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志宏

《簡明醫彀》~ 卷之八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八 (5)

1. 圍法

發表不遠熱,敷圍亦發之意。又云:熱則行,冷則凝。不可一於寒涼,當隨陰陽寒熱,各適其宜。如果極熱陽證,清涼可用,大都寒兼之。若非極熱,必從溫治。如大涼非特氣血凝滯,致令腠理閉塞而毒攻內矣。如圍藥時,但宜斂其根腳,必不可當頭敷遏,所謂避其來銳是也。

白話文:

「排汗並不會讓身體離熱很遠,使用敷料同樣有促進排汗的效果。另一種說法是,身體熱時血液流動較快,冷時則會凝滯。治療上不能一味地使用寒涼的藥物,應根據身體的陰陽寒熱狀況,選擇最適合的方法。如果病情屬於極度的熱性病,使用清涼的藥物是可行的,但大多數情況下,病情同時伴有寒性。如果不是極度的熱性病,就應該採用溫和的治療方式。過度使用寒涼藥物不僅會導致氣血凝滯,還可能使毛孔閉塞,毒素往身體內部積聚。在使用敷料時,只需確保能控制住病竈的範圍,不必一定要完全覆蓋患部,這就是所謂的避免直面衝擊的意思。」

2. 砭法

治背癰等證及小兒丹毒腫赤,遊走不定。用細瓷器打碎,取有鋒鋩者一塊,以竹箸劈開頭寸許,夾住瓷鋒,用線扎定,以兩指輕撮箸梢,將鋒鋩對患處懸寸許,再用箸擊之,鋩刺其毒,血出自愈。若如是而痊者,不可怠緩。不然毒入心胞,多致不救。按心屬火,毒亦火,同氣相求,故獨攻心。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使用一種名為砭法的古老治療方式,用來處理背部膿瘍、兒童丹毒以及紅腫且位置不固定的病症。具體做法是:首先,取一個精細的瓷器並將其打破,選取其中尖銳的一片碎片。然後,用一根筷子從中間劈開約一寸長,夾住瓷器碎片的尖端,再用繩子固定。接下來,用兩個手指輕輕捏住筷子的尾端,將瓷器碎片的尖端對準患部,保持約一寸距離,再用另一根筷子敲擊,讓瓷器碎片的尖端刺入患部,使病處的毒血排出,以此達到治療效果。

如果患者使用這種方法後病情有所好轉,應立即繼續進行治療,不得延誤。否則,毒素可能會侵入心臟周圍,往往會導致無法挽救的後果。這是因為心臟在五行中屬火,而毒素也具有火性,兩者屬性相同,因此毒素會特別針對心臟發動攻擊。

3. 刺法

諸毒宜刺此穴。在手大指內側,去爪甲如韭葉,刺三分許,以手自按至刺處,血出則消。若重者及成膿者,須再灸患處。

白話文:

對於各種毒素情況,適合針刺這個穴位來治療。這個穴位位於手掌大拇指的內側,距離指甲邊緣約像韭菜葉子的寬度。針刺深度大約三分左右,然後用手指自己按壓到針刺的地方,讓血液流出,這樣毒素就會逐漸消除。如果病情較嚴重或是已經化膿的情況,除了針刺之外,還需要再次對患部進行艾灸治療。

4. 諸方法

主方(加減敗毒散),治癰疽、疔腫、發背、乳癰等證。憎寒壯熱,其狀似傷寒。一、二日至五日,連進二、三服。重者輕,輕者散,諸毒首服。

羌活,獨活,柴胡,前胡,桔梗,茯苓,枳殼,川芎,金銀花,連翹,防風,荊芥,甘草節,薄荷等分,加生薑三片,連須蔥頭三個,水煎熱服。厚蓋,取汗出透徹可散。

毒在上,食後;在下,食前。諸藥皆然。冬加麻黃、升麻;熱甚加黃芩、連翹;大便秘加大黃、芒硝。

追風通聖散,治癰疽、發背、腦疽、流注、腫毒、壞病、死肌。弭患於未萌之前,拔毒於既成之後,順氣勻血,扶植胃本。並折傷、疝氣、血疝、腳氣、諸般瘡毒腫痛,腰疼痰飲皆治。

