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志宏

《簡明醫彀》~ 卷之二 (20)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20)

1. 疸證

(附:黃腫)

經曰:溺黃赤,安臥者疸病。多由酒食過度,臟腑不和,水穀相併,移於脾胃,復為風濕所搏,瘀結不散,熱氣鬱蒸,如食已即飢,身體面目及爪甲小便盡黃,時欲安臥,乃其證也。疸證有五:曰黃、谷、酒、女勞疸、黃汗是也。濕熱一同,皆由濕生熱,濕熱相黴為黃。常多大小便澀,專宜通利小便,最為捷要。

但小便清長,黃自退也。近世多用草藥者,取新鮮味涼,氣悍而快利耳。凡脈浮者吐之、汗之;脈沉者下之、利之。七、八日口有血者,亦宜下之。

主方,茵陳(鈴兒者),梔子(各一錢),赤茯苓,豬苓,澤瀉,黃連(七分),甘草梢(三分),上加燈心二十枝,水煎,空心服。

白話文:

黃疸病症與治療方法

經書記載: 患者小便顏色發黃,且喜歡安臥,這是黃疸病症。多因飲食過度,臟腑失調,水谷積聚,影響脾胃功能,再受風濕侵襲,導致瘀積不散,熱氣鬱結。患者經常感到食慾不振,身體、面部、指甲、小便均發黃,喜歡安靜休息,這些都是黃疸病的典型表現。

黃疸病症分為五種: 黃疸、谷疸、酒疸、女勞疸、黃汗。 這些病症都由濕熱共同引起,濕氣生熱,濕熱交雜就形成了黃疸。患者多伴有大小便澀滯的症狀,因此通利小便至關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

當小便清長時,黃疸自然會消退。 近代多使用草藥治療,選擇新鮮、性涼、氣味辛辣、功效迅速的藥材。

脈象浮者,宜用吐法或汗法;脈象沉者,宜用下法或利法。 如果患者在七、八天內出現口吐血的症狀,也宜使用下法。

主要藥方: 茵陳 (鈴兒) 、梔子、赤茯苓、豬苓、澤瀉、黃連 (各七分),甘草梢 (三分),再加上燈心二十枝,水煎服用,空腹服用。

不通加車前草汁,調滑石末服。甚加葶藶、枳實、草龍膽。

茯苓滲濕湯,治黃疸。

蒼朮,白朮(各二錢),梔子,黃芩(各八分),枳實,黃連(各七分),茯苓,澤瀉,茵陳陳皮,防己,青皮(各五分)水煎服。

白話文:

如果小便不通,就用車前草汁調和滑石粉服用。如果症狀嚴重,就再加入葶藶、枳實、草龍膽。茯苓滲濕湯用於治療黃疸,由蒼朮、白朮、梔子、黃芩、枳實、黃連、茯苓、澤瀉、茵陳、陳皮、防己、青皮等藥材水煎服用。

葛根湯,治酒疸。

葛根(六錢),枳實(麩炒),山梔子,豆豉(各三錢),甘草(五分)上水煎服。

茵陳石膏湯,治黃汗。

石膏(二錢),茵陳,赤芍藥,黃耆,麥冬(各一錢),豆豉(一撮),甘草(炙,五分)上加姜三片,水煎服。

理中湯(方見中寒)

建中湯(方見傷寒),並治內傷勞役發黃之證。

白話文:

葛根湯用於治療酒疸,由葛根、枳實(麩炒)、山梔子、豆豉(各三錢)、甘草(五分)組成,水煎服。茵陳石膏湯用於治療黃汗,由石膏、茵陳、赤芍、黃耆、麥冬(各一錢)、豆豉(一撮)、甘草(炙,五分)組成,加姜三片,水煎服。理中湯(方見中寒)和建中湯(方見傷寒)均可治療內傷勞役發黃的病症。

簡便方(治黃疸)秦艽一兩,作二服,好酒煎,空心服。

又,蘿蔔子為末,白湯下,日三服。或絲瓜連子燒灰。因面病,麵湯;酒病,酒調下。

黃疸無汗:麻黃(二錢),春夏少用(秋,水煎;冬,酒煎,)亦治傷寒發黃。

皮膚、眼目如金:用青小麥或苗搗汁,每用一盞,空心溫服。

又,野苧麻根煎服。或乾葛酒煎,研白豆蔻(五粒)服。或桃枝、柳枝研,水服。

白話文:

簡便方(治黃疸)

