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志宏

《簡明醫彀》~ 卷之六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 (5)

1. 五臟虛實

心主驚,實則叫哭發熱,飲水而搐;虛則悸動不安。心熱,喜涼處臥,睡中口氣溫,目上竄,搖頭咬牙,皆心熱,導赤散主之。喜仰臥,瀉心湯主之。

肝主風,實則目直、大叫、呵欠、項急、頓悶;虛則咬牙多欠。肝熱,手尋衣領及亂捻物。肝有風,目連札不搐,瀉青丸治之。熱甚,身反張,目直視,風火相搏,導赤散兼之。

脾主困,病則困睡,泄瀉,不思乳食。實則多睡,身熱飲水,虛則吐瀉,益黃散主之。

肺主喘,實則悶亂喘促;虛則哽氣長出。肺熱,手掐眉目、鼻面。肺盛復有風冷,胸滿短氣嗽痰。當先散肺熱,後散風冷。肺實熱,瀉白散主之。

腎主虛,無實也。虛者,由胎氣不成,則神不足。目多白睛,顱囟開解,面色皎白,下竄畏明,兩足熱,不喜衣覆。此腎水虛,而心火乘之,宜地黃丸主之。

白話文:

【五臟的虛實情況】

  • 心臟:如果心臟功能過度,會出現驚嚇反應,甚至發燒並有喝水後抽搐的情況。若心臟功能不足,則可能產生心悸,感到不安。如果心臟過熱,患者會偏好在涼爽的地方休息,睡覺時口腔溫度偏高,眼睛上翻,搖頭咬牙,這些都是心臟過熱的表現,可使用導赤散來調理。如果患者喜歡仰躺,可用瀉心湯來治療。

  • 肝臟:肝臟與風邪相關,若肝臟功能過度,可能會出現目光呆滯、大聲呼叫、打哈欠、頸部僵硬、突然昏厥等症狀。若肝臟功能不足,可能會頻繁咬牙和打哈欠。肝臟過熱時,手會不由自主地摸向衣領或亂抓東西。如果有肝風,眼睛會持續眨動但不會抽搐,可用瀉青丸來治療。如果肝熱嚴重,身體會向後弓起,眼神呆滯,這是風火相搏的現象,可用導赤散來兼治。

  • 脾臟:脾臟主管疲倦感,脾臟生病時,會感到非常疲倦想睡,並且有腹瀉,不想吃東西。若脾臟功能過度,會感到非常嗜睡,身體發熱且想喝水。若脾臟功能不足,則會嘔吐或腹瀉,可用益黃散來調理。

  • 肺臟:肺臟主管喘息,肺臟功能過度時,會感到悶亂且呼吸急促。若肺臟功能不足,會有聲音嘶啞且長時間呼吸的症狀。肺臟過熱時,手會不由自主地抓眉毛、眼睛、鼻子和臉。如果肺臟功能過盛又受到風寒影響,會感到胸悶、呼吸短促和咳嗽有痰。應先散去肺熱,再處理風寒。肺臟實熱,可用瀉白散來治療。

  • 腎臟:腎臟主要與虛弱有關,一般不會出現實證。若腎臟虛弱,可能是由於先天不足,導致精神不夠充沛。眼睛白眼珠多,前囟門未閉合,面色蒼白,對光敏感,雙腳熱,不喜歡穿衣服蓋被子。這代表腎水虛弱,而心火過旺,可用地黃丸來調理。

2. 雜病歌

小兒雜病切須知,不問男兒與女兒。多睡只因肝是本,心中積熱夜驚啼。叫呼冷汗因蟲痛,寒熱其中積在脾。面赤口瘡心肺熱,虛風搐搦四肢垂。冷滑傷脾多瀉痢,如膿如血下無時。積多肚大多掀水,氣喘腮黃不問醫。眼重吐涎頭擺急,莫教脈息慢微微。堪笑愚人偏問鬼,不求良藥苦求師。

白話文:

【對於兒童的各種疾病,你必須瞭解,不分男女童都適用。孩子過度嗜睡,主要是肝臟功能不佳所導致。如果孩子夜間容易驚醒啼哭,可能是因為心臟有積熱。若孩子在睡夢中大喊大叫且冒冷汗,可能是腸胃有寄生蟲造成的疼痛。而孩子體內的寒熱不調,通常是脾臟有積滯所致。孩子臉色紅潤並出現口腔潰瘍,這可能是心肺熱盛的表現。如果孩子四肢無力且有抽搐現象,可能屬於虛風性質。孩子若是常常拉肚子,且大便帶有像膿或血的物質,隨時都可能發生,那可能是脾臟受損造成的。腹部腫大,常打嗝且常拉肚子,這可能是因為消化系統內有大量積食。如果孩子呼吸困難且臉色發黃,不需要立即尋求醫生,但這狀況需留意。如果孩子眼睛浮腫、口吐涎沫且頭部不停搖晃,這時要注意其脈搏是否緩慢微弱。可笑的是,有些大人遇到孩子的疾病,總是先聯想到靈異事件,而不是尋找有效的藥物或請教專業醫生。】