當歸尾,何首烏(忌鐵),木通(去皮節),赤芍藥,白芷,小茴香,烏藥,枳殼,甘草(等分)

水、酒各一鍾,照前煎服。

壯人去當歸;腦疽、發背去木通。有痰加半夏、風痰加桔梗、生薑;流注加川、獨活。傷寒變流注,尚有熱邪加蘇葉、升麻、葛根;頭痛加川芎。發背已久,涼藥太過去木通,加厚朴、陳皮,甚者加白豆蔻。腸癰宜十宣散與此間服,加金銀花藤。腫毒堅硬不穿加川芎、獨活、麻黃、蔥頭,出汗即穿。

折傷去木通,加川芎、陳皮。經年腰痛加川萆薢,玄胡索酒煎,腳氣,木瓜,檳榔,山果水煎,濕痰流注,遍身拘急,喘咳,腫硬不赤,南星、半夏。

真人活命飲,治一切癰疽、發背、疔瘡、腫毒。不問陰陽虛實善惡,赤腫大痛,或不痛。然當服於未潰之先與初潰之際,毒已大潰,勿服。發痛惡毒甚者,須一日夜服二、三劑可消。

金銀花(三錢),穿山甲(三大片,火炙,研細),當歸尾,陳皮(各一錢半),天花粉,甘草節,赤芍藥,乳香(另研),白芷(各一錢),貝母,防風,(各七錢),沒藥(另研),皂角刺(各五分),

好酒二鍾,煎成充化乳香,沒藥。上身,食後服;下身,食前服。渣再煎,多飲酒。蓋汗出為度。在背,倍皂角刺;胸加栝蔞仁;腹倍白芷;手足倍金銀花;老弱病後加參、耆;疔瘡加紫花地丁。發背惡毒初起,每帖調化牛黃二分服,大效。

托裡消毒飲,一切癰疽,六、七日服此,未成即消,已成即潰。能壯氣血、固脾胃,使毒氣不內攻,膿易出,肌易生。膿未盡,切忌生肌藥。收口早。必復內攻。

金銀花(三錢),黃耆(鹽水炒),天粉(各二錢),防風,當歸,川芎,皂角刺,穿山甲(炒,研),厚朴(姜炒),桔梗,白芷(各二錢),陳皮(三錢)

水、酒煎服。一方用參、苓、朮、翹,去枳、樸、粉、風。

托裡十宣散,治癰疽、疔瘡、發背。未成膿猶可散,已成速潰,膿出切勿手擠,惡肉自去,不必用針,此藥用於前藥之後八、九日間。

人參,黃耆(蜜炒),當歸(酒。各一錢),川芎,防風,桔梗,白芷,厚朴,薄桂,甘草(生。各一錢)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黃酒調下,不飲酒,木香湯調下,煎亦可。

癰疽腫毒,倍白芷;不腫痛,倍官桂;不食加砂仁、香附;痛甚加乳香、沒藥;水不幹,知母、貝母;不破,皂刺;咳,陳皮、杏仁、生薑;大便秘,大黃、枳殼;小便澀,麥冬、車前、木通、燈心。

十六味流氣飲,流注因一切恚怒氣結,腫硬作痛。或胸膈痞滿,風寒濕毒,血氣不和,結成腫塊,肉色不變;或漫腫無頭。婦人乳中結核,恐成乳癌。

人參,桔梗,當歸,官桂,甘草(炙),黃耆(炙),厚朴,防風,紫蘇,芍藥,烏藥,枳殼,檳榔,木香,川芎,白芷(各五分)水煎,食遠服。

五香連翹湯,諸瘡初覺一、二日便厥逆。咽喉閉塞,發寒熱(些小寒熱,不可輕用。)

