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志宏

《簡明醫彀》~ 卷之五 (19)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 (19)

1. 口證

赴筵散(治口瘡),黃連末(一兩),乾薑(炮,研,三錢)和勻,淡鹽湯漱口,敷。

口糜生瘡:胡連(五錢),川連(三錢),細辛,藿香(各一錢)研勻敷。

又,硼砂、青黛、薄荷、石膏,研勻搽。

又,白芷、銅青(等分),敷。

又,黃柏、青黛敷。或大黃、明礬敷。或枯礬、雄黃敷。

噙方,益智、甘草為末,舐咽,或湯調下。

又,白芷、川芎為末;或丁香、川芎、甘草、白芷為末,蜜丸噙服。

口乾燥:石膏(水飛),寒水石(研。各八兩)。水四碗,煎碗半,入白蜜八兩,煎稠噙服。

口上齶忽生紫泡如蛋,急刺破出血,用蒲黃、青黛敷,服涼膈散(方見火門)。

簡便方(治口瘡)五倍子為末,敷。

又,先以亂髮拭口淨,用桑樹汁敷之。

又方,薔薇根避風者,去土,煮濃汁,舍冷則易。

又方,芒硝陸續含化。

又,香薷煎汁哈咽。

白話文:

口證

治口瘡的散劑:黃連粉(一兩),乾薑(炮製過的,磨成粉,三錢)混合均勻,用淡鹽水漱口,然後將藥粉敷在患處。

口內潰爛生瘡:胡黃連(五錢),川黃連(三錢),細辛,藿香(各一錢)磨成粉混合均勻,敷在患處。

另一種方法:硼砂、青黛、薄荷、石膏磨成粉混合均勻,塗抹在患處。

另一種方法:白芷、銅青(等量)混合均勻,敷在患處。

另一種方法:黃柏、青黛混合均勻,敷在患處。或用大黃、明礬混合均勻,敷在患處。或用枯礬、雄黃混合均勻,敷在患處。

含在口中的藥方:益智、甘草磨成粉,含在口中慢慢吞嚥,或者用水調和後服下。

另一種方法:白芷、川芎磨成粉;或者用丁香、川芎、甘草、白芷磨成粉,用蜂蜜做成藥丸含服。

口乾:石膏(用水淘洗過),寒水石(磨成粉。各八兩)。用水四碗煎煮到剩下一碗半,加入白蜂蜜八兩,煎煮到濃稠,含在口中慢慢吞嚥。

口中上顎突然長出像雞蛋一樣的紫色水泡:要立即刺破讓血流出來,用蒲黃、青黛敷在患處,並服用涼膈散(藥方在《火門》中)。

簡易治療口瘡的藥方:五倍子磨成粉,敷在患處。

另一種方法:先用亂髮擦拭口腔乾淨,再用桑樹汁敷在患處。

另一種藥方:選用背風處的薔薇根,去除泥土,煮成濃汁,冷卻後再更換。

另一種方法:將芒硝陸續含在口中讓其慢慢融化。

另一種方法:用香薷煎煮的藥汁含在口中慢慢吞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