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明醫彀》~ 卷之六 (16)
卷之六 (16)
1. 貫漿三朝證治
順,痘初貫膿,先作水色,漸轉白亮,濃厚飽滿,變黃蠟色,根圈紅活,緊附痘腳,飲食、二便如常。
險,痘雖行漿,不濃厚滿足;或皮薄嬌紅,淡白闊塌,必然發癢而有後患。急宜保元湯溫補,自然濃厚。猶有熱毒,略兼清涼。或如白飯色,平塌不起,四圍淡白,乾澀不紅活,血虛;頂不起,氣虛。保元湯加川芎、當歸、肉桂、木香(人乳、好酒)。或見諸惡候,煩躁不安,但得痘色不變,飲食如前,不妨。癢塌(後另有條)抓破有膿血吉,空殼、無膿血凶。
白話文:
順利的情況下,痘瘡剛開始化膿,一開始呈現水色,逐漸轉為白亮,濃厚飽滿,變成黃蠟色,痘瘡根部周圍紅潤有活力,緊緊附著在痘瘡底部,飲食和大小便都正常。
危險的情況下,痘瘡雖然化膿,但膿液並不濃厚飽滿;或者痘瘡的皮膚薄弱,顏色嬌紅,呈淡白色,扁平下陷,必然會發癢並留下後遺症。應急用保元湯溫補,讓痘瘡自然變濃。如果還有熱毒,可以稍微加些清涼藥物。如果痘瘡呈現白飯色,扁平不起,周圍淡白色,乾燥粗糙,沒有紅潤感,這是血虛;如果痘瘡頂不起來,這是氣虛。可以將保元湯加入川芎、當歸、肉桂、木香,以及人乳和好酒。如果出現各種不好的徵兆,比如煩躁不安,但痘瘡顏色沒有變化,飲食仍然正常,就不必擔心。痘瘡發癢並下陷,抓破後有膿血是吉兆,空殼,沒有膿血是凶兆。
主方,人參(一錢),黃耆(一錢),甘草(四分),肉桂(三分),當歸(八分),川芎(七分),白芍(首尾,酒炒)糯米百粒,水煎服。
如兼解毒,加白芷、防風、牛蒡之類。用人參,少加山楂,以消參、耆之膩;加木香,行氣血之滯。恐參作飽,少加陳皮以制之。如多用或再用枳殼、青皮之類,則人參無功矣。脹痛雖為順候,不止,加木香、山楂。或行漿半足,忽然乾紫,腫消眼開,名為倒靨(後另有條)。
白話文:
主方:
藥材:
- 人參 一錢
- 黃耆 一錢
- 甘草 四分
- 肉桂 三分
- 當歸 八分
- 川芎 七分
- 白芍 首尾,酒炒
- 糯米 百粒
用法: 水煎服
其他:
- 若要兼具解毒功效,可加入白芷、防風、牛蒡等藥材。
- 若使用人參,可少加山楂,以消解人參、黃耆的膩味;也可加木香,促進氣血運行。
- 若擔心人參造成飽脹感,可少加陳皮來抑制。
- 若大量使用或重複使用枳殼、青皮等藥材,則人參的功效會減弱。
- 若脹痛持續不消,可加入木香、山楂。
- 若原本行水腫脹,突然變得乾燥發紫,腫消眼開,稱為「倒靨」,另有條文說明。
或停食、泄瀉等,加消食止瀉,隨證治之。或過用涼藥,遏而不進,身不熱,遂成冰伏之證,大劑溫補(異功散、木香散之類。)或頂平腳闊漿清,十全大補加木香、乾薑。痘毒盛者,十日外漿未足,大補氣血,略兼解毒,恐後有癰毒之患。或上身成膿,腿足成大水泡,毒亦解矣。
逆,痘色焦枯黑陷,不得貫膿,或紅色變紫,紫變黑,或如水晶,全無紅色,皆毒未盡,氣血已竭,死證。或發驚寒戰,咬牙不食等證。(惡候,姑補氣血。)
白話文:
如果出現停食、腹瀉等症狀,就要加用消食止瀉的藥物,根據病情進行治療。如果過度使用涼藥,導致病情停滯不前,身體不發熱,形成寒邪入侵的症狀,就要用大劑量的溫補藥物(如異功散、木香散等)。如果頭部平坦、腳部寬大、體液清稀,則可以用十全大補湯加木香、乾薑。如果痘毒盛行,十天后痘疹尚未完全形成,就要大補氣血,同時略微解毒,以防之後出現癰疽毒瘡。如果上半身化膿,下肢出現大水泡,表示毒氣已經消解。
如果痘疹顏色焦枯黑陷,無法化膿,或者紅色變紫色、紫色變黑色,或者像水晶一樣沒有紅色,這些都是毒氣未盡、氣血耗竭的死症。如果出現驚恐發寒、牙關緊閉、拒食等症狀(這是惡兆),就只能暫時補氣血了。
2. 結靨三朝證治
順,飲食如常,氣調血和,毒解漿回,老色收斂,次轉黃蠟色,漸變醬褐色。結靨從口唇、人中起,頭面周身,未至腿足,紫黑色堅厚之痂。惟宜節飲食,慎風寒。
險,氣血已竭,未易收靨,停漿不斂,身重發熱(補脾利水解毒。)凡曾經泄瀉後,所見諸證皆作虛治(十全大補、異功、木香參酌。)泄瀉而煩渴不止,大用升提。漿足難收,大便結實,略宜疏通。或風冷入胃,下利膿黏,熱滲膀胱,小便尿血,並宜清利。痘後發熱,午前是陽盛,宜清熱;午後是陰虛,宜滋陰。大熱便實,恐變急驚,微熱便溏,恐變慢驚。
主方,當歸,芍藥(酒炒),白朮,茯苓,山藥,苡仁,桔梗(等分),甘草(減半),蓮肉(七個)
白話文:
順利的情況下,飲食照常,氣血調和,毒素消除,皮膚恢復正常顏色,接著轉為黃蠟色,再逐漸變成醬褐色。結痂從嘴唇、人中開始,蔓延到頭面和全身,但還沒到達腿腳,顏色是紫黑色,而且堅硬厚實。這時候應該節制飲食,小心風寒。
情況不好的話,氣血已經耗盡,結痂不易消退,膿液停留在體內無法收斂,身體沉重發熱。需要補脾利水解毒。如果曾經出現過腹瀉,所有症狀都應該用補虛的方法治療,可以用十全大補、異功散、木香等藥物。如果腹瀉後出現口渴不止,就要用升提的藥物。如果膿液太多難以收斂,大便又很硬,就稍微用一些通便的藥物。如果風寒入侵胃部,導致腹瀉並伴有膿液和黏液,熱邪入侵膀胱,出現小便帶血,就要用清利的方法治療。痘疹之後發熱,上午是陽氣過盛,就要清熱;下午是陰虛,就要滋陰。如果發熱嚴重,大便乾燥,擔心變成急驚風;如果微熱,大便稀軟,擔心變成慢驚風。
主方:當歸、芍藥(酒炒)、白朮、茯苓、山藥、苡仁、桔梗(等分),甘草(減半),蓮肉(七個)。
口渴加麥冬、五味;虛加人參,不斂加木通。水煎服。
逆,氣滯而血凝,毒留而漿薄。不能回水結靨,則為乾枯外剝。
白話文:
如果感到口渴,可以添加麥冬和五味子進行調理。如果是虛弱的情況,可以加入人參。如果藥物不能收斂,可以使用木通。將這些材料用水煎煮後服用。
逆轉的病症,通常是因為氣流通不暢導致血液凝固,毒素停留且體液稀薄。如果不能使水分聚集形成膿包,可能會導致外部組織乾枯並出現剝落的現象。
3. 落痂三朝證治
順,疤痕綻凸,色見桃紅,光澤鮮明,神氣清爽。
險,疤痕淡紅而不綻,宜補氣血。如全白者,急用大補,則數月猶危。從發熱至此,身常溫熱(不熱為水伏證。)如大熱疤紫乾焦,大宜清涼解熱。如稠密危痘,賴能飲食,外收結靨,成片落者,切勿剝傷。見風太早,變成瘡瘍,年年生髮。若痂後身弱,立則戰搖等證,宜後方。
