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明醫彀》~ 卷之六 (6)
卷之六 (6)
1. 慢驚
是證非因急驚變成,必因大病之後,吐瀉之餘。或久痢滑脫;或氣虛暴吐;或久嗽成癇;或峻攻癖積。感受之由不同,無出脾胃虛損,風邪相乘。肺為脾子,子母皆虛,津液不運,變為痰涎,喉如鋸聲,昏睡盜汗,睛露唇掀,煩躁引飲,四肢浮腫,大小便秘,口鼻氣冷,時復瘛瘲(似搐搦而不甚),胃痛啼叫,哭如鴉聲。若髮直睛定,便溺自遺,形骸似癱者,並皆不治。
治宜回陽補氣,理脾調中。有驚,造命丹;有寒,蘇合丸。
主方,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炙),天麻,殭蠶,白附子,木香(另磨)
白話文:
這段文字描述的是一種稱為「急驚」的病症,並非由外因直接引起,而是由於大病過後,身體虛弱所致。
具体來說,急驚可能是以下情況引起:
- 大病之後,吐瀉過度: 導致脾胃虛弱,津液不足。
- 久痢滑脫: 長期腹瀉,導致脾腎虧虛。
- 氣虛暴吐: 氣血不足,導致胃氣上逆。
- 久嗽成癇: 長期咳嗽,導致肺氣虛弱,痰濁內阻。
- 峻攻癖積: 藥物過於猛烈,傷及脾胃。
無論哪種原因,最終都導致脾胃虛損,風邪乘虛而入,肺脾皆虛,津液失衡,轉化為痰涎,造成以下症狀:
- 喉如鋸聲: 呼吸困難,聲音嘶啞。
- 昏睡盜汗: 意識不清,睡眠時出汗。
- 睛露唇掀: 眼球外露,嘴唇乾燥。
- 煩躁引飲: 心煩意亂,口渴飲水。
- 四肢浮腫: 手腳水腫。
- 大小便秘: 大便不通,小便不利。
- 口鼻氣冷: 口鼻呼吸時感到冷氣。
- 時復瘛瘲: 時常出現抽搐,但程度不嚴重。
- 胃痛啼叫: 胃部疼痛,哭喊不止。
- 哭如鴉聲: 哭聲嘶啞,像烏鴉叫。
若病情加重,出現以下症狀,則預後不良:
- 髮直睛定: 頭髮直立,眼球固定。
- 便溺自遺: 大便和小便失禁。
- 形骸似癱: 身體癱軟無力,像癱瘓一樣。
治療方案:
- 回陽補氣,理脾調中: 藥物治療以溫陽補氣,健脾益氣為主。
- 有驚: 可用造命丹治療。
- 有寒: 可用蘇合丸治療。
主方:
- 人參:補氣益血。
- 白朮:健脾燥濕。
- 茯苓:利水滲濕。
- 甘草:補脾益氣,調和藥性。
- 天麻:平肝息風,止痙。
- 殭蠶:化痰止痙。
- 白附子:溫腎散寒,止痛。
- 木香:理氣止痛。
此方需由專業醫師根據患者的具体情況进行调整。
寒加乾薑,甚加附子。寒嘔加丁香、藿香;痰嘔加陳皮、半夏;久瀉加肉果,訶子;痰多加膽星。
上加薑、棗,水煎服;或加全蠍(洗,焙)共為細末,調服。
白話文:
如果體寒,就加乾薑,更寒就加附子。如果是寒性嘔吐,就加丁香、藿香;痰多引起的嘔吐,就加陳皮、半夏;久瀉就加肉果、訶子;痰多就加膽星。以上藥物可以加薑、棗,用水煎服;或者加全蠍(洗淨,烘乾)研磨成細粉,調服。
2. 夜啼
有陰陽二證。陰者,臟冷也,夜則陰盛,與冷相搏;陽者,臟熱也,夜則陽衰,皆致腹病而啼。先宜母吮咂眉心,次服主方。
主方,當歸,赤芍,五味子,白朮(各五分),茯神,陳皮,官桂,甘草(各二分),水煎服。
治一百二十日內啼:蟬蛻(四十九個。只用下半截,)為細末,鉤藤煎湯下。
又,燈花(七個),硃砂(二分),為末,蜜調,兒睡抹唇內或乳頭上。
白話文:
嬰兒的腹病有陰陽兩種情況。陰證是指臟腑虛寒,晚上陰氣盛,與寒氣相搏;陽證是指臟腑燥熱,晚上陽氣衰退,都會導致腹痛哭鬧。首先要讓母親吮吸孩子的眉心,然後服用主方。
