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志宏

《簡明醫彀》~ 卷之六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 (4)

1. 眼閉

初生眼閉不開者,由產母食熱毒之物,致成斯疾。宜用熊膽少許,以水一滴浸化,點入眼中,一日七、八次。

主方,當歸,川芎,赤芍藥,生地黃,天粉,甘草(各一錢)上劑水煎服。或為細末,燈心湯調,抹兒口中。宜多服。

釀乳方,澤瀉,茵陳(各三錢),栝蔞根,豬苓,生地黃,甘草(各一錢)

上劑水煎,食後服。初用二服,且捏去宿乳。第三服兒吮。

白話文:

[標題]:[眼睛無法睜開]

[內容]:新生兒若眼睛閉著無法睜開,這通常是因爲母親在懷孕期間食用了過熱或有毒的食物,導致嬰兒出現這種疾病。治療方法是使用少量熊膽,將它溶於一滴水中,然後點入嬰兒的眼睛裏,一天大約進行七到八次。

[主要藥方]:當歸、川芎、赤芍藥、生地黃、天粉和甘草(每種藥材皆取一錢)。將這些藥材加水煎煮後服用。或者也可以將藥材磨成細粉,用水調勻後,抹在嬰兒的口裏。建議多次服用。

[乳汁處理方法]:澤瀉、茵陳(各三錢),栝蔞根、豬苓、生地黃、甘草(各一錢)。將這些藥材加水煎煮,飯後服用。最初兩次服用時,應先擠出舊有的乳汁。第三次服用後,就可以讓嬰兒吸吮了。

2. 論形色

(附:手指脈紋八段錦,手指訣)

額屬心,色紅,主火盛,風熱煩躁;青主驚。

左臉屬肝,色赤,主身熱拘急,肝風;青主驚;黑,腹痛。

右臉屬肺,色赤,主身熱,氣粗壅嗽;白主咳嗽痰氣;青,風入肺。

鼻屬脾,色紅,肺熱極、衄血,內燥孔干,熱氣出;或濁涕痰嗽,內生風。白色清涕,外感傷風,或泄瀉。

下頦屬腎,色赤,主膀胱熱,小便不利。

顴色赤,積熱痰盛,身熱。

頰色赤,內熱夜啼。

印堂青,主驚;紅,火盛;黑,客忤、邪祟。

山根紫,傷乳食;青,驚;黑,危。

準頭黃,吐瀉;赤,熱;青,驚;紅紫,痰氣;黑,危。

眉皺,痢疾;紅,夜啼、心煩躁熱。

眼黑睛黃,傷寒;白睛黃,濕積,赤,心熱;淡紅,心虛熱;青,肝熱。眼胞赤爛,脾臟濕熱;白睛黑,死。

人中黑,腹痛蟲動;點點黑,吐利。

口唇紅,乾燥、脾熱;赤裂,脾熱極;紫,風寒;白,虛弱。

承漿黃,吐;青,驚。

面淡白;噁心不食;青白,吐瀉,欲發驚風。面青唇白,吐乳胃冷;青黑,吐沫;不吐者蟲痛。黃,食積;亦主驚或天瘹。面青身熱發躁,多變痢疾;面青有汗,口內氣熱,必發瘹痛。面黃盜汗,面青有驚;青黑或時吐沫者,客忤、天瘹,啼哭凶。面紅赤色,傷寒發熱,身躁不安,心煩。

頭面青筋,欲作驚搐,或吐,肚痛。頭面大小青筋如綠繩透起者,急治;不爾,發驚搐。

太陽紅,血淋;青,驚;赤,傷寒。

風池紅,熱,多啼;黃,吐逆。

《金匱》青筋,驚。

舌紅、干,燥熱;白苔、黃苔熱甚;舌卷,驚;舌破裂有瘡,心火;赤腫,大便秘,小便不通,或熱瀉;舌黑如芒刺,陽毒熱極;久瀉痢,舌黑及傷寒等證,舌黑而濕滑者死。

耳微黃,驚。耳輪乾燥,睡中咬牙主疳、骨蒸熱。耳尖冷,耳後紅紋,麻痘;耳內膿、外有瘡,腎經積熱。

白話文:

【討論身體外貌與顏色】

額頭反映心臟健康,若顯紅色,表示火氣旺盛,可能伴有風熱導致的煩躁;如果出現青色,則可能有驚嚇的情況。

左臉反映肝臟狀態,若呈現紅色,可能是身體過熱,肌肉緊繃,肝風現象;青色顯示可能受到驚嚇;黑色則可能有腹部疼痛的問題。

右臉反映肺部狀況,紅色表示身體過熱,呼吸粗重,咳嗽;白色代表咳嗽伴隨痰多;青色顯示風邪進入肺部。

鼻子反映脾臟情況,紅色表示肺熱極度,可能流鼻血,內部乾燥,熱氣往外冒;或者鼻涕混濁,痰多,內部產生風熱。白色清澈鼻涕,可能是外感風寒,或是腹瀉。

下巴反映腎臟健康,紅色表示膀胱熱,小便不順。

兩頰泛紅,可能是體內熱氣積聚,痰多;臉頰紅潤,可能夜間啼哭,因為體內熱氣。

印堂呈現青色,可能受驚嚇;紅色表示火氣旺盛;黑色顯示可能被邪靈侵擾。

鼻樑呈紫色,可能是飲食過量;青色表示受驚;黑色顯示病危。

鼻頭黃色,可能是嘔吐腹瀉;紅色顯示熱氣;青色表示受驚;紅紫色顯示痰多;黑色顯示病危。

眉毛皺起,可能是痢疾;紅色表示夜間啼哭,心煩氣躁。

眼睛黑眼球泛黃,可能是感冒;白眼球泛黃,可能是濕氣積聚;紅色表示心臟過熱;淡紅色顯示心虛熱;青色表示肝臟過熱。眼瞼紅腫,可能是脾臟濕熱;白眼球變黑,情況嚴重。

人中部位變黑,可能腹痛,腸道蠕動;黑點顯示嘔吐,腹瀉。

嘴脣紅色,可能乾燥,脾臟過熱;紅色裂開,表示脾臟極度過熱;紫色表示風寒;白色顯示虛弱。

承漿部位泛黃,可能嘔吐;青色表示受驚。

面色蒼白,可能噁心,不想吃東西;青白顯示嘔吐,腹瀉,可能發作驚風。面色青脣色白,可能是吐奶,胃部過冷;青黑顯示吐沫;不吐者可能是腸胃疼痛。黃色顯示食物積聚;也可能表示驚嚇,或疹子。面色青,身體熱,煩躁,可能轉為痢疾;面色青,有汗,口腔熱氣,可能會長疹子。面色黃,盜汗,面色青,可能受驚;青黑或時常吐沫,可能是驚嚇,疹子,啼哭兇。面色紅,顯示可能感冒發燒,身體煩躁不安,心煩。

頭面部青筋暴露,可能發作驚風,或嘔吐,肚子疼。頭面部青筋如綠繩般凸起,應立即治療;否則,可能發作驚風。

太陽穴紅色,可能是血尿;青色表示受驚;紅色表示感冒。

風池部位紅色,熱氣,多啼哭;黃色表示嘔吐。

根據《金匱》,青筋表示受驚。

舌頭紅色,乾燥,表示燥熱;舌苔白,黃,表示熱氣;舌頭捲曲,表示受驚;舌頭裂開有瘡,表示心火;舌頭腫脹,大便祕結,小便不通,或熱瀉;舌頭黑色如芒刺,表示陽毒熱極;長期腹瀉,舌頭黑色以及感冒等症狀,舌頭黑色且濕滑,情況危急。

