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志宏

《簡明醫彀》~ 卷之六 (17)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 (17)

1. 氣血虛實寒熱

寒則虛,實則熱。虛寒溫補,實熱清利,氣虛補氣,血虛補血。氣熱則清涼,血熱則解毒。凡頂陷不起,不堅實、不礙手、不起脹、不行漿,皆氣虛。保元湯倍酒炒黃耆、川芎、肉桂、木香,人乳、好酒漿同服。凡根窠不紅,或紅色不緊圈痘根而鋪散,手摸過變白色,痘上如寒毛豎起,枯澀不紅潤,皆血虛。保元湯加歸、芎、酒洗紅花;加山楂消參、耆之滯;加木香少許,行氣活血。

白話文:

身體寒冷就屬虛,身體燥熱就屬實。虛寒體質要溫補,實熱體質要清利,氣虛要補氣,血虛要補血。氣熱要清涼,血熱要解毒。如果頭頂凹陷,不堅實、摸起來不扎手、沒有腫脹、沒有膿液,都是氣虛。保元湯用倍量酒炒黃耆、川芎、肉桂、木香,加上人乳、米酒一起服用。如果痘根不紅,或者紅色不緊密,痘根周圍散開,手摸過後變白,痘上像寒毛豎起,乾燥不紅潤,都是血虛。保元湯要加當歸、川芎、用酒洗過的紅花;加山楂消參、黃耆的滯氣;加少量木香,行氣活血。

凡用參、耆,在痘盡出之後。凡用丁香、木香、桂,在毒盡解之時。凡用地黃(薑製,)芍藥(酒炒,),當歸(酒洗;泄瀉,土炒。),其大黃、車前、滑石、生地、牛蒡、枳殼,過用則氣陷內攻。麻黃、乾葛、升麻、羌活、防風、荊芥、蟬蛻、穿山甲、人牙(火煅,用一、二釐,)過用則表虛癢塌。

白話文:

痘疹全部發出後,可以用人參、黃耆;毒素完全解出時,可以用丁香、木香、桂枝。生地黃用薑汁製備,芍藥用酒炒,當歸用酒洗淨,若有瀉泄則用土炒;大黃、車前子、滑石、生地、牛蒡、枳殼,過度使用會導致氣虛下陷,內攻臟腑。麻黃、葛根、升麻、羌活、防風、荊芥、蟬蛻、穿山甲、人牙(火煅,每次用一、二釐),過度使用會導致表虛、皮膚瘙癢、氣力衰退。

2. 血熱痘證

初發壯熱,腮紅面赤,毛焦色枯,煩躁,渴欲飲水,啼哭不寧,喜臥涼處,揭去衣被,大便秘結,小便赤澀,宜升麻葛根湯合十神解毒湯服。熱證悉平,太乙保和湯助漿;漿足後,保嬰百補湯。八、九日紫黑干陷,獨勝、人牙之類。惟泄瀉後熱證已除,見虛寒證,異功散、木香散可用矣。

白話文:

孩子剛開始發高燒,臉頰紅通通,頭髮乾枯無光,焦躁不安,口渴想喝水,哭鬧不止,喜歡躺涼快的地方,把衣服被子掀開,大便乾硬,小便紅赤,可以用升麻葛根湯加十神解毒湯。熱症完全消退後,可以用太乙保和湯幫助消化;消化好後,可以用保嬰百補湯調理。如果八九天後嘴唇發黑乾癟,出現獨勝、人牙等症狀,則可以用異功散、木香散治療。

3. 氣虛痘證

凡兒久病之後,或元氣極弱,發熱和緩,或乍熱乍涼,手足時冷,面青神倦,食少昏睡,二便清利。輕用發表,宜紫蘇、川芎、防風、白芷、桔梗、大腹皮,少加白朮、茯苓、甘草,略佐升麻。痘出齊後,即加參、耆、芎、桔之類。如漿清,痘灰白色、自汗,保元湯為主,或十全大補去川芎,加山楂。如見泄瀉,足冷寒戰,咬牙,虛寒證,則異功、木香可擇用。

