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明醫彀》~ 卷之二 (16)
卷之二 (16)
1. 泄瀉
經曰:春傷於風,夏必飧泄。又曰:濕勝則濡泄。又曰:暴注下迫,皆屬於熱。又曰: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屬於寒。夫脾胃同濕土之化,主腐熟水穀。胃氣和平,飲食入胃,精氣則輸於脾土,歸於肺經,行於百脈,而成榮衛。若飲食過多,起居不時,傷其脾胃,則不輸化上升精華之氣,反至下降,是為飧泄。
經謂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是也。久則太陰傳於少陰而為痢疾矣。治瀉大綱,必分寒熱為要。但以脈沉遲,口不渴,身倦少食,腹溫溫常痛,直出清水,小便清白者屬寒;脈沉數,口渴,聲響亮,暴注下迫,肛門熱痛,腹忽大痛,小便短赤者屬熱。(無藥,可包暖臍腹,一日不食,安。
白話文:
**經書上說:**春天受風寒之邪,夏天就會出現腹瀉。又說:濕氣過盛就會導致濕瀉。又說:突然腹瀉,下墜感強烈,都屬於熱證。又說:各種疾病導致的水液,清澈冰冷,都屬於寒證。
**人體脾胃如同濕土,主司腐熟水谷,**脾胃功能正常,飲食進入胃部,精氣就會輸送到脾土,再歸於肺經,運行於全身經脈,形成營養和衛氣。如果飲食過量,作息不規律,損傷脾胃,就會導致精華之氣無法輸化上升,反而下降,這就是腹瀉。
**經書上說:**清氣下降,就會產生腹瀉。時間久了,太陰經之氣傳入少陰經,就會發展成痢疾。
治療腹瀉的原則,必須先分清寒熱證。
如果脈象沉遲,口不渴,身體倦怠,食慾不振,腹部溫熱且持續疼痛,排泄清澈的水樣便,小便清白,屬於寒證。
如果脈象沉數,口渴,聲音洪亮,突然腹瀉,下墜感強烈,肛門熱痛,腹部突然劇痛,小便短赤,屬於熱證。
(無藥物治療,可使用暖包溫暖臍腹,一天不吃東西,就會好。)
)
主方,白朮,茯苓,車前子,澤瀉,芍藥(煨),陳皮,炙甘草(等分),加生薑、棗,(熱加燈心,)水煎服。
傷食加山楂、神麯、麥芽;熱瀉加滑石、黃連、梔子;寒加木香、砂仁、乾薑、肉桂。冬月再加益智、香附、丁香,去車、芍、澤瀉、燈心。夏月,香薷、扁豆、木通、厚朴;口渴,葛根、石膏;小便短赤或不通,豬苓、木通、滑石、石蓮子;濕加蒼朮、半夏;痰乍瀉乍止,加半夏、南星;胸脹,厚朴、枳實、香砂;口渴引飲,人參、五味、麥冬、葛根、升麻(少許)、烏梅(一個);胃氣下陷,人參、黃耆、升麻、柴胡;久瀉滑脫不禁,肉果(麵煨、),訶子肉、粟殼、木香、乾薑(各五分;),五更瀉,加肉果、茴香、破故紙(炒);脾虛加人參、山藥、苡仁、扁豆、蓮肉;暑瀉,六一散;夏秋濕熱大行,暴注水瀉,加炒黃連、蒼朮、升麻、木通。
白話文:
這個方子主治腹瀉。藥材包括白朮、茯苓、車前子、澤瀉、芍藥(煨)、陳皮、炙甘草(等分),並加入生薑、棗。如果患者發熱,可以加燈心;傷食加山楂、神麴、麥芽;熱瀉加滑石、黃連、梔子;寒瀉加木香、砂仁、乾薑、肉桂。冬月可以加益智、香附、丁香,同時去掉車前子、芍藥、澤瀉、燈心。夏月可以加香薷、扁豆、木通、厚朴。口渴可以加葛根、石膏。小便短赤或不通,可以加豬苓、木通、滑石、石蓮子。濕瀉加蒼朮、半夏。痰瀉乍瀉乍止,加半夏、南星。胸脹加厚朴、枳實、香砂。口渴引飲,加人參、五味子、麥冬、葛根、升麻(少許)、烏梅(一個)。胃氣下陷,加人參、黃耆、升麻、柴胡。久瀉滑脫不禁,加肉果(麵煨)、訶子肉、粟殼、木香、乾薑(各五分)。五更瀉,加肉果、茴香、破故紙(炒)。脾虛加人參、山藥、苡仁、扁豆、蓮肉。暑瀉,用六一散。夏秋濕熱大行,暴注水瀉,加炒黃連、蒼朮、升麻、木通。
胃苓湯,治男、婦暑濕停飲,泄瀉,不伏水土等證。
蒼朮(制),厚朴(制),陳皮,甘草(減半),白朮,茯苓,豬苓,澤瀉(各等分)
上咀。加薑、棗,水煎服。本方加黃連、扁豆、香薷,去蒼朮、陳皮、甘草,名薷苓湯(治夏月欲成痢者。)
青六丸,治三焦濕熱泄瀉,兼治產後腹痛自利,亦治血痢。
六一散(六兩),紅曲(炒,一兩)
上為末,飯丸桐子大。每七十丸白湯下。
溫六散,治泄瀉、嘔吐,神效。
白話文:
胃苓湯用於治療男女因暑濕停飲、泄瀉、水土不服等症狀。方劑由蒼朮、厚朴、陳皮、甘草、白朮、茯苓、豬苓、澤瀉等藥材組成,加薑、棗水煎服。若加黃連、扁豆、香薷,去蒼朮、陳皮、甘草,則名為薷苓湯,用於治療夏月欲成痢者。青六丸用於治療三焦濕熱泄瀉,兼治產後腹痛自利,亦治血痢。方劑由六一散、炒紅曲組成,製成飯丸,白湯服用。溫六散則用於治療泄瀉、嘔吐,療效顯著。