主方,人參,白朮,茯苓,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耆,知母,麥冬(等分),甘草(減半)水煎服。
白話文:
順利的情況下,疤痕會突出,呈現粉紅色,光澤鮮明,精神狀態良好。危險的情況下,疤痕呈現淡紅色,不突出,需要補氣血。如果疤痕完全變成白色,需要緊急大補,但數月內仍可能危險。從發熱到現在,身體一直保持溫熱狀態(不熱則屬於水伏證)。如果出現高燒,疤痕呈紫黑色、乾燥,則需要清熱解毒。如果痘疹稠密,但仍然可以進食,外觀收縮結痂,成片脫落,絕對不能剝傷。過早接觸風寒,可能會轉變成瘡瘍,每年都會長出新頭髮。如果結痂後體虛,站立時身體搖晃等,需要使用後續治療方案。
主要藥方:人參、白朮、茯苓、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耆、知母、麥冬(等份),甘草(減半)水煎服用。
小便澀加木通;大便瀉加肉果。痂當落不落乃火盛也,柴苓湯調辰砂六一散,外以蜜水調滑石末敷之。
逆,痂若竹衣,大便膿血,若發慢驚,目無神而面青。或發牙疳;或生癰毒,後另有條。
白話文:
小便不順暢,可以加木通;大便稀瀉,可以加肉果。痂皮要掉卻又掉不下來,是火氣太旺的表現,用柴苓湯調辰砂六一散內服,外用蜜水調滑石粉敷患處。
若病情逆轉,痂皮像竹衣一樣,大便有膿血,或者發燒遲緩伴隨驚恐不安,眼睛無神,面容青色。也有可能長牙齒瘡或生瘡毒,這些情況需要另行處理。
4. 表裡虛實寒熱
凡痘灰白,不紅綻,不起發,昏暗頂陷,為表寒而虛,參耆補氣,兼四物養血。凡二便清利,身涼,口氣冷,少食,唇白,涕清,為裡寒而虛,四物養血,兼參耆補氣。皆宜溫脾胃、補氣血,加木香、肉桂之類,助成漿收靨。凡紅紫干滯,黑陷焦枯,屬表熱而實,清涼兼解毒。
次分利小便(導赤散之類)凡二便秘澀,身熱氣盛,鼻乾燥渴,屬裡熱而實,解毒兼清涼,微通利大便(四順飲之類。)皆宜化毒湯、六一散,黃芩、黃連、丹皮、紅花、蟬蛻、荊芥之類。
白話文:
痘疹辨證論治:
1. 痘灰白不紅綻,不起發,昏暗頂陷,為表寒而虛
痘疹呈灰白色,不發紅,不破裂,長勢遲緩,且面色昏暗,頭頂凹陷,這屬於表寒虛證,需要用參、耆補氣,同時配合四物湯養血。
2. 二便清利,身涼,口氣冷,少食,唇白,涕清,為裡寒而虛
若出現大便、小便清利,身體怕冷,口氣冰冷,食慾不振,嘴唇蒼白,鼻涕清稀等症狀,則屬於裡寒虛證,需要用四物湯養血,同時配合參、耆補氣。
3. 表寒虛、裡寒虛共治
對於上述兩種虛寒證,都需要溫脾胃、補氣血,可加入木香、肉桂等藥物,有助於促進痘漿生成,使痘疹消退。
4. 紅紫干滯,黑陷焦枯,屬表熱而實
痘疹顏色紅紫,乾燥滯留,甚至出現黑陷、焦枯等現象,這屬於表熱實證,需要清涼解毒。
5. 表熱實證分治
- 利小便:可用導赤散等方劑。
- 二便秘澀,身熱氣盛,鼻乾燥渴,屬裡熱而實:需要解毒清涼,並微微通利大便,可用四順飲等方劑。
6. 表熱實證共治
對於表熱實證,可用化毒湯、六一散、黃芩、黃連、丹皮、紅花、蟬蛻、荊芥等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