白話文:

凡是孩童久病之後,或體力極度虛弱,出現發熱緩慢,或忽冷忽熱,手腳時常冰冷,面色蒼白精神疲倦,食慾不振昏昏欲睡,大小便稀薄等症狀。應輕微使用發散風寒的藥物,宜選用紫蘇、川芎、防風、白芷、桔梗、大腹皮,少許加入白朮、茯苓、甘草,再略加升麻。

待痘疹全部長出後,即可加入人參、黃耆、川芎、桔梗等藥物。如果痘漿稀薄,痘疹呈灰白色,並伴有自汗,則以保元湯為主,或用十全大補湯去掉川芎,加入山楂。若出現腹瀉、足部冰冷發寒、咬牙等虛寒症狀,則可選用異功散、木香等藥物。

4. 實熱痘證

初發壯熱,猶如火烙,紅赤毛焦,氣粗燥渴,腹脹怒哭,狂言譫語,二便秘澀,面浮眼腫,宜升麻葛根湯加發表藥一服,隨用羌活散郁湯。熱毒已平,益元透肌湯、保嬰百補湯。後治法與血熱同。表裡熱盛者,但宜安表、和中、勻氣、透肌、解毒,五者不失,雖甚可痊。

白話文:

一開始發燒,熱度很強,就像用火烙一樣,皮膚發紅,頭髮乾燥,呼吸急促,口渴,肚子脹痛,哭鬧不止,胡言亂語,大便秘結,臉浮腫,眼睛也腫起來,應該服用升麻葛根湯加發表藥一劑,接著使用羌活散郁湯。熱毒消退之後,可以用透肌湯、保嬰百補湯來滋補元氣。後續治療方法與血熱相同。如果表裡熱氣都很盛,就應該以安表、和中、勻氣、透肌、解毒五個方面來治療,五個方面都兼顧周全,即使病情嚴重也能痊癒。

5. 咽啞水嗆

音聲出於肺,肺金為火所克,毒壅氣道,音不出也。作痛者亦由此耳。甘桔湯、玄參、牛蒡之類。水嗆者,蓋氣喉居前,食喉在後,氣喉有痘壅礙,茶湯誤入,故嗽也。甘桔湯解毒為主,加玄參、牛蒡、麥門冬、杏仁、荊芥之類。但痘斂自安矣。

白話文:

聲音是由肺發出的,肺金受到火克制,毒素阻塞氣道,就發不出聲音。疼痛也是這個原因。可以用甘桔湯、玄參、牛蒡等藥物治療。水嗆是因為氣管在前,食道在後,氣管有痘疹阻塞,茶湯誤入,所以咳嗽。甘桔湯主要解毒,再加上玄參、牛蒡、麥門冬、杏仁、荊芥等藥物,痘疹自然會消退。

6. 癢塌灰白

是證由氣血兩虛也,陽氣虛則陰血乘之。血味鹹,醃蜇肌肉,故癢,宜溫補兼芍藥酸斂。陰血虛則陽氣乘之,氣性熱猶灼火,故痛,養血兼清涼。灰白者,因氣虛,故灰色而不光澤,血虛,故白色而不紅潤。

白話文:

這段文字描述的是中醫理論中的病症,認為病症是由於氣血兩虛所引起。陽氣不足時,容易被陰血侵擾,導致皮膚癢癢的症狀,應採取溫和補益的方法,並加入芍藥這種有收斂作用的藥物。若陰血不足,則會使陽氣上浮,就像火焰灼燒一般,造成疼痛感,應以滋養血液並帶有清涼效果的藥物來治療。灰白色的症狀出現,主要是因為氣虛,使得皮膚失去光澤;血虛則使得皮膚呈現白色,但缺乏紅潤的色澤。

