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志宏

《簡明醫彀》~ 卷之八 (14)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八 (14)

1. 腳氣瘡

因腎虛風濕所搏,氣血壅滯,毒在膚腠,不得宣通,腳上生瘡。若風毒不散,遷延日久,黃水淋漓,氣血虧傷,難治。

主方(風濕腫潰),漏蘆,五加皮,槐皮,白蘞,甘草(各七錢半),蒺藜子(二兩),水煎,無風處淋洗。

敷腳瘡,氈灰,紅棗(燒灰),竹蛀屑,黃丹,枯礬,韶粉,上各等分,研勻摻之。

白話文:

由於腎虛加上風濕侵襲,導致氣血流通受阻,毒素積聚於皮膚,無法順利排出,導致腳部出現瘡疹。若風毒未能及時消散,病情會逐漸惡化,引發黃水淋灕,導致氣血大量損失,治療起來比較困難。

主要藥方:(用於治療風濕性腫痛和潰瘍)主要成分有漏蘆、五加皮、槐皮、白蘞、甘草(各取七錢半),以及蒺藜子(二兩),這些草藥需用水煎煮後,再在無風的地方淋洗患處。

腳部瘡疹的治療:使用氈灰,再加上紅棗(燒灰)、竹蛀屑、黃丹、枯礬、韶粉,每種材料均等份量研磨後混合,最後用來塗抹於患處。

2. 甲疽

指甲內潰爛。因於濕熱,或剪傷,或履窄。勿涼藥敷。

敷方,綠礬(鐵器內炭火封煅溶化,令汁干,取赤者研,五錢),蘆薈(一錢五分),麝香(三分)

上研細和勻,制一絹袋盛藥,套指上,線扎定,日摻自愈。

腳指四邊腫爛,以前礬末一錢,入乳香末三分,敷愈。

又方,牡蠣頭生研極細,每服二錢,靛花研酒調下,仍敷患處。

又方,烏梅或白梅,取肉蒸爛裹,或燒灰調敷。

白話文:

指甲內部潰瘍,可能由濕熱引起,或者因為被剪傷,或者踩到狹窄的地方。這種情況不適合使用涼性藥物來敷治。

治療方法如下: 材料:綠礬(將鐵器內的碳火封閉後煅煉至溶化,待其水分乾後取出紅色部分研磨,總量為五錢)、蘆薈(份量為一錢五分)、麝香(份量為三分)。

以上材料研磨成細粉並均勻混合,製成一個綢布袋裝載藥粉,套在患指上,用線繃緊,每日更換藥粉可以自行痊癒。

對於腳趾四周出現潰瘍的情況,可以使用綠礬粉末一錢,加入乳香粉末三分,敷在患處進行治療。

另外一種治療方式: 材料:牡蠣頭生研磨成極細粉末,每次服用二錢,靛花研磨後調入酒中飲用,同時在患處敷上藥粉。

還有一種治療方法: 材料:烏梅或白梅,取其果肉蒸煮至軟熟後包裹在患處,或者將其燒成灰後調和敷在患處。

3. 代指

指頭腫爛,爪甲結膿,用烏梅核中仁為末,米醋調膏,另以朴硝泡湯洗,漬指於前膏內,或以豬油調蚯蚓糞塗。

白話文:

如果手指腫脹發炎,指甲周圍有膿包,可以使用烏梅的核仁磨成粉末,再與米醋調和成膏狀。另外,還可以用芒硝浸泡在水中,來清洗患處。將手指浸泡在先前調好的膏藥中,或者使用豬油調和蚯蚓糞來塗抹患處。

4. 足發背

足面生疽,屬足厥陰、陽明二經之會。由濕熱乘虛下注。活命飲加木瓜、肉桂、牛膝。先蒜灸,次托裡,再用十全之類。用羊糞瓦上炙乾,煙盡羅末,麻油調敷。癢加輕粉,痛加麝少許,敷。外以山茶葉,或冬青葉裹之,絹條才定。