3. 調護歌

養子須調護,看承莫縱馳,乳多終損胃,食擁則傷脾。衾厚非為益,衣單正所宜,無風頻見日,寒暑順天時。

白話文:

養育孩子必須要適當照顧,不可過於溺愛放縱。喝太多奶會對胃造成負擔,吃太多會讓脾臟受損。蓋太厚重的被子不一定好,穿著適量的衣服才恰當。在無風的日子裡,應常讓孩子曬曬太陽,對於冷熱的調節應順應自然的季節變化。

4. 寒熱藥忌

小兒不宜服涼藥,足脛冷,腹虛脹,糞色青,吐乳食,眼珠青,面青白,脈沉微。此皆寒證,故不宜涼藥。

小兒不宜服熱藥,足脛熱,兩臉紅,大便秘,小便赤,上氣急,脈緊數,渴不止。此皆熱候,故不宜熱藥。

白話文:

【對於兒童服用寒涼藥物的禁忌】:如果兒童出現腳踝冰涼,腹部虛弱且腫脹,排泄物呈現青色,反覆嘔吐奶或食物,眼睛的眼白呈現青色,臉色蒼白,脈搏微弱等症狀,這些都是寒冷的徵兆,所以不適合服用寒涼的藥物。

【對於兒童服用溫熱藥物的禁忌】:如果兒童腳踝發熱,臉頰過於紅潤,有嚴重的便祕,小便顏色深紅,呼吸急促,脈搏緊繃且頻率快,口渴不止,這些都是身體過熱的徵兆,因此不適合服用溫熱的藥物。

5. 驚風總論

小兒急、慢驚風,古謂之陰陽癇。急慢者,後世名之也。急屬陽盛而陰虛;慢屬陰盛而陽虛。皆臟腑邪熱,銷克肺經而成痰。痰復生熱,熱生風,風生驚。必因驚、風、痰、熱,四證合作而為搐(兩手伸縮、)搦(十指開合、)掣(勢如相撲、)顫(頭偏不止、)反(身仰向後)、引(臂若開弓、)竄(目直似怒、)視(露睛不活)八候生焉。

及搭眼搖頭、張口出舌、唇青臉赤、面青睛青,太陽髮際、印堂皆青,三關、虎口紅紫及青,皆驚風之候也。男搐左視左;女搐右視右。男眼上竄;女眼下竄。男握母指出外;女握母指入內。男引手挽,左直右曲;女引手挽,右直左曲,皆為之順。反此為逆。治風先利驚,治驚先豁痰,治痰先解熱。

若驚風由痰熱而生,必退熱化痰,而驚自止。若四證俱有,治必兼施,先後綱領如此。析而言之,暴烈為急;沉重為慢。急則勢雖甚,而屬有餘,其愈易;慢則候雖緩,而屬不足,其愈難。有初為壯熱發搐之急驚,因吐下太過,涼藥用多,脾胃虧損,肢冷昏憒,而變慢驚者。

有先為吐瀉、脾虛之慢驚,因溫補太過,熱藥用多,體熱涎壅,面紅目赤,而變急驚者。醫家用藥,可不慎歟!大抵嬰兒之疾,貴乎早治。才覺受驚,傷風發熱,便與疏解,何慮之有哉?治宜先用搐鼻法,以豬牙皂角末,或半夏末(或二物並,)以紙捻蘸捻鼻孔,或蘆管吹入。(得嚏可治,無嚏難治。

)次吐痰,瓜蒂散(五分調服;)或稀涎散(五分白湯調服),吐痰為妙。或通關散,或以神佑丸(二分,白湯化下;)或青州白丸子,或滾痰丸(同抱龍丸、豁痰丸)化痰。或以造命丹治驚。如驚風已退,定志丸調之。

白話文:

[驚風總論] 小孩的急性和慢性驚風,在古代被稱為陰陽癇。急性和慢性是後人命名的。急性驚風是由於陽氣旺盛且陰氣虛弱;慢性驚風則是因為陰氣旺盛而陽氣虛弱。這些都是因為臟腑中的邪熱,消耗肺部精華生成了痰。痰再產生熱度,熱度又引發風,風再引起驚嚇。必定是因為驚嚇、風、痰、熱這四種症狀一起作用,導致出現了搐(雙手伸縮)、搦(十指開合)、掣(姿態像在摔跤)、顫(頭部偏斜不停)、反(身體向後仰)、引(手臂像拉弓一樣)、竄(眼神直勾勾的像生氣)、視(眼睛露出但無神)等八種徵兆。

