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明醫彀》~ 卷之四 (33)
卷之四 (33)
1. 竹木刺
治竹木針入肉,用生薑、橘皮、鹽(等分)研如膏塗,自出。
桂臘丸,肉桂為末,以黃蠟溶化,和桂末作丸,豆大一丸,置刺處。濕紙厚蓋,火炙蠟化,去紙,蠟連刺出。或松香,如上法敷。
又,土牛膝。搗塗。或羊糞,水調塗。或象牙末,津調塗。或萆麻子研爛,絹襯傷處敷。或白梅塗,看刺頭出,指甲拔。
白話文:
對於竹木碎片刺入肉中的治療方式,可以使用生薑、橘皮、鹽(三者等量)研磨成膏狀物質塗抹在傷口上,碎片會自行排出。
另外有一種名為「桂臘丸」的藥物,將肉桂磨成粉末,然後用熔化的黃蠟與肉桂粉混合製成豆大的丸狀,放置在刺入的地方。再用濕紙厚實地蓋住,用火烤讓蠟融化,撕掉紙後,蠟會連同刺一起被拉出。或者可以使用松香,按照上述方法進行敷貼。
還有一些其他的方法,像是使用土牛膝,搗碎後塗在傷口;或者用水調和羊糞塗在傷口;或者用象牙粉,用口水調勻後塗在傷口;或者將萆麻子研磨成泥,放在傷口上用織物襯底;或者用白梅塗在傷口,等到刺頭露出來後,用指甲拔出。
2. 湯火
燒泡者,切戒冷水,火毒入內難救;宜鹽、鹽滷敷塗安。
主方,生地,當歸,芍藥,劉寄奴,黃連,黃柏,黃芩,木通,梔子,赤茯苓,甘草(等分),上加燈心,水煎服。二便清利為愈。次宜四物加白芷等服。
凝露散,治湯泡、火燒,香油調,鵝毛頻搽,水出乾摻結靨愈。
白芨(一兩),黃連,黃柏,黃芩,大黃(各二兩),共為末。
簡便方,軟石膏(煅),赤石脂(研細),大黃末(等分),香油調搽,濕乾摻。
又,黃柏末,豬膽汁調搽。或枯白螺螄殼火煅,研香油搽。
又,火丹草搗敷。或扁柏末,雞子調。或秋葵花搗,浸油敷。
又,桐油(二分),水(一分)、攪勻塗。或苦杖根為末,油調。或槐子,或皮炒、研,香油調敷。
煙燻垂死:白蘿蔔搗汁,灌之蘇。
白話文:
對於燒傷起泡的情況,千萬不要使用冷水冷卻,因為這可能會讓火毒進入體內,造成更難以救治的情況。較好的處理方式是使用鹽或鹽鹵來敷塗在燒傷部位,這樣會比較安全。
主要的治療藥方包括:生地、當歸、芍藥、劉寄奴、黃連、黃柏、黃芩、木通、梔子、赤茯苓和甘草(所有成分份量相同)。在上述藥材中加入燈芯,用水煎煮後服用。如果大小便順暢,則表示病情有所好轉。接下來可以服用四物湯加上白芷。
另一種藥方「凝露散」用於治療因熱湯或火焰導致的燒傷。將香油與藥粉混合,使用鵝毛頻繁塗抹,待水分蒸發乾燥後結痂即可痊癒。藥方成分包含:白芨、黃連、黃柏、黃芩、大黃。
此外,還有一種簡單易行的藥方:煅燒過的軟石膏、研磨細碎的赤石脂和大黃粉末(所有成分份量相同),用香油調合塗抹,待其變乾後再繼續塗抹。
另外,也可以用黃柏粉末,並用豬膽汁調和塗抹。或者,將乾燥的白色螺螄殼經過火煅後研磨,再用香油調和塗抹。
此外,火丹草搗碎後敷用,或者使用扁柏粉末,用雞蛋調和。或者將秋葵花搗碎,浸泡在油中再進行敷用。
另外,也可以將桐油和水按照2:1的比例混合塗抹。或者將苦杖根研磨成粉末,用油調和塗抹。或者使用槐子,或者將槐樹皮炒製、研磨後,用香油調和敷用。
對於被煙燻到瀕臨死亡的情況,可以將白蘿蔔搗碎取汁,灌入口中使其甦醒。
3. 骨物鯁
蓋骨物鯁刺不下,若復從上出則為順。治法之妙,莫甚於湧吐或指絞,或鵝毛蘸桐油,或燈油攪令吐,哽物隨出。宜急為之,遲則喉腫食消,不能吐矣。有因循累日不食,至不救者。如鸕鷀、豺、獺治魚骨鯁;梳灰治發鯁;磁石下鐵;貍、虎、狗涎化諸骨(理宜類推。)
將小盞盛滿水或湯,以左手大、食、小三指豎起,屈中、名二指,駕水在上,向東橫左足,豎右足作丁字。右手豎食指,屈餘四指,空書上九字於水面,又二篆書蓋面,向東吸氣一口,吹入水中,令患人口飲水即化。如幼兒不能飲水,食白飴糖黏骨即下,或吐。
魚骨:韭白嚼令軟,用細線系,口中吞至鯁處,引之骨出。
又,水一盞,默以左眼睛於水中書龍字,服不過兩盞,小兒書與飲。
又,砂仁、甘草為末,棉裹含,徐咽津,久隨痰出。或萱草根搗汁,吞下。