秦艽一兩,分成兩份,用好酒煎煮,空腹服用。

另外,將蘿蔔子研磨成粉末,用白湯送服,一天服用三次。

或者將絲瓜連同種子燒成灰燼,如果是因為食用麵食導致的黃疸,就用麵湯調服;如果是因為飲酒導致的黃疸,就用酒調服。

如果黃疸患者沒有出汗,可以用麻黃二錢,春夏季節少用,秋冬季節則用水煎或酒煎服用,也可以治療傷寒發黃。

如果皮膚和眼球呈現金黃色,可以用青小麥或小麥苗搗汁,每次服用一盞,空腹溫服。

另外,可以用野苧麻根煎服,或者用乾葛酒煎煮,再研磨白豆蔻(五粒)服用。也可以用桃枝和柳枝研磨後,用水送服。

黑疸多死,急以栝蔞根搗汁服。

急、心黃疸:百合蒸,和蜜食。

又,生茅根(一握),細切,同豬肉煮汁飲。勿食肉。

今用草藥治疸:車前草、平地木、雪裡青、荷包草、仙人對坐草,隨取一味搗細,和生白酒絞汁飲。

白話文:

黑色黃疸病症大多致命,應立即取栝蔞根搗碎取汁服用。

心臟部位發黃的黃疸病症,可用百合蒸熟,拌蜂蜜食用。

此外,取鮮茅根一把,切碎,與豬肉一起煮湯飲用,但不要吃肉。

現在用草藥治療黃疸,可以使用車前草、平地木、雪裡青、荷包草、仙人對坐草,任選其中一種搗碎,混合生白酒絞汁飲用。

2. 黃腫

即俗謂黃胖。起於食積,濕鬱傷脾,脾氣虛敗,色黃而腫。

主方,白朮,蒼朮(各二兩),厚朴(薑汁拌炒),陳皮(各一兩),甘草(五錢),砂仁(五錢),皂礬(二兩,粉炒)

上為末,除皂礬另制,用紅秈米粉一升,先將皂礬砂鍋內炒至煙盡,再下粉,炒香熟為度。取起和前末一處,醋煮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日進二服,薑湯送下。忌麵食、生冷、油膩。

白話文:

俗稱「黃胖」的病症,是因為飲食積滯,濕氣鬱積傷脾,脾氣虛弱衰敗,導致身體發黃腫脹。

治療方劑:白朮、蒼朮各二兩,厚朴(用薑汁拌炒)和陳皮各一兩,甘草和砂仁各五錢,皂礬(二兩,粉末炒制)。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皂礬另行處理。取紅糯米粉一升,先將皂礬在砂鍋內炒至煙消,再加入糯米粉,炒香熟透。取出與之前研磨好的藥粉混合,用醋煮成糊狀,搓成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十丸,一天服用兩次,用薑湯送服。忌食麵食、生冷和油膩食物。

又方,皂礬(煅,五兩),棗肉(三兩),干蒸餅(三兩)

上為末,生薑自然汁為細丸,每服二十丸,米湯送下,日進三服。

褪金啟脾丸,治黃腫腹脹。

蒼朮,香附,制礬(各四兩),茵陳(鈴兒),白朮,厚朴,陳皮,青皮(各三兩),乾漆(炒煙盡),蓬朮,三稜(各二兩),川椒,甘草(各一兩)

上為末,用大黑棗煮一滾,去皮核,搗爛和丸,如干,添棗湯勻,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湯或薑、棗湯下,病去七分,藥止。

白話文:

另一方,將皂礬煅燒成五兩,再與三兩棗肉和三兩乾蒸餅研磨成粉末,用生薑汁搓成細丸,每次服用二十丸,米湯送服,一天服用三次。此方名為褪金啟脾丸,用於治療黃疸、腹部脹滿。

另外,將蒼朮、香附、制礬各四兩,茵陳、白朮、厚朴、陳皮、青皮各三兩,乾漆炒至煙盡,蓬朮、三稜各二兩,川椒、甘草各一兩,研磨成粉末。將大黑棗煮沸去皮核後搗爛,和藥粉一起搓成丸,丸如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用米湯或薑、棗湯送服,病情減輕七分即可停止服藥。

制礬法,綠礬(十兩)、小麥(一升),淘淨曬燥,入鍋內用好米醋五、六碗煮半乾,入礬在內煮乾,炒黃色,掐麥開看黃色,急搶起,勿焦。

棗礬丸,治食癆疸,身背皆黃色。

皂礬(不拘多少,砂鍋炒令通紅,醋點赤色用。),紅棗(煮熟取肉,)同礬搗勻為丸,每五十丸,米湯或薑湯下。

白話文:

【礬製法】,綠礬(十兩)、小麥(一升),淘淨曬乾,放入鍋中加入好米醋五、六碗,煮至半乾,加入礬一起煮至全乾,然後炒至呈黃色,用手摳開小麥粒看是否已呈黃色,趕快撈起來,不要燒焦。

【棗礬丸】,治療消化不良和黃疸症狀,身體背部皆呈黃色。

皁礬(無論多少量,使用砂鍋炒至通紅,用醋點燃使其呈紅色後使用。),紅棗(煮熟後取出果肉),與皁礬一同搗碎混勻做成丸狀,每次服用五十粒,可用米湯或薑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