耳朵微黃,可能受驚。耳輪乾燥,在睡眠中咬牙,可能有疳積,骨蒸熱。耳尖冷,耳後紅紋,可能是麻疹,痘疹;耳內膿包,外部有瘡,可能是腎經積熱。

3. 面部五臟色診圖

面青屬肝,病驚風。

面赤屬心,病熱盛。

面黃屬脾,病疳積。

面白屬肺,病虛寒。

面黑屬腎,病惡候。

四時面色順逆:春肝木青,夏心火赤,秋肺金白,冬腎水黑,各七十二日,四季月後各十八日。脾土,黃色為順,春白、夏黑、秋赤、冬黃,四季月青色為逆。

總論主病:赤,熱盛;面赤唇青,傷寒;青,驚風;白,吐瀉;黃,積、作瘧;黑,危候。

初生至半歲,,

虎口紋未成。

額上候寒熱,,

兼面色察病。

嬰幼初生至半周,額聞眉際候因由,醫家三指橫排定,頭左須將右手求。若是傷寒三指熱,食中熱嗽痰驚風,三指冷兮為吐瀉,中名熱積腹中躊。

初,風關紋見易治;,

中,氣關紋見病深;,

末,命關紋見病危。

三關紋直透難救。

紅,傷寒;淺紅,內熱吐瀉,紫,風熱;青,驚;白,疳;黃,脾積;青紫相半,驚積、風熱。青紫黑紋,亂者極重,純黑者不治。

白話文:

[面部五臟顏色診斷圖]

臉色青代表肝有問題,可能患有驚風。

臉色紅代表心有問題,可能熱度過高。

臉色黃代表脾有問題,可能有疳積的情況。

臉色白代表肺有問題,可能是虛寒的症狀。

臉色黑代表腎有問題,可能處於嚴重的病情。

四季臉色的順序與反轉:春天肝的顏色應是青色,夏天心的顏色應是紅色,秋天肺的顏色應是白色,冬天腎的顏色應是黑色,各自持續七十二天,在四季的每個月後的十八天,脾的顏色黃色為正常。若春天出現白色,夏天出現黑色,秋天出現紅色,冬天出現黃色,四季的月份出現青色,這些都是不正常的現象。

總結病徵:紅色代表熱度過高;臉紅脣青代表受寒;青色代表驚風;白色代表嘔吐或腹瀉;黃色代表積食或瘧疾;黑色代表病情危急。

從新生兒到半歲的寶寶,

虎口紋還未形成。

額頭可以判斷寒熱,

結合臉色來觀察病情。

嬰幼兒從出生到半歲,醫生會在額頭和眉毛之間進行診斷,用三根手指橫向排列,用右手在左側頭部進行檢查。如果受寒,三個手指會感到熱,中指熱可能有咳嗽,痰,驚風,如果手指冷可能有嘔吐或腹瀉,中指熱表示腹中有積食。

最初,風關紋出現容易治療;

中期,氣關紋出現病情較深;

最後,命關紋出現病情危急。

如果三關紋直接穿透,病情非常危險。

紅色,代表受寒;淺紅色,代表內部熱度高,嘔吐或腹瀉,紫色,代表風熱;青色,代表驚風;白色,代表疳疾;黃色,代表脾有積食;青紫相半,代表驚風,積食,風熱。青紫黑色的紋路,混亂表示病情非常嚴重,純黑色表示無法治療。

4. 手指脈紋八段錦

魚刺形,主驚風、痰熱。

懸針形,主傷風、泄瀉、積熱。

水字形,主食積、咳嗽、驚疳。

乙字形,主疳病、驚風。

環形,主疳積、吐逆。

亂紋形,主蟲。

蟲形,主疳蟲、大腸穢積。

珠形,主死。

白話文:

如果手指的脈紋呈現魚刺的形狀,可能表示有驚風或痰熱的症狀。

若是呈現像懸針的形狀,可能代表有感冒、腹瀉或是體內有熱氣堆積的問題。

若脈紋形狀似水字,可能是飲食過量導致的積食,或是有咳嗽和驚風的問題。

若類似乙字的形狀,可能顯示有營養不良的疾病或是驚風。

如果是環形的脈紋,可能有營養不良及嘔吐的問題。

若脈紋顯得混亂無章,可能代表有寄生蟲的問題。

若脈紋呈現蟲的形狀,可能是因為寄生蟲或是大腸有污物堆積。

若呈現珠形的脈紋,這可能是非常嚴重的病況,甚至危及生命。

5. 手指訣

五指稍頭冷,驚來不可當。

若逢中指熱,必定是傷寒。

中指獨自冷,麻痘證相參。

男左女右手,分明仔細看。

白話文:

[手指訣現代版]

如果手指的指尖感到冰冷,那種驚慌的感覺實在難以承受。

要是隻有中指覺得特別熱,這很有可能是傷寒的徵兆。

若是單單中指感覺冷,可能跟麻疹或痘疹有關。

判斷時,男性看左手,女性則看右手,務必仔細觀察清楚。

6. 脈法

小兒三歲以上,醫用中指滾轉,按寸、關、尺三部,六、七至為常脈。增則為熱,減則為寒。浮,風邪;洪,熱盛;數,多驚;遲,為虛;浮洪為風熱;沉實為食積。浮緊無汗為傷寒;浮緩有汗為傷風。沉緊,腹痛;弦緊,氣急;緊促,痘疹;堅實,風癇;虛軟;慢驚;軟細,疳蟲;牢實,便秘;大芤,便血;大小不勻,惡候。二、三至為脫絕,十餘至為死脈。

白話文:

[脈診方法]

對於三歲以上的兒童,醫生會使用中指進行滾動式的按壓,分別在寸、關、尺這三個部位診脈,每分鐘跳動六到七次是正常的脈象。如果脈搏增加,可能表示體內有熱症;如果脈搏減少,可能表示體內有寒症。

浮脈,可能表示風邪入侵;洪脈,可能表示熱氣旺盛;數脈,可能表示驚嚇過度;遲脈,可能表示體虛;浮洪脈,可能表示風熱併發;沉實脈,可能表示消化不良或食物積滯。

浮緊脈且無汗,可能表示患了風寒;浮緩脈且有汗,可能表示受了風邪。沉緊脈,可能表示腹部疼痛;弦緊脈,可能表示呼吸困難;緊促脈,可能表示出痘疹;堅實脈,可能表示風癇;虛軟脈,可能表示慢性驚嚇;軟細脈,可能表示有寄生蟲;牢實脈,可能表示便祕;大芤脈,可能表示有便血;如果脈象大小不均勻,可能是嚴重的病症預兆。