連翹,升麻,獨活,甘草(炙),桑寄生,木通,黃耆(各等分)大便秘加大黃。

上為末,每五錢水煎。沉香、木香、丁香、乳香為末,麝調服,取利。

當歸黃耆湯,瘡瘍臟腑已行,如痛不可忍,宜和榮衛。

當歸,黃耆,生地,地骨皮,川芎,芍藥(等分)熱加黃芩;不臥加梔子;嘔乃濕氣侵胃,加白朮,水煎服。

內疏黃連湯,瘡毒腫熱作嘔,大便秘,煩躁飲冷,心煩脈實。邪在臟,宜服此疏通之。

黃連,梔子,當歸,芍藥,木香,檳榔,黃芩,薄荷,桔梗,連翹,大黃,甘草(各一錢)

上水煎服。

黃耆竹葉湯,癰疽氣血虛,胃火盛,而作渴乾嘔。

淡竹葉,生地(各二錢),麥門冬,當歸,川芎,黃芩,芍藥,人參,半夏,軟石膏(煅),黃耆,加甘草各一錢,水煎服。

內托復煎散,腫焮於外,根盤不深,形證在表。脈浮,痛在皮肉,此因邪甚,宜急服救里。

防風,地骨皮,黃耆,芍藥,黃芩,白朮,人參,茯苓,當歸,防風,甘草(各五錢),桂(二錢)上咀。先將蒼朮半斤,水五升,煎四升,去蒼朮。入前藥煎至四盞,作四次終日服完。又煎蒼渣,復煎前藥。未效,再半料。(大便秘,煩熱,再少服黃連湯。)

奪命丹,惡瘡,腦疽,發背等諸熱毒。

大黃,牡蠣(各一兩,研),乳香(五錢),沒藥(五錢),上分二服,加生薑、好酒一碗,熬數沸,去渣調入乳、沒,露一宿,空心溫服。

護心散,一日至三日連進數服,內托不透膜,雖甚無妨(透膜者死。)

真綠豆粉(一兩),明乳香(半兩,慢火瓦上出汗,研末)

上研,每服三錢,濃煎甘草汁調下,時時細呷,要藥在心膈。若毒衝心嘔逆,宜多服。或因受寒嘔,另用溫藥止嘔。陰毒冷證及老弱,非因丹石致病,三日外皆不宜服。

人參養榮湯,潰瘍發熱倦怠,黃瘦少食,氣血不足,不能收口。

黃耆,天粉,陳皮,當歸,皂角刺,厚朴,穿山甲,桔梗,防風,熟地黃,五味子,桂心,遠志肉,(甘草煮,剝。各等分)上加薑、棗,水煎服。

定痛托裡散(定諸腫毒瘡痛聖藥)

當歸,白芍(各五分),肉桂,乳香,沒藥(俱出汗,研。各一錢),粟殼(去蒂,二錢),上水煎服。

內托黃耆湯,潰瘍作痛,少睡口乾。

人參,白朮,茯苓,當歸,川芎,白芍,生地,甘草,黃耆,麥冬,遠志,官桂(各等分),上加薑、棗,水煎服。

乳香定痛散,乳香,沒藥(各二錢),寒水石(煅),滑石(各四錢),冰片(一分)

上為細末,諸痛不可忍者,敷上患處,寒熱痛皆止。

獨聖散,諸癰疽、發背,因氣滯血凝,或因鬱怒所致(服此非膏粱人。)

香附子(打碎,去毛,生薑汁醃一宿,曬焙。)

上為末,每三錢白湯送下。若非鬱怒,切不可服,服反增甚。

千金托裡散,一切癰疽、發背、疔瘡。

黃耆(一兩半),川芎,白芷,芍藥,官桂,甘草節,人參(各一兩),厚朴,防風,桔梗,連翹(各二兩),當歸(五錢)

