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志宏

《簡明醫彀》~ 卷之五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 (1)

1. 頭痛

(頭風。附:眉稜痛)

難經曰:手三陽之脈,受風寒伏留不去,則厥頭痛。蓋厥者,逆也。逆壅而沖其頭,故作痛。如痛引腦、齒,陷於泥丸宮者,名真頭痛。手足厥冷至節,旦發夕死,非藥可治。夫頭痛之證,內成者因氣血痰飲,七情抑鬱;外感者因風寒暑濕,諸邪致傷,然屬風火居多。以人之頂,惟風火二氣易升故也。

矧面為五臟精華,頭為六陽會首。宜疏風散邪,兼清火養血,此其大略也。尤當分別六經及氣血寒熱、濕痰新久為要。凡太陽巔頂痛連額項,惡風;陽明頭目痛連齒頰,身熱;少陽頭角偏痛連耳,寒熱往來;太陰體重有痰,腹滿;少陰足寒氣逆為厥頭痛;厥陰頂痛厥冷,或吐痰沫。

白話文:

《難經》曰:手三陽經脈受到風寒侵襲,停留不去,就會導致頭風痛。所謂「厥」,就是逆行之意。風寒逆行而上,衝擊頭部,因此產生疼痛。如果疼痛蔓延至腦部、牙齒,甚至深入泥丸宮,則稱為真頭痛。若手足厥冷至關節,早上發作,晚上就會死亡,藥石無靈。

頭痛的病症,內因包括氣血痰飲、七情鬱結;外因則有風寒暑濕,以及各種邪氣侵襲,但以風火為主。因為人體頭頂部位容易受到風火之氣的影響而上升。

而且,面部是五臟精華的匯聚之處,頭部則是六陽經脈交匯的首端。因此治療頭痛,應以疏風散邪為主,並兼顧清火養血,這就是治療的大原則。更要根據六經、氣血寒熱、濕痰新久等因素,分別施治。

總之,太陽經病症表現為巔頂疼痛,並連帶額頭、後頸疼痛,怕風;陽明經病症表現為頭部、眼睛疼痛,並連帶牙齒、面頰疼痛,發熱;少陽經病症表現為頭角偏頭痛,並連帶耳部疼痛,寒熱交替;太陰經病症表現為身體沉重、有痰,腹部脹滿;少陰經病症表現為足部寒冷、氣逆上衝,導致厥頭痛;厥陰經病症表現為頭頂疼痛、手足厥冷,或吐出痰沫。

有頭痛耳鳴,九竅不利,氣虛也;眼目昏花,晝寧夜劇,血虛也;痛而多痰,頭目眩運,痰厥也;痛而心煩,體麻足熱,濕熱也。有犯大寒,內至骨髓,髓以腦為主,腦逆為痛,寒也;目頰浮腫,躁熱大痛,熱也。新發為實,經年為虛。如頭痛惡寒身熱屬傷寒,從本門治。又頭風之證,偏正皆屬風熱伏留,男子迎風露宿,婦人頭不包裹者多患此。

日久不愈,邪乘空竅,乃致喪明。偏左屬風及血虛;偏右屬痰與氣虛。治療方法,頭痛同類。經曰:寸口脈中手短者,頭痛。《脈經》曰:陽弦頭痛。凡寸口緊急,或短或浮或弦,皆為頭痛。脈浮滑,風痰易治,短澀難痊。

白話文:

頭疼耳鳴、九竅不通,是氣虛所致;眼睛模糊,白天輕微晚上嚴重,是血虛所致;疼痛伴隨痰多,頭昏眼花,是痰厥所致;疼痛伴隨心煩,身體麻木、腳熱,是濕熱所致。如果遇到嚴寒侵襲,深入骨髓,而髓以腦為主,腦氣逆行就會導致疼痛,這是寒邪所致;眼睛和臉頰浮腫,煩躁發熱,疼痛劇烈,這是熱邪所致。新發病症多為實證,病程長久則多為虛證。例如頭痛、怕冷、發熱屬於傷寒,應從本門治療。此外,頭風症狀,無論偏左側還是右側,都屬於風熱伏留,男子迎風露宿,婦女頭部沒有包裹者,更容易患上此病。

