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志宏

《簡明醫彀》~ 卷之四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1)

1. 卷之四

2. 虛損

(附:脫陽)

經曰:男子盡八八而精絕,女子盡七七而經閉。夫人之陰氣,止供三十年運用,難成而易虧,可以縱欲耶?又曰:年四十而陰氣自半,起居衰矣。又曰:飲食飽甚,汗出於胃;驚而奪精,汗出於心;持重遠行,汗出於腎;疾走恐懼,汗出於肝;搖體苦勞,汗出於脾。又曰:久視傷血損心;久臥傷氣損肺;久坐傷肉損脾;久立傷骨損腎;久行傷筋損肝。

若夫七情五臟之火飛越,男女聲色之欲過淫,是虛損之所由也。《難經》曰:感寒則損陽,陽虛則陰盛。凡損自上而下,一損損肺,皮聚而毛落;二損損心,血脈虛少,不榮臟腑,婦人則月水不通;三損損胃,飲食不為肌膚。治宜以辛甘淡,過於胃則不可治矣。感熱則損陰,陰虛則陽盛。

故損自下而上,一損損腎,骨痿不能起床;二損損肝,筋緩不能自收持;三損損脾,飲食不能消克。又曰:心肺損而色憊,腎肝損而形痿。又曰:損其肺者,益其氣;損其心者,補其榮血;損其脾者,調其飲食,適其寒溫;損其肝者,緩其中;損其腎者,益其精。蓋虛損之證,多由色欲過度,喜怒不節,起居不時,飲食恣意。

有所勞傷,皆損其氣。氣衰則火旺,火旺則乘其脾土而胃氣散解,不能滋榮百脈,灌溉臟腑,衛護周身,而病成矣。故百脈煩痛,腰腳痠軟,胸滿氣短,心煩不安,耳鳴目眩,口乾盜汗,嗽痰失血,遺精白濁,飧泄肌瘦,食少無味,睡中驚悸,乍寒乍熱,倦怠嗜臥,女子經閉,皆虛損之候也。脈洪數火熾,芤澀失血,滑大痰多,浮長嗽甚。

最忌寸部細數急澀,而溢出本位者難治。此證宜防微杜漸,若病成,不可全賴藥力,極當斷房室,絕怒氣,薄滋味,戒殺生,清心滌慮,默養可安。忌食鮮豬肉、諸動火發氣物。

主方,人參,白朮,茯苓,當歸,生地,麥冬,白芍(各一錢),甘草(五分),加姜一片,棗一枚,水煎服。

日晡寒熱,骨蒸夜甚加知母、地骨皮;不退加銀柴胡、胡黃連、青蒿、鱉甲(醋炙,研細)、人中白、人中黃,隨輕重暫用;不退加焦,三分或桃柳腦。汗多加黃耆、酸棗仁(炒、研)。嗽加五味、冬花、天冬、百部、百合、紫菀、桑皮、杏仁。痰多,貝母、橘紅、天粉、栝蔞。

神不安,遠志、茯神、柏子仁、硃砂(水飛,調服)。遺精,蓮蕊、芡實、龍骨、牡蠣(醋煅)。

保和湯,治嗽痰肺痿諸證。

知母,貝母,天冬,麥冬,冬花蕊(各二錢),天粉,苡仁,五味子,當歸,生地,桔梗(各一錢),甘草(五分)

上加生薑一片,煎。化入阿膠(一錢)、飴糖數匙服。

嗽甚加紫菀、百合。潤肺,栝蔞仁、杏仁。火盛,芩、連、薄荷、梔子、竹茹。失血,蒲黃(炒黑)、茜根、藕節、小薊。喘加真蘇子、桑皮、橘紅、沉香。

白話文:

虛損(附:脫陽)

經典說:「男子到了六十四歲,精氣會衰竭;女子到了四十九歲,月經會停止。」人的陰氣,只能供應三十年的使用,難以累積卻容易耗損,怎麼可以放縱性慾呢?又說:「人到四十歲,陰氣會減少一半,生活作息就會開始衰退。」還說:「飲食過飽,汗會從胃而出;受到驚嚇而喪失精氣,汗會從心而出;提重物遠行,汗會從腎而出;快跑或恐懼,汗會從肝而出;搖動身體勞累,汗會從脾而出。」另外也說:「長時間看東西會傷害血和心;長時間躺臥會傷害氣和肺;長時間坐著會傷害肌肉和脾;長時間站立會傷害骨頭和腎;長時間走路會傷害筋和肝。」