木香,乳香,沒藥(各二錢)上為末,每服三錢,酒一大盞,煎二、三沸,和渣熱服。

托裡消毒散,胃氣虛弱,或因克伐不能潰散,服此。無膿可消,有膿即潰,去腐生新。

人參,黃耆(鹽水拌炒),當歸(酒拌),白芍(酒炒),白茯苓,川芎,白朮(炒。各一錢),金銀花,白芷(各七分),甘草(炙,五分),連翹(五分)

水煎服。高腫焮痛加黃連;漫腫微痛,去銀花、連翹,倍參、術;頭痛加羌活、川芎;渴煩,大便秘去參、朮、耆、歸,加大黃。

針頭散,一切頑瘡瘀肉不化,癧根不消,潰久成管,兼托裡藥。

赤石脂,白丁香,沉香(各二錢),黃丹(飛),人言(各一錢),輕粉,麝香(各五分),蜈蚣(一條,炙)上末,搽瘀肉等。瘡口小,或腐管,用蠟和成條紝之。

托裡養榮湯,瘰癧流注及一切不足證。不作膿或不潰,或潰後發熱惡寒,肌肉消瘦,飲食少思,臥不寧,盜汗不止。

人參,黃耆,生地(酒蒸),當歸,川芎,芍藥,白朮(各一錢),五味子,麥冬,甘草(五分)上加姜三片,水煎服。

白芷升麻湯,治臂癰腫痛,右手脈大,未成膿者。

白芷(一錢五分),升麻,桔梗(各一錢),黃芩(三錢,生用),甘草(炙),紅花(各五分),黃芩(四錢,酒炒),上水一鍾,酒半鍾,煎服。

漏蘆湯,一切惡瘡腫毒、瘰癧、疔瘡、五發、癰疽。初覺一、二日,便如傷寒頭痛,煩渴拘急,惡寒身痛,四肢沉重,恍惚悶亂,坐臥不寧,皮膚壯熱,大便秘結,小便黃赤並治。孕婦勿服。

漏蘆,白蘞,黃芩,麻黃,枳實,升麻,芍藥,甘草(炙),大黃,芒硝,連翹,上水煎服。

蟾酥丸,疔瘡多種,至遍身麻子細疔,發病諸毒(,危者,兼服八寶散,見疔門)

硃砂,雄黃(飛,研),蟾酥(酒研,化和),丸如蘿蔔子大,每二丸用金銀花、紫花地丁、豨薟、夏枯、車前、鐵筲帚、草木賊、過山龍(各二錢),陳煮酒二碗,前八分吞。下渣,水煎熱服。火烘厚蓋,汗出、大便瀉、小便長,愈。未效,再多服,漸與粥湯。

神仙解毒丸,一切疔瘡發背,便毒諸般惡疳,無名腫毒。初起者即服,神效。

明礬溶化,丸如綠豆大,硃砂為衣。每服二十丸,連須蔥頭七個,煎湯熱服,蓋汗出,即消。

清涼飲,熱毒秘結。

大黃(炒),赤芍藥,當歸,甘草(各二錢)水煎服。

蠟礬丸,一切癰疽腫毒,陰陽虛實,肺癰、腸癰、乳癰、乳癌等證。未潰,消腫解散;已破,護心托裡,潰後收斂生肌,多服有效。粉瘤、痰核、惡瘡,三、五年者可消。

白礬(三兩,生,研),黃蠟(二兩)溶化,和礬末為丸,但易冷難丸,一新瓦焙熱,上鋪濕布數層,放布上蒸軟,眾手丸;一以蠟煮湯中,乘軟熱撈起,和礬,丸;一再入銀花末(一兩,)蜜(一兩,)搗勻,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酒、米湯任下。

國老膏,治一切癰疽腫毒,懸癰,附骨疽,初覺即服。

甘草(大者八兩,捶碎),河水四碗,浸二宿,令漿汁出,再煎,去渣,慢火砂鍋熬成膏,酒或湯點服。

牛膠酒,截癰疽惡瘡,外塗患處,內可服之,使毒氣不攻於內。

牛皮膠(四兩),用好酒一大碗,入膠,內重湯煮烊,攪化傾出浸酒,飲醉為度。銼碎為丸,服亦可。

遠志酒,一切癰疽發背,癤毒惡候有死血。陰毒則不痛,敷之即痛。有憂、怒等氣積而內攻,則痛不可忍,敷之則不痛。若蘊熱在內,熱逼人手不可近,敷之則清涼。或氣虛血冷,潰而不斂,敷之則斂。若七情內郁,治之必愈。

