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明醫彀》~ 卷之二 (47)
卷之二 (47)
1. 霍亂
上加薑、棗,水煎服。更用絲瓜葉搗,絞汁,河、井水和服。
藿苓湯,治外感風寒,內傷飲食,霍亂轉筋,嘔吐瀉泄等證。
藿香,厚朴,白朮,茯苓(各一錢),甘草(炙,五分),紫蘇,白芷,大腹皮,桔梗,半夏陳皮(各八分),肉桂,豬苓,澤瀉(各七分)
上咀,一服。水二鍾,姜五片,煎八分,食遠服。
簡便方,用良薑(半兩,)煎服。
又,枇杷葉(刷去毛),橘皮,棗、姜煎服。
又,桑葉搗汁一盞服(冬月煎湯。)
又,厚朴(薑汁浸,炒)為末,(二錢,)汲新水服。
又,丁香十四枚為末,服。或白羊眼豆為末,醋調服。垂死者,用生薑三兩,搗爛,煎湯一碗溫服。吐不止,梨枝葉一握煎服。
又,胡椒四十粒,滾白湯吞下。或枯礬一錢,白湯服。
又,胡椒,綠豆(各四十九粒),研細,水煎服。口渴,為末,水調下。
大瀉肢冷:附子炮為末四錢,鹽三錢,水二鍾,煎溫服。
吐瀉不止:艾一把,水煎服。
乾嘔不息:用薤葉煎服。
轉筋:赤蓼(切,)三合,水煎服。或皂角末吹入鼻,取嚏。
筋攣:薏苡仁為末,連進數服。
筋痛:生薑或蔥(搗,炒),貼患處。
痢後轉筋:用羊眼豆葉一握,搗,醋煎服。
乾霍亂不得吐瀉:鹽湯未通,用小蒜一碗,水三碗,煮汁碗半服。
煩躁:蔥白(二十莖),大棗(二十枚),水煎汁服。
沙病:水紅花根,水煎服。
吐瀉後大渴:飲童便妙,漸少與黃米湯。
白話文:
霍亂
可以加入生薑、紅棗一起用水煎煮後服用。或者用絲瓜葉搗爛,擠出汁液,混合河水或井水一起服用。
藿苓湯,用來治療外感風寒、內傷飲食引起的霍亂,出現轉筋、嘔吐、腹瀉等症狀。
藥材包含:藿香、厚朴、白朮、茯苓(各四克)、甘草(炙甘草,二克)、紫蘇、白芷、大腹皮、桔梗、半夏陳皮(各三克)、肉桂、豬苓、澤瀉(各二點八克)。
將以上藥材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一帖的量。加水兩碗,生薑五片,煎煮到剩八分,在飯前服用。
簡便方,用良薑(二十克)煎煮後服用。
另外,可以用枇杷葉(刷去上面的毛)、橘皮、紅棗、生薑一起煎煮後服用。
另外,將桑葉搗爛擠出汁液,服用一碗(冬天用煎煮的湯)。
另外,用厚朴(用薑汁浸泡後炒過)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八克,用剛汲取的井水送服。
另外,用十四枚丁香磨成粉末服用。或者用白羊眼豆磨成粉末,用醋調和後服用。對於快要死亡的人,用生薑一百二十克,搗爛後煎煮成一碗湯,溫熱服用。如果嘔吐不止,可以用一握梨樹枝葉煎煮後服用。
另外,吞服四十粒胡椒,用滾燙的開水送服。或者服用四克枯礬,用開水送服。
另外,將胡椒和綠豆(各四十九粒)研磨成細粉,用水煎煮後服用。如果口渴,將藥材磨成粉末,用水調和後服用。
嚴重腹瀉且四肢冰冷:用炮製過的附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十六克,加鹽十二克,用水兩碗煎煮後溫熱服用。
嘔吐和腹瀉不止:用一把艾草,用水煎煮後服用。
乾嘔不止:用薤葉煎煮後服用。
轉筋:將三合(約為六十毫升)的赤蓼切碎,用水煎煮後服用。或者將皂角粉吹入鼻孔,使其打噴嚏。
筋攣:將薏苡仁磨成粉末,連續服用數次。
肌肉疼痛:將生薑或蔥搗爛炒熱,敷在患處。
痢疾後轉筋:用一把羊眼豆葉搗爛,用醋煎煮後服用。
乾霍亂但沒有吐瀉:如果鹽水沒有效果,用一碗小蒜,加水三碗煮到剩一半,服用。
煩躁不安:用蔥白(二十根),大棗(二十枚),用水煎煮後服用。
沙病:用水紅花根用水煎煮後服用。
吐瀉後極度口渴:可以喝一點童子尿,情況好轉後,逐漸改喝黃米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