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志宏

《簡明醫彀》~ 卷之三 (1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14)

1. 血證

上咀,每服五錢,水二鍾,入竹茹五分,煎八分,溫服。

槐榆丸,治大便下血,諸痔及脫肛。

槐角子,地榆,枳殼,黃芩(條),防風,當歸(頭,等分)

上為末,水法丸桐子大,每服二錢,空心白湯送下。

四生丸,治吐衄血,陽乘於陰,血熱妄行等證。

生艾葉,生薄荷葉,側柏葉,生地黃(等分)

上俱搗爛,丸如雞子大,每用一丸煎,去渣服。

十灰散,治癆證,諸失血,嗽血,先服此。

大薊,小薊,荷葉,側柏葉,茅根,茜根,山梔,大黃,牡丹皮,棕櫚皮

各燒灰,紙包蓋,地下過宿,等分配,研勻。先以藕節汁或蘿蔔汁,磨京墨調末五錢,服。甚有去升斗不能止者,花蕊石、發灰、三七、白芨、研末暫服。神昏服獨參湯。

簡便方,治吐血。

藕節,荷葉頂(各七個),水煎,入蜜一匙服。

又,鮮地黃汁(一升),薑汁(半合),和服。或生地酒煎服,或生蜜湯服。

又,百合搗汁飲,煮食亦可。又熟豬肝蘸白芨末食;或單白芨。

又,生藕、生地黃、大薊各搗汁三合,入蜜一匙服。

又,蘿蔔搗汁和童便(或鹽少許,或酒同服。)

舌上無故出血:槐花末敷。

止吐衄血:白芨末,涼水調鹽花貼鼻窊中。或貼印堂及鼻,紙封,頻以涼水潤之;或濕紙搭頸項或頂心,頻以涼水潤之。茅根(煎)、京墨(磨)、藕、萱草、馬鞭草、車前草(並搗汁)、百草霜(或鍋煤)、梔子(炒研)、黃葵子、炒黃糯米、發灰,並可研末,涼水調下皆效(隨用一味。)

止衄血:槐花(末)、蓮房(燒灰)、發(燒灰)、鸕鷀糞(燒灰)、梔子(燒灰),皆可吹入鼻。蘿蔔(汁)、車前(汁)、蔥(汁,皆可滴入鼻內。石榴花瓣、牆頭苔蘚,皆可塞入鼻。

咯血疙瘩:杏仁(研細),青黛作餅,以柿合濕紙裹煨,慢嚼,米湯下。

大便下血:烏梅,五倍子(炒焦),白芷(研末,等分),米糊丸桐子大。每服百丸,白湯送下。

又,臭椿根皮為末,醋糊丸湯下。或殭蠶末、烏梅肉蒸、搗,丸服。或苦楝子炒黃為末,蜜和丸服。

又,茄科(燒灰,三錢),米湯下,或木槿煎服。或山楂末,或五倍子末,皆可湯服。

小便出血:蒲黃(炒),破故紙(炒),陳石灰(炒)等分,研末,湯服。

又,辰砂五苓散,燈心湯下。或柿餅(燒灰),米湯調下。或車前子水煎服。或車前草搗汁服。

又,蒲黃(炒),研末服。後四物湯加木通、車前子煎,調玄明粉服,全止。

小便血條:當歸、白芷為末(二錢),淡豆豉煎湯下。或黃連、黃柏末(二錢),車前子煎湯調下。

又,五倍子末,烏梅搗丸服。或鬱金為末,蔥湯調下;或扁柏葉為末,酒調下。

白話文:

血證

上顎出血,每次服用五錢,加水兩碗,放入竹茹五分,煎煮至剩八分,溫熱服用。

槐榆丸,治療大便出血、各種痔瘡及脫肛。

槐角子、地榆、枳殼、黃芩(切條)、防風、當歸(取頭部,等量)。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水將粉末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錢,空腹用白開水送服。