以及眨眼睛搖頭、張嘴伸出舌頭、嘴脣青色臉色紅,臉色青眼睛也青,太陽穴和髮際線、印堂都呈現青色,三關和虎口紅紫色或青色,這些都是驚風的徵兆。男孩子抽搐時看向左邊;女孩子抽搐時看向右邊。男孩子眼睛向上瞪;女孩子眼睛向下瞪。男孩子抓母親的手指往外伸;女孩子抓母親的手指向內縮。男孩子拉手時左手直右手彎;女孩子拉手時右手直左手彎,這些都是正常的反應。相反的就是反常。治療風病首先要解決驚嚇,治療驚嚇首先要清除痰,治療痰首先要降熱。

如果驚風是由痰和熱引起的,必須先降熱化痰,那麼驚嚇自然就會停止。如果四種症狀都有,治療必須同時進行,先後順序大致如此。具體來說,突然猛烈的是急性;嚴重緩慢的是慢性。急性雖然病情嚴重,但屬於實症,比較容易痊癒;慢性雖然病情緩慢,但屬於虛症,比較難以痊癒。有些小孩一開始是高燒抽搐的急性驚風,因為嘔吐和腹瀉過度,用了太多清涼藥物,脾胃受損,四肢冰冷昏沉,轉變成慢性驚風。

有些小孩一開始是嘔吐腹瀉、脾虛的慢性驚風,因為溫補過度,用了太多熱性藥物,身體發熱口涎多,臉紅眼睛紅,轉變成急性驚風。醫生用藥,怎能不小心呢!一般來說,嬰兒的疾病,貴在早期治療。一旦發現受到驚嚇,感冒發燒,就應該立即疏導,哪有什麼好擔心的呢?治療應先使用鼻搐法,用豬牙皁角粉,或者半夏粉(或者兩種一起用),用紙捻沾一些,插入鼻孔,或者用蘆葦管吹入。(打噴嚏就可以治療,不打噴嚏就難以治療。)

然後吐痰,用瓜蒂散(五分調服;)或者稀涎散(五分白湯調服),吐痰效果最佳。或者用通關散,或者用神佑丸(二分,白湯化開;)或者青州白丸子,或者滾痰丸(和抱龍丸、豁痰丸一起用)來化痰。或者用造命丹來治療驚嚇。如果驚風已經退去,可以用定志丸來調理。

6. 急驚

急驚之證,因熱所生。熱客於心,痰壅於肺,熱極生風,風生驚,劇則搐搦、僵(仰陽)僕(覆陰、)反目、八候漸見矣。凡兒欲發驚風,必精神不定,恍惚懼人,顧左復右,觀上回下,即宜清熱降痰、鎮養心神,不令至甚。如只反張、搐搦、上竄,若牙關不緊,喉無痰聲,口無涎沫,非為驚風。

蓋夾驚、夾食、傷寒、痘疹或三焦蘊熱,五臟不宣,流入經絡,熱在筋脈,亦作搐搦,量輕重而利之。脈候浮數洪緊,虎口紋青紫相半。治宜主方利驚丸、導赤散(方見火門)、安神丸。(與前方參用)。

主方(利驚丸),龍膽草,青黛(畫家用者),防風(各三錢),鉤藤(二錢),黃連(一錢),牛黃,麝香,冰片(各二分),黛、牛、麝、冰,研細末。上為末,入四味勻,神麯糊丸黍米大。每三十丸,金銀、薄荷煎湯送下。

安神丸,治小兒驚悸、渴悶,面紅頰赤,口燥脈實。

牙硝,山藥,麥門冬,茯神,甘草(各五分),硃砂(水飛,一錢)

上為細末,蜜丸雞頭大,每服半丸,砂糖湯下。

鎮驚造命丹,治胎驚,急慢諸驚。癲癇不省人事,目直上視,驚風痰壅,睡中驚跳,夜臥不安,啼哭不止,客忤、內瘹。凡一切驚疾,初生至長,及奇怪形狀不能辯名者,並大人因驚憂勞損,臥不安寐,怔忡恍惚,恐怖顛狂,婦人產後不語,昏憒啼笑。(神藥。)

蛇含石(微火煨熱,炭火煅紅,米醋淬;再煅再淬七次,研細水飛,澄去水,曬燥,重研萬下。四兩),代赭石(煅研,如前),辰砂(水飛),青礞石(硝,煅金色,水飛,重研),南星(牛膽制過),茯神(各五錢),殭蠶(洗、炒),蟬蛻(去土),白附子,使君子,天麻(各末,三錢),牛黃(陝西,七分),麝香(五分),冰片(三分)