白話文:

腳面長了腫塊,這是一種足厥陰和陽明兩條經絡共同受影響的情況。這是因為體內的濕熱之氣趁著身體免疫力低下時,向下流動到腳部所導致。

治療上,我們可以使用「活命飲」配方,並且加入木瓜、肉桂和牛膝來進行調理。首先,我們可以用大蒜來進行灸療,接著使用具有補益作用的藥物如十全大補湯等進行扶正。為了加速癒合,我們可以使用經過羊糞炙乾後的粉末,加入麻油調和後敷在患處。如果感到癢,可以加入少量輕粉;如果感到疼痛,則可以加入少量麝香。外層可以使用山茶葉或者冬青葉包裹,然後用綢布固定。

請注意,以上方法應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不適應自行操作,且個體差異存在,應根據自身情況調整用量和使用方式。

5. 足跟疽

屬太陽經,乃陰、陽二蹺發源之所。由臟腑積熱所致。忌毒藥敷,外宜蒜灸,內服活命飲加牛膝、肉桂,或紫金錠之類。陰虛服補陰諸丸,煎服。

婦人足跟、足趾腫痛,足心發熱,腫處潰膿,皆宜八珍湯、六味丸;內熱,逍遙散之類。

敷方,白朮為細末,先以鹽湯洗淨,乾摻上,一日一換,效。

治腿肚上瘡,水出作癢,用貫眾煎湯洗,後用百藥煎末,唾調敷。

白話文:

[屬於太陽經,是陰、陽兩條主要經脈的發源地。由五臟六腑積聚的熱氣所導致。不應使用毒藥敷貼,外可用大蒜灸療,內則可服用活命飲加上牛膝、肉桂,或者使用如紫金錠等藥物。對於陰虛的患者,應服用補充陰液的丸藥,並煎煮服用。

對於婦女腳跟、腳趾的腫痛,腳心發熱,腫塊破潰有膿的情況,適合使用八珍湯、六味丸;若伴有內熱,則可用逍遙散類的藥物。

有一個敷藥方法:將白朮研磨成細粉,先以鹼性鹽水清潔患處,然後撒上此粉,每天更換一次,效果顯著。

治療腿部肌肉的傷口,出現水泡感時,可以使用貫眾煎湯清洗,然後使用百藥煎的粉末,搭配唾液調和後敷在患處。]

6. 手足裂

乃手足皴澀,皮膚裂開,疼痛不能見風。

膏方,瀝青(四兩),白色黃蠟(八錢),乳香(二錢,另研末)

上用鐵器先熬麻油(一兩),煎熟,次下瀝青,即下黃蠟,以麻布濾入水中,扯拽黃色(揉入乳末)。瓷器收貯。每用以藥火上烘軟塗之,外貼紙,其縫自合。

又方,手足裂痛,用清油(五錢),慢火煎沸,入黃蠟一塊,再煎溶,入水粉、五倍末各少許,熬紫色為度,以熱水洗手足軟,用藥敷,以紙貼痛止。

又,腳縫濕爛,用枯礬三錢,黃丹五分為末,糝。

又,指縫搔癢成瘡,血出不止,用多年糞桶箍燒灰敷之。

白話文:

這段文字描述的是中醫對於手足乾裂、疼痛,以及腳縫濕爛、指縫搔癢等症狀的治療方法。

對於手足乾裂、疼痛且不能見風的情況,有一種膏方可以使用。這種膏方包含四兩瀝青和八錢白色黃蠟,並且在熬製過程中加入二錢乳香(研磨成粉末)。首先,用鐵鍋熬煮一兩麻油至熟,接著加入瀝青,然後加入黃蠟,過濾後將藥液倒入水中,並將其拉扯成黃色,然後混入乳香粉末。最後將此膏方儲存於瓷器中,每次使用時在火上加熱使其軟化,塗抹在患處,外層覆蓋一張紙,裂口自然會癒合。