遠志(甘草湯浸透,捶去骨取肉),曬研末,每三錢酒一盞調澄飲,渣敷患處。

麻油酒,疔瘡、發背諸毒。

真芝麻油(一斤)熬滾,取起,陸續和好酒飲。

銀花酒,治癰疽發背、乳癰疔瘡、一切腫毒。

金銀花(鮮者、連藤葉,乾者亦可)瓷器內搗,入無灰酒和,絞汁飲,渣敷患處(乾者煎,搗或取五兩,甘草節一兩酒煎,日夜飲,初起服。大、小便通,愈。)

槐花酒,治同銀花。

槐花(揀淨,四兩,)微炒黃,乘熱入酒二碗,煎十餘沸,去渣服。凡癰毒,先飲槐花,或銀花酒,外用灸法。次以銀花、黃耆、甘草節煎服。效非他藥比。

回陽酒,治陰毒,誤服涼藥,不腫不腐,吐瀉氣脫。

附子(炮),乾薑(各二錢),人參,白朮,黃耆(各三錢),當歸,甘草(炙),陳皮(各二錢)

上用酒、水各半,煎服。不效,倍參附。

十全大補丸,治癰疽潰後,補氣血,進飲食,最為切要。凡膿血出多,有回生起死之功。或有腫平痛寬,遂以為安。謾不知補養,後變他病。

桂附地黃丸,治命門火衰,不能生土,致脾土虛寒,而患流注等證。及癰疽潰後虛寒,七惡證見,並宜服。如虛熱者,去附子加五味子(二兩。)未得成丸,加減煎服。潰後調理,如補中益氣,四君子、四物、八珍,皆可間服(諸湯方見虛損。)合宜則用六君子湯(即四君子加陳、半。)

雄黃解毒散,一切癰疽、腫毒勢甚,雖用此藥二、三次後,用豬蹄湯。

明礬(四兩),寒水石(煅),雄黃(飛。各一兩),水三碗,入前末(五錢),淋洗,貼膏藥。

豬蹄湯,消腫毒,去惡肉,潤瘡口、止痛。用豬蹄一隻煮汁五碗,煎藥。

白芷,黃芩,蜂房(陳年者佳),當歸,赤芍藥,甘草(各五錢),上銼,以蹄汁煎藥,去渣,淋洗患處。以下俱洗方。

溻腫湯

升麻,黃耆,防風,生地黃,細辛,川芎(各三錢)上用水五碗,煎十餘沸,稍熱淋溻,內消如神。

又方,漏蘆,升麻,芒硝,梔子仁,蒴藋,黃芩(各三錢)上用水五碗,煎十餘沸,稍熱淋溻,或以淨布蘸溻,效。

又方,苦參,防風,甘草,露蜂房,照前法洗。

大鐵箍散,敷一切腫毒。以下皆圍方。

芙蓉葉,木鱉(各四兩),寒水石,白芷,赤小豆,黃柏,白蘞(各二兩),紫荊皮,貝母,大黃,地青,羌活,白芨(各一兩),防風(五錢)

上為末,水調圍四畔,如肉脆去白蘞、白芨,加生地、地榆,芭蕉汁調。

敷極熱證,寒水石,大黃,焰硝,梔子(炒),朴硝(研),南星

上為末,生地黃汁或芙蓉葉汁調敷亦可。

南星膏,治毒發險處,以此藥圍之,可使移之不險處。

五倍子(一兩,炒),南星,草烏,黃柏,白芨(各二兩)為末,醋調圍漸收。

四虎散,治發背初生,筋脈緊急不舒。

附子(生,去皮,一兩),天南星(泡),半夏(湯洗七次),狼毒(各五錢)上為細末,熱酒調成膏塗腫處,以帛掩定,雖覺熱,如火燒無礙。

神效散,治癰疽發背,一切疔毒並瘰癧等證。已成未成,皆可敷之。

川烏(炮去皮臍),川黃柏(炙去粗皮)