若久治不愈,邪氣乘虛而入,就會導致失明。左側偏頭痛多與風邪、血虛有關;右側偏頭痛多與痰濕、氣虛有關。治療方法,與頭痛同類。經書記載:「寸口脈中手短者,頭痛。」《脈經》記載:「陽弦頭痛。」凡是寸口脈搏急促,或短、或浮、或弦,都屬於頭痛。脈搏浮滑,風痰容易治療,脈搏短澀則難以痊癒。

主方,川芎(一錢五分),羌活,白芷,防風,藁本(各一錢),升麻,細辛,甘草(各三分)

加細茶一撮,蔥頭三個,水二鍾,煎時以覆被覆頭,通連藥罐口,令熱氣熏頭痛處汗出,煎至八分熱服。再煎再熏,服完厚包頭臥,汗出痛止。巔頂痛倍藁本,加酒炒升麻、柴胡。火加酒芩;痰加橘、半。冬加麻黃;夏加石膏。太陽,倍羌活,加蒼朮;惡風寒,麻黃、獨活。

白話文:

將川芎一錢五分、羌活、白芷、防風、藁本各一錢、升麻、細辛、甘草各三分,加上少許細茶、三個蔥頭,以兩碗水煎煮。煎煮時用被子蓋住頭部,並覆蓋住藥罐口,讓熱氣熏蒸頭部,直到頭部出汗。煎至八分熱即可服用。再煎再熏,服用完畢後用厚布包裹頭部躺下,待出汗後疼痛即可止息。若頭頂疼痛,則加倍藁本,並用酒炒升麻、柴胡。若因火氣引起的疼痛,則加酒炒黃芩;若因痰濕引起的疼痛,則加橘皮、半夏。若在冬季,則加入麻黃;若在夏季,則加入石膏。若為太陽病,則加倍羌活,並加入蒼朮;若怕風寒,則加入麻黃、獨活。

陽明,倍白芷、升麻;自汗、發熱惡寒,葛根、石膏。少陽加柴胡、酒芩。太陰加半夏、蒼朮、南星;脈沉,理中湯(寒門)。少陰,倍細辛;厥冷,脈沉細,麻黃附子細辛湯為主(方見傷寒。)厥陰,連項痛,欲入太陰,亦倍羌、蒼;厥冷,脈沉緩,吳萸湯主之。氣虛,人參、黃耆;血虛,當歸、川芎;兩虛,調中益氣湯(方見虛損)加川芎、蔓荊、細辛神效。痰厥,半夏白朮天麻湯。

白話文:

陽明經病症,用白芷、升麻加倍;自汗、發熱惡寒,用葛根、石膏;少陽經病症,加柴胡、酒芩;太陰經病症,加半夏、蒼朮、南星;脈沉,用理中湯;少陰經病症,細辛加倍;厥冷,脈沉細,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厥陰經病症,連項痛,欲入太陰經,羌活、蒼朮加倍;厥冷,脈沉緩,用吳萸湯;氣虛,用人參、黃耆;血虛,用當歸、川芎;氣血兩虛,用調中益氣湯,加川芎、蔓荊、細辛效果顯著;痰厥,用半夏白朮天麻湯。

因濕,可吐濕熱,空清膏。有宿痰,先以川芎茶調散吐之,再服川芎、薄荷辛涼之藥。犯大寒厥頭痛,羌活附子湯。火極大痛,便閉,大承氣下(大黃酒煮,方見傷寒)。肥人,二陳加蒼白朮;瘦人四物,酒芩、防風。勞苦及下虛痛甚,此相火自下衝上,補中益氣湯(方見虛損)加芎、歸,甚者知、柏、蔓荊、細辛。頭面壅腫有熱,涼膈散(火門)去硝、黃,加桔梗、荊芥、薄荷。

白話文:

如果是因为湿气,可以服用清热利湿的药物,比如空清膏。如果有宿痰,先用川芎茶调散把痰吐出来,再服用辛凉的川芎、薄荷等药。如果因为寒邪入侵导致头痛厥逆,可以使用羌活附子汤。如果火气太大导致疼痛难忍,大便不通,可以使用大承气汤(用黄酒煮,方见伤寒)。肥胖者可以用二陈汤加苍白术,瘦弱者可以用四物汤加酒芩、防风。如果劳累过度或脾虚导致下腹疼痛剧烈,说明相火从下往上冲,可以用补中益气汤(方见虚损)加川芎、当归,严重者还可以加知母、柏子仁、蔓荆子、细辛。如果头面部肿胀发热,可以用凉膈散(火门)去硝石、黄芩,加桔梗、荆芥、薄荷。

風熱上攻,天麻、蔓荊、臺芎、酒芩、細辛。

羌活附子湯,治冬月犯寒及風邪入腦,痛甚連齒,亦名腦風。

麻黃,附子(炮),防風,白芷,殭蠶,羌活,蒼朮(各七分),佛耳草(無嗽不用),黃耆(各五分),甘草,升麻(各三分)水煎服。

川芎茶調散,治諸風上攻,偏正頭風,頭痛,鼻塞聲重。

薄荷葉(二兩),川芎,荊芥,防風(各一兩),白芷,羌活,甘草(各兩半),細辛(二錢半)

白話文:

風熱入侵上半身,可以用天麻、蔓荊、川芎、酒芩、細辛等藥材治療。

如果冬天受寒或風寒入侵腦部,導致頭部疼痛甚至連牙齒都痛,也就是俗稱的腦風,可以服用羌活附子湯。

麻黃、附子、防風、白芷、僵蠶、羌活、蒼朮、佛耳草、黃耆、甘草、升麻等藥材,可以水煎服用。

川芎茶可以治療各種風邪上攻導致的偏頭痛、頭痛、鼻塞、聲音嘶啞等症狀。

薄荷葉、川芎、荊芥、防風、白芷、羌活、甘草、細辛等藥材,可以一起使用。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後茶湯調下。

如聖餅,治風寒伏留陽經,痰飲氣逆頭痛。

防風,半夏,天麻(各五錢),南星,川烏(炮),川芎,乾薑,甘草(各一兩)

上末,蒸餅糊和,作餅如錢,每五餅同荊芥末嚼細,茶湯下。

九仙丹,男、婦八般頭風,一切頭痛。

川烏(炮),石膏(水飛),白芷,川芎,草烏,南星,半夏(各五錢),細辛,全蠍(各二錢半)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兩錢,飯後用茶水送服。這個藥方叫做「如聖餅」,用於治療風寒停留在陽經,導致痰飲氣逆頭痛的症狀。

配方如下:防風、半夏、天麻各五錢,南星、川烏(炮製)、川芎、乾薑、甘草各一兩。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蒸餅糊和成餅,大小如錢幣,每次服用五餅,同時嚼食荊芥末,用茶水送服。

另一個藥方叫做「九仙丹」,專治男女各種頭風和頭痛。

配方如下:川烏(炮製)、石膏(水飛)、白芷、川芎、草烏、南星、半夏各五錢,細辛、全蠍各二錢半。

上末,韭汁丸桐子大,每五十丸茶下。

空清膏,偏正頭痛久不愈,及風熱目痛、腦疼等證。

羌活,防風,黃連,甘草(各兩半),柴胡(七錢),川芎(五錢),枯芩(兩半,酒炒一半)

上末,每三錢茶清調如膏,抹口內,臨臥白湯下。頭痛甚加細辛三錢,痰厥痛加半夏,偏頭痛倍羌、防、芎。

上清散,頭痛連眉骨,眼痛不可忍。

川芎,鬱金,芍藥,荊芥,芒硝(各五錢),乳香,沒藥(俱另研),薄荷(各一錢),冰片(五分)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製成如桐子般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十丸,用茶水送服。

空清膏用於治療偏頭痛、風熱眼痛、腦疼等症狀。

將羌活、防風、黃連、甘草、柴胡、川芎、枯芩等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服三錢,用茶水調成膏狀,塗抹在口腔內,睡前用白湯送服。頭痛嚴重者,可加細辛三錢;痰厥頭痛者,可加半夏;偏頭痛者,可加倍羌活、防風、川芎。

