵石心腸的人也會感到害怕。想到這種痛苦,我們怎麼能對自己的女兒下得了手呢?

女兒的痛苦,父母往往選擇視而不見,她們只能默默承受。別以為女兒不懂事,只是她們還不會說話,但她們的靈魂和感知能力已經完全發展,外表和父母相似。生下我,我的父母如同天地一般偉大;但殺害我,殺害我的正是我的父母。

試問為什麼會這樣?只不過因為貧窮罷了。但是貧窮是命中註定的,殺害女兒並不能改變什麼。親人尚未成為富翁,女兒卻已經成了怨鬼。女兒有她自己的福氣,不需要父母給予。如果女兒運氣好的時候,可以增加家庭的福祉;若女兒命薄,短暫的生命也是她自己的事。何不珍惜我們的慈愛,讓家人團圓?養育一個女兒所需的衣食,其實並不多。等到女兒稍長,她可以學習女紅,自給自足。嫁女兒不必強求聘禮,即使粗布麻衣也不必羞愧。況且,殺害自己的女兒,實際上是殺害了別人家的媳婦。如果別人家也溺死女兒,那麼你的媳婦在哪裡?

世間的男人多,但沒有妻子的人也很多,殺害女兒會使女兒越來越少,天地會高興嗎?對於禽獸和魚類,我們尚且懂得放生,對於蟲蟻,我們也會赦免它們的死罪。為什麼對自己的女兒卻如此殘忍,狠心到這個地步?難道沒有法律嗎?難道沒有天理嗎?或許可以逃避法律的制裁,但天理會默默地報應你。無論是現在還是未來,誰能逃避罪罰呢?溺死女兒的人,既不仁義也不聰明,請各位聽聽這首歌,互相傳遞,互相勸告。

2. 業醫須知

古人延醫,如求良將。良將系眾之死生,國之存亡;醫系人之安危死生,眷屬之悲歡聚散。豈非天地間最重大事故!故非其人不可信託,是必其德仁厚,其學淹通諳練,而後能起疴回生,奪災行之數,而造天命、慰人心焉。然則業醫者,當時刻兢兢業業,以救人之德。殺人之罪為儆戒也明矣!每臨病,務以濟人自矢,勿重財利。

若遇危難證,當明告某方某藥,勿詭言珍秘而索重價。若病果易治,勿故言難療,致病家驚憂而妄勞。如果難治,勿故言易愈,致病家虛喜而空費。或有早晚可奏效,而故以藥停阻之,以勒重酬,或前醫有成功,而故捏詞誹謗之,以自居功。又或諸醫覆絕,詒彼獨肩可挽。如癆瘵僅存皮骨,語言不能,尚誘其厚饋,乃不日旋斃之類。

又或盡心富家,而忽慢貧家,延請不往,求藥不發。此等種種不一,總是重利鄙夫,忍心害理之所為,詎可以軀命付託乎?且今醫不自揆淺陋,氣傲心妒,既不肯咨訪高明,又不肯溫讀醫書,暇則棋酒晏笑,或算計財利,此所謂學醫人費,以人命為僥倖者也。先輩云:道未行,謂無利益不學;道既行,謂應酬無暇不學。

尤不可犯此二語。古之良醫,不敢逞臆見而務博學,又不敢泥俗諦而求諸閱歷,又不執一、二證驗而求圓變無窮之心悟。至老手不釋卷,虛心常廣諮詢,誠以人命為重,自存德行也。雖然其責又在延醫者,勿輕聽人言,進用多誤,全在鑑察精確。人謀為主,獨斷行之,不可專憑卜筮。

嗟嗟!醫人有胸無心,病家有耳無眼,人命其危矣哉。

白話文:

[從事醫療者應知的事項]

古人請醫生,就像尋找優秀的將領一樣。好的將領關乎著士兵的生死與國家的存亡;而醫生則關係到人的安全與生命,影響家庭的悲歡離合。這豈不是世間最重要的大事嗎?所以如果不是合適的人選,我們不能輕易的信任和託付。他必須有深厚的道德品質,有豐富的學識和熟練的技術,這樣纔能夠治病救人,改變命運中的不幸,達到上天的旨意,安慰人心。

因此,作為醫生,應該時刻勤勉敬業,把救人性命視為己任,絕對不能貪圖財利。面對病患,必須全力以赴,以救助他人為目標,不要過分看重金錢利益。

遇到危急病情,應清楚告知使用何種藥物,不要為了索取高價而故意說藥材珍貴罕見。如果病情容易治療,不要故意說病情嚴重難以治療,導致病人家屬驚慌憂慮,徒增煩惱。反之,如果病情確實難治,也不要故意說病情容易治癒,讓病人家屬空歡喜一場,浪費金錢。有些醫生可能故意延遲治療效果,以便索取更高的報酬,或者在前一位醫生成功治療的情況下,故意捏造詞語進行誹謗,以此來顯示自己的功績。還有的醫生,在其他醫生都束手無策的情況下,卻誇大自己能獨力挽回局面,例如對只剩下皮骨的肺結核病人,無法說話,卻引誘他們提供豐厚的報酬,結果不久就死亡。

此外,有些醫生對富有的人極度用心,但對貧困的人卻怠慢,不接受邀請,不發放藥物。這些種種行為,都是隻看中利益,不顧道德的行為,怎麼能把自己的性命託付給這樣的人呢?

現今的醫生,往往自視甚高,嫉妒他人,既不肯向有經驗的醫生請教,也不肯深入研究醫學書籍,閒暇時只顧著玩樂,甚至計算如何獲取更多的財利。這就是所謂的,以病人的性命為賭注,只追求個人私利的行為。有前輩曾說過,如果認為學醫沒有利益,就不去學習;或者已經從事醫學工作,卻因為忙於應酬而無暇學習,這兩種情況都不應該發生。

古代的優秀醫生,不會輕易發表自己的觀點,而是努力學習;不會被世俗的見解所束縛,而是通過實踐來提升自我;不會固守某一兩個成功的案例,而是追求無窮無盡的心靈感悟。他們年邁時仍然勤奮閱讀,保持謙虛,經常向他人請教,這是因為他們深知人命關天,必須保持良好的品德。

然而,醫生的責任不僅在於醫生本身,也與病人選擇醫生有關。病人不能輕易相信他人的言論,隨便選擇醫生,這樣往往會造成錯誤。選擇醫生,最重要的是要仔細觀察和判斷,不能完全依賴占卜或預測。

唉!有些醫生看似有心,實際上卻無同情心;有些病人看似有眼睛,實際上卻無法辨別真偽。這樣下去,人的性命將處於極大的危險之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