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志宏

《簡明醫彀》~ 卷之六 (18)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 (18)

1. 調護得宜

兒出痘疹之時,必服發表疏散之藥。腠理開豁,風寒易侵,及飲食起居,百凡嚴禁。天寒,被褥宜厚,乳母當赤身伴臥,不宜烈火烘蒸。如過天暖,被褥不宜太厚,恐反助火毒。如此則重痘可生,否則輕痘變重,悔恨何及。

白話文:

在孩子長水痘或麻疹的時候,必須服用能讓病毒排出體外的藥物。這個時候,皮膚毛孔開放,容易受風寒侵襲,所以飲食和生活上都要非常小心,嚴格控制。天氣冷時,孩子的被褥要蓋厚一些,而且餵奶的母親應赤身與孩子同睡,但不應該用大火爐來烘熱保暖。如果天氣已經很暖和,被褥就不應該太厚,因為這可能會加重體內的火毒。這樣做,嚴重的水痘或麻疹病情纔可能好轉,否則輕症也可能會變嚴重,到那時候後悔也來不及了。

2. 乳母服藥

蓋小兒都不肯服藥,病值猖獗,非藥不痊,強之益增驚恐。無法與服,切勿惜藥,但須大劑濃煎,頭汁兒多寡服之。余藥及渣再煎汁,小兒吮乳時,乳母服之。如大劑藥,於兒前煎熏有效。

白話文:

這段文字的大意是:因為小孩子通常都不願意吃藥,然而當疾病嚴重時,不吃藥又無法康復,若硬要他們吃藥反而會讓他們更加害怕。因此,當小孩不肯服藥時,不要吝惜藥材,應使用大量的藥材濃煎成藥湯,讓孩子喝適量的頭煎藥湯。

剩下的藥材和藥渣再次煎煮成藥湯,在孩子吸吮母乳的時候,由乳母服用。如果藥材用量大的話,在孩子面前煎煮並用藥氣薰蒸也有一定效果。

換句話說,這是一種間接治療的方法,通過乳母服藥,讓藥效透過母乳傳遞給孩子,或者利用藥材的氣味對孩子進行薰蒸治療。

3. 諸證治方

三豆湯,治痘蘊熱煩躁。

以下十方可預服,或天行時即服。

赤小豆(出廣東),黑豆(即馬料豆),綠豆

加甘草煎熟,令兒飲汁食豆。

四脫丹,蟬蛻(去土),鳳凰蛻(即抱出雞子殼),神仙脫(即父母爪甲,火炙),蛇蛻(火焙)

上四味各為細末,等分,每服一錢。煉蜜為丸如綠豆大,每年除夜甘草湯服,三年痘毒消。

玄菟丹,玄參(去蘆,木杵,石臼搗,曬燥,研細末。四兩),菟絲子(絹袋,水淘淨,好酒浸二日,煮絲出,搗、捏餅,曬、研,八兩),二味俱勿犯鐵器。黑砂糖和丸如彈子大,每日服三丸,砂糖湯化下,無時。

硃砂丹,硃砂(大塊如牆壁,鮮紅光明似雲母色者。細研、水飛,澄去水,曬、研萬下。五錢),牛黃(陝西,千層者。二分,勻),每服五分,蜜調服。痘將發時,用豬糞調水,濾清汁調硃砂服,大解痘毒。

甘草散,預服消毒,痘出不太盛。

大甘草(炙),為末,每日食後白湯調下五分。人中黃尤佳。

生油劑,治小兒臟腑伏熱,未成痘疹,四肢、頭額微熱。用生油一小盞,旋入鐵銚內,用溫水一小盞傾和入,以杖攪之,煎令水盡,更令攪勻,如蜜則止。夜臥時,百日至三歲,每服一蜆殼;五、七歲三蜆殼;八歲至十五歲半合;大人一合,量增減。服後良久令臥,少時大小便通利,熱毒退,痘疹不生。

苦楝子湯,取楝樹子煎湯浴兒,痘疹不出,出亦稀少。

麻油擦法,痘發時,每夜臨臥用手中三指蘸麻油,擦兒頭至足遍身,然後睡,即可以使輕。此亦暢達流通,升脫凝滯之義也。

稀痘飲(天行將發痘時預服)

山楂,紫草,牛蒡子(各一錢),防風,荊芥(各一錢二分),甘草(五分)

生薑一片,水一鍾,煎服。

瑣瑣葡萄(出回回國。進貢年陝西、北京皆有。)小兒食之,稀痘。

升麻葛根湯,治初熱壯盛,疑似難明,服之。末見痘,表熱甚者。

升麻(一錢),葛根(二錢),甘草(一錢),白芍藥(一錢),加薑、蔥煎服。

或加紫蘇、山楂、牛蒡子、筍尖(各一錢,)冬加麻黃(一錢。)

消毒飲(治痘已出,上焦壅熱,胸膈不快。)