7. 寒戰咬牙

斯證見於七日之前寒戰者,乃心火亢盛,上熏肺金,九竅閉塞,火極之故,宜解表諸熱;咬牙者,乃陽明熱甚,宜清胃火。七日之後,皆屬虛寒。寒戰者,溫補陽氣,兼養血;咬牙者,大培陰血兼補氣。

白話文:

在七天前出現寒戰的情況,這通常是心火過旺,導致肺部的金屬元素受到薰蒸,九個孔道(指人體的九個主要開口,如眼、耳、鼻等)閉塞,是因為火勢過強所造成的現象,因此應該使用解表和清熱的方法來治療。

咬牙的情況,則是因為陽明部位的熱度非常強烈,應該使用清胃火的方法來治療。

七天之後的情況,都屬於虛寒的狀態。如果出現寒戰的情況,應該使用溫補陽氣並兼顧養血的方法來治療。而咬牙的情況,則應該大規模地滋養陰血並兼補氣來進行治療。

8. 乾枯倒陷

是證尤有陷伏倒靨之類,形略似而證不同也。痘色乾紅變紫,紫變黑,名曰乾枯,熱極也。當於乾紅時,急宜清涼解毒,防風、白芷、連翹、荊芥、牛蒡、升麻、乾葛之類,兼利小便。如胃虛不能納食,副榮衛不能盡出,雖出而覆沒,故根暈白色或黑,此內虛所致。手足微冷,或嘔或倦,名曰陷伏。

宜辛溫之藥,如理中湯之類,甚則異功、木香。如被風寒所觸,或香臭惡氣,生人、房事,月經沖觸,痘色忽變,名曰倒陷。風寒,參、蘇之類加羌、防、蠶蛻。沖觸,加味四聖飲。如貫膿七、八日間,氣血兩虛,不能漿老結靨;或因泄瀉不食,忽然痘色乾紫,腫消開眼,名曰倒靨。

白話文:

痘疹的症狀有很多種,有的看起來很像,但實際上病因卻不同。痘疹顏色乾紅轉紫,再轉黑,叫做乾枯,這是熱毒很重。在乾紅時就要趕緊用清涼解毒的藥物,像是防風、白芷、連翹、荊芥、牛蒡、升麻、乾葛等等,同時還要幫助小便排泄。如果脾胃虛弱,吃不下東西,正氣不足,痘疹雖然長出來,但又馬上萎縮,導致痘根周圍發白或發黑,這是因為身體虛弱造成的。手腳微涼,或者嘔吐、疲倦,叫做陷伏。這時候需要用溫暖的藥物,比如理中湯之類,情況嚴重的話,可以加用異功散、木香。如果受到風寒侵襲,或者聞到臭味、過於勞累、房事過度、月經來潮,導致痘疹突然變化,叫做倒陷。風寒侵襲的話,可以用參、蘇之類的藥物加上羌活、防風、蠶蛻。如果因為月經來潮導致痘疹變化,可以加味四聖飲。如果痘疹出膿七、八天后,氣血兩虛,無法正常結痂,形成疤痕;或者因為腹瀉、不吃東西,突然痘疹乾枯發紫,腫脹消退,眼睛睜開,叫做倒靨。

毒伏內攻,非結痂也,急宜大補氣血,倍用人參、黃耆(酒炒、)白朮、當歸、川芎、肉桂、炙甘草、丁香、木香(二味為末,)加山甲(炒、研一錢、)人牙(火煅研,二釐)攻補。或得頭面數粒結靨,或攻潰成外收,或出細痘數粒,或生癰毒,皆生機矣。

白話文:

毒素潜伏体内,并非结痂即可痊癒,急需大补气血,加倍使用人参、黄芪(酒炒)、白术、当归、川芎、肉桂、炙甘草、丁香、木香(二味研末),再加上山甲(炒研一钱)、人牙(火煅研,二釐)攻补。

即使出现头面部少量结痂,或溃烂后逐渐愈合,或长出细小的痘疹,或生出痈毒,都是生机之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