上為末,唾調;唾少,漱口水調,敷患處。四圍留頭,藥乾用米泔不住潤濕。已成潰爛,先以槐枝、艾葉煎湯洗淨,以香油潤之,日換一次。膿出無擠,痛減生肌,腐肉自落。不落剪去,不宜用針。發背不宜貼膏藥。忌怒氣、房室、孝服、體氣、飲酒人。忌一切發氣熱毒物。腦疽、對口不必洗,逐次添藥,恐進風。

又,白鳳仙花科根、葉搗爛,先以陳醋洗,後敷藥。一日一換,將好桑葉醋煮,貼,收口。

又,初起以風化石灰(二兩),細辛(一兩)為末,醋調,敷三次。或白芷末,水調敷。

又,南星、赤小豆為末,醋調,或薑汁調圍,或野苧麻根根搗圍。

又,鼓捶草根(即土牛膝)搗圍;或蒲公英(路邊黃,花如菊)或羊蹄根搗敷。

神奇無敵膏,一切癰疽危毒,兼服紫金錠(蠱門),諸解毒,煎丸藥。

桑柴灰(五升,綿紙襯淘籮內,滾水淋汁,缽盛,味淡則止;入碗重湯燖濃如稀糊,)茄桿灰、石灰(各五升,依前法取汁)三汁熬成膏(亦可點輕毒,),每膏一兩調細,藥取極真好者。

硃砂、雄黃、珍珠(綿裹打細,俱水飛,曬,重研萬下、)冰片、硼砂、輕粉、乳香、沒藥(俱人乳研化。各四分、)蟾酥(酒研,五分、)銅青(三分)、明礬、火硝(各六分、)牛黃、麝香(各二分),滷砂(五釐)。和研萬下,膏攪極勻,入小口瓶塞緊,黃蠟厚封。每用少許,塗毒正頂(勿著好肉,)藥干,醋蜜潤化,其毒爆出黑血、毒水,即時鬆解。

疔瘡加鐵鏽黃(細研),塗頂,經宿,根出。

替針丸,膿成不得穿破者,可咬頭出膿,潰後無內攻之患。

白丁香,滷砂(另研),沒藥(另研),乳香(研,各一錢),糯米(四十粒),用礦灰如拳大,貯碗內量入井水化,待熱氣將息,以米排灰中;良久米如水晶,取出候用。上各為末,和勻,以米粒研丸綠豆大,用一粒安毒頭上,將拔毒膏貼於外,膿自出。

又方(膿成不潰),巴豆肉(一粒,不去油),油鹽豆豉(十四粒,含去皮,令軟),同研爛,,入真麝香(少許),捏小餅安頭上。

如有孔不大,潰出膿,捻作小麥樣,用紙燃送入,痛少時膿大出,肉色黯不得去,用巴豆肉炒黑,搗成膏塗之。

又,用鵝口繭(一個),燒灰酒調服,頭破。

又,牛蒡子(一粒),酒吞下,可破。

巴油膏,解一切瘡毒,及腐化瘀肉。最能推陳致新。

巴豆(去殼,炒焦,研如膏),香油(少許),共研勻,點些少於腫處(瘀肉自化,亦取收斂。)

乳沒生肌散,治諸般瘡瘍癰疽毒,凡一切新久諸瘡,生肌收口。

軟石膏(紅色者尤佳,炭火煅紅,待冷去灰土,取研細,一兩),龍骨(三錢),乳香、沒藥(俱出汗,研末),血竭,赤石脂(各一錢),輕粉(五分),上各研極細末,和勻重研,入瓷罐,塞緊勿出氣。瘡毒洗淨,挹乾摻上,外貼膏藥或護紙。