荊芥(二錢),牛蒡子(二錢),甘草(一錢),姜(二片),水煎服。

清肺飲,咽乾聲啞。

麻黃(一錢二分),麥門冬(一錢五分),知母,天花粉,荊芥(各八分),訶子(取肉),菖蒲(各六分)

水煎,加竹瀝小半鍾,薑汁三匙,服。

羌活散郁湯,治實熱痘初發,身熱壯盛,腮紅面赤,毛焦躁亂,咳嗽喘急,實熱等證。

防風,羌活,白芷,荊芥,桔梗,地骨皮,川芎,連翹,牛蒡子,紫草,大腹皮,甘草(等分)

上為粗末,每五錢加燈心十四枝,水煎服。

熱鬱難發加升麻。渴加葛根、天粉。腹脹鼻塞,面赤若怒,毛直枯加麻黃。大便秘加枳殼、當歸。甚不通加大黃。嘔吐加陳皮、豬苓、澤瀉。(禁用生薑、半夏、丁香、木香。)洞泄加升麻(禁用白朮、茯苓、肉果。)咳嗽惡風加紫蘇、桑皮。失血加犀角、地黃、黃連。發斑加黃連、黃芩、山梔。

小便赤加滑石、梔子、地黃、芍藥。鼻衄加犀角、黃芩。驚悸加木通、山梔。搐加青皮。不食加山楂、麥芽、神麯。出不快加牛蒡、山楂、蟬蛻。痘紅赤色加生地、紅花、丹皮。熱壯甚加葛根、前胡。見點三日內依方加減;三日後另有方。

退火回生湯(熱極枯澀)

滑石,辰砂(各一錢),冰片(三釐)

研勻,每一分溫水調服。

四順清涼飲(壯熱便閉)

當歸,芍藥,甘草,大黃(等分),水煎服。

冰肌散,治痘一齊湧出,一服略斂。熱極者用,熱輕者戒之。

柴胡,前胡,黃芩,梔子,連翹,澤瀉,黃連,黃柏,犀角,地骨皮,牡丹皮,為粗末,每三錢,水煎服。

保元湯(即參耆飲),治元氣虛弱,精神倦怠,肌肉柔慢,飲食少進,面青㿠白,睡臥寧靜,痘頂不起,漿不足及有雜證,皆屬虛弱,宜服。(血熱、毒壅、火證禁用。)

人參(一錢),黃耆(二錢),甘草(五分,前生用,後炙用),桂(二分,虛寒加用),上加生薑一片,水煎服。

初起的屬虛寒,本方加川芎、桔梗。起脹便兼服。漿足後助收斂,方可加白朮、茯苓、白芍之類。出不快加川芎、官桂。禁蟬蛻、牛蒡、人牙。小便赤加木通、腹皮、茯苓。禁車前、滑石、山梔。泄瀉加白朮、茯苓、木香、肉果。禁豬苓、訶子、龍骨、石脂。大便秘加當歸。

禁大黃、枳殼、生地。嘔吐加橘皮、乾薑、丁香。禁半夏。痰,貝母、杏仁。減食加白朮、人參、神麯。禁山楂、砂仁。傷食加山楂、神麯、麥芽。禁枳實、三稜、蓬朮。煩渴加麥冬、五味子。禁加山楂、砂仁。風則微散,加紫蘇、防風、枳殼。喘急,三、四日前加桔梗、杏仁、蟬蛻。

有虛證見者,決非實喘,乃毒不得外達,上乘於肺。禁麻黃、蘿蔔子,枳殼諸下氣藥。喘嗽加麥冬、杏仁、五味。禁天粉、桑皮,六、七日間曾經泄瀉,後氣喘,乃短氣虛極,加人參則喘自止。腹脹加腹皮、厚朴。可兼發散。有傷生冷,寒氣鬱遏,從內傷、外感治。內傷用丁香、肉桂、神麯、木香。

外感用防風等藥。四、五日手足厥冷加丁香、肉桂、川芎,倍用黃耆。夏月去丁香。四肢不起加防風,減川芎。漿不足加白朮、當歸、川芎。發癢加川芎、當歸、白芍、白朮、茯苓。禁殭蠶、蒺藜。癢甚,燒茵陳熏。禁沐浴發散。

異攻散,治痘表虛癢塌,裡虛泄瀉,腹脹喘嗽,悶亂煩渴,寒戰咬牙,頭溫足冷。凡曾經泄瀉後見證,皆屬虛寒,宜急服之。有始初血熱毒火證,過服涼藥變虛寒者亦服。

木香,官桂,當歸,人參,茯苓,陳皮,厚朴,丁香,肉果(各七分),附子(寒甚者加),半夏(各五分)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生薑三片、棗二枚,水一大鐘,煎至六分服。

木香散,治痘表虛灰白,內虛泄瀉,腹脹,其效如神。(如無灰白,泄瀉等證,勿服。)