上清散用於治療頭痛連眉骨,眼痛難忍。

將川芎、鬱金、芍藥、荊芥、芒硝、乳香、沒藥、薄荷、冰片等藥材研磨成粉末,混合服用。

上為細末,每用三分搐鼻內。

半術天麻湯,痰厥頭痛欲裂,眼黑昏運,噁心,如風雲中,身重冷不臥。

橘紅,半夏,麥芽(各七分半),白朮,神麯(各五分),蒼朮,人參,黃耆,天麻,茯苓,澤瀉,乾薑,黃柏(各三分)

上加生薑三片水煎,一服安。

簡便方,決明子為末,水調貼太陽穴,或作枕。血虛痛,當歸二兩,好酒煎服。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取三分用鼻子吸入。治療痰厥頭痛欲裂,眼睛昏花,噁心,感覺像在風雲中,身體沉重發冷,無法平躺的症狀,可以使用橘紅、半夏、麥芽各七分半,白朮、神麴各五分,蒼朮、人參、黃耆、天麻、茯苓、澤瀉、乾薑、黃柏各三分,加入生薑三片,水煎服,一劑即可見效。簡易方法是用決明子研磨成粉,用水調和後貼在太陽穴,或者作為枕頭使用。如果是血虛導致的疼痛,可以用當歸二兩,用好酒煎服。

新沐感風:川芎(四錢),天麻(一錢)為末,蜜和,嚼茶下。久痛,栝蒂末吹鼻,清水出安。

風吹項背腦痛,婦人胎產頭痛:白芷泡,研末,蜜和細嚼,茶下。

風熱頭痛:川芎、白芷、石膏,等分為末,每四錢茶下。頭項痛,蒸大豆一升枕,愈再蒸。

止痛(太陽丹):大南星、川芎(等分)為末,連須蔥白搗餅,貼太陽痛處。

痰厥痛:烏梅(十個)、鹽(二錢)水煎服。吐痰愈。

卒痛:殭蠶末(二錢),湯下。

諸頭痛:蒼耳、川芎、當歸(等分)為末,每服三錢,臨臥茶下。

白話文:

剛洗完澡就吹到風,可以用川芎四錢、天麻一錢磨成粉,加蜜拌勻,嚼著茶水服用。如果頭痛很久,可以將栝樓蒂磨成粉,吹入鼻孔,用清水洗出來即可。

風吹脖子後腦勺和頭部疼痛,婦女生產後頭痛,可以用白芷泡水,研磨成粉,加蜜拌勻細嚼,茶水服用。

風熱頭痛可以用川芎、白芷、石膏等量磨成粉,每次服用四錢,用茶水送服。頭頸疼痛,可以用一升蒸熟的大豆當枕頭,症狀好轉後繼續蒸。

太陽穴疼痛,可以用大南星、川芎等量磨成粉,混合蔥白搗成餅狀,貼在太陽穴疼痛處。

痰厥頭痛,可以用烏梅十個、鹽二錢水煎服用,吐出痰後就痊癒了。

突然頭痛,可以用殭蠶粉二錢,用湯水送服。

各種頭痛,可以用蒼耳、川芎、當歸等量磨成粉,每次服用三錢,睡覺前用茶水送服。

冷痛:艾葉揉軟,用帛夾包痛處,以熨斗火熨暖熱,痛止。

熱痛:大黃末、朴硝等分研勻,井底泥和作餅,貼太陽及痛處。

痛不可忍:玄胡索(七枚),豬牙皂角(二條),青黛(二錢)為末,水調數分,令患人臥。竹管送入男左女右鼻中,藥至喉小酸,坐起,門牙咬一錢,涎出盛盆安。

白話文:

如果感到冷痛,可以將艾葉揉軟,用布包起來敷在疼痛的地方,用熨斗加熱熨燙,直到疼痛消失。

如果感到熱痛,可以將大黃和朴硝研磨成粉,與井底泥混合成餅狀,貼在太陽穴和疼痛的地方。

如果疼痛難忍,可以將玄胡索七枚、豬牙皂角兩條、青黛兩錢研磨成粉末,用水調成糊狀,讓患者躺下,用竹管將藥物送入男性左邊或女性右邊的鼻孔,藥物到達喉嚨時會有輕微的酸味,然後讓患者坐起來,用門牙咬住一錢藥粉,讓唾液流出來,盛在盆中備用。