脈象每分鐘只有二、三次,可能是瀕臨死亡的徵兆;每分鐘超過十次,可能表示已進入垂死狀態。

7. 養子十法

背暖:經曰:背脊三椎下節之兩傍,是肺之俞也。若風寒傷之,致發熱咳嗽,痰喘、嘔等證。

肚暖:肚者,胃也。若冷則不能腐化穀食,致腸鳴、腹痛、泄瀉等證。

足暖:經曰:足為陽明胃經所司,況寒從地起。致傷寒發熱、冷積等證。

頭涼:經曰:頭者,六陽之會;首面者,五臟之精華。頭為髓之海,太熱則髓溢汗泄,致顱囟腫起,頭瘡眼疾。

心胸涼:心屬丙火,若外受客熱,內外俱熱。輕則口乾面紅;重則夜啼、驚跳。

精神未全:忽見非常之物、未識之人、雞犬牛馬等畜,及嬉戲叫喊,皆易成驚疾。宜服鎮心安神、補養之藥,病愈藥止。其牛黃、硃砂、金銀、冰、麝,毋得過用,致成冷疾。

吐瀉慢驚;脾胃全固,氣血流暢,一身康健。小兒變蒸,誤作外邪,服發汗藥;或因食積,過用通泄;或冷熱不調,致傷脾胃,吐瀉淹延。脾土既虛,肝木乘之,故筋攣作搐。

嘔乳糞清:兒在胎時,母過取涼,冷氣入於胞胎。後因悲啼未定,便與乳食,使氣與食結,久而不散,致傷脾胃。輕則嘔泄,重則腹鳴氣逆,涎潮流溢,以致難治。

勿輕服鎮墜諸藥:水銀、輕粉、硃砂、珠珀,雖云下痰鎮心,毋得泛常輕用。凡小兒皆畏服藥。倘病源究未真確,藥不切中,勿服。

因浴致生丹毒:一周之內,肌膚脆嫩,腠理不密,洗之恐濕熱鬱蒸,變生赤遊丹毒。身發壯熱,毒入腹者死。有因浴,傷風咳嗽上氣,漸成篤疾,由此而始焉。

白話文:

[養育孩子的十種方法]

  1. 背部保暖:古籍記載,背脊下方第三節椎骨兩側,是肺部的腧穴。如果受到風寒侵襲,可能導致發燒、咳嗽、痰多、呼吸困難、嘔吐等症狀。

  2. 腹部保暖:腹部主要指胃部。如果腹部受冷,可能會影響食物消化,引起腸鳴、腹痛、拉肚子等問題。

  3. 腳部保暖:古籍記載,腳部由陽明胃經負責管理,而寒氣往往從地面升起。若腳部受寒,可能導致感冒、發燒、寒凝等疾病。

  4. 頭部保持涼爽:古籍記載,頭部是六條陽經的交匯點,臉部是五臟精華的反映。頭部是髓液的聚集處,過熱會導致髓液過度,出現出汗、頭皮腫脹、頭部潰瘍、眼睛疾病。

  5. 心胸保持涼爽:心臟屬火,如果外部再受到熱邪,內外都會過熱。輕微的可能口乾舌燥、臉色潮紅;嚴重的可能夜間哭鬧、驚嚇。

  6. 保持精神穩定:突然看到陌生的事物、人物,或者家禽牲畜,以及過度玩耍、大聲叫喊,都可能導致驚嚇。應該服用鎮靜心神、滋補身體的藥物,病好後即停藥。牛黃、硃砂、金銀、冰片、麝香等藥物不可過量使用,以免導致寒性疾病。

  7. 小心處理嘔吐、腹瀉和驚厥:脾胃健康,氣血順暢,全身健康。小孩的發育過程中,錯誤地認為是外來邪氣,服用發汗藥;或是因為食物積滯,過度使用通便藥;或是冷熱不調,損傷脾胃,導致嘔吐、腹瀉持續。脾臟虛弱,肝臟功能亢進,因此肌肉抽搐。

  8. 嘔吐奶水和糞便稀薄:孩子在母體時,母親過度取涼,導致冷氣進入胎兒。之後,孩子在哭泣不停的情況下餵食,導致氣血與食物混結,長時間無法消散,傷害脾胃。輕微的可能嘔吐、腹瀉,嚴重的可能腸鳴、氣逆、口水直流,導致難以治療。

  9. 不要隨意服用鎮定藥物:水銀、輕粉、硃砂、珍珠、琥珀,雖然可以降痰鎮心,但不能隨意使用。所有小孩都害怕服藥。如果病因未明確,藥物不對症,不要服用。

  10. 洗澡引發丹毒:出生一週內,皮膚脆弱,毛孔未完全封閉,洗澡可能導致濕熱鬱積,引發丹毒。全身高熱,毒素進入腹部可能致命。有的孩子洗澡後,受風引起咳嗽、上氣,逐漸成為重病,就是從這裡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