木香,人參,肉桂,赤茯苓,大腹皮,青皮,前胡,訶子(取肉),半夏,丁香,甘草(各等分)

每服五錢,生薑三片,水一大鐘,煎六分溫服。

四君子湯(補元氣,養脾胃)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薑、棗煎服。

四物湯(養血水方,配四君子名八珍湯)

當歸,白芍,川芎,熟地,七日後酒炒,水煎服。

十全大補湯,大補血氣(痘頂平腳闊,漿不滿足,即四君子、四物名八珍湯,更加黃耆、肉桂。)

化毒湯,治痘已出,清熱涼血。(毒一解,不至黑陷;血一涼,不至紅紫。)

紫草(無真者,不必用),升麻,蟬蛻,地骨皮,黃芩(酒炒),甘草,加木通等分,水煎服。

十神解毒湯,治血熱痘證,身如火烙,腮紅臉赤,毛焦色枯,已出未出。三日前痘點煩紅,燥渴多飲,睡臥不寧,小便赤澀者,此血熱也。並宜服。

生地,紅花,當歸尾,桔梗,牡丹皮,赤芍藥,木通,大腹皮,連翹,川芎(等分),上加燈心十枝,水煎服。

身熱盛加葛根、前胡。毒盛綿密加荊芥、牛蒡。渴加天粉、竹葉、滑石。嘔加橘皮。瀉加豬苓,澤瀉、防風。大便閉加枳殼、前胡。喘加蔞仁。便黑加犀角、黃連或桃仁。小便短加木通、澤瀉,赤加梔子、滑石。發紅斑加犀角、黃芩、黃連、山梔、玄參。煩渴狂亂、譫語加知母、石膏、麥門冬、天粉。嘔、瀉加黃連、豬苓、澤瀉。咽痛加甘草、牛蒡、荊芥。

痘證屬血熱者多,乃制前方。此證認明,只宜重用升提、發散,使毒得以達表而從外解;引以滲泄,使熱得以下行而從內消。佐以清涼解毒,行血涼血之劑。則雖稠密,亦能消散易,漿易斂,此方之功也。用至痘頂白光,接用太乙保和湯,切勿誤用補藥、熱藥及兜塞藥,則變危急不救。

太乙保和湯,治血熱痘,服十神解毒湯,熱證悉去。三日之後,不易長大,用之成漿收靨。

桔梗,川芎,山楂,木通,人參,紅花,生地,糯米(五十粒),燈心(七枝),生薑(一片),水煎服。

起不快加牛蒡子。便澀腹脹加大腹皮。繁紅不潤加當歸、蟬蛻。陷塌加黃耆。痛加白芷。不勻加防風。嗽、渴加麥門冬、五味。癢及水泡加白芷、白芍藥。七、八日漿足,接用保嬰百補湯。

益元透肌湯,治實熱痘。服羌活散郁湯後壅熱悉開,三、四日後不肥大,用之成漿收靨。即太乙保和湯去生地、紅花,加蟬蛻、牛蒡、陳皮煎服,加減悉同。七、八日漿足,接服保嬰百補湯。

保嬰百補湯,治實熱血熱痘。八、九日無他證,並以此方調理。蓋痘證平順者,不必藥;惡逆者,藥無功。險證宜藥。虛寒者少,二熱證多,特另出此五方。此方後用。

當歸,芍藥,地黃,白朮,人參,茯苓,山藥,甘草(等分),棗二枚,水煎服。

氣虛加黃耆、官桂。有別證,虛實加減。

加味四聖飲,治痘出不快,及變陷倒靨,小便赤,身熱未退,或風吹覆冒者。

紫草,黃耆,人參,川芎,蟬蛻,木通,木香,甘草

大便秘加枳殼。上加糯米百粒,水煎服。

活血解毒湯(解餘毒)

防風,荊芥,生地,赤芍,當歸,連翹,黃連,牛蒡,紫草,白朮,薄荷,川芎,木通,甘草(等分)水煎服。

玄參升麻湯(溫毒發斑)

玄參,升麻,甘草(等分)水煎服。

大連翹飲(痘後一切熱毒癰腫)

連翹,防風,荊芥,牛蒡,當歸,柴胡,黃芩,梔子,蟬蛻,赤芍,木通,玄參,滑石,甘草(等分)上加姜一片,水煎服。

獨聖散(發痘),穿山甲(炒,研極細末)

每服五分,兒大加服,酒漿調。

人牙散(痘不起發),老人牙(火煅,研極細末),每服二釐,酒漿調下,勿多服。

參蘇飲(方見傷風),犀角地黃湯(方見血門),六一散(方見暑門),白虎湯(方見傷寒)

柴苓湯,即小柴胡湯(方見傷寒。)配四苓散(方見便癃),甘桔湯(方見咽喉),理中湯(方見中寒),真人活命飲(方見癰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