六一散(六兩),乾薑(一兩)
上研勻,每服三錢,薑湯下。
溫脾散,治大人、小兒外受風寒,內傷飲食,腹痛泄瀉,一服安。
香附(四兩),山楂,三稜,甘草(各二兩),甘松,益智(各一兩),丁香,三奈(各五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空心薑湯下。小兒量服。
固腸丸,治日久泄瀉,痢後滑脫不禁。
白朮(二兩),人參,訶子肉,木香,肉果(麵包煨),龍骨(研),山藥,白茯苓,赤石脂(研,各一兩),肉桂,炙草,升麻(各五錢)
白話文:
六一散,用六兩六一散,一兩乾薑,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薑湯送服。
溫脾散用於治療成人和兒童因外感風寒或內傷飲食造成的腹痛腹瀉,服用一次即可見效。方劑包括四兩香附,二兩山楂、三稜、甘草,一兩甘松、益智,五錢丁香、三奈,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空腹用薑湯送服。小兒服用要根據年齡調整用量。
固腸丸用於治療長期腹瀉、痢疾後肛門失禁。方劑包括二兩白朮,一兩人參、訶子肉、木香、麵包煨過的肉果、研磨後的龍骨、山藥、白茯苓、研磨後的赤石脂,五錢肉桂、炙草、升麻。
上為末,研入龍骨、赤脂,水法丸或神麯糊丸,桐子大。每百丸,空心薑、棗湯下。
脾虛加黃耆、蓮肉、芡實;虛寒加附子、乾薑、丁香、蓽茇;腹脹加陳皮、厚朴、茴香,去炙草;不食加藿香、白豆蔻;食不消加砂仁、山楂、麥芽;五更瀉加破故紙;甚不止加粟殼、沒石子、臭椿(根皮)。
參苓白朮散,治泄瀉。因脾虛者及瀉後調補。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末,再加入龍骨、赤脂,用水製成丸劑或用神麴糊成丸,大小如桐子。每次服用一百丸,空腹用生薑、紅棗湯送服。若脾虛,可加黃耆、蓮肉、芡實;若虛寒,可加附子、乾薑、丁香、蓽茇;若腹脹,可加陳皮、厚朴、茴香,去除甘草;若不思飲食,可加藿香、白豆蔻;若食後不消化,可加砂仁、山楂、麥芽;若五更瀉,可加破故紙;若瀉不止,可加粟殼、沒石子、臭椿根皮。參苓白朮散可以治療泄瀉,適用於脾虛者以及瀉後調補。
白朮(二兩),人參,山藥,茯苓,薏苡仁,扁豆,砂仁,桔梗,蓮肉,甘草(炙。各一兩)
上末,每二錢白湯下。老幼虛弱久瀉,去桔梗加芡實,配米粉、白糖為末,蒸糕大效。
桂苓甘露飲(方見卷末),治夏月水瀉口渴,小便短赤。加香薷。
簡便方(止水瀉)車前子(炒,研末,一錢,)米湯下。
又,生薑、半夏、棗子煎服。
又方,生薑一塊打細,同艾煎服。
白話文:
白朮二兩,人參、山藥、茯苓、薏苡仁、扁豆、砂仁、桔梗、蓮肉、甘草(炙)各一兩。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白湯送服。老幼虛弱、久瀉者,去桔梗加芡實,再配米粉、白糖製成粉末蒸糕,效果顯著。桂苓甘露飲則適用於夏月水瀉口渴,小便短赤者,可加香薷。簡易方可用車前子(炒,研末,一錢)用米湯送服止水瀉。另外,生薑、半夏、棗子煎服也能治瀉。還有一種方法是用生薑一塊打碎,與艾葉一起煎服。
又,乾薑末(一錢),米湯調下。
又方,黃連,厚朴(各二錢,薑汁炒,)加生薑三片,煎服。
又方,吐瀉,神昏,手足冷。
南星末(五錢),薑、棗煎服。
水瀉及男遺精,女白帶:,風化石灰(五錢),茯苓(一兩五錢)
上為末,糊丸白湯下。
又方,百年石灰一味,丸服亦效。
又,蠟礬丸(方見外科)止瀉,效。
灸法,百會(頂心、),關元(臍下三寸、),氣海(臍下一寸。)
白話文:
另外,將乾薑粉末一錢,用米湯調和服用。
另一個方法,黃連和厚朴各二錢,用薑汁炒過,再加入生薑三片,煎煮服用。
還有個方法,如果出現吐瀉、神志昏迷、手腳冰冷的情況,可以用南星粉末五錢,加入生薑和紅棗煎煮服用。
水瀉以及男性遺精、女性白帶,可以用風化石灰五錢,茯苓一兩五錢,研磨成粉末,用麵糊做成丸藥,用白湯送服。
另一個方法,單用百年石灰,做成丸藥服用,也有效果。
另外,蠟礬丸(配方請參考外科部分)可以止瀉,效果很好。
灸法方面,可以用艾灸百會穴(位於頭頂正中)、關元穴(位於肚臍下三寸)、氣海穴(位於肚臍下一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