上研勻,煉蜜和丸,金箔為衣。大人二錢,小兒一錢,嬰兒三、五分,燈心,薄荷湯化服,金銀煎湯尤好。

抱龍丸,治傷風、寒、暑,發熱、變蒸,驚風痰壅、喘急咳嗽等證。驚後調理,初生至長,微有不快,即宜服。及大人風痰等證悉效。

南星(臘月牛膽,制多次佳。四兩),天竺黃(另研,一兩),硃砂(水飛),雄黃(飛。各五錢),甘草(七錢),麝香(五分,未出痘不必加),加牛黃(陝西,千層),琥珀(真者。各五分,尤效。)

上和勻,取臘雪水或早首汲井水,另煎甘草汁,和丸如芡實大。每服一丸,臨睡薄荷湯化下,病急多服。傷風感寒,薑、蔥、紫蘇湯下,取汗。大人每服三、五丸。如風痰,用竹瀝入薑汁數匙化服。薑湯亦可。

白話文:

[急驚]的情況,是由於體內熱氣產生。熱氣侵入心臟,痰液堆積在肺部,熱氣極度會產生風象,風象會導致驚嚇,嚴重時會出現抽搐、僵硬(面向上稱為陽)、仆倒(面向下稱為陰)、眼珠向上翻、以及逐漸顯現的八種徵候。當孩子可能要發作驚風時,必定精神狀態不穩定,神情恍惚害怕人,眼神左右不定,上下遊移,此時應當清熱、去痰、安撫心神,避免情況進一步惡化。如果只有身體僵硬、抽搐、上竄,但牙關不緊、喉嚨沒有痰音,口中也無涎沫,這就不是驚風。

可能是夾帶驚嚇、食物消化不良、感冒、出疹或三焦藏有熱氣,五臟運作不順暢,熱氣流入經絡,影響筋脈,也會造成抽搐,根據病情輕重來處理。脈搏呈現浮動、快速、洪大、緊繃,虎口處的紋路青紫交錯。治療方式主要使用利驚丸、導赤散(詳見火門章節)、安神丸。

主方(利驚丸),成分有龍膽草、青黛(畫家用的那種)、防風(各三錢),鉤藤(二錢),黃連(一錢),牛黃、麝香、冰片(各二分)。將青黛、牛黃、麝香、冰片研磨成細粉。所有成分磨成粉,加入四種配料混合均勻,以神麯糊做成黍米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十顆,用金銀花、薄荷煎湯送下。

安神丸,能治療小兒驚嚇、渴悶、面色紅赤、口乾舌燥、脈搏實硬。成分有牙硝、山藥、麥門冬、茯神、甘草(各五分),硃砂(水飛,一錢)。所有成分研磨成細粉,以蜂蜜製成雞頭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半丸,以砂糖湯吞服。

鎮驚造命丹,能治療胎驚、急慢各種驚嚇、癲癇、不省人事、眼睛直視上方、驚風痰壅、睡中驚跳、夜間睡眠不安、啼哭不停、客忤、內瘹。對所有驚嚇疾病,從出生到成長,乃至於形狀奇怪無法辨識的病症,以及大人因驚嚇、憂慮、勞累損傷,夜晚無法安睡、怔忡恍惚、恐怖顛狂、婦女產後無法言語、昏沉啼笑都有療效。

成分有蛇含石(用微火烘熱,再用炭火燒紅,浸入米醋淬火;再燒再淬七次,研磨成細粉,用水飛法澄清,曬乾,再研磨萬次。四兩),代赭石(煅燒研磨,同樣做法),辰砂(水飛),青礞石(硝,煅燒成金色,用水飛法,再研磨),南星(牛膽製過),茯神(各五錢),殭蠶(洗淨、炒熟),蟬蛻(去土),白附子,使君子,天麻(各末,三錢),牛黃(陝西,七分),麝香(五分),冰片(三分)。所有成分研磨均勻,以煉蜜製成丸子,外層裹上金箔。成人服用二錢,兒童一錢,嬰兒三、五分,以燈心、薄荷湯融化服用,用金銀花煎湯效果更佳。

抱龍丸,能治療風寒、暑熱、發熱、變蒸、驚風痰壅、喘急咳嗽等症狀。驚嚇後的調理,從出生到成長,稍微感到不適,都應立即服用。對於成人風痰等症狀也有良好效果。

成分有南星(臘月牛膽,多次製過最佳。四兩),天竺黃(另研,一兩),硃砂(水飛),雄黃(飛)。各五錢),甘草(七錢),麝香(五分,未出痘不必添加),牛黃(陝西,千層),琥珀(真實的)。各五分,效果更佳。所有成分混合均勻,取臘月雪水或清晨首汲井水,另煎甘草汁,製成芡實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一丸,睡前以薄荷湯融化吞下,病情緊急時可以多服用。風寒感寒,可用薑、蔥、紫蘇湯吞下,促進出汗。成人每次服用三、五丸。若是風痰,可用竹瀝加入幾匙薑汁融化服用。薑湯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