主方藥物包括:當歸、赤芍、五味子、白朮各五分,茯神、陳皮、官桂、甘草各二分,水煎服用。
如果嬰兒已經哭鬧了一百二十天,可以用蟬蛻四十九個(只用下半截),研磨成粉末,用鉤藤煎湯送服。
另外,可以將燈花七個、硃砂二分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調和,在孩子睡覺時塗抹嘴唇內或乳頭上。
3. 客忤
小兒心虛神弱,生人卒至,或父母家人遠來,未宜兒見。恐經履神廟、喪門、墳塚、病家,有帶來穢惡之氣,或飲酒騎馬汗氣,觸犯於兒,面變五色,口吐涎沫,喘急腹痛,倒僕不省,狀若驚癇,脈來急數。口中有懸壅,左右有小泡,即以竹刺潰之,或銀簪刺,或指甲摘破。
治宜辟邪氣、扶正氣、鎮心安神之藥。如造命丹、蘇合丸、玉樞丹(可服可燒。),或燒沉、檀、速降諸香。或艾灸百會、印堂二穴。有因小兒心愛之物,大人強取之,則神逐物遷,昏憒口噤,宜先與其物,次服安神鎮心之藥。如無前項藥,只用煎方。(百會穴,頭頂心;印堂穴,眉中心。
白話文:
小孩心神虛弱,容易受到驚嚇,尤其當有陌生人突然出現,或父母家人從遠處回來,都不適合讓孩子見面。更要避免孩子經過神廟、喪家、墳墓、病人家,因為這些地方可能帶有穢氣,或者接觸到喝酒騎馬的人的汗氣,都可能讓孩子受到驚嚇,出現面色蒼白、口吐白沫、呼吸急促、腹痛、昏倒、像發作驚癇一樣的症狀,脈搏也變得急促。如果孩子嘴裡長了懸壅(一種喉嚨裡的腫塊)或臉上出現小水泡,可以用竹籤、銀針或指甲把它弄破。
治療方法應該以辟邪氣、扶正氣、鎮心安神為主。可以使用造命丹、蘇合丸、玉樞丹等藥物,可以服用也可以燒著聞。也可以燒沉香、檀香、速降香。還可以艾灸百會穴和印堂穴。如果孩子非常喜歡某樣東西,大人硬要拿走,孩子就會因為思念那樣東西而神志不清、昏迷不醒,甚至不說話,這時應該先把那樣東西還給孩子,再給孩子服用安神鎮心的藥物。如果沒有上述藥物,就只能用煎藥的方法來治療。
)
主方,人參,茯神,麥門冬,天麻,鉤藤,藿香,紫蘇,遠志(甘草煮、剝),甘草(等分),水煎成,調硃砂
又方,灶心土(二兩,研),雞子(一枚),和水少許,調勻,塗胸、手足心、頂門。
白話文:
方劑一:
主藥: 人參、茯神、麥門冬、天麻、鉤藤、藿香、紫蘇、遠志(甘草水煮後去皮)、甘草(各等分)
用法: 將以上藥材水煎服。煎好後,調入硃砂。
方劑二:
主藥: 灶心土(二兩,研磨成粉)、雞蛋(一枚)
用法: 將灶心土粉末與雞蛋和少量水調勻,塗抹於胸部、手心、腳心和頭頂。
4. 天瘹
由乳母飲酒食肉,房勞熱毒之氣,流入乳中,兒飲之,傳其熱毒,津液成痰,蘊積於內,外加風寒。致壯熱驚悸,眼白翻騰,手足抽掣,或啼或笑,甚則爪甲皆青,如祟之狀,脈大而實,宜解利風熱。
主方,鉤藤,人參(各五分),犀角(三分,另磨),天麻,全蠍(洗、焙),甘草(炙。各二分),加研細綠豆十四粒,細茶(三分),水煎服。
風加荊芥。有痰神昏,天竺黃、辰砂、雄黃(各一分),枯礬(半分),研細調入,煎藥服。
白話文:
由乳母飲酒食肉,房勞熱毒之氣,流入乳中,兒飲之,傳其熱毒,津液成痰,蘊積於內,外加風寒。導致壯熱驚悸,眼白翻騰,手足抽掣,或是哭是笑,嚴重時指甲全變青,狀如鬼祟,脈搏大且實,需用藥物來解開並利導風熱。
主方:鉤藤、人參(各五分)、犀角(三分,需另外磨碎)、天麻、全蠍(先洗淨再焙乾)、甘草(炙後,各二分),再加入研磨細的綠豆十四粒、細茶(三分)。以上藥物用水煎煮後服用。