四生丸,治療吐血、流鼻血,因陽氣過盛導致陰虛,血熱而亂走的證狀。

新鮮艾葉、新鮮薄荷葉、側柏葉、生地黃(等量)。

將以上藥材全部搗爛,製成如雞蛋大小的藥丸,每次取一丸煎煮,去渣服用。

十灰散,治療肺癆,各種失血,咳嗽帶血等症狀,先服用此藥。

大薊、小薊、荷葉、側柏葉、茅根、茜草根、山梔子、大黃、牡丹皮、棕櫚皮。

將以上藥材各自燒成灰,用紙包好,放在地下過夜,等量混合,研磨均勻。先用藕節汁或蘿蔔汁,磨墨汁調和藥末五錢服用。若有出血過多,即使服用數斗也無法止住的情況,可暫時服用花蕊石、頭髮灰、三七、白芨等研磨成粉末的藥物。若神志不清,則服用獨參湯。

簡便方,治療吐血。

藕節、荷葉頂端(各七個),加水煎煮,加入一匙蜂蜜服用。

另外,新鮮生地黃汁(一升),薑汁(半合),混合服用。或用生地黃加酒煎煮服用,或用生蜜湯服用。

另外,將百合搗爛取汁飲用,煮熟食用也可以。另外,用熟豬肝沾白芨粉末食用;或者單獨食用白芨。

另外,將生藕、生地黃、大薊各自搗爛取汁三合,加入一匙蜂蜜服用。

另外,將蘿蔔搗爛取汁和童子尿(或者少許鹽,或酒一起服用)。

舌頭無故出血:用槐花粉末敷在出血處。

止住吐血、流鼻血:用白芨粉末,用涼水調和少許鹽花,貼在鼻孔下方凹陷處。或者貼在印堂及鼻子上,用紙封住,經常以涼水潤濕;或者用濕紙搭在頸部或頭頂,經常以涼水潤濕。茅根(煎煮)、墨汁(磨)、藕、萱草、馬鞭草、車前草(一起搗爛取汁)、百草霜(或鍋底煤灰)、梔子(炒過研磨)、黃葵子、炒過的黃糯米、頭髮灰,都可以研磨成粉末,用涼水調服,都有效果(隨意選用一種)。

止住流鼻血:槐花(粉末)、蓮蓬(燒成灰)、頭髮(燒成灰)、鸕鶿糞(燒成灰)、梔子(燒成灰),都可以吹入鼻中。蘿蔔(汁)、車前草(汁)、蔥(汁),都可以滴入鼻中。石榴花瓣、牆頭苔蘚,都可以塞入鼻中。

咯血有血塊:杏仁(研磨細),青黛做成餅狀,用柿子皮包裹濕紙後煨熟,慢慢咀嚼,用米湯送服。

大便出血:烏梅,五倍子(炒焦),白芷(研磨成粉,等量),用米糊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百丸,用白開水送服。

另外,用臭椿根皮研磨成粉末,用醋調成糊狀製成藥丸,用開水送服。或者用僵蠶粉末、烏梅肉蒸熟搗爛,製成藥丸服用。或者用苦楝子炒黃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調和製成藥丸服用。

另外,茄科(燒成灰,三錢),用米湯送服,或者用木槿煎煮服用。或者用山楂粉末,或者五倍子粉末,都可以用開水送服。

小便出血:蒲黃(炒過),破故紙(炒過),陳石灰(炒過)等量,研磨成粉末,用開水送服。

另外,服用辰砂五苓散,用燈心草湯送服。或者用柿餅(燒成灰),用米湯調服。或者用車前子水煎煮服用。或者用車前草搗爛取汁服用。

另外,蒲黃(炒過),研磨成粉末服用。之後服用四物湯,加入木通、車前子一起煎煮,用玄明粉調服,可以完全止血。

小便出血有血絲:用當歸、白芷研磨成粉末(各二錢),用淡豆豉煎湯送服。或者用黃連、黃柏粉末(各二錢),用車前子煎湯調服。

另外,用五倍子粉末,烏梅搗爛做成丸藥服用。或者用鬱金研磨成粉末,用蔥湯調服;或者用扁柏葉研磨成粉末,用酒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