烏龍膏,治癰疽發背,疔毒瘡瘍,一切無名腫毒,䲸嗊頭,癤毒,跌撲損傷,流注,諸毒惡瘡。凡已破潰,不能生肌收口,悉宜貼之,抽膿拔毒,去腐生肌。及臁瘡、凍瘡,湯火、灸瘡、杖傷、腳裂,楊梅毒久爛不收者,悉效。及內臟諸癰,並宜為丸,蛤粉為衣,酒下;熱毒,水下;赤白帶,當歸湯;咳嗽,喉疾,綿裹含咽;一切頭風赤眼,梔子湯下,仍貼太陽穴。跌打傷,陳皮湯下;膝痛,鹽湯下。仍治婦人經閉血塊,貼臍腹。虎犬傷、金瘡、瘰癧、梅毒,鹽湯洗淨,貼上。

當歸,赤芍藥,官桂,大黃,生地黃,白芷,玄參(各一兩)

銼細。芝麻油(二斤),浸藥三日,入鍋煎至藥焦,以苧布濾去渣,淨油再熬熱滾。桃、柳、槐三枝紮緊,不住手絞轉,看青煙起,入水飛丹十二兩(夏增冬減,)陸續傾入油,不住攪轉,滴水中成珠,不拈手為度。掇起安定缸上攪,噴水三口,扇令煙盡,薄綿濾入缽內,待冷,攪入乳香、沒藥末(各五錢),數年不壞。

萬靈膏,治風寒濕氣,跌撲損傷,風毒腳氣,遍身疼痛,挫氣閃肭,筋骨痠疼;及血風、膿窠,裙邊、臁瘡,手足一切諸瘡毒,立效。

木鱉(去殼,二十個),蓖麻(去殼,百粒),威靈仙,當歸,川芎,赤芍,防風,荊芥,羌活,獨活,生地黃,白芷,黃芩,黃連,黃柏,薑黃(各二錢),蛇蛻(一條),麻油(冬七兩,夏五兩,秋六兩),浸藥一日,煎藥焦,濾去渣,油入鍋煎滾,下黃蠟(二兩),次入嫩松香(二斤,老松添油)。桃、柳枝攪化,滴水成珠,不拈手。

預備水半缸,稀麻布一幅,鋪綿少許,二人扯定,將膏傾於布上,濾入水中,二人對扯黃色入缽,陸續置小器中微火燉,攤油紙或布。如風氣閃挫,搗,炒薑、蔥擦患處。次貼膏藥。泄瀉、腹痛,貼臍上。

朱竭膏,貼諸瘡尤效。

血竭,銀硃,輕粉,乳香,沒藥(各二錢),上各研細末和勻,以前萬靈膏(四兩),以手蘸水,將諸末拌扯紅色。

散毒膏,治一切癰疽發背,諸般腫毒熱癤,䲸嗊頭毒、周身諸毒。初起貼之即消。有膿者咬頭出膿,去腐消腫,抽膿拔毒,膿盡亦能收口。前膏木鱉至蛇蛻,再加金銀花、皂角刺、川山甲(切碎)、麻油、黃蠟、松香,煎法相同。略不拈手,即取起扯黃,每斤用真銅青二兩(米醋少許研化、)真蟾酥二錢(酒少許研,)二味拌扯入膏內。用隨大小捏薄,捺布上貼。如小者,油紙攤。

神異膏,治癰疽、瘡瘍、腫毒,一切諸毒,甚效。

露蜂房(有子者一兩,勿用新鮮者),蛇蛻(鹽水洗,焙,半兩),飛丹(拾二兩),真麻油(二斤),先用黃耆、玄參、杏仁(各一兩),入油煎至黑色。方入蜂、蛇,男發一團,再煎一時。不住以柳枝攪,將稀麻布一方,鋪綿少許,幔缽口濾去渣,淨油入鍋,徐下飛丹,柳枝攪;滴水捻,不沾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