若風寒加重,可加入荊芥。若有痰且神志昏迷,可用天竺黃、辰砂、雄黃(各一分)、枯礬(半分)研磨細後調入藥中,再煎藥服用。
5. 內瘹
腹痛多啼,汗出糞清,咬乳,睛慢、流涎,或唇焦黑,囊腫傴僂,眼內紅筋,虎口脈紋侵入掌中,治宜造命丹,或利驚丸。(二方並見急驚。)
主方,桃符丸,乳香(研末,一錢),銀硃(五分),蒜(一個,煨熟去皮),搗丸黍米大,每服五丸,薄荷湯下。
白話文:
肚子痛哭鬧不止,出汗拉肚子,咬乳頭,眼睛無神流口水,甚至嘴唇發黑,肚子腫大彎曲,眼裡有紅血絲,虎口紋路侵入掌心,應該用造命丹或利驚丸治療。這兩種藥方都適用於急驚。
主方:桃符丸,乳香研末一錢,銀硃五分,蒜一個煨熟去皮,搗成黍米大小丸子,每次吃五顆,用薄荷湯送服。
6. 癇證
經曰:癇為神不守舍,謂神亂也。皆由驚動,臟氣不平,鬱而生涎,閉塞諸經,厥而乃成。或母胎中受驚,或感風寒暑濕,或飲食不節,逆於臟氣而成者有矣。其癇有三:曰驚、曰風、曰食。驚癇起於驚駭;風癇起於衣服過暖,熱極生風(初時曲指,如數物而作)食癇由於乳食太過,吐而發熱。其候瞪眼直視,面目牽引,口噤涎流,肚腹作脹,手足抽掣,項背反張,時作時止。
治宜順氣豁痰及平和氣血之藥,調下蘇合丸或預服五癇丸。以造命丹為主。
主方,人參,石菖蒲,白蘚皮,茯神(各五分),遠志肉(五分),麥冬(五分),犀角(另研),石膏(研,各三分),甘草(一分)水煎服。
白話文:
經書上說:癇症是神志不守常規,也就是神志混亂。這都是因為受到驚嚇,臟腑氣機不調,鬱結而產生涎液,阻塞經絡,昏厥而形成。也可能是胎兒在母體中受到驚嚇,或是感受風寒暑濕,或是飲食不節,逆犯臟腑所致。
癇症分為三種:驚癇、風癇、食癇。驚癇是由於驚嚇引起;風癇是由於衣物過暖,熱極生風(一開始手指彎曲,像在數東西一樣)引起;食癇是由於乳食過度,嘔吐發熱引起。
癇症的症狀是:兩眼直視,面部肌肉抽搐,口緊閉、流口水,肚子脹痛,手腳抽搐,脖子向後仰,時發時止。
治療應該以順氣化痰、調和氣血的藥物為主,可以服用蘇合丸或預先服用五癇丸。以造命丹為主藥。
處方:人參、石菖蒲、白蘚皮、茯神(各五分)、遠志肉(五分)、麥冬(五分)、犀角(另研)、石膏(研,各三分)、甘草(一分),水煎服。
五癇丸,治小兒諸癇,及大人顛狂等證。
鉛(一兩。銅杓烊化),水銀(五錢,和勻鉛內,待冷同研極細),珍珠(水飛,重研一兩),雄黃(一兩),硃砂(五錢)
俱水飛研萬下,和前再研,蜜丸麻子大,每服一丸,金與銀煎湯送下。
牛黃膏,治風癇。抽搐、潮熱。
膽南星,全蠍(洗、炒),蟬蛻(去足。各二錢),殭蠶(去嘴,炒,二錢),白附,防風,天麻(煨。各一錢),牛黃(二分)
白話文:
【五癇丸】,用於治療小孩各種癇症,以及成人精神失常等症狀。
鉛(一兩,用銅杓熔化),水銀(五錢,與鉛混合均勻,待冷後一同細研),珍珠(用水研磨,再細研一兩),雄黃(一兩),硃砂(五錢)。
所有材料都需用水研磨至極細,再與前面的材料混合研磨萬次,最後將混合物調成蜜丸,大小如芝麻。每次服用一丸,使用金銀煎煮的湯水送服。
【牛黃膏】,用於治療風癇,包括抽搐和潮熱症狀。
膽南星,全蠍(清洗、炒熟),蟬蛻(去除腳,各二錢),殭蠶(去除嘴,炒熟,各二錢),白附,防風,天麻(先進行加熱處理)。牛黃(二分)。
上為細末,棗肉丸,如小豆大,用荊芥、姜泡湯調服。
白話文:
將材料磨成細粉,製成棗肉丸,大小如小豆,使用荊芥與姜浸泡的湯水調和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