又,獺爪爬喉下。或獺骨含口中自下。或金鳳花子、或根搗絞汁,服。
又,皂莢末,吹鼻得嚏哽出。或口唸鸕鷀七遍,水嚥下。
又,本魚骨頂頭上,咳聲出,或左右手,反復擲骨背後,立出。
又,魚骨肚肉刺痛,煎吳茱萸湯飲。或飲好米醋半杯。
諸骨哽:威靈仙煎汁,入砂糖服。或野苧根搗丸。雞骨,雞湯下;魚骨,魚湯下。
又,將狗後腳提起,涎出,飲少許。或胡荽略擂拌醋,連渣咽。
又,霜梅肉搗,指大綿裹,冷茶下,扯住線頭嘔出。
麥芒梗:鵝倒提口涎飲消。
篾刺:爛竹籬棍,急流水煎飲。
錢梗:生茨菰搗汁飲。或荸薺汁,或艾汁,或百部四兩煎,酒飲效。
錢、金銀物:胡粉(一兩),搗硝石少許,作二服。在腹中,服此亦消。
又,取薤黃曬,令萎黃,煮熟勿切,食一大束即下。
又,誤吞針。瓷器一塊。呵之即出。
又,多食豬、羊肥肉汁,自瀉出。
一兒誤吞釣鉤,刺喉,得鉤線在外。用數珠子穿線上,逐個送入喉中,以珠抵釣,頂脫其尖,一掣而鉤上出,巧法也。
一吞錢哽喉,以白紙卷實如箸,以刀橫亂割其端作鬅鬆狀,別取一箸,縛針鉤於端,令不可脫。先下咽輕提輕抑,覺鉤入錢眼,次以紙卷納入咽中,與鉤尖相抵,一掣而出。
白話文:
標題: [魚刺卡喉]
內容: 如果魚刺卡在喉嚨裡無法吞下,如果能再從嘴裡取出就是順利的情況。治療的巧妙方法,莫過於催吐,例如用手絞壓舌根催吐,或者用鵝毛沾桐油,或者燈油來讓患者吐,卡住的東西就會跟著出來。應盡快處理,如果延遲,喉嚨可能腫脹,食物被消化,就更難吐出了。有些人拖延幾天不吃東西,最後導致無法救治。例如鸕鷀、豺、獺可以治療魚骨卡喉;梳灰可以治療頭髮卡喉;磁鐵可以吸出鐵器;狸、虎、狗的口水可以溶解骨頭(理論上可以推廣應用)。
拿一個小碗裝滿水或湯,左手的大拇指、食指、小指豎起,中指和無名指彎曲,然後將水架在手上,面向東方,左腳橫向,右腳豎起形成丁字。右手食指豎起,其餘四指彎曲,在水面上空寫上九個字,再寫兩個篆字蓋在上面,面向東方吸一口氣,吹進水中,讓患者喝水,卡住的東西就會溶解。如果是小孩無法喝水,可以吃白飴糖粘住骨頭使其下嚥,或者吐出來。
魚刺:將韭菜的白色部分嚼軟,用細線綁住,口中吞到魚刺的位置,拉出魚刺。
此外,將一盞水,默唸左眼在水中畫龍字,喝下去,通常喝兩盞水就可以解決,小孩也可以寫好後喝下。
另外,砂仁和甘草磨成粉末,用棉花包裹含在口中,慢慢吞下唾液,時間長了會隨著痰一起排出。或者將萱草根搗碎成汁,吞下。
此外,用獺的爪子抓喉嚨下方。或者含獺骨在口中,自然就會掉下去。或者金鳳花籽,或者根搗碎絞汁,服用。
此外,皁莢粉末,吹鼻子讓患者打噴嚏,魚刺就會出來。或者口唸鸕鷀七遍,用水吞下。
此外,將魚骨放在頭頂,咳嗽就會出來,或者用左右手,反覆扔骨頭在背後,馬上就會出來。
此外,魚骨卡在肚子肉裡疼痛,煎吳茱萸湯喝。或者喝半杯好米醋。
各種骨頭卡喉:威靈仙煎汁,加入砂糖服用。或者野薴根搗成丸。雞骨,用雞湯送下;魚骨,用魚湯送下。
此外,將狗的後腳抬起,口水流出,喝一點。或者胡荽稍微擂拌醋,連同渣滓一起吞下。
此外,霜梅肉搗碎,用手指大的棉花包裹,冷茶送下,拉住線頭嘔出。
麥芒梗:將鵝倒提,口水飲下可以消除。
竹刺:爛竹籬棍,急流水煎飲。
錢幣梗:生茨菰搗汁飲。或者荸薺汁,或者艾汁,或者百部四兩煎,酒飲有效。
錢幣、金銀物:胡粉(一兩),搗一些硝石,分兩次服用。在腹中,服用這個也會消失。
此外,取薤黃曬,萎黃後煮熟不要切,吃一大束就會下來。
此外,誤吞針。瓷器一塊。吹氣就會出來。
此外,多吃豬、羊肥肉汁,自己就會排泄出來。
有一個小孩誤吞釣鉤,刺喉,得到鉤線在外面。用數珠子穿線上,逐個送入喉中,用珠子抵住釣鉤,頂開其尖端,一拉鉤子就會出來,這是巧妙的方法。
有一個人吞了錢幣卡在喉嚨,用白紙捲實像筷子一樣,用刀橫向亂割其端,做成蓬鬆狀,另外取一根筷子,綁一個針鉤在末端,確保不會脫落。先輕輕吞下,輕輕上下移動,感覺到鉤子進入錢幣孔,再將紙捲放入喉嚨,與針鉤相抵,一拉就會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