另一個治療方案是,對於手足裂痛的情況,可用五錢清油,在慢火上煎至沸騰,加入一塊黃蠟並繼續煎煮至溶解,然後加入少量水粉和五倍子粉末,直至熬成紫色。使用熱水清洗手足後,將此膏方敷在患處,外貼紙片,疼痛自然緩解。

對於腳縫濕爛的情況,可用三錢枯礬和五分黃丹研磨成粉末。

還有一種方法是,對於指縫搔癢導致的瘡口,血不斷流出的情況,可使用多年的糞桶箍燒成灰,然後敷在患處。

又,腳裂爛,以蒸熟藕研成膏,敷之。

又,腳裂縫,以五倍子為末,同牛骨髓填縫內即愈。

冬月腳跟裂,大開出血,用白芨(要明亮堅,勿枯燥者)研細末,水調如糊,先以裂熱湯洗淨,抿藥,外用紙蓋,裹腳,過夜愈。冬月施人,大有利益。

通論以上諸毒:

凡諸般腫毒初見,焮赤腫痛,高大速起,屬陽證易治。惡寒發熱表證,宜加減敗毒散,發汗消解。煩躁口渴,里證,宜黃連內疏湯攻下大便。無表裡證,惟作大痛,邪在經絡,先宜真人活命飲解毒定痛,次托裡養榮湯調和臟腑。若微赤腫痛,平塌不起,屬陰經,難治。急宜十宣散、托裡散之類溫補助陽。

白話文:

對於腳裂爛的情況,可以使用蒸煮後的蓮藕研磨成膏狀,然後敷在患處。

對於腳部裂縫,可以使用五倍子研磨成粉末,與牛骨髓混合後塗抹在裂縫中,這樣可以幫助痊癒。

在冬季,如果腳跟出現裂開並大量出血的情況,可以選擇使用明亮且堅硬的白芨研磨成細粉,然後用水調和成糊狀。首先需要用熱水清洗患處,然後塗上藥物,再覆蓋一層紙,然後用繩子包紮腳部,隔夜後就會痊癒。在冬季使用這種方法對治療有著很大的好處。

總而言之,對於各種腫毒的治療:

當腫毒剛開始出現,腫脹紅腫疼痛,高大快速發展,這通常是陽性病徵,較容易治療。如果伴有畏寒發熱等表症,應使用減毒散加減法,發汗消解。如果出現煩躁口渴等裡症,應使用黃連內疏湯攻下大便。如果既無表症也無裡症,只是劇烈疼痛,這是邪氣進入經絡的表現,應先使用真人活命飲解毒止痛,然後使用託裡養榮湯調和臟腑。如果腫毒呈現微紅腫痛,但沒有高起,這是陰經的表現,較難治療。應立即使用十宣散、託裡散等溫補助陽的方法進行治療。

外治可灸、可圍、可洗,惟不可針。或攻散,或穿潰、托裡、排膿、生肌、收口諸方諸法,悉於總論採用。其諸癰疽瘡瘍治法,亦大同小異。但宜各證加引經藥,如患在上,入升上之品;在下,兼降下之味。潰後溫補氣血,寒熱虛實,隨證參酌,可獲十全之功矣。

白話文:

外療可以灸、圍、洗的方法進行,但不適合使用針。對於治療,可以使用攻散、穿潰、託裡、排膿、生肌、收口等各種方子和方法,這些都在總論中被採用。各種腫瘤、傷口的治療方式大致相同,但在使用時,應根據不同的情況加入引導經絡的藥物,例如如果病竈在上部,可以使用升提性的藥物;如果在下部,則需要結合一些降下的藥物。潰瘍發生後,應使用溫補氣血的方法進行治療,並根據寒熱虛實的不同情況調整治療方案,這樣可以達到十全十美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