如果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和五臟(心、肝、脾、肺、腎)的火氣過盛,加上男女過度沉迷於聲色慾望,就是導致虛損的原因。《難經》說:「感受寒邪會損傷陽氣,陽氣虛弱就會導致陰氣旺盛。」一般來說,虛損是由上往下損耗的,第一損耗會影響肺,導致皮膚鬆弛、毛髮脫落;第二損耗會影響心,導致血脈虛少,無法滋養臟腑,女性則會月經不來;第三損耗會影響胃,導致吃下去的東西無法轉化成肌肉。治療上應該使用辛、甘、淡的藥物,但如果損傷過於嚴重,連胃都虛弱了,就難以治療了。感受熱邪則會損傷陰氣,陰氣虛弱就會導致陽氣旺盛。

所以虛損也有由下往上損耗的,第一損耗會影響腎,導致骨頭痿軟無法起床;第二損耗會影響肝,導致筋脈鬆弛無法自行收縮;第三損耗會影響脾,導致飲食無法消化。還說:「心肺受損會臉色憔悴,腎肝受損會形體痿弱。」又說:「損耗肺的,要補益其氣;損耗心的,要補益其榮血;損耗脾的,要調養飲食,適應寒溫;損耗肝的,要緩和其功能;損耗腎的,要補益其精。」虛損的病症,大多是由於過度沉迷於性慾,喜怒沒有節制,生活作息不正常,飲食恣意妄為。

凡是勞累或損傷,都會耗損身體的氣。氣衰弱就會導致火氣旺盛,火氣旺盛就會侵犯脾土,使得胃氣渙散,無法滋養全身的血脈,灌溉臟腑,保護身體,而疾病就形成了。因此會出現全身脈絡煩痛、腰腿痠軟、胸悶氣短、心煩不安、耳鳴頭暈、口乾盜汗、咳嗽吐痰、失血、遺精白濁、大便稀溏、肌肉消瘦、食慾不振、睡眠中驚醒、忽冷忽熱、疲倦嗜睡,女性會月經閉止,這些都是虛損的徵兆。脈象如果洪大而數快表示火氣旺盛,脈象虛大而澀表示失血,脈象滑大表示痰多,脈象浮長表示咳嗽嚴重。

最忌諱的是寸部的脈象細弱、數快、急促或澀滯,而且超出它原有的位置,這種情況就難以治療。這種病症應該防微杜漸,如果在病症形成後,不能完全依賴藥物,最重要的是要斷絕房事,杜絕怒氣,飲食清淡,戒殺生,保持心境平和,默默修養才能康復。忌食新鮮豬肉和各種容易使人上火或發散氣的食物。

主要藥方:人參、白朮、茯苓、當歸、生地、麥冬、白芍(各一錢),甘草(五分),加生薑一片,紅棗一枚,用水煎服。

如果午後發冷發熱,晚上骨蒸熱更甚,加知母、地骨皮;如果還是無法退熱,加銀柴胡、胡黃連、青蒿、鱉甲(醋炙,研成粉)、人中白、人中黃,根據病情輕重暫時使用;如果還是不能退熱,加焦,三分或是桃柳腦。汗多的加黃耆、酸棗仁(炒過,研成粉)。咳嗽的加五味子、冬花、天冬、百部、百合、紫菀、桑皮、杏仁。痰多的加貝母、橘紅、天花粉、栝蔞。

神志不安的,加遠志、茯神、柏子仁、朱砂(用水飛過,調服)。遺精的,加蓮蕊、芡實、龍骨、牡蠣(醋煅)。

保和湯:治療咳嗽、痰多、肺痿等各種病症。

知母、貝母、天冬、麥冬、冬花蕊(各二錢),天花粉、苡仁、五味子、當歸、生地、桔梗(各一錢),甘草(五分)。

以上藥材加生薑一片煎煮,化入阿膠(一錢)、飴糖數匙服用。

咳嗽嚴重的加紫菀、百合。滋潤肺的,加栝蔞仁、杏仁。火氣旺盛的,加黃芩、黃連、薄荷、梔子、竹茹。失血的,加蒲黃(炒黑)、茜草根、藕節、小薊。喘的加真蘇子、桑皮、橘紅、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